网页资讯视频图片知道文库贴吧地图采购
进入贴吧全吧搜索

本吧头图、背景、导航顶部以及页面右侧信息由第三方提供,可能存在广告,请您仔细甄别。
中国吧
关注:982,011贴子:27,379,344
 
 
 
日一二三四五六
       
       
       
       
       
       

签到排名:今日本吧第个签到,

本吧因你更精彩,明天继续来努力!

本吧签到人数:0

一键签到
成为超级会员,使用一键签到
一键签到
本月漏签0次!
0
成为超级会员,赠送8张补签卡
如何使用?
点击日历上漏签日期,即可进行补签。
连续签到:天  累计签到:天
0
超级会员单次开通12个月以上,赠送连续签到卡3张
使用连续签到卡
11月10日漏签0天

中国(China) ,位于东亚,是一个以华夏文明为主体、中华文化为基础,以汉族为主要民族的统一多民族国家, 通用汉语。中国疆域内的各个民族统称为中华民族,龙是中华民族的象征。中国,又以“华夏”、“中华”、“中夏”、“诸夏”、 “诸华”、“神 州"等的代称出现。

了解更多关于中国>>

  • 网络大过年H5专题网络大过年H5专题
  • 网络大过年专题网络大过年专题
  • 网络大过年宣传短片网络大过年宣传短片
  • 2020年春节专题2020年春节专题
  • 看贴
  • 图片
    0
  • 视频
    0
  • 精品
    0
  • 1 2 3 下一页 尾页
  • 31回复贴,共3页
  • ,跳到 页  
<<返回中国吧
>0< 加载中...

转载:谈谈那些鲜为人知英雄们的事

  • 取消只看楼主
  • 收藏

  • 回复
  • ID也懒得想
  • 隋唐演义
    12
该楼层疑似违规已被系统折叠 隐藏此楼查看此楼
1979年爆发的自卫反击战,是离我们这辈中国人最近的一场战争。硝烟已经泯灭,可是争议却依旧,特别是互联网时代,人人都是意见领袖的年代,有不少人对这场战争充满了质疑。诸如战争的争议性,战争的胜负,战争我军牺牲人数及歼敌人数,战争中为什么牺牲的都是普通人家的孩子等等……本人喜欢军史,今天我就来回答最后一个问题,干部子弟在对越反击战中出战的不少,牺牲的也不少。


此贴为转帖。


  • ID也懒得想
  • 隋唐演义
    12
该楼层疑似违规已被系统折叠 隐藏此楼查看此楼
前排,缅怀那些为了共和国奉献自己青春和生命的英雄和英烈们


2025-11-10 09:20:39
广告
不感兴趣
开通SVIP免广告
  • ID也懒得想
  • 隋唐演义
    12
该楼层疑似违规已被系统折叠 隐藏此楼查看此楼
帖子将插入新中国成立以来,在残酷战争和自然灾害涌现出的英雄们,也许你们认识也许不认识他们,请对他们道声谢谢


  • ID也懒得想
  • 隋唐演义
    12
该楼层疑似违规已被系统折叠 隐藏此楼查看此楼
今天为大家介绍一位牺牲了的烈士,他和其他烈士唯一不同的是,他有个在战场上就已经做师长的爹,他和其他烈士相同的是,都是我中华民族的好儿女。
想必有很多朋友都曾看过这么一部反应对越自卫反击战的电视剧《高山上的花环》,在电视剧里有一位坚强、刚正、英勇、无私的军首长雷军长,他的儿子“小北京”就牺牲在了反击战的战场上。
而这位雷军长就是以原54军160师张志信师长为原型的。
张志信1927年生于山东省威海,1945年参加革命、1946年入党,历任保1团重机枪射手、班长、排长、指导员、教导员,1953年后任第130师营长、副团长、第388团团长,师参谋长、副师长、师长,河南省军区信阳军分区司令员、160师师长。参加过四战四平、二打彰武、辽沈战役、平津战役、湘赣战役、广东战役、抗美援朝战争中的金城反击战;1958年随部队撤军回国,参加西藏平叛和对印反击战、1979年2月参加对越反击战。
30岁的时候老来得子,妻子成翠芳为他生了个宝贝儿子张立(又说叫张力),张立深得父母的优秀基因,长得高大英俊,是师篮球队主力队员,有名的训练标兵,师主攻团侦察班长。对越自卫反击战爆发后,随父参战,被父亲安排到了战斗的最前线。
“我们的孩子放在侦察连危险,别人的孩子就不危险吗?”
这是当妻子成翠芳说儿子张立在侦察连太威胁了,让张师长将儿子换下来,张师长果断拒绝了,并这么回答妻子。

图片:张志信师长在前线进行作战部署


  • ID也懒得想
  • 隋唐演义
    12
该楼层疑似违规已被系统折叠 隐藏此楼查看此楼
1979年27日下午3时,张志信领导的160师,继续在战争上执行清剿越军的任务,当时张师长正在隐蔽部作战图前思索敌情,指挥作战。就在这时,机要参谋朱林突然收到主攻团从密林深处发来的一封加急加密电报。小朱熟练地将数字密码翻译成文,不禁大吃一惊:张师长之子张立于今日上午11时45分,在西侧丛林267高地侦察战斗中英勇牺牲。
电报被小朱汇报给了张师长的老搭档、师政委李兆贵。李政委是看着张立长大的,得到这个消息后他也是伤心不已,又想着当时的张师长已经年过半百,身体又不好,现在又是战斗的关键时刻,所以他下令将电报内容暂时隐瞒。
可是机智的张师长很快就发现师部的气氛不对劲,在他的追问下,李政委终于告诉了张师长张立牺牲的消息。
一向镇定的张师长,身子陡然晃动起来,足足过了三分钟,张师长才从莫大的痛苦中回过神来。这个时候,整个战区炮声轰鸣,硝烟滚滚,杀声震天,本师和友邻部队不断有伤员、烈士从前面抬下来。
张师长极力控制着情绪:“这里是战场,是血与火的战场,党和人民把这么多优秀儿女、这么多条宝贵的生命交给我张志信,我要为他们的生命、为他们的父母、为这场战争负责。”
张师长把失子之痛深深埋在心底,很快恢复了指挥常态。在接下来的对敌战斗中,他异常出色地完成了上级交给的任务。
据战友们介绍说:“张立一直在尖刀连第一线,牺牲前已立了战功,火线上又入了党。他负重伤时,在深山丛林中无法实施有效抢救和后送,只能做应急处理。一个小时后,他知道自己不行了,就对身边的战友说,他牺牲后,请转告爸爸,儿子没有给他丢脸,劝爸爸不要悲伤,一定要照顾好妈妈……“

图片:这是张师长和54军成副政委在张力坟前献的花圈,左一为张师长所献花圈。


  • ID也懒得想
  • 隋唐演义
    12
该楼层疑似违规已被系统折叠 隐藏此楼查看此楼
楼猪一楼一楼搬运,会比较慢,各位看官请有耐心一些,可能会搬好几天


  • ID也懒得想
  • 隋唐演义
    12
该楼层疑似违规已被系统折叠 隐藏此楼查看此楼
刘斌,1924年出生于山西阳城县河北镇南井沟村,1943年年仅19岁的刘斌参加了八路军,成为了一名光荣的打鬼子战士。
解放战争时期,刘斌司令已经因军功做了连长,在著名的晋中战役和太原战役,他带着全连官兵浴血奋战,奋勇向前,获得“攻如猛虎、守如泰山”和“尖刀插入、战果第一”两面锦旗,却因战负伤,头部中弹后,弹片一直没能取出来。
建国后,刘斌转到云南边防作战,曾先后在中缅、中老、中越边境一线的孟连、勐海、文山等地工作。1983年,时任云南省保山军分区司令员的刘斌离休。
1979年,对越自卫反击战爆发,刘斌司令一家六口上阵御敌于国门,刘斌司令在前线指挥,妻子王昌群参加支前服务队,已是副连长的大儿子刘光随部队参战,刚从军医学校毕业的二女儿刘丰参加火线救护队。在后来的十年轮战中,二儿子刘明也参战了,接着二女婿陈加勇也被刘斌司令送上了前线。
可惜的是刘斌司令的俩个儿子都牺牲在了战场上,而且俩儿子都特别的优秀:
1978年初,刘光当上了侦察兵,后被保送到解放军南京外语学院深造。他放弃了留校机会,也拒绝留在云南省军区机关当参谋,坚持返回到云南边防前线的老部队。
当时返回老部队的刘光就刘斌司令说:“爸爸,我看到前线在流血,在城里待不住啊!”
1981年12月5日,时任副连长的刘光放弃轮休,带领侦察分队外出巡逻。发现敌人埋设在巡逻要道上的地雷时,他立即命令战士们卧倒隐蔽,大声说:“我学过排雷,我先上!”待他迅速排除了两颗地雷后,不幸降临了,离他四米远的工兵班长过意不去,一边喊 “副连长,让我来吧”,一边跃上前,不料碰响了一颗地雷。刘光被气浪掀起,抛在另一颗地雷上,壮烈牺牲。
更让刘斌司令和妻子王昌群伤心的是,他们忍痛送走了大儿子,1984年7月13日,时任代理排长的刘明在老山防御作战中不幸中弹,刘明牺牲时,还不满22岁。
为什么刘斌司令能培养出这么优秀的俩个儿子呢,这和他们家的家规分不开的,刘斌司令是这么给儿女们定家规的:一、不准与其他孩子比父母官大官小,比吃穿;二、自己能做的家务事自己做,不准使唤警卫员;三、不准盛气凌人,要懂得尊重人。
刘斌司令还说过这么一句话,让我们见识了什么叫真正的爱国:对于一个民族,精神比黄金更重要!


  • ID也懒得想
  • 隋唐演义
    12
该楼层疑似违规已被系统折叠 隐藏此楼查看此楼
而王昌群奶奶的两句话,更是让人听着就落泪:
王昌群曾说,她恨死了老刘。“我16岁参军,20岁和他结婚,后来跟他守边防30多年,我什么苦没吃过?一个女人应有的福我没享过一天,一个女人受不了的罪我全都受了!”
在送二女婿上前线时,她是这么对刘斌司令说的:“如果小陈再出意外,你怎么对得起你女儿”。
丧子之痛应该是这世界上最伤心的事了,当年二儿子刘明也牺牲后的消息传到刘家后,刘斌的女儿是这么回忆的:刘斌这位经历过无数战争风雨的老革命击倒了,他在床上躺了3天;老伴王昌群哭得死去活来,甚至为抑制悲恸而把自己的手背都咬得青一块紫一块,一家人哭成一团。
刘斌司令于2010年3月20日因病医治无效在云南不幸逝世,终年86岁,3月24日遗体在云南昆明火化。
刘斌司令永垂不朽!
刘斌司令和他的两个儿子以及他满门忠烈的家庭就是真正的“民族脊梁”!


2025-11-10 09:14:39
广告
不感兴趣
开通SVIP免广告
  • ID也懒得想
  • 隋唐演义
    12
该楼层疑似违规已被系统折叠 隐藏此楼查看此楼
战争结束后,丁晓兵荣立一等功,还被提了干,成为了先进典型,受到了党和国家领导人的接见,当时安徽省正在筹备省残疾人福利基金会,省政府已决定丁晓兵担任基金会常务副理事长。还有很多大老板找上门,愿意给他高薪厚职,给他提供房子汽车及优厚的待遇。
可是丁晓兵却依然选择了留在部队,继续为我国防事业做贡献。
虽然只有一支胳膊,可是丁晓兵事事不落人后,八大军事科目七项优秀,一项良好。单杠二练习,他一只手卷身就上;掰手腕,全连人双手没有一个掰过他的;就连开摩托车,他也“有一手”,至今没人知道他是如何控制右把手油门的。射击方面更是堪称神枪手,在距离目标150米处一个点射,3发子弹打出了一个8环、一全9环、一个10环的好成绩。
更为难得的是,在和平年代,已经是军官的他,依旧奋战在战斗的第一线。
2003年7月,淮河流域发生百年不遇的特大洪水,542团奉命执行抗洪抢险任务。作为团政治委员的丁晓兵,洪峰在哪里,他就冲在哪里;哪里最危险,他就战斗在哪里。
7月17日,安徽寿县瓦埠坝突然发生特大管涌,丁晓兵第一个跳进风高浪急的激流中,与党员突击队一起打桩,带动县委领导也下水参加战斗。之后,又和大家一同运土扛包,别人背2锹土,他背4锹土,一背就是4个小时。
经过连续5个多小时的艰苦奋战,终于堵住了管涌,保住了县城。激战之后,丁晓兵的断臂疼痛难忍,原来是污水浸泡时间长了,伤口缝合处严重溃烂,一小块乌黑的弹片露了出来。
在丁晓兵这种精神激励下,全团官兵经过18天的战斗,圆满地完成了抗洪险任务。团队被武警总部评为“抗洪抢险先进单位”,并荣立集体三等功。
不仅在战斗上他是所有子弟兵甚至是所有中国人的榜样,在精神方面,他也是如此。因为他的事迹被广为传播,名气很大,所以不仅一次被企业看重,有一次一家义肢厂的老板找到了丁晓兵,只要他随便说几句为他们义肢宣传的话,他们就可以免费给他装义肢,丁晓兵拒绝了。
丁晓兵一家三代挤在一套65平方米的房子里,一家房地产的老板知道后,想帮帮英雄也想为自己做做广告,就找上了丁晓兵,只要他做他们楼盘的形象大使,开盘那天就可以给丁晓兵一套160的大户型,可是他依然拒绝了,说为你们公司员工做报告可以,做代言人不行。


  • ID也懒得想
  • 隋唐演义
    12
该楼层疑似违规已被系统折叠 隐藏此楼查看此楼
今天这位弹尽粮绝后用光荣弹和敌人同归于尽,越战版“杨根思”!
“受命之时忘其家,作战之时忘其身,人在阵地在,宁死不当俘虏。”这是战友在为烈士钱灿贤收拾遗体时,在他的军装内袋里一张稿纸上写的一句话。
说实话,这样子的打油诗水平并不高,可是却每次读起,都会怆然泪下,因为这不是诗水平的问题,而是烈士在用生命践行的问题。
这位烈士叫钱灿贤,很好听的名字,牺牲时年仅22岁。
这张是烈士钱灿贤和战友们在出征前最后一张合影,前排左四就是钱灿贤。
钱灿贤是江苏靖江县(现靖江市)大觉乡人,35151部队某师二团三连战士,1963年11月生,1983年1月入伍,1984年4月入团,1984年7月随部队赴南疆参战。
1985年3月8日凌晨,3连负责攻打中越边境清水河门户--166高地。连党支部成立了由16人组成的敢死队,敢死队员中除了钱灿贤外,其他人都是党员。左路由赵志华带领从右侧强攻166高地,成员有何平安、王瑞良、于大红、师配属工兵二人、侦察兵二人。右路由林秀勇带领从左侧偷袭166高地,成员有钱灿贤、赵开红、查正明、陈裕祥和师配属工兵一人、侦察排长一人。


  • ID也懒得想
  • 隋唐演义
    12
该楼层疑似违规已被系统折叠 隐藏此楼查看此楼
我军历史上,却有一位将军,年仅三十三岁就被授衔少将,成为了我军至今为止最年轻的将军,而且他不是什么富二代也不是什么权二代,他能被授勋成开国将军,完全是靠自己实打实的战功得来的,这样子的将军很难得很传奇吧?
今天咱们就来了解下开国少将吴忠的传奇人生吧!非常励志哦!
吴忠原名吴光珠,字宝山,四川省广元市人,出生于广元市苍溪县东溪镇小龙山。吴将军家境不俗,哪怕是父亲去世了,依然给他们家留了不少家产,可是却惨被土匪洗劫又被反动军阀迫害,以致家道中落。
1933年年仅13岁的吴忠要求参加红军,可是部队见他还太小,不肯收他,他却说他从小练武,就是为了参加红军,打土匪,打反动军阀,最终部队给他破例了,收了他为红军战士。
在红军中,吴忠虽然年纪小,可是却作战勇敢,曾三次和死神擦肩而过。
抗日战争爆发后,他便投入了打击日寇的战斗中,景阳冈一役让他声名鹊起,这个景阳冈就是传说中武松打虎的那个景阳冈,他用他首创的谷子战术,让景阳冈战斗吴忠所部以少胜多,以弱胜强,以极小的代价全歼骄横的日军一个小队,并击垮伪军两个连,为我军攻打徐楼据点创造了重要条件。景阳冈战斗成为冀鲁豫军区部队的模范战例,吴忠也因此战被人们誉为“活武松”,事迹传遍根据地的每个角落。就这样,吴忠因其创造的独特的“谷子战术”而声名鹊起,在同级指挥员中脱颖而出。


  • ID也懒得想
  • 隋唐演义
    12
该楼层疑似违规已被系统折叠 隐藏此楼查看此楼
许我以中华之名,予你家国之姓
一个国家,一个民族,嘲弄本族英雄的时候,这个民族就完蛋了!
每个人都有心中的信仰与骄傲,这是从牙牙学语时形成的观念,从幼时父母的言传身教中学会的世界,也是一个生活在自己民族中耳濡目染间形成的文化理念。
我第一次认识霍去病,是四岁的时候,那时正值盛夏,外公坐在乡下院子里的葡萄架下,乘着午后的微风和我娓娓道来了一个伟大而不平凡的英雄之事。在外公的言语之中,在我的脑海里出现了那个真的如骄阳霓虹般令人仰视的一个人。
十八岁封冠军侯,六击匈奴,斩十一万敌军,封狼居胥,收河西走廊……那如同战神般不败的神话用金色与血光在历史的长卷上勾勒出少年英姿飒爽的剪影——荒荒油云,寥寥长风,大漠血一样的夕影下黑色的背影揽辔回鞭,傲视江山无限,军容肃整。豪情万丈充斥天地,英雄千古不过等闲。历史给他的断语,挥洒着绝对的霸气和阳刚。
汉朝,是确立了

人类史上唯一万世留存的民族名字之由来的朝代,是中国史上最长寿的王朝。在它波澜壮阔的历史中,卫青,霍去病画下了最浓墨重彩的一笔,他们给了一个王朝前所未有的尊严,给了一个民族挺立千秋的自信和追随的脚步。自周以降,华夏九州各王朝,威胁都来自广阔的北方,那是民族的痛,是长城的目的,是和亲纳贡的屈辱,而能彻底征服游牧匈奴的他们是我心目中最难以取代的英雄与符号。英雄万古流芳,而小人无刻不在,当我听说了某部电视剧中对卫青将军以及霍去病将军的描述时,依旧大吃了一惊,尤其是在听说该作者声称自己“拥有85%的史实”的时候,更感觉到了一股从心底散发出来的寒意。


  • ID也懒得想
  • 隋唐演义
    12
该楼层疑似违规已被系统折叠 隐藏此楼查看此楼
人是要有良知和底限的,不能为了一己之私而去随意篡改既定的历史和英雄,因为你不知道这个英雄和这段历史在别人的心目当中的地位和重要性。
在所谓“拥有85%的历史真相”的作者书中,设定是汉朝对匈奴进行了侵略,很轻而易举的就将历史真实的世界观给颠覆了,而事实当真如此吗?撇开汉朝来说,北祸一直是贯穿整个中原王朝历史的,有一则寓言,说的是西周周幽王为了博取美人儿一笑而烽火戏诸侯的故事。故事非常简单,也很多人听过,其中的一方,就是匈奴的前身:戎狄。由此可见,匈奴对汉民族的侵略由来已久。人是要有良知和底限的,不能为了一己之私而去随意篡改既定的历史和英雄,因为你不知道这个英雄和这段历史在别人的心目当中的地位和重要性。
在所谓“拥有85%的历史真相”的作者书中,设定是汉朝对匈奴进行了侵略,很轻而易举的就将历史真实的世界观给颠覆了,而事实当真如此吗?撇开汉朝来说,北祸一直是贯穿整个中原王朝历史的,有一则寓言,说的是西周周幽王为了博取美人儿一笑而烽火戏诸侯的故事。故事非常简单,也很多人听过,其中的一方,就是匈奴的前身:戎狄。由此可见,匈奴对汉民族的侵略由来已久。





  • ID也懒得想
  • 隋唐演义
    12
该楼层疑似违规已被系统折叠 隐藏此楼查看此楼
战国时期,秦,赵,燕纷起长城,也是因为北方游牧掠边甚重,秦国大将军蒙恬就领兵三十万戍边。即使到了秦快灭亡之时,王翦之孙:王离依旧率领三十万大军在戍边以防匈奴,随后仍留驻二十万守长城,只领军十万参加了巨鹿之战,由此可见匈奴为祸之大。
汉朝时,从汉高祖九年至汉武帝元光二年,汉朝都采取和亲政策,这一时期的和亲,意在以汉匈姻亲关系和相当数目的财物来换取匈奴停止对汉边境的掠夺,以便争取时间休养生息,增强国力。然而,汉初的和亲政策并没有收到预期的效果。匈奴的南下入侵并没有停止。文帝三年夏,匈奴入居河南地,侵上郡,杀掠人民。文帝十四年,匈奴14万人入朝那肖关,杀北地都尉,掳掠人民畜产甚多,其前锋部队甚至进至雍、甘泉附近,并烧毁回中宫。从公元前166—前162年间,匈奴日骄,每年入侵汉边境,杀戮人民畜产甚多,云中、辽东最甚,至代郡万余人。
数百年间,匈奴对华夏的掠夺和屠戮从未停歇,每每冬季,无法放牧之际更是变本加利!如此凶残暴戾的民族,实无人性可言。稍懂历史就能明白,这是延绵了数百上千年的宿敌,欠下的笔笔血债寒泪,华夏本应就对匈奴恨之入骨的。
这是既定的史实,也是正确的历史观与世界观,可该作者为什么偏偏要将泣血誓言“匈奴未灭,何以家为”矢志报国的大将军,给他设计一出爱上异族女子、并几乎因此而叛国投敌的剧情呢?有人说,不允许艺术创作就是扼杀作者的创造力,这其实并不能成立。若解释为艺术创作,那么唐代诗人王昌龄一首:秦时明月汉时关,万里长征人未还。但使龙城飞将在,不教胡马度阴山。流传千古,不是更有艺术价值吗?一个篡改历史基本脉络、靠胡编乱造的言情写手,何德何能能与“七绝圣手”比肩哉?
莫说同为华夏子孙,就是外国人也不敢乱改我国历史——美国迪斯尼曾经创作过一部动画片《花木兰》,片中也进行了艺术创作,但是对故事架构以及抗击匈奴入侵的世界观只字未改,此片取得全球票房$183,700,000.00由此可见并非所有的艺术创作都要如此靠胡编乱造的。


2025-11-10 09:08:39
广告
不感兴趣
开通SVIP免广告
  • ID也懒得想
  • 隋唐演义
    12
该楼层疑似违规已被系统折叠 隐藏此楼查看此楼
错误的历史观和价值观写出来的东西往往除了喧哗取众,取悦叛逆者之外,毫无价值。那么不颠覆历史,不抹黑英雄,能写出好的小说吗?
答案是可以的。
曾经听过一曲《上邪》,里面的爱情故事却要比抹黑霍将军叛国爱上匈奴女子要来得凄美无数。
公元2012年西安发掘出一座汉代将军墓,通过墓志铭可判断其为将军与一位宗室女子合葬墓,主墓室存放双人合葬棺椁,但合葬棺内却仅有一具男性尸骨。意外的是,墓志铭上该宗室女子封号与史册记载的一位同时代的和亲公主封号一致。
故事开始于汉朝之时,一位将军和公主相爱了。
春分时节,两人于飞花漫天的月光下,许诺终身,公主对将军说:上邪!我欲与君相知,长命无绝衰。山无陵,江水为竭,冬雷震震,夏雨雪,天地合,乃敢与君绝!将军点头,执子之手,望之偕老。
夏日炎炎,君王沙场点兵,将军领命前往玉门关守卫大汉河山。公主告诉将军,我等你。将军笑言公主轻许姻缘,但本将此生绝不负你如花美眷。秋日来临,边塞内,金黄而饱满的稻穗垂漫青纱,百姓都在笑谈,收了粮食,今冬不再受饥饿。将军飞鸽,亲书情思,公主,等我来年春日班师回朝,为你披上如火艳烈的嫁衣。
凛冬将至,塞外不能再放牧,匈奴人再一次举起刀枪,望向南方,那座雄伟的玉门关后就有大量的食粮,让他们穿暖吃足,也有大量的汉人供他们奴役。
听,昨夜有戎狄,叩我玉门关,攀我十丈城墙。看,九州有烽火,江山千万里,狼烟次第燃。十万匈奴人带着饥饿的疯狂,贪婪的欲望,扑向玉门关。
“全军听令!就算战至最后一人也要卫我大汉安宁!
杀!”将军奋勇率八千将士抗敌,兵临城下,扬戈纵马,战吼声早已沙哑,玉门关前兵戈之声吞噬旷野,风中飞回的雁声尽是哀鸿,将军一步亦不退,汉军一寸也不肯让,因为他们的身后是茫茫金黄的谷穗与无数的为家守业的百姓黎民。
长弓碎铁衣,
鲜血祭银器,
山河破碎期,
鸳鸯何相依?
狼烟传入长安,君王震怒,拍案而起,思前想后旋又颓然坐下。他拟旨起草,命公主嫁入匈奴和亲,并献上大量金银珠宝绫罗绸缎,红通染尽龙颜 。
后宫之中,公主默默的启唇轻颂将军飞鸽而来的情信,害羞的将情信收入怀中,心里祈祷着戍边的将军早日回朝,在飞花漫天的春天里来迎娶自己…..
那一刻,她不是个公主,只是一个普通的不能再普通的少女。
但皇帝旨意下达,公主如遇晴天霹雳,她难以置信的看着自己的父亲,明明知道自己与将军的情谊,缘何要将恨心嫁女大漠,将女儿赋予那些如狼般似虎般的匈奴人呢?她不肯,她不愿……
君王背身,双手紧握,颤抖地说道:“匈奴叩边,黎民惨遭屠戮,百姓流离失所,若不和亲……”,公主的泪如雨注、呜咽不停,怀里的书信开始冰冷,敌不过的是逝水流年,江山早已为你我说定了永别……
如血般夕阳下,玉门雄关前,公主嫁衣如火,比飞花还要艳烈。她泪眼望着城门上的将军,启唇似又要咏遍上邪,说的却是:我愿与君绝!将军咬破嘴唇,手握紧了长剑,泪光里,送嫁的队伍远入大漠。
今日你将名字写入史笺,他日我将你刻在我坟前!将军与公主从此永隔,他们之间的距离叫匈奴。
公元前200年汉高祖刘邦无名氏汉宗室长女嫁与匈奴冒顿单于……公元前176年汉文帝刘恒无名氏汉宗室女嫁与匈奴冒顿单于……公元前162年无名氏汉宗室女嫁与匈奴老上单于……公元前152年无名氏汉宗室女嫁与匈奴军臣单于……公元前140年汉武帝刘彻无名氏汉武帝女嫁与匈奴军臣单于。


登录百度账号

扫二维码下载贴吧客户端

下载贴吧APP
看高清直播、视频!

公告

近期吧务组成员在对贴吧信息进行日常维护时,发现了吧内敏感不实信息。此类信息的出现,既不利于吧内秩序和内容的管理,同时也给捣乱分子提供可趁之机,编造不实言论。我们将加强自律、主动排查,清理敏感不实信息,希望广大吧友发现此类信息后,不听信、不传谣,同时向我们举报,我们将尽快核实处理!

图片

视频

美丽中国
  • 贴吧页面意见反馈
  • 违规贴吧举报反馈通道
  • 贴吧违规信息处理公示
  • 1 2 3 下一页 尾页
  • 31回复贴,共3页
  • ,跳到 页  
<<返回中国吧
分享到:
©2025 Baidu贴吧协议|隐私政策|吧主制度|意见反馈|网络谣言警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