明冤吧 关注:156贴子:706

回复:双岛斩帅

取消只看楼主收藏回复

接下来,就是明末著名的平台召对了。由于前面各大臣给崇祯洗脑,让崇祯对袁崇焕是十分地信任,所以他就信了袁崇焕五年平辽的弥天大谎。崇祯没有想到,在平台召对之前,他已经落入了一个个陷阱,崇祯更加没有想到,平台召对开始,真正的陷阱才刚刚到来,后面袁崇焕亲自出马给他挖的陷阱,比前面的陷阱都更加深,更加可怕,以至于会对明朝产生毁灭性的影响崇祯这时候还不知道自己正一步步走向深渊,等他知道的时候早就追悔莫及。因为这条路是你自己走的,每一步都是你自己走的!
下面来看平台召对。
时间:崇祯元年(公元1628年、天聪二年)七月十四日。
地点:紫荆城平台,建极殿(现在叫保和殿)东边,见下图。平台是皇帝咨询大臣国家大事的场所。

关键人物:崇祯皇帝朱由检、蓟辽督师袁崇焕。
其他人物:内阁大学士:李标(首辅)、周道登、刘鸿训、钱龙锡。
五府、都察院、大理寺、通政司人员。
六部成员:吏部尚书王永光、户部尚书毕自严、兵部尚书王在晋、工部尚书李长庚、刑部尚书乔允升、礼部尚书何如宠、户部侍郎户部侍郎王家祯、工部侍郎张维枢、
翰林院记注官:倪元璐、朱之俊。
六科给事中、十三道监察御史、锦衣卫等人。
那天的场面可以想象,阵容庞大,整个国家的几个关键人物全到了。袁崇焕此时此刻说的每一句话,每一个字,都是要产生法律效应的,不是说着玩的。


34楼2016-05-09 17:50
回复
    下面还是第一回合,四大内阁出面了,出来附和,说:袁崇焕有勇气啊,袁崇焕有志气啊,袁崇焕的见识和方略都很棒啊,袁崇焕奇男子也!
    刘鸿训:启奏陛下,臣私下打量过演唱会,认为他的确可堪重任啊!
    袁崇焕:陛下,臣在辽东的调度,都会上奏请内阁大臣们处理,内阁大臣们一定要全力支持。
    说完袁崇焕先退下了,第一回合结束。看来这个内阁也是违背良心说话,也是辽饷的受益人。
    崇祯又召见袁崇焕,下面第二回合开始了。
    袁崇焕:建奴已经有四十多年的底蕴了,(努尔哈赤1583年起兵到1628年是45年了)不是那么容易剿灭的。但是陛下如此关心辽事,每天为了辽事,早起晚归,臣怎么忍心说辽事难以解决呢?臣原意为陛下五年接触辽东之局,但是这五年当中,各部门必须全力配合辽东的一切事务。首先是钱粮,原来有加派的辽饷,臣昨天与户部侍郎王家桢当面交流过,查得每年新加派的辽饷收入和支出已经有一百二十万的赤字了。臣打算在督师属中裁省六十万(节流),并让户部再措处六十万(开源),就不用担忧了。但是辽饷有新的有旧的,应该用新饷来还给臣,不要用旧饷来抵新饷。
    崇祯:户部,怎么回事,怎么有一百二十万漏洞?
    王家桢:陛下啊,新饷和旧饷原来分为两个库存的,但是最近因为北直隶买辽米、辽豆,动用了旧饷,应该扣新饷抵还。现在盐税已经到了,臣兵部马上全部发往边关。而且关内关外有新饷而无旧饷,宣大有旧饷而无新饷,蓟、密、永、津新旧饷兼有。臣兵部现在以新饷发关外,以旧饷发各镇,新旧饷数目丝毫不会差。
    袁崇焕:建奴起兵很久了,他们的武器、马匹、武艺,都是很好的,不容易击破的。所以凡是工部建造的军器,非常重要,不要敷衍。
    崇祯对工部说:盔甲、弓箭、枪刀、火器等,都是我抵御建奴的擅长的技能。你们部门制造军器一定要精心制作,熔铸武器要有专门的监工、主管人员,武器写上工匠名字,如果出现薄弱、脆弱、炸裂的情况,要根据名字来追究其责任。
    袁崇焕:我以前就曾经上疏请求像陛下刚刚说的那么做,到时候出现问题,我要点名弹劾的。
    工部侍郎张维枢:九大边镇的军器,我们部门的钱粮很少,自从辽东祸乱开始,需求增多,那么用在我们部门上的钱应该增多,跟辽事同始同终。
    崇祯责问道:你不早说?
    崇祯又问内阁:你们这些人直说粮草不足,没说军器不足啊。工部说只需要一年,为何又说要与辽事同始同终呢?
    刘鸿训:军器置办需要一年,从今年八月开始到明年八月,辽事就稍微有点头绪了,到时候再做打算。


    37楼2016-05-16 20:08
    回复
      2025-11-15 17:13:35
      广告
      不感兴趣
      开通SVIP免广告
      接下来袁崇焕继续讲道理,实际上是继续挖陷阱。
      袁崇焕:驾驭边臣和驾驭他臣是不一样的,军中可惊的、可疑的东西很多,所以把成败的大局交给边臣,不要盯着边臣的一言一行的小错误不放。每一件事情都做到实处,那么受到的怨恨就多,凡是有利于封疆大事的,都会不利于边臣自身。何况边臣跟敌人作战时,敌人从外面设离间计,制造谣言,那么边臣就很难做了。陛下爱我那么多,了解我那么深,我又何必畏惧这些呢?但是臣也有自己的苦衷,不敢不告诉陛下。将领中有不好的就换掉他,士兵有脆弱的就加强他,粮饷有侵吞的就清汰掉,人员有多余无用的就淘汰掉,队伍有虚额的就充实掉。辽东巡抚毕自肃、蓟巡抚王应豸两位巡抚,从中监督,半个月就可以搞定。陛下信任我,我得以信任两位抚臣,那么被清汰掉的也不会有异议。然后臣和两位巡抚就可以始终,为陛下所用。臣始终坚持一个道理:战胜敌人的关键在于朝廷的决策!
      这第三个回合就这么结束了。
      这第三个回合的关键,是袁崇焕提出的平辽策略,其他都是废话,主要是两条。
      1,以辽人守辽土,以辽土养辽人。
      2,守为正着,战为奇着,款为旁着。
      看到这两条就知道跟五年平辽矛盾了,因为五年平辽必须要攻,袁崇焕的这两条怎么看都是守。
      下面详细来看看这两条。


      42楼2016-05-16 20:23
      回复
        第二句话:守为正着,战为奇着,款为旁着。
        守为正着,这倒是跟辽人守辽土是相对应的,关键在于一个字:守。战为奇招?站在事后诸葛亮的角度看,从天启二年孙承宗出关实行辽人守辽土开始,关宁军出战渡过三岔河就一次,柳河之战,结果是大败。柳河之战也算是孙承宗出的奇招吧,可惜这奇招败得一塌糊涂。袁崇焕不可能会出战的,他连丁卯之役时派兵渡过三岔河,骚扰一下边上那几个城池,比如耀州、海州,这都做不到,还谈何出战呢?战为奇招是欺骗崇祯玩的,因为如果不这么说的话,光守和款,凭啥可以平辽?平辽的前提是战。所以战为奇招,袁崇焕表示我也是会战的,只不过要出其不意。这样不会显得太假,否则光守和款就太假了。
        实际上改一个字就行,“斩为奇招”,斩毛文龙这招的确很神奇
        最后一招才是重点:款为旁招!一个巨大的陷阱等着崇祯皇帝去跳呢,崇祯皇帝当然跳下去了。然后,一个无穷无尽的深渊,等着崇祯皇帝去慢慢跳,进去之后不可能回头,直到明亡。


        44楼2016-05-22 23:25
        回复
          关于谈款,则必须从袁崇焕第一次谈款开始说起,那是努尔哈赤死了的时候,袁崇焕派李喇嘛去吊孝。
          宁锦之战那个帖子,我重点分析过,吊孝到底是谁的意思?1,魏忠贤主使,袁崇焕执行。2,袁崇焕主使,魏忠贤被拉下水。当时分析的结果是第二种,但是,这是我根据大量史料,还站在事后诸葛亮的角度分析得到的结论。崇祯不会穿越,不知道后面发生的事,而且,就连截止至崇祯元年那些已经发生的事,大臣们给他上的奏疏,给他反馈的信息,也不是真实的。有些属于被袁崇焕误导,被袁崇焕骗,落入袁崇焕的陷阱,有些是为了私人利益背着良心故意这么说,具体是哪种,还是需要根据大量史料反复辨析,不能一概而论。
          除了袁崇焕本人之外,第一个说吊孝是魏忠贤指使的人是抚宁侯朱国弼。
          奴贼与我深仇而及其死也,魏忠贤乃遣人吊孝,白送却无数金珠,反取嫚书一纸。边臣不奉忠贤之命,敢径为之乎?
          如果他这么说,我们就认为这是事实,那就太年轻了,层次太低了。首先,说魏忠贤派遣袁崇焕吊孝,那是明着的还是暗着的?明着的话,那魏忠贤可不能上奏疏,只能是通过天启圣旨的形式发给袁崇焕,这显然不可能,天启从未发过类似的圣旨。于是只能是暗中的,也就是说,袁崇焕有专门的跟魏忠贤联络的暗中渠道,魏忠贤通过这个暗道派遣袁崇焕吊孝。如果是这样的话,那么如此隐蔽的事,朱国弼怎么知道?他有证据吗?他抓到了负责魏忠贤和袁崇焕之间联络的那个传信人了吗?真的抓到了,敢不敢交出来当面对质?
          显然,朱国弼没有任何证据,那个传信人,应该随着魏忠贤之死而变成永久之谜了。那么他是怎么知道的,他凭啥这么说?答:推测!再问:根据什么推测?答:请看后半句。
          边臣不奉忠贤之命,敢径为之乎?啥意思?袁崇焕是一个边臣,边臣有权做什么事,无权做什么事,那是很清楚的。吊孝,那属于外交权,外交权当然属于中央,一个小小的边臣,哪来的外交权?既然这样,那么袁崇焕吊孝肯定是受了中央(魏忠贤)之命,否则,他哪来那么大胆子敢自作主张?
          这种主观臆测显然是不能做证据的。抛开证据不证据不说,朱国弼如此推测,那叫啥?四个字:预设前提。研究历史有很多大忌,我这里说其中两条,一条叫预设前提,一条叫循环论证。预设前提的意思就是,朱国弼预先假设了袁崇焕不可能那么胆大,不可能如此大的越权,不可能擅自做主去吊孝,所以,吊孝肯定是受了中央指示的。由于没有天启的圣旨,那最后剩下的只能是魏忠贤暗中指使了。
          这就是典型的预设前提,预设袁崇焕不会越权,不敢越权。但是,凭什么说袁崇焕不会这么做呢?也许在朱国弼看来,此前从未有人敢如此胆大妄为,所以袁崇焕必然也不会如此胆大妄为,所以他肯定不敢越权。这么说也许还是有点道理的,这事不能赖朱国弼,他也不是故意说谎欺君,他只是根据常理推断,袁崇焕不可能胆大包天到如此地步。
          但是,我们再次站在事后诸葛亮的角度,袁崇焕他就是这么一个胆大包天之人。后面杀毛文龙,没有中央授权,而是他私下的谋杀,这件事是确定的。还有其他很多事情,都可以证明,袁崇焕眼里压根没有皇帝,没有法律,没有制度。越权对他来说,就跟普通人吃饭一样。
          袁崇焕就是这么一个胆大包天之人,所以朱国弼站在常理的角度推断,显然是推出了错误的结果。


          45楼2016-05-22 23:27
          回复
            款为旁着,这四个字,袁崇焕对崇祯说这是用来欺骗皇太极、迷惑皇太极的手段,目的是出战,是平辽。而实际上,款为旁着,是袁崇焕用来欺骗崇祯的手段,目的是谈款。到底是假议和真用间,还是假用间真议和,其实从天启朝他第一次谈款的过程中已经可以得出结论了,现在过了一年,袁崇焕还是那个袁崇焕,皇太极还是那个皇太极,两个人都没变,所以其结果肯定也不会变。唯一改变了的是皇帝,由天启变成了崇祯,因为天启不会第二次被袁崇焕用同样的方式欺骗,所以这招对天启已经失效,而对崇祯可以再次使用。袁崇焕趁着皇位过渡的真空期,连续两次祸害国家,实在是太可恶了。
            崇祯皇帝对此的批复是“战守机宜悉听便宜从事”,也就是说,“款”是为了战守机宜,款只是一种手段,是跟敌人周旋的谋略,而不是目的。但是对于袁崇焕来说,这就给他谈款铺好了道路上的第一步。
            难道崇祯就没想到过这是一个陷阱吗?别忘了当时他只有19岁(18周岁),现代人参加高考的年龄,满朝大臣联合起来忽悠他,给他洗脑,给他推荐袁崇焕,这种情节谁能想得到?的确19岁的人已经成年,对一些事情应该有自己的判断力了,所以崇祯当时心里应该很复杂,一方面他的确担心袁崇焕会不会设陷阱啊,一方面他又觉得这不可能,因为不可能满朝大臣都骗他,于是,他选择了后者,可以说他被洗脑太深,也可以说他是一种赌博。
            议和,只是袁崇焕陷阱的一部分,他还有另外一个重要的陷阱:斩帅!


            49楼2016-05-22 23:39
            回复
              袁崇焕说的用人,用毛文龙,具体说是如何用毛文龙呢?这当然跟袁崇焕五年平辽的方案有关。袁崇焕要平辽,必须有毛文龙配合,于是,毛文龙会不会配合袁崇焕的行动?两个人能否步调一致?
              很明显的事,袁崇焕要如何用毛文龙,取决于他要如何解决辽事。而袁崇焕解决辽事的方案是议和,我就意味着,他需要毛文龙做的是配合他议和。那么,如果毛文龙愿意配合,自然是好,如果不愿意配合,那就杀掉!这就是以谋款则斩帅的由来!


              51楼2016-05-22 23:46
              回复
                说五年平辽,到逮捕袁崇焕那会儿五年还没到,所以不能证明五年平辽失败,这种人,很多。为什么会出现这种人呢?这事非常离谱,已经超出我想象空间。五年平辽必须等五年满了才能看其是否失败?只要是在企业里上过班的,就不可能说出这么愚蠢的说法。
                五年平辽就相当于一个项目,项目是有项目进度的,有原计划进度和实际进度,当实际进度远小于计划进度的时候,项目就宣告失败,哪里会等时间到?
                我们来看一个图,就一目了然。

                横轴代表实际,纵轴代表项目进度,红线代表原计划进度,绿色、粉红色、蓝色、紫色分别代表实际进度的几种情况。


                53楼2016-06-09 19:23
                回复
                  2025-11-15 17:07:35
                  广告
                  不感兴趣
                  开通SVIP免广告
                  第一种是绿色,这种情况,实际落后于计划,但是落后得不多。这时候一般情况下,领导不会跟你上纲上线,说必须严格按照原计划来,稍微落后一点就宣告失败。这种领导是几乎没有的,太没有人性化了,教条主义,死板。这种情况下,发展到最后,五年的项目可能就是六年做完,这也算你做完了,也算功劳一件。我们试想一下,如果袁崇焕五年平辽项目开始后,辽事是朝着好的方向发展的,五年到的时候,袁崇焕已经收复辽阳,正准备收复沈阳,这时候崇祯会去追究其五年时间已经到了但是辽未复的责任吗?显然不会!已经胜利在望,崇祯可以再给他一年,两年,都没问题,因为崇祯看到了希望,不会对项目的时间上咬死了五年的期限。
                  第二种是粉红色,这种情况,实际落后计划,而且落后很多,但是仍然是在往好的方向进展的。这种情况下,一般领导都会宣告项目失败,大概会在第二年或者第三年的时候就宣告失败了,因为你已经远远落后于原计划了。但是也不排除一些特殊情况下,领导还会给你机会。比如说这个项目特别难做,其他几位前辈都做不好,你接手后,虽然按时完成预期计划,但是至少是在进展的,往好的方向进展的,这个项目又是公司最大最重点的项目,不能轻言放弃的,那么领导还会给你机会。回到袁崇焕问题,辽事就是明朝必须面对的,无法回避的项目,如果袁崇焕接手后,辽事是朝着好的方向发展的,我个人认为,就算按照粉红色的线条趋势发展,比如一年过去了,关宁军已经能够主动出击了,在耀州偷袭一次,打了一次耀州大捷,再过一年,关宁军野战中已经能够跟建奴抗衡了,不用躲进城里了,如果是这样的话,也崇祯也不会追究其五年的时限。大不了给十年、十五年吧?至少崇祯看到了希望,辽事是朝着好的方向发展的。
                  第三种就是蓝色,这种情况下,一开始项目就是朝着原计划相反的方向发展的,领导一开始被蒙在鼓里,没发现,等到发现的时候,领导会怎么办?显然是宣告项目失败了!这时候如果还有人相信能够成功,那简直是火星人!袁崇焕五年平辽走的就是蓝色的线,这个线的终点是议和,议和跟平辽是南辕北辙的两个结果。崇祯一开始被蒙蔽,等到皇太极打到广渠门,袁崇焕张煌敌势、潜携喇嘛、坚请入城的时候,崇祯终于发现袁崇焕一开始就在撒谎了,这时候就宣告项目失败,也就是说,袁崇焕五年平辽的项目,在一年四个月,崇祯二年十一月的时候已经失败,还等他五年?你开国际玩笑呢?
                  在黑色叉叉处,五年平辽就已经失败。不过猿粪就是那么一群神奇的人,他认为,给袁崇焕五年,会按照蓝色的线条继续走,所谓的先破后立,否极泰来!简直就是笑掉大牙,如果是袁崇焕的失误导致进程按照蓝色的方向走,那也许还有那么0.01%的机会,袁崇焕会从此崛起,后面的路线就会按照蓝色线条走下去。但是关键在于,袁崇焕是故意按照蓝色方向走的啊,那么假设给袁崇焕五年,项目会如何发展?
                  显然是第四种,紫色线条,就是这么发展。按照蓝色发展的可能性为0,因为一个人主观上好心,导致客观上做了坏事,我们还能期望他接下来做好事,把事做好;但是一个人主观上就是坏心,你指望他做好事?做梦都做不出这种情节!
                  央视的有几位专家都说五年平辽时间没到这种蠢逼的话,你们真的蠢吗?没在企业上过班?不知道啥叫按期责效?不知道啥叫南辕北辙?给袁崇焕五年,皇太极打到海南岛去了!


                  54楼2016-06-09 19:23
                  回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