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题:光大银行股东频频增持 低估值彰显投资价值
发布日期:2016-03-03 13:49:35
内容: 公告:3月2日,光大银行发布简式权益变动公告,公司于2016年3月1日收到中国海运(集团)总公司的通知,中海集团通过其间接持股子公司"Ocean Fortune Investment Limited"(简称"OFIL")于2016年2月25日在香港联合交易所集中交易购买本行H股股票17,093,000股,占本行总股本的0.04%。中海集团目前直接或间接持股多家子公司,其中广州海运(集团)有限公司(简称"广州海运")、广州海宁海务咨询服务公司(简称"广州海务")、OFIL的股东或实际控制人均为中海集团。本次增持后,中海集团通过广州海运持有本行A股423,982,589股,通过广州海务持有本行A股300,017,286股,通过OFIL持有本行H股1,626,366,000股。中海集团合计间接持有本行A股及H股2,350,365,875股,占本行总股本的5.039%。 点评: 中国海运举牌,投资价值获股东认可。中国海运于昨日举牌光大银行,A+H股共计持股5.039%。自2016年以来,光大银行H股得到中国人寿再保险(增至18.08%H股),中国再保险(增至22.06%H股),中国海运集团(增至23.68%H股)共计8次增持,股东频频增持显示对公司未来持续稳定增长的信心。H股投资者加仓一般先于A股,股增持频率大幅提高,体现低估值驱动投资机会,买入信号明显。 金控标杆股+理财子公司分拆预期。光大集团已形成全方位金控集团,该种母公司作为金控平台的模式在上市银行中较少,方便在各类金融子公司间进行更高效的资本运作,也将为光大银行估值水平带来提升。行长刚换帅,年轻化高管注入改革新血液。未来公司若顺利完成理财子公司分拆,围绕"大资管"概念,大力发展以理财、托管、私人银行为主的资产管理类中间业务,将更有利于增强理财优势业务的竞争力,提高非利息收入。 低估值+转型潜力黑马,维持买入评级。公司当前PB0.8倍,估值已处历史底部,境外资本已现抄底信号,安全边际高。光大集团改革后的资源整合效应,股权理顺与年轻行长挂帅后的转型前景可期,有望成为本阶段银行转型黑马。预计公司2015-2017EPS为0.63/0.64/0.66元,对应PB0.8X、0.7X、0.6X,给予重点推荐,维持买入评级。 风险提示:改革转型不达预期。
发布日期:2016-03-03 13:49:35
内容: 公告:3月2日,光大银行发布简式权益变动公告,公司于2016年3月1日收到中国海运(集团)总公司的通知,中海集团通过其间接持股子公司"Ocean Fortune Investment Limited"(简称"OFIL")于2016年2月25日在香港联合交易所集中交易购买本行H股股票17,093,000股,占本行总股本的0.04%。中海集团目前直接或间接持股多家子公司,其中广州海运(集团)有限公司(简称"广州海运")、广州海宁海务咨询服务公司(简称"广州海务")、OFIL的股东或实际控制人均为中海集团。本次增持后,中海集团通过广州海运持有本行A股423,982,589股,通过广州海务持有本行A股300,017,286股,通过OFIL持有本行H股1,626,366,000股。中海集团合计间接持有本行A股及H股2,350,365,875股,占本行总股本的5.039%。 点评: 中国海运举牌,投资价值获股东认可。中国海运于昨日举牌光大银行,A+H股共计持股5.039%。自2016年以来,光大银行H股得到中国人寿再保险(增至18.08%H股),中国再保险(增至22.06%H股),中国海运集团(增至23.68%H股)共计8次增持,股东频频增持显示对公司未来持续稳定增长的信心。H股投资者加仓一般先于A股,股增持频率大幅提高,体现低估值驱动投资机会,买入信号明显。 金控标杆股+理财子公司分拆预期。光大集团已形成全方位金控集团,该种母公司作为金控平台的模式在上市银行中较少,方便在各类金融子公司间进行更高效的资本运作,也将为光大银行估值水平带来提升。行长刚换帅,年轻化高管注入改革新血液。未来公司若顺利完成理财子公司分拆,围绕"大资管"概念,大力发展以理财、托管、私人银行为主的资产管理类中间业务,将更有利于增强理财优势业务的竞争力,提高非利息收入。 低估值+转型潜力黑马,维持买入评级。公司当前PB0.8倍,估值已处历史底部,境外资本已现抄底信号,安全边际高。光大集团改革后的资源整合效应,股权理顺与年轻行长挂帅后的转型前景可期,有望成为本阶段银行转型黑马。预计公司2015-2017EPS为0.63/0.64/0.66元,对应PB0.8X、0.7X、0.6X,给予重点推荐,维持买入评级。 风险提示:改革转型不达预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