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题:九洲药业重大事项点评:大额仿制药订单落地 业绩获有力支撑
发布日期:2016-02-24 9:21:58
内容: 事项: 公司今日披露了与诺华制药爱尔兰子公司自2016 年1 月到2020 年9 月共计总额不少于6500 万美元的大额卡马西平原料药长期供货协议,对此我们点评如下: 评论: 大额仿制药订单落地,未来几年业绩拉动明显。公司此次披露的与诺华爱尔兰子公司的供货协议,未来5 年(含今年)总订单额不少于6500 万美元,平均每年不少于1300 万美元(约8700 万元人民币)。考虑到诺华制药卡马西平制剂每年全球终端销售额超过3.5 亿美金,我们预计每年该原料药订单额保守约在1 亿元左右,由于公司之前主要向诺华制药出售卡马西平中间体,我们按照新增1 亿元原料药订单,缩减3000 万元中间体订单来进行测算,结合终端原料药毛利率较中间体毛利率高的假设(40% VS 20%),上述订单每年望增厚公司毛利额约3400 万元,预计对应2016 年业绩拉动保守约在7%左右。未来随着诺华公司卡马西平原料药产能的逐渐转移,其业绩拉动效应还望逐渐增加。 由中间体向终端原料药切换,CMO 业务模式迈上新台阶。公司这次承接诺华公司卡马西平原料药订单,均采用原研诺华公司定制的工艺技术及质量指标要求,属于CMO 定制加工产品,这也意味着公司CMO 业务由传统的中间体订单成功走向终端原料药订单的新一轮高度。我们预计随着公司在CMO 生产工艺技术的逐渐提升以及长期海外出口品牌美誉度的增强,公司未来有望逐步增加CMO 领域终端原料药的出口占比,从而带动公司毛利率的进一步提升。 结合CMO 业务板块高速增长,公司业绩高速成长可期。我们预计未来几年伴随抗丙肝药系列、心衰药系列和宠物药系列等几个已上市重磅专利药品种的陆续放量爆发,以及III 期临床试验储备项目的逐渐成熟,同时结合新建川南厂区CMO 车间的陆续投产及完成认证,现阶段产能瓶颈得到有效解决,公司在CMO 业务领域有望迎来业绩的快速提升。我们保守预测到2018 年公司CMO 业务规模有望达到约15.5 亿元,2015-2018 年CAGR约 37.2%,结合公司在特色原料药业务板块的稳健成长布局,为未来几年公司业绩增长提供稳健有力支撑。 风险因素。行业增速放缓、竞争过度致毛利率下滑风险,政策推进不达预期。 维持"买入"评级。公司特色原料药业务稳健增长,合同定制业务高速发展,预计未来几年随着公司客户上市品种逐渐上市和放量,业绩飞跃可期,维持公司2015-2017 年EPS0.95/1.43/1.76 元的预测,参考市场可比公司给予2016 年48 倍PE,对应目标价68.64 元,维持"买入"评级。
发布日期:2016-02-24 9:21:58
内容: 事项: 公司今日披露了与诺华制药爱尔兰子公司自2016 年1 月到2020 年9 月共计总额不少于6500 万美元的大额卡马西平原料药长期供货协议,对此我们点评如下: 评论: 大额仿制药订单落地,未来几年业绩拉动明显。公司此次披露的与诺华爱尔兰子公司的供货协议,未来5 年(含今年)总订单额不少于6500 万美元,平均每年不少于1300 万美元(约8700 万元人民币)。考虑到诺华制药卡马西平制剂每年全球终端销售额超过3.5 亿美金,我们预计每年该原料药订单额保守约在1 亿元左右,由于公司之前主要向诺华制药出售卡马西平中间体,我们按照新增1 亿元原料药订单,缩减3000 万元中间体订单来进行测算,结合终端原料药毛利率较中间体毛利率高的假设(40% VS 20%),上述订单每年望增厚公司毛利额约3400 万元,预计对应2016 年业绩拉动保守约在7%左右。未来随着诺华公司卡马西平原料药产能的逐渐转移,其业绩拉动效应还望逐渐增加。 由中间体向终端原料药切换,CMO 业务模式迈上新台阶。公司这次承接诺华公司卡马西平原料药订单,均采用原研诺华公司定制的工艺技术及质量指标要求,属于CMO 定制加工产品,这也意味着公司CMO 业务由传统的中间体订单成功走向终端原料药订单的新一轮高度。我们预计随着公司在CMO 生产工艺技术的逐渐提升以及长期海外出口品牌美誉度的增强,公司未来有望逐步增加CMO 领域终端原料药的出口占比,从而带动公司毛利率的进一步提升。 结合CMO 业务板块高速增长,公司业绩高速成长可期。我们预计未来几年伴随抗丙肝药系列、心衰药系列和宠物药系列等几个已上市重磅专利药品种的陆续放量爆发,以及III 期临床试验储备项目的逐渐成熟,同时结合新建川南厂区CMO 车间的陆续投产及完成认证,现阶段产能瓶颈得到有效解决,公司在CMO 业务领域有望迎来业绩的快速提升。我们保守预测到2018 年公司CMO 业务规模有望达到约15.5 亿元,2015-2018 年CAGR约 37.2%,结合公司在特色原料药业务板块的稳健成长布局,为未来几年公司业绩增长提供稳健有力支撑。 风险因素。行业增速放缓、竞争过度致毛利率下滑风险,政策推进不达预期。 维持"买入"评级。公司特色原料药业务稳健增长,合同定制业务高速发展,预计未来几年随着公司客户上市品种逐渐上市和放量,业绩飞跃可期,维持公司2015-2017 年EPS0.95/1.43/1.76 元的预测,参考市场可比公司给予2016 年48 倍PE,对应目标价68.64 元,维持"买入"评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