火车吧 关注:229,852贴子:16,652,806
  • 12回复贴,共1

(搬运)民国时期徐州铁路

取消只看楼主收藏回复

民国元年(1912)11月,津浦铁路全线直达通车,火车驶进了徐州府。
至此,徐州和铁路结下了不解之缘。
民国4年(1915)陇海铁路(开徐段)正式通车,东西线通了铁路。
至此,徐州成就了交通大动脉的枢纽地位。
但在当时,徐州地区最大的车站——徐州府站,规模也比不上现在一个5等小站。


IP属地:江苏1楼2016-01-19 14:49回复
    早期徐州地区车站图片,徐州北站,最早叫铜山站,后来改名徐州北站,再后来在孟家沟站基础上建设的徐州北枢纽建成,站名改为现在的徐州西站,已停办客运,但这个车站却是距离徐州市中心最近的火车站。


    IP属地:江苏3楼2016-01-19 14:51
    回复
      2025-09-01 14:30:52
      广告
      不感兴趣
      开通SVIP免广告
      津浦铁路由英德两国分段合筑,北段由德国人修筑,光绪卅四年(1908)动工,民国元年(1912)完工;南段由英国人修筑,宣统元年(1909)1月开工,宣统三年(1911)一月竣工。津浦线全长1009.5公里,由徐州铁路段管理地段,位于津浦线中段(572公里至726公里处),北起南沙河、南至褚庄集,跨鲁、苏、皖三省,长154公里。徐州管内车站12个:南沙河、官桥、临城、沙沟、韩庄、利国驿、柳泉、茅村、徐州府、三铺、曹村、夹沟。民国廿一年(1942)后增设井亭、孟家庄、三张茂、高家营、桃山集、大栗园等站。
      那个时候,徐州铁路管辖的范围就已经是北到山东,南到安徽宿县了,但很多小站,随着中国铁路的发展,逐渐消失。


      IP属地:江苏4楼2016-01-19 14:53
      回复
        事实上,徐州火车站的历史早于津浦线的贯通。
        与津浦铁路开通配套的徐州府火车站先于铁路建成,清宣统元年(1909)6月,徐州府火车站在子房山(鸡鸣山)西侧破土动工,建筑由英国人小古龙设计,中国人张伯、陈正庭承建。清宣统二年(1910)元月竣工,火车站坐东朝西,英国风格的砖木结构平房建筑。


        IP属地:江苏5楼2016-01-19 14:54
        回复
          徐州火车站建成后,铺设了两股旅客列车接发站台,火车站候车室为竹杆苇席搭起大棚,设施简陋,里面摆设了几条条椅。其配套的站房、车头房同时兴建。宣统二年(1910年),津浦铁路车头房兴建,车头房为砖木结构的两幢平房,建筑面积为2736平方米。车头房即后来机务段,主要担任机车(火车头)调度和维修,车头房边建有直径20米的人工转车盘,为火车头调转方向之用,并建有清灰、上煤、给水等设备设施。津浦铁路开通之初,雇用工人不多,车头房检修工匠、跑乘务的、浇油的工人50人。火车站内客运、货运的工人共有100多人,另有杂务工16人。
          从机务到车务,徐州地区的铁路初具规模。


          IP属地:江苏6楼2016-01-19 14:55
          回复
            陇海铁路(开封至徐州段)民国二年(1913)5月由比利时商人投资兴建,民国四年(1915)5月正式通车,全长276公里。陇海铁路(徐浦段)于民国十年(1921)5月由荷兰发行债券兴建,民国14年(1925年)7月竣工。徐州管内车站22个:连云港、墟沟、盐坨、新浦、新海、白塔埠、曹浦、牛山、阿湖镇、徐塘庄、新安镇、瓦窑、草桥、炮车、运河、赵墩、碾庄、八义集、大许家、大庙、大湖、窑场。
            现在看,那个时候东陇海的车站明显比现在多。


            IP属地:江苏7楼2016-01-19 14:56
            回复
              与陇海铁路配套的铜山火车站晚于陇海铁路施工,民国四年(1915)5月,铜山火车站旅客候车室在徐州府北门外破土动工,该建筑为比利时人设计承建,建筑为坐北朝南砖石结构,木质门窗,块石基础砖墙、硬山,南向各有五个圆门,东西向山墙有两个圆门,中间的圆门高大耸立,整体建筑呈简洁典雅的殴式建筑。铜山站设旅客站台两座,长220米,宽10米,站线6股。
              这就是二楼配图的那个车站,中间经过N次更名,定名为现在的徐州西站,曾经也是一等站的存在,有过始发车,有过大量的过路车,直至后来慢慢被客运抛弃,现在归徐州北直属站管辖。


              IP属地:江苏8楼2016-01-19 14:58
              回复
                津浦铁路和陇海铁路分别由英国人、德国人、比利时人和荷兰人兴建,铁路各大小站舍也由这些国家来设计施工,站舍全是欧式建筑。
                除上文中介绍的徐州府站为英国建筑,铜山车站为比利时式建筑外,其余各站都有不同国籍的印迹。
                津浦铁路韩庄站及以北为德国建筑,以南为英国建筑,陇海线徐州北站及其以西为比利时建筑,大湖站及其以东为荷兰建筑,除连云港站舍外,各站站舍均为几间平房建筑,有简单的票房和候车室。
                建筑风格不同的火车站如同欧洲建筑博览会,宛如田野上的一道亮丽风景,但是在中国的土地上,中国的铁路车站却是欧式建筑当然令国人错愕。不过当时的车站站舍的建筑窄小而简陋,一般的车站为票房和旅客站台各一座,办理货运的车站有两股站线,不办理货运的站台为一股道。
                现在这些欧式建筑早已不复存在,只存在于老人的记忆中,还有一些发黄的老照片中


                IP属地:江苏9楼2016-01-19 15:00
                回复
                  2025-09-01 14:24:52
                  广告
                  不感兴趣
                  开通SVIP免广告
                  津浦、陇海铁路通车初期,运送旅客大多是棚敞车(混合列车),火车行驶的速度较低且晨开暮宿。津浦铁路分段通车,开行旅客列车3对,货物列车4对,昼开夜停。旅客列车编挂列车车箱6至8辆,徐州至济南319公里的路程运行14小时30分钟,平均速度22公里。徐州至浦口间340公里的路程运行14小时20分,平均时速23.7公里,从天津到浦口1000多公里要走一天半的时间。
                  民国二年(1913)津浦铁路增开夜车,民国五年(1916)陇海铁路增开夜车。此后客车逐年增多,白天晚上均有列车通行。
                  民国初期的铁路虽然为洋人所建,且又遇到诸多磨难,但是铁路的开通给徐州人的出行带来了便利。当时的客车分为特别快车、寻常列车和混合列车,座席有一、二、三、四等。
                  那个时候火车的旅速是不可思议地慢,但却逐渐改变着铁路沿线人民的出行方式,直至今天


                  IP属地:江苏11楼2016-01-19 15:02
                  回复
                    民国八年(1919)8月,津浦线开行天津到浦口的特别快车,开始与各线开展旅客联运。民国九年(1920),徐州至郑州间的普通客车运行14小时22分,平均时速24.5公里。民国12年(1923)陇海铁路加入了旅客的联运。同年,陇海钱开行了徐州府至开封和铜山县至运河(后延至大浦、老窑)的客车各一对,列车的时速为每小时25公里。民国25年(1933)后,列车分为特别快车和普通列车两种,取消了座席等级。
                    民国23至24年(1934—1935)津浦铁路全路每天客运15394人。民国25年(1936),列车时速徐州至济南间在35.4公里、徐州至浦口间40.2公里。民国27年(1938)旅客列车分为特别快车和普通列车两种,取消座席等级。货物列车增至15对,每列牵引起30吨货车37辆。
                    津浦线全线日客运量不足今天徐州站日客运量的1/4,铁路的改变无疑是巨大的


                    IP属地:江苏12楼2016-01-19 15:04
                    回复
                      徐州沦陷后,日本侵略者占领徐州,控制徐州地区的铁路,实行军事管制。为了扩大对中国的侵略,日本人整修了徐州火车站站台,修建了6股火车道和站台旅客上下车的地下通道。增加了机车的数量,从原来的30辆增加到了40辆,其牵引力也有增加,牵引力为1500吨,时速在50至80公里间。
                      不可思议,徐州火车站从小站蜕变为大站,竟然是在日据时期完成的,甚至完成了铁路成倍的大提速


                      IP属地:江苏13楼2016-01-19 15:06
                      收起回复

                        第一张是1996年之前的徐州站,那时候的徐州站或许只有70年代之前出生的人还有些模糊的印象。
                        第二张是1996年改造后的徐州站,印象很深,9月份从徐州去苏州上大学,走的时候从南站出发,十一放假回家的时候已经是新站了,第一感觉就是太牛逼了,从上海沿京沪线北上,徐州站比沿线所有的车站都要大,包括省会南京站。跨站台的站房就是这个时候建成的。
                        第三张应该说是上海铁路局给徐州的见面礼,徐州站再次改造,成为今天徐州站的样子,但这次改造并没有增加站台数量,改变没有1996年那次那么令人震撼。


                        IP属地:江苏14楼2016-01-19 15:16
                        收起回复
                          徐沛小票直到停运都在使用板票


                          IP属地:江苏来自iPhone客户端20楼2016-01-19 22:06
                          回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