鬼吧 关注:1,463,559贴子:16,393,522

回复:【转】点滴记录民间风俗禁忌

只看楼主收藏回复

暖暖


来自Android客户端35楼2016-01-05 18:21
收起回复
    合龙后地一批验收人员即随车坠桥。再修,两年后再次通车。至今为止该国道已经被废止,新修高速仍然沿用久桥,大概没人敢再冒这么大的险。
      而这位省长,也如愿家破人亡,蹲了牢房。
      许多四十岁以上的长途司机,其实应该已经猜到了。


    来自Android客户端36楼2016-01-05 18:24
    回复
      2025-08-25 06:38:46
      广告
      不感兴趣
      开通SVIP免广告
      禁忌之阴桥续篇:
        如果上面的往事让你有些愤慨,那么下面的往事情简直让人咬牙切齿。
        我不知道中国为什么要那么多第一,亚洲第一单孔桥,世界第一连续钢结构桥……


      来自Android客户端37楼2016-01-05 18:24
      回复
        这段我不敢说地名,桥修成试通车,半年来都摇摇欲坠,最后实在没办法,请能人出策。我不知道对策是什么?大概当时也是与阴桥有关。其后当地一著名卷烟企业出资180万,从当地买来一对八岁双胞胎兄妹,然后……


        来自Android客户端38楼2016-01-05 18:25
        回复
          每每想起这些,我就觉得无法抑制的愤怒和莫名其妙的悲伤。是什么样的利益让人丧尽天良?
            传说有人将两双胞胎兄妹分别活埋在大桥两头……
            如果社会需要以这样的方式来见证进步?那么我们的文明是不是在退步?


          来自Android客户端39楼2016-01-05 18:25
          收起回复
            所以许多老到的司机路过大桥的时候,都是开亮所有车灯一路鸣笛过去。一是看清楚路,不至于上错桥。另外也是提醒路“人”让道。其实就算你不迷信,也请你鸣笛,为悲怆的亡魂至哀!


            来自Android客户端40楼2016-01-05 18:26
            收起回复
              民俗之去土:
                在农村,逢火灾,举村皆救。那场面煞是壮观,锅碗瓢盆齐上阵。因为没有自来水,一存人从龙潭水井一字排顺序相传递。一路人声鼎沸,好不热闹。
                我幼时参加过一次,六岁,在两啤酒瓶口连上绳子,挎在脖子上,摇摇晃晃却也能挎到地方,看谁的不满,往里面一倒,任务也就完成。


              来自Android客户端41楼2016-01-05 18:27
              回复
                这样的情景,现在不会有,将来估计也不会有了。咳…跑题了!
                  在中国广大农村有这样一个风俗,那家的房子被火烧毁了,全村不但要救火还要去土。
                  所谓去土就是把火场的房子拆去后还要出动全村人把原房屋地基上的土壤全部运走掩埋。具体标准是地表下两尺,换现在大概一米二左右,弄完风水先生检查。这并非一件简单的事,小时我曾追问过许多人这么做的原因,却都说不清楚,大多说去邪。


                来自Android客户端42楼2016-01-05 18:27
                收起回复
                  2025-08-25 06:32:46
                  广告
                  不感兴趣
                  开通SVIP免广告
                  就在我逐渐把这当成一种迷信逐渐忘却的时候,前不久看美国科教频道。里面的一个科学结论让我感慨当初去土的风俗多么高明。
                    大概意思是这样,发生过火灾的地方,植物很容易疯长,究其原因,灾后土壤中的某些微量元素在缺氧到达一定温度后会衰变成放射性同位元素。这种衰变会引起周围土壤的进一步变化。刺激植物生长。


                  来自Android客户端43楼2016-01-05 18:30
                  回复
                    我记住两个关键:衰变,射线!只有在核实验室才会用到的词语。
                      然而我们的祖先在千百年前留下的风俗中,就告诉我们避免辐射的最佳方法,去土。他们未必知道原因,但是他们遵守无形的准绳,趋吉避灾。听说最近央视的大裤衩楼灾后修缮完毕,长期住在里面,只能自求多福了吧。
                      我从未认为科学社会的我们,比我们的祖先智慧。


                    来自Android客户端44楼2016-01-05 18:31
                    回复
                      民俗之随葬:
                        有句话叫死无葬身之地,不是无中生有。
                        有一种人,他本无心害人,但是在他们追求大多数人利益的时候,必定也要侵犯另外一个人群的利益甚至生命。历史的变革必定要是充满杀戮的,这也是人类的无奈。于是他们的手沾满鲜血。


                      来自Android客户端45楼2016-01-05 18:32
                      回复
                        这并不是伟人的专利,在丧藏习俗里。人去世后的当头,就会有村中德高望重的老人组织四十岁以上的男性准备墓地。所谓准备就是按棺木尺寸挖好坟坑。问题就出在这里:有一种坑挖好第二天,坑里聚集满蚂蚁,密密麻麻!还有一种第二天坑里会装满水,不管多干燥的地方,谁也无法说清楚水哪里来的。掘墓人遇到这种情况,只得另外选地方挖坑,但结果往往是一样的。
                          这就是天地不容,死无葬身之地。


                        来自Android客户端47楼2016-01-05 18:34
                        回复
                          怎么办,许多落后的地方仍然保留着这样的风俗:结草成绳,起棺往坟山走,到哪里草绳断裂,就地挖坑掩埋,三代而得点主立碑。多见十字路口,是为万人踩。
                            这是与传统丧葬极其违背的,谁会让自己的先人万人踩?其实这是好事,随葬的人其后人多昌隆。据说从其被万人踩开始,所有罪孽已经了断于他一身。按我的理解,当是牺牲我一个,造福一家子了。
                            今天的我们无需背负这样的重担,我认为,人凡事还当与人为善,谋求自己利益的时候给别人留条活路。毕竟我们去逝后未必能得到将骨灰撒遍大地的待遇,也未必能得到随葬这样的救赎机会。


                          来自Android客户端48楼2016-01-05 18:34
                          回复
                            禁忌之守灵:
                              许多祖先留下来的民俗禁忌逐渐淡出我们的生活。唯独守灵,其传统从来不曾因为社会
                              进步而褪色,就算城市无条件,也多于小区绿化带社灵堂而守。
                              守灵:人去世皆停尸三天而发丧,三天内不合天地,(不盖棺盖的意思)必须择壮年六人,稳健长者三人,陪长子寸步不离守候棺前,直至起棺。忌讳任何动物接近尸体,若有动物从棺上跃过,则起尸体(诈尸),其禁忌之严是异乎寻常的。


                            来自Android客户端49楼2016-01-05 18:36
                            回复
                              2025-08-25 06:26:46
                              广告
                              不感兴趣
                              开通SVIP免广告
                              有人看吗?


                              来自Android客户端50楼2016-01-05 18:37
                              收起回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