蟾蜍兄,借点儿基因给我?
原版电影中,恐龙DNA的获取办法是多米尼加琥珀矿里的昆虫(我们暂且忽略下面这几个问题:多米尼加琥珀在新生代,因为形成时间不够长,在严格意义上来说还不能算是琥珀,只能叫做柯巴脂(copal);而不论是在琥珀里还是在柯巴脂里,能保留的几乎都只是碳膜)。当然这样的恐龙基因片段也不完整。科学家们的办法是,在蟾蜍里找类似基因来补。鉴于爪蟾在2010年完成了全基因组测序,至少原则上这么做是可能的。

多米尼加的"上帝之手"琥珀矿——事实上他们的琥珀矿不是露天坑,而是无法直立起身子的狭小坑道,不过这都是细节啦细节。
等一下,为啥要选蟾蜍呢?
你也许会觉得,恐龙作为爬行类是"低等"生物,那自然要选个类似低等的两栖类来弥补,不是一直听人说"两爬"吗?很遗憾,进化论会告诉你一个完全不同的场景。

生命之树里,其实并没有严格的"高级"和"低级"。进化并不是像拉马克以为的那样从低到高、爬楼梯式的进步,而是一颗树,每一个物种都是大树上的一根枝杈。你最多能勉强说蟾蜍比人简单罢了。
那么现在我们要找一个最接近于恐龙的现生生物,只需要看图上谁和恐龙离得近就是了——按照现代的理论,就是鸟。鸡的全基因组在2004年测定,所以也问题不大。事实上,就连选人类也比选蟾蜍要好啊。

我们可以解释为剧情需要。毕竟在电影中,正是这些蟾蜍出了乱子,使得部分雌性恐龙变成了雄性,产下了新的小恐龙。但是,蟾蜍根本就没有性别转换现象啊!已知唯一能后天转变性别的两栖类其实是非洲苇蛙,而且它们转换的分子机制还基本上无人知晓。怎么说也轮不到蟾蜍出场。
其实很多爬行类都有环境因素决定性别的现象,尤其是温度。所以与其强词夺理指望蟾蜍DNA,不如设定成是恐龙也是温度决定性别,然后某个新来的研究生不小心把恒温培养箱定错了温度。
额外附送吐槽:在电影里主角之所以面对霸王龙逃过一劫,全靠所谓的"霸王龙只能看见运动的物体",但这个设定在古生物学里毫无道理。只能认为,这才是蟾蜍的真正作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