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模仿(Imitate ) · 改编(Adapt) · 创作(Create)”
四年前 Ken 用一个视频 「3 Steps to Cardistry」这样表达了作为一个 Cardist 的历程。
这个视频当时影响了很多爱好者,至少有很多广州地区的,至少有我。
如是者,我也非常严谨的按照这样的步子成长:
熟练多种经典动作,理解并分析,建立对动作编排和处理方法的理解;
基于在分析经典动作过程积累的理解,对经典动作添加不突兀的动作和改动一些自认不合理的部分,甚至改良处理方法;
忘掉具体动作,留下分析方法、动作编排规律和灵感,不是简单的拼凑而是完整的构建新的动作。
私自揣测 Ken 拍这个视频的原由应该是曾经被问到应该怎么开始花切,应该怎么去发展。自己也有幸到了现在这个被少数人询问的阶段,而我的答案通常是:“尽量多得去玩自己觉得喜欢的动作,慢慢你就会积累一些理解,然后会对自己玩的动作进行筛选,然后会尝试改编他们,然后对比,再改编,再对比,这时候,你不用着急原创,深厚的理解对你原创的良品率有很大帮助,很自然而然的。”
其实废话那么多,回想一起下就是 Ken 的 “ 模仿(Imitate ) · 改编(Adapt) · 创作(Create)”。
所以我的视频是「Salute to 3 Steps to Cardistry」向一个这么有里程碑意义的视频致敬。
小逗号上关于「3 Steps to Cardistry」文章链接:http://lovincards.com/card-flourish/three-steps-to-cardistry-by-ken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