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页资讯视频图片知道文库贴吧地图采购
进入贴吧全吧搜索

 
 
 
日一二三四五六
       
       
       
       
       
       

签到排名:今日本吧第个签到,

本吧因你更精彩,明天继续来努力!

本吧签到人数:0

一键签到
成为超级会员,使用一键签到
一键签到
本月漏签0次!
0
成为超级会员,赠送8张补签卡
如何使用?
点击日历上漏签日期,即可进行补签。
连续签到:天  累计签到:天
0
超级会员单次开通12个月以上,赠送连续签到卡3张
使用连续签到卡
10月14日漏签0天
留学生吧 关注:463,908贴子:2,872,304
  • 看贴

  • 图片

  • 吧主推荐

  • 视频

  • 游戏

  • 5回复贴,共1页
<<返回留学生吧
>0< 加载中...

【求解】这么近,那么远——与西方同学交往的困惑

  • 取消只看楼主
  • 收藏

  • 回复
  • Eschate
  • 伪文艺
    6
该楼层疑似违规已被系统折叠 隐藏此楼查看此楼
两百年前,歌德写道:我的心遗失在海德堡。
PS: 帖子里附的那些照片都是自己拍的,由于技术不行加上机器渣,因此大家随便看看就好...

【从哲学家小道(Philosophenweg)眺望海德堡老城,摄于抵达德国的第二天下午】


  • Eschate
  • 伪文艺
    6
该楼层疑似违规已被系统折叠 隐藏此楼查看此楼
楼主去年10月第一次走出国门来到德国,到今年7月为止在那边待了九个月,打算在这个帖里整理下那些与欧洲同学交往中的经历与疑问。一方面是自我反思与回顾,也想请教下筒子们的意见建议 :)
回国前一周曾对一位德国同学提及:很遗憾地(Sadly)我发现自己并不能理解西方人——这也许是在这大半年的生活里,我所有未实现的愿望中最重要的。
那段时间在日记里写下如下字句:
有句话说道:“世界上最远的距离不是相隔万里,而是你站在我面前却不知道我爱你”。就这几天的感触而言,我想说:“世界上最远的距离不是相隔万里,而是我与你们每天相见却不知道你们对我的印象”。
这么近,那么远。

【初至法兰克福国际机场,坐ICE去曼海姆,之后换乘S-Bahn到海德堡】


2025-10-14 17:02:47
广告
不感兴趣
开通SVIP免广告
  • Eschate
  • 伪文艺
    6
该楼层疑似违规已被系统折叠 隐藏此楼查看此楼
因此现在蛮畏惧再去那边,于是休学了。真觉得自己好失败...
希望能够调整好心态、做好充足准备再去,顺便利用这段时间学好德语。可回国三个月以来却没什么进展——虽然自己很想从中走出来,可每当忆及那些人和事,就会想到,下次回到德国遇到这样的人和事又该怎么办。
在国内找个倾诉对象并不困难,但向没有跟西方人交往经验的人说那些事似乎没什么帮助。而熟识的出国党当中大多在课堂之外与西方人没啥交集(没有说这样错的意思,相反,我觉得自己之前走的也许是邪路...),所以想来贴吧听听大家的看法~

【这段时间在家,那些回忆与纠结有时在夜里袭来,就会睡不着,然后坐在窗口等待黎明】


  • Eschate
  • 伪文艺
    6
该楼层疑似违规已被系统折叠 隐藏此楼查看此楼
虽然在为人处世方面比较愚拙,但在国内时人际关系还不错,而且大部分情况下能大致知道老师同学对我的印象如何,哪些人想跟我交朋友哪些人对我很一般之类。
可在德国的生活中就觉得自己像个小孩子那样无助,在人潮汹涌中迷失了方向。即使我做了不少努力,但还是感觉到难以理解西方人的内心世界。因此在与西方人的交往中感到茫然与不知所措。
比如,在国内的时候,从彼此陌生开始,接触一两次之后虽然不能确定对方的品格,但基本能大体知道对方对我的印象,以及是否有成为朋友的可能。这样之后找人聊天或出去玩的时候就会考虑叫上那些似乎对我印象不错的人。
但与西方同学交往的过程中,却无法明白他们对我的印象与看法。一开始根本没认识到自己的无知,还是用在国内的经验给遇到的人分门别类。之后渐渐地发现不对劲——A的某些言行完全符合某类人的特征,但A的另一些言行则明显与某类人冲突;B的某些言行说明Ta对我很感兴趣,但B的另一些言行则清楚地表明Ta眼中的我只不过是路人而已。
直到现在都难以解释这些矛盾,也无法弄清他们对我的看法。

【清晨的内卡河谷似乎总是烟雾缭绕】


  • Eschate
  • 伪文艺
    6
该楼层疑似违规已被系统折叠 隐藏此楼查看此楼
至于今年4月之后Dominic对我的印象如何已经无从得知——别人的兴趣是有期限的,如果自己没有表示的话,对方最终也会不再对我感兴趣。5月他手臂受伤在家休养,此后就再也没见过他。听说在家期间他心情蛮不好的,宿舍里一个他玩得比较熟的女生Clara发Email询问他的情况,也没见他回复。后来发现他在Facebook里跟包括我在内的宿舍里大约一半的人解除了好友关系,原因不明。
其实这也不奇怪,不少德国人在郁闷时会对其他无辜的人做出诡异的事——只是对造成其心情不好的人态度差的话可以理解,但他们在其心情不好时常常对无关的人也会板着脸、眼神不屑一顾、语气粗暴甚至不理不睬。那种感觉就是,你周围某个玩得还不错的朋友有时候会笑着主动跟你打招呼,有时候你跟Ta说话却不理不睬并且哐的一声把你关在门外。两三次还好,这样长此以往地像个过山车起起落落真的不太受得了...
不幸的是,寝室西侧隔壁的那位德国女生(名字不提了)就是这样的人。见到她了不打招呼吧不礼貌(德国人也这么认为),打招呼吧很可能又是那种鄙夷的眼神,不理不睬从我面前经过,然后哐的一声关门。曾经有几次事后问她是不是对我有啥意见,她说没有,只是她当时心情不好而已。宿舍里这样行事的德国人还有几个,不过情况没有她突出,而其它国家的同学倒还好(可能是样本不够大的原因...)。
每天都经历这样的事,时间久了心里渐渐地有了阴影,而这阴影由于无法消散因而越积越深。到今年4月初,终于再也受不了,跟那个女生闹翻了。导火索是,计划后天晚上在宿舍放一部日本电影,邀请她也来看。可她一脸无所谓的表情说:“即使我有空也大概(probably)不会去看”,并由此算起旧账,说了蛮多批评指责的话。

【阴霾下的市政厅(Rathaus)——与明信片和宣传册上所得印象不同,除了夏季之外,德国的天气基本上就是阴天,一周都见不到太阳是常事】


  • Eschate
  • 伪文艺
    6
该楼层疑似违规已被系统折叠 隐藏此楼查看此楼
那种处境现在想来依然绝望——改变对方不可能(用她的话说就是:“我有选择怎样对待他人的自由”),而邻居嘛,免不了天天见面,想躲着都不行。退租另找房子的话又不现实(租约定的是1年,房子也难找)。
她那种待人接物的方式若是在国内的话,恐怕是要被社会排斥的吧。不过西方人似乎不这么想。宿舍里的其他人并不理解我的处境——他们轻描淡写地说:"Don't take it personally." 确实想不在意她那些言行,可这说起来简单,日复一日地经受时恐怕难以一直保持如此豁达。
大概是所见的冷漠太多的缘故,今年年初开始,自己的笑容慢慢变少,内心愈益冷却,也隐约体现在言行举止方面。为此感到很内疚——至今仍然清晰地记得4月3日晚上自己这样说:“我深深地意识到,自己应该消解所受到的伤害,而不是把它们传递下去伤害他人。可之前在这边(德国)种种经历所留下的印象是如此之深,以至于现在时常感觉到自己的内心太过寒冷,以至于无法温暖他人。”
PS: 那天是复活节前的圣周五,假期中的这座小城祥和地近乎单调。晚上骑车在街巷中穿行,乍暖还寒的温润空气拂过脸颊。如同身处飓风中心一般,这宁静的瞬间是那么脆弱,不久之后的我便失却了欣赏这一切的心致。那些无法解决的问题在假期结束后只会变得更加棘手,狂风暴雨即将袭来。

【那些迷失在内卡河畔的斑驳迷离的过往】


登录百度账号

扫二维码下载贴吧客户端

下载贴吧APP
看高清直播、视频!
  • 贴吧页面意见反馈
  • 违规贴吧举报反馈通道
  • 贴吧违规信息处理公示
  • 5回复贴,共1页
<<返回留学生吧
分享到:
©2025 Baidu贴吧协议|隐私政策|吧主制度|意见反馈|网络谣言警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