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美票房榜吧 关注:239,815贴子:11,374,886
  • 4回复贴,共1

【TNABO】我们的头脑是否依然繁荣丰茂:简评《头脑特工队》

取消只看楼主收藏回复



IP属地:安徽1楼2015-10-06 22:34回复
    赶上假期末尾,拖一堆人去看了这部姗姗来迟的口碑佳作。作为朋友圈里声名狼藉的忽悠型影迷,看后普遍叫好的头脑还是帮我挽回了一些声誉。
    同为口碑型影片,指望夏洛或者大圣那样的热度固然是不可能,但无论是影迷还是路人都不会说在这张票上浪费90分钟。如果你乐意回味的话,它所带来的感触更加悠长,毕竟这种细腻朴实的感情叙述可是皮克斯的拿手好戏。


    IP属地:安徽3楼2015-10-06 22:36
    收起回复
      一、糖果工厂一样的缤纷想象
      我属于那种屏蔽一切剧透的观众,越是期待值高的电影就越严苛,然而面对情绪小人海报几个月,多少还是会透一些。不过这并没有造成太多新鲜感的下降,毕竟头脑不是一个只拿好点子当底牌的动画,细节很厚实,围绕五个情绪小人展开了一个庞大的大脑工作体系。
      特别喜欢这种想象力丰富的动画,每看到一个好玩的设定就像领到糖果的孩子一样高兴,比如精灵旅社这种,明明人设画面都不太喜欢,就靠前十分钟洒的糖果就能吸引我看下去。
      而头脑的糖果洒了足足有一个小时,如果你是影迷,能看到云朵市里出现唐人街的台词,如果你喜欢看书,还能发现警卫忙中偷闲演了出等待戈多,当然这些还只是无关紧要的小乐趣。情绪的工作,记忆球,个性小岛,造梦工厂,抽象思维,潜意识……在转入情感收尾之前,想象力的烟花开得足够绚烂。


      IP属地:安徽4楼2015-10-06 22:38
      收起回复
        二、牵线木偶一样的双重叙述
        皮克斯喜欢踏上旅途讲故事,其实无论是海底、wall-e还是飞屋,都有些负面评论说旅途和追逐里有平淡和疲劳点。
        而头脑的旅途应该不会有这类差评吧,除了上面说的想象力爆棚,这也是第一次平行铺开了两段旅途。inside ,out。情绪影响莱利,莱利反作用于情绪,二者的危机和成长都铺陈出来。Inside在讲构思,out给你看效果,Inside线想象力爆发,out贴近生活讲情感,二者合一成为一个完整的故事。看完后对几个译名其实都不大满意,没有这种双线齐发的感觉。


        IP属地:安徽5楼2015-10-06 22:39
        回复
          三、彩虹火箭一样的成长与失去
          冰棒缓缓消失在废墟里时,我想很多成年观众都有些怅然若失。的确,在童年时我们都会有这样一个想象中的伙伴,可同样确切的就是,坐在影院里的我绞尽脑汁也无法想起那个好朋友的面容。
          其实在这个场景出现时,我想,如果是梦工厂拍,最后一次飞行铁定是两人一起唱着广告神曲,小车喷出汹涌的彩虹,皆大欢喜地落在彼岸。
          但是皮克斯的风格注定不会是这样,在最后一次飞行里冰棒放手了,成长也更像这样,很多时候你都没有意识到,曾经那样珍贵的东西就悄无声息的消失了。
          同样,家庭岛重建时,我在想,之前毁掉的那个淘气岛还会回来么?时光再往前推进,重建后的冰球岛也会渐渐衰败吧。在成长中,总是这样收获着,同时丢失着。
          最终莱利的故事至于12岁,止于joy和sadness的调和,没有继续推进下去。皮克斯这次还是收手了,时段是天真的,基调是明亮的,没有再让我们重温toy3那种无可挽回的伤感。


          IP属地:安徽7楼2015-10-06 22:52
          收起回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