福尔摩斯吧 关注:81,575贴子:854,014

老福探案之 蛇之吻 -- 蜿蜒而下的死神(斑点带子案)

只看楼主收藏回复

咳咳,各位,这是我第一次在福吧发这种类型的主题帖子,难免有写得不当的地方,请大家多多包涵。 

好在,这个活动也只是鼓励大家多读原著,我这文章算是抛砖引玉,所以献丑的话我倒也不介意。哈哈。

那么,从这个帖子起,我们福吧就开始讨论研究老福探案的具体案件故事了。希望大家多多参与。 

首先我想对大家说两点: 

1. 你可以不看这个主题帖子的内容,直接在此贴内发表你对此案件的看法和观点,你的看法和观点不必和此贴子的内容相重合,只要涉及到这个案件就行,这不算跑题。当然,重合也没问题。 

2. 在本文之中,我会引用一些其他朋友或者专家等的观点和看法以及一些资料。 

好,那么其他就不多说了。请大家先看吧:  


1楼2008-05-30 21:43回复
    在《福尔摩斯探案》的60个故事里,那几个(利用)动物杀(伤)人的故事都给我留下了非常深刻的印象。这些“ 凶手”或故意为之,或无意为之,都直接或者间接导致了悲剧的产生。但是,我想大部分人都会在看过这些故事之后,深深地体会到:其实,这些动物是无辜的,它们或防卫,或进攻,都只是根据本能行事。所以在某种角度上来说,这些“ 罪犯”,是没有多少“ 责任”的,而真正丑恶和危险的,恰恰是躲藏在这些“ 无辜 ”动物背后的,负责训练和策划的“ 罪魁祸首 ” -- 人类(的无边欲望和险恶心理)........

    那么,在这60个故事当中,有哪些是(利用)动物杀(伤)人的呢?大致总结如下:

    《银色马》赛马杀人

    《巴斯克维尔的猎犬》猎犬杀人

    《狮鬃毛》氰水母杀人

    《戴面纱的房客》(企图)马戏团狮子杀人(未遂)


    但是要说到给我印象最为深刻的,那么毫无疑问的当属《斑点带子案》里的用毒蛇杀人这个故事了。(看到这里,是否有人会说:是否还有一个是《临终的侦探》病毒杀人呢?笑~~ 这个问题见仁见智了。)

    关于《斑点带子案》,我想福迷们可以说的实在是太多了,姑且对大家唠叨几个我个人的感受吧。


    一. “ 毫无悬念”的罪犯(注意引号)

    在接下来的一百多年里,随着侦探小说黄金时代的来临,和后来不计其数的优秀作家的涌现以及他们笔下的经典故事的诞生,罪犯们开始渐渐“ 崭露头角 ”,和侦探们“ 分庭抗礼”,逐渐地被作者赋予了更加高的“ 使命”,演变成了和书中的主人公 -- 侦探们一样的重要角色,慢慢地成为了故事中的第二主角。正是由于罪犯,这个特殊角色的隐秘性和重要程度,所以很多的侦探故事,并不只是围绕侦探如何破案而展开,而是开始转向了罪犯如何作案,如何利用高超手法骗过侦探和读者而展开。所以可以说,后来的舞台上的真正主角,也应该算上罪犯一份。

    对,虽然罪犯他们可能在故事的最初就登场出现,但是一般来说,不到案件水落石出,真相大白的最后一刻,他们是不会轻易暴露的。也就是说,罪犯这个概念,虽然他们从一开始或者半途就出现并且开始行动着,但是是到最后关头才真正“ 落实”下来的。

    (当然,也有一些与众不同的叙事手法,罪犯在一开头就昭示天下了。比如:古畑任三郎的故事。故事的发展是用到了类似英国理查德·奥丁·弗里曼首创的“逆侦探小说”,即首先说明罪犯的身份,然后倒叙破案的情况这种叙事手法。)

    很多读者在阅读故事的时候,估计一大半的注意力都会放在推测这个罪犯到底为何人上面,而非和关注在侦探身上。和侦探“ 角力”,进行智力上的竞赛,根据故事之中所提供的蛛丝马迹开始抽丝剥茧的推理,希望自己能够比侦探更快一步地找出凶犯到底为何人,变成了后来的读者们在阅读侦探小说时候的重要乐趣之一。

    大多数作家也根据这一趋势,开始将所撰写故事之中的登场人物角色增多,并且增加他们的戏份,着重描写他们的语言,心理,动作,行为和背景等等,以此展开篇幅,将故事进一步丰富。并且可以据此利用叙述性诡计等写作手法混淆侦探和读者的视线,使得情节更加跌宕起伏,曲折离奇。

    而相对于后世的这些作品,在初期的福尔摩斯探案故事里,有着相当一部分案件是在开头就否定掉许多在场的人物的作案可能性,明明白白告诉你:他(她)就是罪犯。《斑点带子案》就是其中的一个。

    在这个故事之中的登场人物大致归纳如下:

    正方:

    福尔摩斯(侦探)

    华生(侦探助手)

    赫德森太太(侦探房东)


    受害方:

    海伦·斯托纳(女委托人)

    朱莉娅·斯托纳(女委托人之姐 已亡故)


    “ 中立”方:

    斯托纳少将(女委托人之父 已亡故)

    斯托纳太太(女委托人之母 已亡故)

    霍洛拉·韦斯法尔小姐(女委托人之姨母)

    海军陆战队少校(朱莉娅?斯托纳之未婚夫)

    珀西·阿米塔奇(女委托人之未婚夫)

    女管家(女委托人之女管家)


    罪犯:

    罗伊洛特医生(女委托人之继父)


    其他:

    邻居

    吉普赛人

    当地的验尸官

    豹子,狒狒,蛇等动物。


    2楼2008-05-30 21:43
    回复
      2025-08-17 13:56:23
      广告
      不感兴趣
      开通SVIP免广告
      好了,其实这个阵容还算不上非常之庞大。但是假设这个故事放到现在,由后世的一些作家来写,可以想象的是:除了正方,受害方和已亡故的人物以外,这其中很多只是一笔带过的角色都会“ 频频上镜”向读者们“ 挥手致意 ”。(原著当中动物们的戏份还是比较多的。笑~~)

      而且更有可能的是,会变成大多数人都有作案嫌疑。作者会着力描写他们和受害方之间的利害关系。弄得不好,还会再死去一些“ 垫背的”,以此推动情节的发展和增添故事的刺激性。不过这有何不可呢?这样一来便会增加了几分阅读上的情趣,不是吗?

      事实上来说,道尔的文风的确和一些作家不同,亦或者是当时的侦探小说并没有发展到如此“ 复杂”的地步,当女委托人在陈述案情的时候,差不多我们都在推测,这个罪犯就是罗伊洛特医生了。而后来当这位“ 可敬”的医生,在事后居然跑到福尔摩斯的寓所,并且显示了他的过人膂力以此来对福尔摩斯进行威胁的时候,我们差不多就可以肯定,他就是凶手了。

      因为道尔在一开始和后来的叙述发展就直接明了地交代了: 


      1. 罗伊洛特医生能够因为他继女的死而得到好处,或者说是因为他继女的出嫁而面临经济上的窘境。(增加了他的作案动机)

      2. 罗伊洛特医生脾气出奇的凶狠而暴戾,而且行为粗野。(由他在对待邻居的事情上和对老福进行威胁上还有他对待继女的粗暴行为上可以看出,增加了他作案的可信程度。)

      3. 除了罗伊洛特医生和吉普赛人,其他登场人物并没有参与到案件当中。(差不多排除了其他主要登场人物的作案可能。)

      4. 罗伊洛特医生具有一些常人所不具备的知识。(联系到此案的诡异程度,增加了他的作案可能。)


      要是放到今天,按照很多侦探小说(漫画)的“ 惯例” -- MS嫌疑最大的人,到后来往往是清白的;越是看上去不可能犯罪的人,到头来恰恰是元凶。 那么,我们只会把这些事情看作是“ 烟雾弹”,付之一笑而已.....说到这里我想跑个题:

      如果开始MS嫌疑最大的人,到后来被洗了嫌疑,但最后又证明是元凶的话,那么不是十分有趣的么?笑~~

      言归正传:

      倘若用比较“ 正统 ”的眼光来看,那么在故事的开头部分就完全冒着泄底的危险,直接把罪犯为谁公布天下,则无疑是“ 自掘坟墓 ”,断绝了很多读者继续阅读下去的兴趣。

      总得来说,《斑点带子案》故事的发展并没有给我们留下多少关于凶手是谁的悬念,到后来也没有杀出一个什么“ 程咬金”,也没有给我们一个比较“ 意外 ”的结局。凶手就是 罗伊洛特医生,否则也就没有以上这段文字了。

      假如说道尔和后世的很多作家一样,对那些登场人物进行详细的描写,那么《斑点带子案》就完全有可能会变成一个长篇,而非现在我们都知道的短篇,不过,假如他这样做了,也就不是道尔的风格了。

      那么,道尔关于这个案件的写作方式到底是好是坏呢?由于涉及到的东西太多,所以我不敢妄加评论。这里暂且引用一位网友wssstt的观点(我比较赞同此观点):

      对于福尔摩斯之所以能够成功.......是他对主人公形象的塑造, 这也是初期侦探小说的特征,所以多数看了后期侦探小说的人在看福会觉得剧情枯燥.不能和主角一样参与其中.不能和主角一样得到线索, 往往是读者和华生一样看着福莫名其妙的几天不归,到突然出现抓住凶手.最后听他做简短的推理说明. 

      当然小说的风格以及短篇为主不容易叙述整个探案细节,不过仅有的4部长篇,也用大篇幅的叙述罪犯的过去.这就是道尔的创作风格. 

      其实福故事本身并不是一部刻画整个悬案或高超的作案手法以及某侦探详细的推理过程的小说,而是刻画侦探本身为主题.


      3楼2008-05-30 21:44
      回复
        剩下的文章在审核ING.....请大家耐心等待


        5楼2008-05-30 21:53
        回复
          我很X很暴力地对你说一句:

          这个案件里出现的是蝰蛇,不是蝮蛇............

          希望某养蛇专业人士,出面对大家谈谈你对蛇参与此案的看法


          7楼2008-05-30 22:07
          回复
            • 221.219.33.*
            说到密室,虽然我不怎么看重这个,但是确实很考验人的想象力。
            爵士这个密室到没有什么华丽的花招
            所以我觉得,福全集里最聪明的罪犯是 猎犬 的那位
            动物杀人!
            传说杀人,诅咒杀人,连续杀人
            多少后人滥用的招式啊!!!!!!

            liangxi_ren05


            9楼2008-05-30 22:25
            回复
              哎,哎,你咋把猎犬也给扯进来了.....ORZ.....

              这个偶们要留到讨论猎犬的时候,具体说说撒.....晕+汗

              哈哈,玩笑的,嬴政,多谢参与


              10楼2008-05-30 22:29
              回复
                • 221.219.33.*
                猎犬是越看越喜欢了嘿嘿

                对斑点的感觉大概由于缩写版入选 高中英文课本 而受到了不良影响吧

                XDXD

                “其实福故事本身并不是一部刻画整个悬案或高超的作案手法以及某侦探详细的推理过程的小说,而是刻画侦探本身为主题. ”
                非常赞同
                [而且我自己觉得这才是正路]


                11楼2008-05-30 22:41
                回复
                  2025-08-17 13:50:23
                  广告
                  不感兴趣
                  开通SVIP免广告
                  • 123.115.188.*
                  都是大师 不敢说话


                  13楼2008-05-30 22:56
                  回复
                    风月的看法的确很独到,哈哈,也许是因为你比较喜欢蛇,所以对蛇有所研究吧。

                    不过,挂上绳子的话,是否可以理解成让它爬过去,之后又通过哨声让它返回呢?

                    因为就如同你说的那样,第二天被人发现可不好啊,所以这医生在把蛇放过去一段时间后,没有状况的话,可以通过哨声把它给召唤回来。

                    另:著名的岛田的《占星术杀人事件》里也曾提到》:蛇没有什么听力,那么风月你觉得利用哨声来进行对蛇的训练和控制是否可行呢?


                    14楼2008-05-30 22:56
                    回复
                      • 123.115.188.*
                      就别提哨声了 老掉牙的 我们知道蛇没有听觉 但有敏锐的其他感觉 声音能够在空气中产生振动的 如果没有这种振动 咱人都啥也听不见,也许蛇是可以感觉这种振动的 当然不确定了 也不想拿出音乐合着蛇跳舞之类的例子 人家说那是蛇看见了,比如耍蛇人 因为笛子总在晃啊 还有也许一些表演的人 在欺骗观众 其实他们是做了手脚的 所以蛇会对音乐有反映,还有就是 蛇真的 在笔直的物体上爬行? 别跟我说悬崖 悬崖 没那么直 拉根绳子 还是可以的吧 牛奶 蛇不喝 难道它不能把牛奶当水喝么?还有 也许 躺在床上的人 并不想伤到它 前提是 那人知道蛇的存在 如果不知道呢?反个就能要命 如果发现它爬过来 小姐一害怕 一动作 被蛇咬 不可能么?小姐好像不是打蛇英雄,先这样


                      15楼2008-05-30 23:08
                      回复
                        鸟~~~~~

                        感动ING。。。。泪奔~~~~~


                        16楼2008-05-30 23:10
                        回复
                          真正的大师开口了~~~吼吼~~~


                          IP属地:天津17楼2008-05-30 23:19
                          回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