红楼梦吧 关注:449,424贴子:10,069,084

一些作者在文中暗伏的看书提示(抛砖引玉)

只看楼主收藏回复

1


1楼2008-05-22 12:18回复
    诚所谓每个人的能力知识面都是受限的,在红楼这样一部传承中华文化历史的大百科全书面前,单以一人之力想做到管窥全豹是不能想象的.好在现实今网络发达时代,可以方便的思想互换 ,变人有为我有.


    2楼2008-05-22 12:19
    回复
      2025-09-03 01:05:28
      广告
      不感兴趣
      开通SVIP免广告
      众所周知的原因此书为避文网,在缝隙中突出重围.不得已使用大量春秋笔法,这虽然在某种程度上增加了书的神秘性,可读性但也造成了我们理解上的障碍与困难.作者自己充分认识到了这一点,在文中也给出一些提示.比如那面风月宝镜就对我们直呼:"谁让你们看正面了?" 明白无误的告诉我们不要被书表面的绚丽文字所迷,而应多探究一下文字背后作者所隐含的内容.举一例:元妃省亲时,那"顾恩思义"殿似是表达臣子对皇帝体恤下臣的一种感恩,实际上在这儿作者是说皇帝枉顾有功之臣的功绩,无情乏义. 书中类似提示还有很多,也请各位不吝赐教.


      3楼2008-05-22 12:20
      回复
        61682297 QQ群,期待你的加入!~


        4楼2008-05-22 15:00
        回复
          楼主看的很细,确实如此.比如书中每回结束时总说: 要知端的,且"听"下回分解 --是"听"而不是"看". 为什么不是看呢? 原因大概有两个:一是在清朝大多数人并不识字,(解放前不还有大量文盲吗)导致此书只能在少数知识分子圈内流传.如何能使大众得知此书存在呢?一个简单办法就是使之成为话本,在酒馆茶肆中以说书的形式广泛存在. 二是本书的表面故事过于引人,文字又极其华丽.我们极易为眼前的美所感伤,动容,迷惑. 也就自然忘记探究一下背后的故事,作者隐伏的话语.所以作者在每回结束前提示我们读红要用"听"的,也就是用耳去听人物的话外之音,用心去体会作者的良苦用意.抛开书中引人入胜的故事,随手一翻我们会发现书中存在大量的"一"字. 如此多的"一" 著书人是否在提示我们看书要多疑? 举一例:王夫人在怡红院除黛玉之影一段---如今且说宝玉只当王夫人不过来搜检搜检,无甚大事,谁知竟这样雷嗔电怒的来了。所责之事皆系平日之语,(一)字不爽,料必不能挽回的。虽心下恨不能(一)死,但王夫人盛怒之际,自不敢多言(一)句,多动(一)步,(一)直跟送王夫人到沁芳亭。王夫人命:"回去好生念念那书,仔细明儿问你。才已发下恨了。"宝玉听如此说,方回来,(一)路打算:"谁这样犯舌?况这里事也无人知道,如何就都说着了。"(一)面想,(一)面进来,只见袭人在那里垂泪。且去了第(一)等的人,岂不伤心,便倒在床上也哭起来。


          5楼2008-05-22 15:44
          回复
            谢5楼的回贴. 那文中的失态之语,情急之词,扎眼的颜色,蹊跷的数字,刺耳的怪话,这些非常态的言行是否才是红楼中的真呢?


            6楼2008-05-23 12:00
            回复
              嗯 可以说是这样. 书中更妙的地方还在于给这些非常态言行全都免了罪.谁会与一喝醉酒乱骂的粗鄙老奴一般见识? 谁会责怪一艳冠群芳的美少女在暑热天气下因一异性当面指其体胖而失态? 谁又不能体谅一望子成龙,恨铁不成钢的老父亲对儿子的苛责 暴打? 谁又会与一贬损假府的唱戏戏子认真呢?尽管他们的的确确是在唐突朝庭之上,冒犯天颜之威!


              7楼2008-05-23 15:16
              回复
                鸳鸯在抗婚一节中的悲愤言辞也大有隐情.她说:任凭 宝天王,宝皇帝.老天,再改一字就快直呼宝亲王弘历的大名了.


                8楼2008-05-24 14:53
                回复
                  2025-09-03 00:59:28
                  广告
                  不感兴趣
                  开通SVIP免广告
                  我们这里的红研会已取得共识:林黛玉最终嫁给北静王是确定的 . 宝玉在井边祭金钏那一段描写已把作者意图充分暴露无疑.7楼曾提到的那句怪话:天上有一,地下无双.不止茗烟提及.另一小厮兴儿在给尤氏姐妹介绍府中女眷时曾明确说出 林 薛二位是那 天上有一,地下无双.


                  9楼2008-05-31 17:38
                  回复
                    • 59.38.110.*
                    楼上的朋友可能是有一个时空的错位,当时黛玉还没死呢!"天上有一,地下无双."这句话太平常不过了,是赞她们美的意思,怎么就能联想起嫁给北静王呢?还要是"红研会"的共识?不过也不奇怪,现在红研会对红楼梦的怪腔怪调多得要命.


                    10楼2008-05-31 20:35
                    回复
                      林黛玉嫁北静王 书中留下了很多线索,伏笔和暗示甚至是明示.最明显的一例: 看<时间>:凤姐生日,诗社正日.宝玉弃之不顾而去城外祭嗣一人.书中再三提醒我们此处需重点关注:1众人听了,都诧异说:再没有出门之理。2探春道:断然没有的事。3李纨等都说道:今儿凭他有什么事,也不该出门。他去往何处做了什么?看<地点> 在 水 仙庵中一口 水 井旁祭了一位 人间有一,天上无双 的 (知己) . 除黛玉外有第二人乎? 此处实是以祭金钏为幌在 对(井)悼颦儿 .后宝玉又以祭晴雯这个黛玉之影为名实诔颦儿.书中最关键的提示语-- 袭人:想必是北静王府里的要紧姬妾没了. 宝玉只回说:北静王的一个爱妾没了。 此处看似宝玉祭金钏,但她显不符人间有一,天上无双 的 知己一说.那他祭的那位身为北静王爱妾的知己是谁? 早已有人注意到了黛玉与水的关系,她不喜水有诗为证.北静王叫什么? 她不喜(香)念珠,斥之为 什么(臭)男人的 .她绰号什么?又是谁经宝玉之手送的? 妃子之影掌芙蓉-谐音又是什么? 宝玉的那句顽笑话(还是悲苦谌语?) 黛玉死后坟前的那块碑--一品浩命夫人!


                      11楼2008-06-02 16:51
                      回复
                        10楼的朋友,我们这里的红研会是由几个爱好者组成的.不同于刘心武说的那个拿俸赂的组织.


                        12楼2008-06-04 12:22
                        回复
                          QQ群(红楼梦-大观园)欢迎喜欢红学的朋友加入群61767958 !!
                          平儿欢迎你!


                          13楼2008-06-04 14:07
                          回复
                            • 123.112.239.*
                            谢谢楼主.
                            还有一节,放风筝.紫鹃说:姑娘放了这个,病根就没了.(隐喻离开宝玉,病就好了)


                            14楼2008-06-08 20:51
                            回复
                              2025-09-03 00:53:28
                              广告
                              不感兴趣
                              开通SVIP免广告
                              红楼里岂止有时空错位? 还有大量的性别错位呢.


                              15楼2008-06-18 17:46
                              回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