50年代吧 关注:11,184贴子:3,878,862

震后,呼唤心理干预(转)

只看楼主收藏回复



1楼2008-05-20 16:23回复
    2楼2008-05-20 16:23
    回复
      2025-11-09 15:22:17
      广告
      不感兴趣
      开通SVIP免广告
      灾后人们常见的7种情绪反应 

       1、害怕 


      担心地震会再发生 
      害怕自己或亲人会受到伤害 
      害怕只剩下自己一个人 
      害怕自己崩溃或无法控制自己 
       2、无助感

      觉得人们是多么脆弱,不堪一击 
      不知道将来该怎么办,感觉前途一片迷茫 
       3、悲伤、罪恶感

      为亲人或其他人的死伤感到很难过、悲痛 
      觉得没有人可以帮助自己,恨自己没有能力救出家人 
      希望死的人是自己而不是亲人 
      因为比别人幸运而感觉罪恶 
       4、愤怒

      觉得上天对自己不公平 
      觉得救灾行动可以加快 
      别人不知道自己的需要 
      5、重复回忆
        一直想着逝去的亲人,心理觉得很空虚,无法想别的事情

      6、失望
        不断地期待奇迹的出现,却一次次地失望

      7、希望
        期待重建家园,希望更好的生活的到来 

        顺便提一下,因情绪反应所导致的身体症状,心理学家们认为可能会出现以下各类身体症状:疲倦、发抖或抽筋、失眠、呼吸困难、作噩梦、喉咙或胸部感觉梗阻、心神不宁、恶心、记忆力减退、肌肉疼痛(包括头、颈、背部)、注意力不集中、子宫痉挛、眩晕、头晕眼花、月经失调、心跳突然加快、反胃、拉肚子等等。


      3楼2008-05-20 16:25
      回复
        走出地震灾难阴影的十种方法
        1、不要隐藏你的感觉,试着把自己的情绪表达出来,并且让其他人一起分担你的悲痛。 
          2、不要勉强自己去忘却它,地震伤痛的感觉会跟着你一段时间,这是正常现象。 
          3、不要因为不好意思而忌讳、而避开和别人谈论这次经历,让别人有机会了解和关心你。 
          4、别忘记你周围很多人与你一样有这样类似的感受,试着和身边的人谈谈。 
          5、花时间好好睡觉、休息,并且尽量不要独处。 
          6、如果有任何需要,请向家人、救援人员、朋友或者相关单位说出你的需要。 
          7、地震突然的伤害与伤痛过去后,一定要想办法让自己的生活尽量维持正常。 
          8、要让你的孩子向你或者其他人聊聊他们的反应,可让他们通过游戏或者画画的方式来表达他们心理的想法与感觉。 
          9、如果可能,要让孩子尽快回到学校,并让他们参加学校里的集体活动。 
          10、工作或者开车一定要小心,因为在重大灾难的压力过后,意外(如车祸)更容易发生。


        4楼2008-05-20 16:26
        回复
          从六个方面向灾区人民伸出援手
          第一,尽量陪着他们。对于那些惊魂未定的人,陪伴在他们身边是非常重要的,如果他不停诉说灾难的情景,不要阻断他的叙述,耐心倾听,并让他感觉到你能够感同身受。 
            第二,适度的肢体接触。对于那些虚弱的人,比如老人和孩子,握着他的手,或者给他一个温暖的拥抱,都会让他脆弱的心理得到很好的支持。 
            第三,让他们尽量地发泄自己的情感。遇到极度悲伤的人,比如正在痛哭的人,不要阻止他的痛哭,而是在旁边安慰,哪怕不说一句话,只是默默地拥抱他、掺扶着他,都是很好的支持,尽量让他把痛苦的情绪释放出来,因为这种极度的情绪释放对于平复他的情绪帮助很大。 
            第四,让人们听到最权威、最及时、最准确的信息,这是很重要的心理支持。 
            第五,救援人员的心理支持同样重要。因为参与救援的战士和其他人员一次次面临灾难场景,看到惨烈的伤亡情景,都会对他们的内心造成很大冲击。 
          比如说遇到SARS的时候,同样是当班,两个护士中情况也有相当大的区别,一个倒下了另一个没倒,这跟两个护士的性格特点和社会支持有关,结果我们了解到和两个护士的家庭状况有关,倒下来的那个是单亲家庭,因为缺少朋友而比较内向,所以打击在她身上的体现较为突出。 
            第六,对于心态平衡但经历灾难情景的人,一般不要主动让他谈当时的惨状,以免在叙述过程中造成二次创伤。每一次叙述创伤情景,对于亲历者都是很痛苦的,都是一次心理伤害。


          5楼2008-05-20 16:27
          回复
            http://edu.qq.com/a/20080518/000036.htm
            危机心理干预的对象和方法 

            地震后最需要心理干预的人,是受各种不利因素影响最多的人,通常我们救助的第一群体是幸存者,即直接受到伤害但存活下来的人,与其并列的是死难者家属。幸存者在灾难后的心态会表现出恐惧、无助、后怕、悲伤,还有很重要的一种情绪,就是不合情理的自责。比如,在普洱地震中,有两个小女孩说:“我当时跑过来的时候,我妈被压在墙底下,我们两个的力气太小了,怎么掀那个墙都掀不动,我真恨我自己,如果我再多点劲儿,就能把妈妈救出来了。”沙兰暴洪后,一个失去同伴的十岁孩子告诉我:“我现在总是绕着他家门口走,以前我们总是在一起玩,我俩是同桌,大水来的时候我没拽住他,我没被冲走,他被冲走了,他父母见到我一定会责备我的。我特别想和他一起玩,我做梦经常梦到他和我一起玩。”这种自责和负罪心理是不符合情理的,但又是幸存者非常普遍的一种情感体验,他们需要在专业人员的帮助下,尽快从这种心理中摆脱出来。


            6楼2008-05-20 16:29
            回复
              总的来说,我们主要对以下几类人进行心理援助。 

              孩子 

              在有条件的情况下,用专业问卷对孩子进行筛查,根据得分,将孩子分为不同的群体,第一组是受到影响较小的,第二组是需要做些活动,孩子就可以得到很好的帮助的,第三组是受到影响最大的孩子,也是日后最有可能出现严重应激障碍的群体,需要更多更专业的关注和帮助。对于心理创伤特别严重的孩子,可能还需要药物帮助和专业治疗。国外研究表明,这个比例在百分之三到十,国内还未见特别系统的研究,但就我们的经验来看,至少有百分之五以上的人,是需要专业帮助的。比如在沙兰山洪灾难后,有一个孩子恐水,洗脸不能用洗脸盆,只能用毛巾擦,喝水只能用带盖的杯子用吸管喝,每逢下雨打雷,不管是几点,哪怕是深夜,也要往山上跑,症状非常严重,这种反应严重影响了孩子的身心健康,需要专业的精神科医生的心理及药物帮助。 

              一般来说,比较容易出现应激障碍的孩子,可能社会支持系统会比较弱,受伤严重,环境变化、身体变化特别大,或者比较内向、平时不大爱说话。一般来说,年龄小的孩子(幼儿)比大孩子的心理反应要轻一些,也更容易复原。 

              对孩子来说,一对一的语言咨询没有游戏有效。画画、角色扮演、过家家等都很有用。比如,让幼儿园的孩子自由画画,这是很好的宣泄方式,孩子可能会画一些灾难场面,画完可以让他给老师、同学讲讲,对于父母去世的孩子,可以和他说:爸爸妈妈肯定很惦记你,你可以通过画画或者写几句话给爸爸妈妈,让他们放心。很多孩子会因为亲人或朋友的死亡而自责,觉得自己没有帮助他们,可以扮演成他死去的亲人或同伴,和他对话,让他把想说的话说出来,他可能会特别投入的哭,之后告诉他,这不是他的错,经历了这一过程后,孩子会放松很多。


              7楼2008-05-20 16:30
              回复
                家长 

                很多孩子在灾难发生后会出现行为退化等行为,比如突然出现尿床、咬指甲等行为,我们要让家长知道,孩子在受到惊吓或突然面临灾难时,出现这些表现是很正常的,还应告诉家长该怎么帮助。首先,要让家长了解在这种灾难性突发事件发生后,孩子会有哪些心理上、躯体上的表现,这些表现可能是肚子疼、尿床、做噩梦、害怕、怕黑、说梦话、不敢自己睡、以前会的东西不会了、小时候的玩具又捡回来,吃饭让家长喂,总是重复的说或者彻底回避说起灾难发生时的情景等等。不管是哪种反应,家长要认识到这是孩子的一种正常的心理和行为表现,要表示理解,不要责备。有的孩子会想谈地震这件事,说地震时候怎样怎样,很多家长会制止他说下去,以为越提孩子会越害怕,其实不是。不要制止孩子宣泄情感和重复那些故事。对于年龄很小的孩子,不要和孩子分开,要给他创造一个安全的环境,让他觉得自己很安全。 

                此外,在孩子面前,家长要承认自己的恐慌感,不要说:你要坚强,孩子说害怕,家长可以说:宝贝儿,妈妈也害怕,但你看电视上专家说了,大震之后不会再有严重的余震了,党中央、部队都在帮我们,我们都是安全的。要不断向孩子确认他是安全的。


                8楼2008-05-20 16:30
                回复
                  2025-11-09 15:16:17
                  广告
                  不感兴趣
                  开通SVIP免广告
                  老师 

                  灾难后学校会很快复课,目的是让孩子尽快返回到正常的生活中,获得更多的心理支持,有助于孩子情绪的恢复。学校复课后,不只要教孩子如何进行身体保护,还要进行心理辅导。而对老师来说,他们本身也是受灾者,同样承受着心理创伤。在沙兰暴洪后,几乎所有老师都是被抢救过来的,当时他们都非常自责,觉得没多抢救出一个孩子,看到死了孩子的家长时,家长的不理解和埋怨,让他们更加自责。这样的老师很不适合于马上正常上课。所以,对孩子进行心理干预的同时,一个重要任务就是培训老师,这种培训本身也是对老师的一种心理干预和辅导。 

                  在以往的心理危机干预中,我们主要对老师进行参与式培训,通过一些活动让他们自己去体验培训前后自己心理状态的变化,这些活动完全可以搬到学校给孩子做。老师自己有体验之后,再带着学生做,会比较容易。老师做的过程中有什么问题,可以现场予以指导。 

                  对于用专业问卷筛查出来的有应激障碍的学生,会与家长和老师沟通,可以给这些孩子做个别和小组的专业干预,同时让家长给这些孩子更多的理解、关心和鼓励。 

                  专业人员的援助毕竟是暂时的,有限的,所以要教会老师辨别有问题的孩子,并且提供帮助。情况紧急的时候可以给老师做很简单的培训,讲讲基本的原则,讲讲孩子可能出现的反应,应该怎样通过不同的活动和方式帮助孩子,越具体越好。


                  9楼2008-05-20 16:31
                  回复
                    行政人员 

                    日以继夜组织领导救灾的行政人员,尤其是失去亲人的行政干部,危险系数是最高的。一些行政干部,本身是灾民,自己也有亲人伤亡,如沙兰小学的校长,自己的孩子死了,还要担任安慰其他家长、恢复学校教学等重要的任务,此外还有各种应接不暇的行政任务,同时自己也面临很大的恐惧。所以行政人员也是需要心理援助的一个重要群体。 

                    为行政人员提供心理援助,不仅是帮助他们抚平心理创伤,还有一个重要作用是开发他们的理念,让他们亲身体验到心理干预的重要性,这样他们才会为心理干预工作提供支持,让心理干预更有效的进行。


                    10楼2008-05-20 16:32
                    回复
                      救援人员 

                      第一线的救援人员,比如医生和战士,都是灾难的直接目击者,他们也会受到很大的心理伤害。我们看新闻知道,救一个人可能要用十几个小时,救出来还好,假如把人从废墟里拉出来,发现已经死了,残缺不全,到处是血,这种影响很可怕,或者听见底下有呼救声,但没法施救,这个声音可能会在救援者心里响一辈子。在沙兰灾难中,很多医生日后都有很重的心理反应。当时,几十个孩子需要抢救,只有八个医生,家长疯了一样抢医生。如果人手、设备够的话可能一半的孩子都不会死,但医生无能为力,心里的自责感会非常强。这种情况下,要让他们说出来,然后做一些认知上的辅导,让救援者有一个合理的认知,对他们会很有帮助。 

                      对救援人员的心理干预可以由心理专业人员进行引导,做即时的小组讨论,可能每天只用10分钟或半个小时,让救援者讲讲今天对自己影响最大的事件。把自己的感受都说出来,小组里可能有人有同样的感受,会给他一个反馈,并进行互相安慰。如果有条件的话,这种讨论越及时越好。如果不行,可以用聊天、写日记、给朋友打电话等方式来宣泄情绪,不要憋在心里。


                      11楼2008-05-20 16:32
                      回复
                        合格的志愿者 

                        灾难激发了人性的善良一面,越来越多的人加入到志愿者的队伍。但不是所有的人都适合做志愿者。一名合格志愿者,应该具备两个条件:一是热情,灾区的条件一定是艰苦的,必须是有发自内心的服务热情;二是身体健康,懂得照顾自己。 

                        志愿者必须懂得自我保护。身体方面,要多喝水,防晒防蚊防传染病,带够食物、药品和设备,比如手电筒、绑带、酒精棉、创可贴,最好买好保险;心理方面,回避重复性创伤场面,承认自己有脆弱的一面,承受不了一定要提出返回,或者是寻求更专业的帮助,不要硬撑,生病必须马上回来,不要坚持,否则可能给别人添麻烦。 

                        要记住“只帮忙,不添乱”的原则,衣食住行尽量自己解决,不要给灾区增加额外的负担。 

                        另外,心理干预队伍可以统一着装。这样既可以对灾后心理社会支持的宣传起到重要作用,又有安抚心灵的效果,可以得到灾区各部门及社区人民多方面的支持。 

                        去学校的话可以给孩子和老师带点小礼物。 


                        地震灾难后的心理干预,不是单单靠心理专业人员就可以完成的,要带动当地的力量,一个培训十个,十个培训一百个,把理念和一些简单的技术传播开来,建立起一个强大的心理干预网络,同时把基本知识和科学的理念传播出去,才能让更多的人受益。


                        14楼2008-05-20 16:34
                        回复
                          "震后,呼唤心理干预"向 孤峰无伴朋友表示感谢


                          15楼2008-05-20 16:34
                          回复
                            http://edu.qq.com/zt/2008/xinli/index.htm
                            腾讯网——点亮我们心灵的烛光,坚强我们“心”的长城--灾后心理重建援助


                            16楼2008-05-20 16:39
                            回复
                              2025-11-09 15:10:17
                              广告
                              不感兴趣
                              开通SVIP免广告
                              地震灾难后的心理干预,不是单单靠心理专业人员就可以完成的,要带动当地的力量,一个培训十个,十个培训一百个,把理念和一些简单的技术传播开来,建立起一个强大的心理干预网络,同时把基本知识和科学的理念传播出去,才能让更多的人受益。 
                               
                               
                               作者: 孤峰无伴 
                              ---支持峰姐姐!


                              17楼2008-05-20 21:27
                              回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