风铃摇月吧 关注:505贴子:148,733

回复:随我走碣石山

取消只看楼主收藏回复



114楼2015-06-23 04:55
回复
    柳河北山元宝山铁索桥
    卢龙、抚宁、昌黎三县交界处,有一“谷地”,三面环山,只有在西南方向有一出口,因谷地内有一条河,当地人称之为柳河,我想,过去的河岸一定是一排排的柳树,柳河因此而得名。“谷地”之内称为柳河圈,圈内有十八个村庄因柳河而命名 ,如李柳河、曹柳河等等。最里面的村庄是秦皇岛市有名的长寿村——柳河北山。抗日战争时期,柳河北山是八路军12团的根据地,这里发生过许多可歌可泣的感人事迹。对此,冀东抗战纪念馆义务讲解员张惟孝先生谈起这些往事真是如数家珍一般。津秦高铁的大隧道也在这里,穿过八华里隧道东面直达抚宁的徐庄,西面三华里到达卢龙的刘田庄。沿着柳河北山北行,穿过栗树沟,到达北岭,直接进入抚宁茶棚乡大所庄南山。柳河北山的西面山头是比较出名的双石顶古城,在隋唐时期,姜兴本兄妹在此占山为王,后来薛仁贵东征路过此地,降服了山大王兄妹。双石顶上,有两个大山洞,古城墙还保留着。在一处大石板上,上面画着阴阳鱼(太极图),坐在太极图里面,四面望去,视野还是不错的,很开阔;闭目在里面,也许你会感觉到宇宙的浩瀚,沧桑的岁月,呼呼的风声不绝于耳,是自然的风,还是古战场的厮杀……在柳河北山的东面,有一座不太高的山,因为其形状如同元宝,当地人称之为元宝山;也有一种值得考究的传说,说是姜兴本占山为王,在这一带隐藏了大量的元宝,只是姜兴本兄妹随军以后,这些东西藏在哪里就不得而知了,这是元宝山山名的的第二种来由。从村里登上元宝山需要穿越一条大沟,很不方便。当地人为此专门的修建了一条铁索桥,桥长近200米。在桥上行走,晃晃悠悠,人在桥上,心在桥外;左右摇摆,不知天高地厚,有一种飘飘然的感觉。山顶上建有一个亭子,坐在亭子里面,居高临下观山峰、听松涛,雉鸡、黄鸟、画眉鸟的叫声不绝于耳。前几年,和山友老王在这山顶之上,坐了一个钟头,感觉十分的惬意。


    115楼2015-06-23 20:14
    回复
      2025-11-06 15:33:19
      广告
      不感兴趣
      开通SVIP免广告


      116楼2015-06-23 20:16
      收起回复


        117楼2015-06-23 20:16
        收起回复
          各位朋友们有时间可以到那里体会一下


          118楼2015-06-23 20:18
          回复
            咱们附近仅此一家,独家经营


            119楼2015-06-23 20:18
            收起回复
              老绝顶上风光好 脚踏三县很自豪
              老绝顶,碣石山的第二高峰。八年前的十月份,我和两位同事一起登上老绝顶。一位是多年的老山友王泽会,一位是张素平先生。我和老王都去过葡萄沟和鲍子沟,老张没有去过,很想去一次。于是我们两位计划陪着老张去鲍子沟看看千亩大草场,没想到到了大草场以后,兴趣不减,于是临时决定登上老绝顶。老绝顶是四百多平方公里面积的碣石山第二高峰,没有山路可走。我们沿着大草场山脊北行。在半山坡上,遇到了已经熟透了的野生杜梨果实,颜色紫黑,里面是一股浓水。开始的时候还有些奇怪,以为是坏了,后来大胆的品尝一下,感觉味道不错,于是我们边吃边采摘。还计划来年的时候再来。 经过一番拐弯抹角之后,我们终于来到山顶的西面豁口。到了这里,感觉到山势不太险要了,但是一种野生的老家叫它娘娘靴的植物拦住了去路。这种植物成片的生长,一米左右的高度,从上至下长满了密密麻麻的小刺,很难通过。但是,说什么也不能半途而废。我们采取的应对措施是能绕过去则绕着走。实在绕不过去的,就一点点的往前闯。大约在十二点左右,我们终于登上了山顶。老绝顶的山顶不是平缓的,更谈不上平台了,如同脊梁一般,也没有什么像样的大石板。我们为了寻找午餐的餐桌一直向东走,但是没有一个如愿的地方。最后在东面的豁口处勉强的坐下来,但是不能围着而坐,各自找一个石块儿入座。 山友老王拿出了啤酒,在这里我们两个“作哄”的还是很热闹的,彼此之间不时地举杯劝酒。老张因为健康原因已经戒酒了,因此我们也没有过分的劝酒,他说不喝也就罢了。不过事后老张说了一句心里话,当时看你们喝酒,也很馋,真想喝,只是当时你们没有再劝劝我,如果再说一声,我就喝了。对此,我们只是哈哈大笑。 在这里,我们居高临下,把酒临风,真是说不完的话、道不尽的情、喝不干的酒。三县风光尽收眼底。旅途的艰辛、荆棘的刺痛,都随着头顶的蓝天,和谐的秋风,浓厚的情谊都抛到了九霄云外,留下的就是快乐! 在山顶上,也曾说过,来年的时候再来到这里。但是几个来年过去了,一直没有成行。尽管如此,那一次的欢乐,深深地印记在了我们的生活中,是永远抹不掉的美好回忆。


              120楼2015-06-24 14:58
              回复


                121楼2015-06-24 14:59
                回复
                  2025-11-06 15:27:19
                  广告
                  不感兴趣
                  开通SVIP免广告


                  122楼2015-06-24 15:00
                  收起回复
                    没有体力,上不得老绝顶,太陡,无路可走


                    123楼2015-06-24 15:01
                    回复
                      昌黎当年的休凉寺庙宇就在半山腰处


                      124楼2015-06-24 15:02
                      回复


                        125楼2015-06-24 15:09
                        收起回复


                          126楼2015-06-24 15:09
                          收起回复
                            老绝顶脚下的井峪风光


                            128楼2015-06-24 15:12
                            回复
                              2025-11-06 15:21:19
                              广告
                              不感兴趣
                              开通SVIP免广告
                              走进葡萄沟裸峪
                              2011年清明节的第一天,我们一行人来到了葡萄沟,闯进了当地人称之为裸峪的大山中。在当地老百姓的指点下,我们沿着大致的方向,沿着时断时续的山路,闯了进去。沟里的景色还是不错的,上百年生的栗子树、漫山遍野的橡栎树松树,沟里有多处的乱石滩(我想这就是称为裸峪的缘由吧)。更让我感到惊奇的是,大沟的深处,有多处用巨石垒起的大墙,看得出是为了防止水土流失的缘故,不知道哪朝哪代的人们付出如此的艰辛。山沟里面比较平滑的大石板比较多,如果是在春暖花开的时节,走累了,躺在大石板上听听松涛鸟鸣,一定会感到很惬意的。
                              通过老百姓的介绍,这一代沟壑纵横,由北往南沟名分别叫:庙峪、裸峪、长峪、冰凌峪、棒槌峪等等,以后有时间,争取把这些地方都转一转。进山确实很累,路不好走,甚至没有路,但是也很兴奋,在大山里面感受到了在其他地方没有的乐趣。
                              这一代,是当年八路军12团的活动地方,团长曾克林就是在这些深沟中指挥部队与日本鬼子浴血奋战的。


                              129楼2015-06-25 18:20
                              回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