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佛说妙色王因缘经》云:“由爱故生忧,由爱故生怖。”那黛玉自接过宝玉私赠旧帕,心坎里早已情根深种,其所喜所忧所疑所恐,皆从一个“情”出。[抚琴]一折,脱胎于原著八十七回,只借它一出场景,弹的是古曲“梅花三弄”,倒不作悲怆之音,也无断弦之殇。宝玉一壁行来,凤尾幽森,琴韵清切,王在此处的神态姿容十分娴静典雅,观其指法,亦是略通琴理,绝不是摆摆架势而已。“之子与我兮心焉相投,思古人兮俾无尤。人生斯世兮如轻尘,天上人间兮感夙因。感夙因兮不可惙,素心如何天上月。”此乐此景,与原著中黛玉所作后半章琴赋的意境却天衣无缝,透着些“高山流水遇知音”的意思。这一幕,我每看必要大发花痴的,看戏的尚且如此,何况痴心呆意的宝哥哥呢。编剧徐进在这几幕穿云度月的插曲上是很见功力的。
再如后边的[闭门羹],就像琴曲中突然停了一拍,两情相悦两心相知时偏给你来个变奏。黛玉夜访怡红院,在她纯属自然之举,却不防被晴雯拒之门外,真是“一声娇叱半身凉”,晴雯哪里知道自己无心的借口“二爷吩咐的,一概不许放人进来”对黛玉是风刀,是霜剑。王文娟在这里的表演仍然富有层次,晴雯之言开始对她伤害尚微,她最初的反应是疑惑、无奈也许还有点自尊心上的伤害,怔一怔,默默低首离开。及至听到人声,亲眼目睹几人拥蔟着宝玉殷勤恭送宝钗出来,不由变色,伤害升级,一则相爱的人眼里容不下砂子,二则她自忖与宝玉的感情甚笃,此时见这番光景,又勾起“金玉”的忌讳来,不免气恼悲忿。这还不够,编剧又移植了第八十三回一个小细节过来,正自伤心时,听到园内婆子叱骂丫头的话,竟句句如针戳在心中,“这里住不得了”,王说这句念白时分寸感甚好,既把积累至此的悲忿之意尽数而出,又显露她心境中挥之不去的孤独凄凉,本来很杯弓蛇影的一回事,她演来却让人能感同身受,大为同情怜惜。
[葬花],几乎成为林黛玉的独绝表征,世人有赏花、惜花、咏花,古往今来“葬花”者唯黛玉一人。一阙[葬花词],演尽黛玉其人孤标傲世、质同冰雪的风骨。如果整折葬花,只见黛玉在自怨自艾,愁苦莫名,那就是理解上的浅薄了。自比落花,固然自怜,若单是自怜,那哭一场也够了,黛玉葬花,有她的孤清高洁,王老师说得好:“她争取理想的生活,但决不去投靠人家,讨好人家,决不用什么手段。”她的忧心并非空穴来风,她清醒又聪明,深知自己孤高的性情、羸弱的肉身、寒薄的家境在这个钟鸣鼎食之家无立足境,纵有绝世才情,于一个闺阁女子,又有何用,不过作风月之叹罢了。葬花,是自喻将高洁理想、纯真爱情、风流文采连同冰肌玉骨一同掩埋,不教它们毁于浊世。只有读透这层意思,葬花才不流于表面,戏曲表演中身段、唱腔的唯美虽然占了不少优势,但也仅仅在王身上,我看到了黛玉的“绝世而独立”。[葬花]后的宝玉诉情,两位前辈在表演上使宝黛情感交流已如呼吸,切切可闻,宝玉的那句“你放心……”,黛玉的那句“我都明白了……”,语断情连,意味深长,“且以我心换君心”,何等的默契。此中妙处,难描难画,实在要看了才知道,后辈之作,终是效颦而已。一叹。
再如后边的[闭门羹],就像琴曲中突然停了一拍,两情相悦两心相知时偏给你来个变奏。黛玉夜访怡红院,在她纯属自然之举,却不防被晴雯拒之门外,真是“一声娇叱半身凉”,晴雯哪里知道自己无心的借口“二爷吩咐的,一概不许放人进来”对黛玉是风刀,是霜剑。王文娟在这里的表演仍然富有层次,晴雯之言开始对她伤害尚微,她最初的反应是疑惑、无奈也许还有点自尊心上的伤害,怔一怔,默默低首离开。及至听到人声,亲眼目睹几人拥蔟着宝玉殷勤恭送宝钗出来,不由变色,伤害升级,一则相爱的人眼里容不下砂子,二则她自忖与宝玉的感情甚笃,此时见这番光景,又勾起“金玉”的忌讳来,不免气恼悲忿。这还不够,编剧又移植了第八十三回一个小细节过来,正自伤心时,听到园内婆子叱骂丫头的话,竟句句如针戳在心中,“这里住不得了”,王说这句念白时分寸感甚好,既把积累至此的悲忿之意尽数而出,又显露她心境中挥之不去的孤独凄凉,本来很杯弓蛇影的一回事,她演来却让人能感同身受,大为同情怜惜。
[葬花],几乎成为林黛玉的独绝表征,世人有赏花、惜花、咏花,古往今来“葬花”者唯黛玉一人。一阙[葬花词],演尽黛玉其人孤标傲世、质同冰雪的风骨。如果整折葬花,只见黛玉在自怨自艾,愁苦莫名,那就是理解上的浅薄了。自比落花,固然自怜,若单是自怜,那哭一场也够了,黛玉葬花,有她的孤清高洁,王老师说得好:“她争取理想的生活,但决不去投靠人家,讨好人家,决不用什么手段。”她的忧心并非空穴来风,她清醒又聪明,深知自己孤高的性情、羸弱的肉身、寒薄的家境在这个钟鸣鼎食之家无立足境,纵有绝世才情,于一个闺阁女子,又有何用,不过作风月之叹罢了。葬花,是自喻将高洁理想、纯真爱情、风流文采连同冰肌玉骨一同掩埋,不教它们毁于浊世。只有读透这层意思,葬花才不流于表面,戏曲表演中身段、唱腔的唯美虽然占了不少优势,但也仅仅在王身上,我看到了黛玉的“绝世而独立”。[葬花]后的宝玉诉情,两位前辈在表演上使宝黛情感交流已如呼吸,切切可闻,宝玉的那句“你放心……”,黛玉的那句“我都明白了……”,语断情连,意味深长,“且以我心换君心”,何等的默契。此中妙处,难描难画,实在要看了才知道,后辈之作,终是效颦而已。一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