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页资讯视频图片知道文库贴吧地图采购
进入贴吧全吧搜索

 
 
 
日一二三四五六
       
       
       
       
       
       

签到排名:今日本吧第个签到,

本吧因你更精彩,明天继续来努力!

本吧签到人数:0

一键签到
成为超级会员,使用一键签到
一键签到
本月漏签0次!
0
成为超级会员,赠送8张补签卡
如何使用?
点击日历上漏签日期,即可进行补签。
连续签到:天  累计签到:天
0
超级会员单次开通12个月以上,赠送连续签到卡3张
使用连续签到卡
08月29日漏签0天
最爱卓妍吧 关注:1,629贴子:265,631
  • 看贴

  • 图片

  • 吧主推荐

  • 视频

  • 游戏

  • 1 2 3 下一页 尾页
  • 34回复贴,共3页
  • ,跳到 页  
<<返回最爱卓妍吧
>0< 加载中...

[转帖]——哲学强文——(ZS)!

  • 取消只看楼主
  • 收藏

  • 回复
  • 璐村惂鐢ㄦ埛_0002V6V馃惥
  • 初级粉丝
    1
该楼层疑似违规已被系统折叠 隐藏此楼查看此楼
没有意识,物质世界就没有意义  

〔 作者:最终幻想X    转贴自:本站原创    点击数:343    更新时间:2004-4-6    文章录入:最终幻想X 〕 

所有的事物都是因为人的意识,因为人的感知才显得有意义.如果没有人感知,宇宙没有一个人或没有一个有意识有智能的生命,那么谁知道谁呢?比如两个物体彼此会相互知道吗?由于不能相互认识,那么存在又有什么意义呢?打个比方讲,如果某事是存在的,但是我们不能认识它,那么这种存在至少对于认识者来讲是没有意义.当这个世界没有人时,由于事物之间不能充分的明显的相互认识,那么事物的存在对于彼此来讲也就没有意义了.
没有意义的存在,也是存在,不意味着不存在.
存在与相互作用是不可分割的,如果事物之间没有相互作用,那么也就没有存在.但只要有相互作用,那就有存在.相互作用又分力的作用与信息的作用,宇宙只要有力的作用,就必定有存在.有力的作用就会有信息的作用,但有力的作用,不意味着就有明显的信息作用.没有明显信息作用的存在,则没有意义.
宇宙达到了有意识的感知,才是属于有明显的信息作用,而生命及非生命的信息作用都是不充分明显的,因为不充分明显,彼之之间的感知是很弱的,因此它们的存在也就显得没有意义,或不充分有意义.
物质的存在可分为基础性的存在与本质性的存在,基础性的存在对应力的作用,本质性的存在对应信息作用.事物开始时,是只有基础性的存在,本质性的存在是处于不明显的状态.我们这个宇宙的本质性存在就是有意识有智能的有人类或超人类的这样存在.基础性的存在意味着生存,本质性的存在意味着有意义的存在.这就好比一个人活着,并不意味着他活得有意义.只有一个人活得很有规律,很有本质性,很有理性的信息性,那么才能说他活得有意义.
因此感知即存在,此话不对,但感知即是有意义的存在,则对.  
 



  • 璐村惂鐢ㄦ埛_0002V6V馃惥
  • 初级粉丝
    1
该楼层疑似违规已被系统折叠 隐藏此楼查看此楼
确实

人死后

还是有物质存在的

比如骨灰

但没有了意识

什么都没有意义了

ZS


2025-08-29 16:03:15
广告
不感兴趣
开通SVIP免广告
  • 璐村惂鐢ㄦ埛_0002V6V馃惥
  • 初级粉丝
    1
该楼层疑似违规已被系统折叠 隐藏此楼查看此楼
从意识的角度定义物质 

〔 作者:最终幻想X 转贴自:本站原创 点击数:343 更新时间:2004-4-6 文章录入:最终幻想X 〕 

无极生太极,太极生阴阳,于是当我们谈阴阳时,我们先应当谈太极,而谈太极时就先得谈无极.于是当我们谈物质与意识,主观与客观的这个阴阳时,我们首先要谈的是两者的统一体,谈包括了客观与主观在内的更广义的客观,谈真正的物质这个太极,然而谈太极时,又得从无这个无极谈起,这是从外谈到内的定义方法. 
为什么说意识也是物质呢?我们可以从实践的角度谈,也就是说从最感观的角度谈,我们应当相信最清楚明了的感观认识.我们的感观告诉我们,没有发现人的肉体与别的非人客体有完全的区别,因此我们可以将人体归为客体一类.同时我们发现人的意识是与人体联系在一起的.如果意识与肉体性的人完全不一样,也就是说两者没有一点的同一性,那么意识是不可能与肉体联系在一起的,现在既然意识与人之肉体是联系在一起的,说明意识与作为客体的肉体也是有同一性,因而意识不是纯然的非客观.既然意识与客观有联系,那么我们就可以谈它们的联系体,我们可以定义这个联系体为更广义的客体,即定义它为物质.
或者我们可以这样说,我们先定义意识正确反映的客体对象是物质,然后我们发现客体与意识这个主体有联系,也就是两者有相同的地方,于是我们发现我们原先的物质定义还不完全,更完全的定义应当将意识也包括进去.将意识也包括进去的物质概念更广义,更具有真理性,而原先的只限于客体的物质概念是狭义的.
一个物质只要存在,就必定与外界有直接或间接的联系,通过这种联系,它们最终也会与人的正确认识所能感受到的客体产生联系,直至与人产生很间接的联系,当然这种间接联系可以是非常之弱,弱到这些物质相对人来讲是完全潜在的.于是我们不仅将包括人在内的凡是能为人感性或理性认识所能明显感受到的事物定义为物质,还可以将人不能够明显感受到但肯定与人所能感受到的世界有直接或间接联系的事物也定义为物质.而与人绝对没有实际联系(尽管这种联系可以是非常之弱,弱到人完全分辩不了的程度)的事物,那就是非物质了,这包括人的错误认识所反映的对象.
如此我们就从人的意识的角度定义了物质,这是从内谈到外的说法.
关于定义,不能自已定义自已,所谓存在就是存在这就是自定义,不能进行这种自定义.定义必先找到一个基准,比如定义存在,可以找无,找具相的无来定义存在.这是从物质的最下界来定义物质,物质的最下界就是具相的无.当然也可以从物质的最上界,也就是上帝或绝对真理这个无来定义物质.或者就从最现实的角度定义,即从人的角度定义.这是从物质内的一个要素,定义到整个系统.定义到最后必定是循环定义,比如从无定义有,而又从有定义无.但宁愿这样定义,也比自定义好.


  • 璐村惂鐢ㄦ埛_0002V6V馃惥
  • 初级粉丝
    1
该楼层疑似违规已被系统折叠 隐藏此楼查看此楼
确实如此

物质第一性

意识[精神第二性]

这应该没什么争论的

ZS


  • 璐村惂鐢ㄦ埛_0002V6V馃惥
  • 初级粉丝
    1
该楼层疑似违规已被系统折叠 隐藏此楼查看此楼
什么是哲学,什么是彼岸世界 

〔 作者:最终幻想X 转贴自:本站原创 点击数:596 更新时间:2004-3-6 文章录入:最终幻想X 〕 

哲学就是人类最高的有知识形态的理智.所谓最高的理,就是世界观,所谓最高的智,就是方法论.所谓世界观就是关于物质世界的本质认识与整体图景认识,具体到马哲学就是唯物论与辩证法,及历史唯物论与自然辩证法那部份知识.世界观是人的相对具体的知识的背景,是一种最大的知识背景,其它的具体知识都是处在这个背景知识中,受到这个背景知识的影响.所谓方法论就是将形而上的具有定性意义的知识进行比较,归纳,演绎的思维的组织者或催化剂.具体到马哲学就是认识论(认识论可认为是方法论的原理)与辩证逻辑那部份知识(本人创建的辩证对应思维方法应当是比辩证逻辑更正宗的方法论).方法论是指导人们思维活动的有知识形态的大智慧,解决具体问题上的小方法都是隶属于这个大智慧之下,受到这个大智慧的影响.
哲学之上则是人的具有超越性的无知识形态的理智.比如科学的美感,科学的悟性,科学的灵感这些都是无形的大智慧,而那种激情升华式的大公无私的情操,就是无形的超越科学理性的大理.如果我们将哲学的世界观与方法论的知识量,定义为人脑的信息本质量或意识本质量,那么超越哲学理智的无形理智就是属于信息势能,这个势能是人类精神意识在彼岸世界这个能量场中的势能. 

我们可以比较具体地来描述人的意识体系.人的思维脑能量,是人的意识体系的动能部份,人的感性认识经验认识是人的意识体系的动质量或外围质量部份,人的科学的理性知识是人的意识体系的静质量或上层质量部分,人的哲学理智就是这意识体系的核心质量或本质质量部份,人的超越的无知识形态的理智则是人的意识体系的势能部分或场部份.其实任何一个完整的系统都可以分成动能部分(或功能部份)动质量部分(或功能结构部分),静质量部分(上层结构部分)本质部分(核心结构部分)本质场部分(于上层环境场中的势能部分).(关于系统分类知识,我会在一般系统存在规律的文章中详述)

人的无形的理智之上是人信仰的彼岸世界.这个彼岸世界并不是人们想象的产物,尽管彼岸比人的无形的理智更无形,但依然是客观实在的,我们有理由认为它是一种纯能量场,是一种超越了电磁场的高层场,是一种更具有无形理智的场.如果用东方哲学的语言来讲,它就是所谓的元气.人的意识势能,就是在这个背景场中的势能,它与这个彼岸的势能场的关系好比物体的引力势能与地球引力场的关系.人的对彼岸的趋向和信仰,说到底就是人的彼岸世界这个场对人的意识质量吸引作用表现.

现在我们在力与信息这对矛盾体中进行辩证对应思维,这可以加深我们对彼岸世界的认识.真正的力物质是象光子或引力子这样的纯能量的场力.而有静质量的物质,如电子之类的,尽管在化学反应中充当了相互作用的媒价,也是属于次生的力.我们这个宇宙的力物质归到底就是光子与引力子.光子也有粒子性,但没有静质量,我们可以因此认为光子含有信息,正是这个信息的确定性使得光子存在没有静质量的粒子性.
不过光子所含的信息是属于微观层次的信息,这种信息大概对基本粒子对真空里的物质有指令性的作用.我们要激发真空,就应当向真空输入光能量.这个光能量就能引导真空里的物质相变为基本粒了.相对于宏观层次,自然的光子是力,其所含的信息没有意义. 


更高层次的宇宙在我们这个宇宙中延伸过来的能量场,就是我们这个宇宙的上帝.也就是所谓的彼岸世界.按照高层结构与低层结构的具有全息性的美学思维,这更高层次的宇宙也有两种场,一种是更高层次的引力场,另一种是更高层次的电磁场.不妨称为元气引力场和元气电磁场,功能性的元气引力场,对人的自然科学性质的智慧升华有引导作用,而结构性的元气电磁场,则对人的社会科学性质的智慧的升华有引导作用.当然比我们这个宇宙低一层次的真空宇宙也有两个场,这两个场在基本粒子世界,即在真空宇宙与我们这个宇宙的交界处,表现为弱场与强场的.一个层次的宇宙总归是两种场,一种是功能性的,另一种是结构性.我们这个宇宙的引力场是功能性的,电磁场是结构性的.

对更高层次的那个宇宙的实体物质来讲,元气引力场或电磁场其场量子也主要是作为最基本的力物质.然而对于我们这个宇宙来讲,其场量子就主要是信息物质.即元气引力场与元气电磁场量子是我们这个宇宙的信息与组织的根本来源.因此相对于人来讲它们是高度智慧的.引力子或光子的粒子性相对于真空里的物质来讲则是高度智慧的.


  • 璐村惂鐢ㄦ埛_0002V6V馃惥
  • 初级粉丝
    1
该楼层疑似违规已被系统折叠 隐藏此楼查看此楼
《彼岸花》

这本小说

很有名

好象是惊竦小说

ZS


  • 璐村惂鐢ㄦ埛_0002V6V馃惥
  • 初级粉丝
    1
该楼层疑似违规已被系统折叠 隐藏此楼查看此楼
人类现象为什么不能精确测量 

〔 作者:最终幻想X 转贴自:本站原创 点击数:135 更新时间:2004-3-7 文章录入:最终幻想X 〕 

人类现象为什么不可精确测量 
人类现象可分为二类,一类是人本身的现象,比如人的工作能力,思想品质之类的现象
另一类是和人有很大关系现象,如商品的价值,客观之物的美之类.
对于这些现象,我们能不能测量,当然是可以的,但是我认为人类永远做不到精确的测量.
首先我们来看第一类人类现象.
人是有主观能动性的,人的行为不是象机械物体那样有确定性,人的主观能动性会使人的现象具有自主的变化性,于是象人的工作能力,思想品质的好坏就是属于在数量上可以随机涨落的概念,由于这种随机涨落性就使得我们根本不可能精确地测量它们.比如我们用考试的手段测量人的工作能力,由于人的能力上的波动性,那么每一次测出来的值 是不一定一样的.(考试考得越细致越精确,人的能力上的波动性就越能表现出来).因此这每一个具体值都不能真正代表人的能力值.我们不能将其中任何一个具体测量值当作人的真正的具体能力值.然而人的能力如果只是由于自身的波动性而波动的话,那么它一定是有一个确定的波动范围.这就使得我们可以测出人的能力所在的范围档次来,比如是优还是良还是中,这样档次.我们测到的那些具体的能力值应当是处在这的范围档次内.我们可以取它们的平均值 ,然而平均值只代表人的本质上的能力值,而不是具体上的能力值,人的具体上的能力值是没有唯一性的.
正因为人的具体的能力值因受人的主观波动性的影响,是多种多样的,没有唯一性,没有精确性,所以我们就不能精确地测到人的具体能力值. 

现在我们来看第二类人类现象.比如一个雕象的美的程度如何.这个雕象一经确定好了,它的美就是确定的,不会象人的能力那样受心理影 响而自主地变化.
对于这种完全确定不变的东西,为什么也不能精确地确定它呢?关健是每一个人的主观评价性不一样,具体到美这个现象来讲,就是人的美的观念不一样.一个人凭着他的美的观念测出雕象是80分,另一个人则测出是78分,还有一个人测出是70分.当然每一个人测出的值倒是可以精确的,但是一个雕象美不美的客观性不是由一个人说了算,这个人测出的美的程度值,只是相对这个人来讲的,并不是这个雕象客观的上美.对于这种具有主观色彩的人类现象,其客观性那是要由大家来公认,当然也不要穷举法,即不需要全民公决.由那些具有社会代表性的专家们来公决就行了. 

这些专家们其美 学观肯定是有同一性,即有共性的,然而也有各自的特性.非常要注意的是共性对应本质性与整体性,特性对应具体性和细致性.这就是说专家们可以对雕象的美的整体性和本质性会有共识,也就是说是专家们是可以测出美的整体性与本质性.这美的整体性就是由美的的档次水平表示的,美的本质性就是由各专家测出的具体的美 的平均值来表示的.然而这美 的具体数值,它本身就不是唯一,不是精确的,也就是每个专家测到的具体值是不一样的,所以它也就是无法唯一精确测量的.


  • 璐村惂鐢ㄦ埛_0002V6V馃惥
  • 初级粉丝
    1
该楼层疑似违规已被系统折叠 隐藏此楼查看此楼
人是最难理解的

主要指人的思想和行为

因为

没有两片完全相同的树叶

ZS


2025-08-29 15:57:15
广告
不感兴趣
开通SVIP免广告
  • 璐村惂鐢ㄦ埛_0002V6V馃惥
  • 初级粉丝
    1
该楼层疑似违规已被系统折叠 隐藏此楼查看此楼
世界是可知的 

〔 作者:最终幻想X 转贴自:本站原创 点击数:95 更新时间:2004-2-29 文章录入:最终幻想X 〕 

世界是可知的 

这篇文章写得很多(感悟者的简单世界一文,参见乌杰论坛),但有一个很本质的问题没谈.我们用A表示客观之物,用B表示人的现象感,用C表示客观之物在人脑中的映象,于是人的原生的感性认识就表示为:A+B——C.文章认识到人的思维,都是以C为直接对象,而C是主观的,所以人的感性思维与理性思维这些次生的认识都是主观的.人的次生认识都是居于C.
然而我们为什么又说人的正确认识(无论是原生认识还是次生认识)总归是客观的呢?原因是人的正确认识意味着C=A.由于这个等式成立,所以我们的次生认识虽然是居于C,但等于居于A.
这也是我们说世界是可知的原因.
为什么人处在正确的认识状态时(而不是处在幻觉状态,或认识参照系没找对,认识不全面不仔细,以致将魔术看成是真的这样错误的认识状态)C总归是等于A呢?原因是人已经是自然界的感性本质,感性本质与任何现象都有同一性,对任何现象都有辩识的现象感,即人的现象感B,与客观现象A有同一性.相同的东西相互认识就能产生正确认识.即:由于B在实质上等于A,所以B与A进行认识反应,产生的反应物C还是等于A. 

你的意思是说,由于我们在对客观世界认识中带有了主观性,所以A不等于C.带着自已的主观色彩去认识客观世界,当然会认识出错.而我们所说的世界可知性,是指我们不带主观色彩去认识客观世界,是客观认识世界.比如看老虎,如果你脑子里想着狮子,那么你就是有主观色彩地看老虎,你会将老虎错看成狮子,如果我们脑子里什么都不想,就这么直观地去看老虎,那么,老虎在人脑中的映象是等同于客观上的老虎.
我们的理性认识不带偏见,是在对一个事物的全方面现象的认识的基础上,总结出这全方面现象的共性.那么我们的理性认识就也是正确的,我们的理性认识就能认识到事物的本质.
对于整个客观世界,由于我们不可能全部观测到,我们只观测到这个世界的局部,所以我们不是"兼听则明"所以我们对全部的客观世界的理性认识不可能是正确的,这实际上是说绝对真理不可达到,同样我们感性认识也是相对真理,我们的感性认识也不能全部地认识到外在事物的现象.
然而对于我们能够观测到的世界,只要我们正确地去认识它,而不是主观地去认识它,那么我们能够正确地认识到这个可观测的世界,这就是说相对真理是可达到的.随着我们认识视野的开阔和深入,相对真理也就趋近绝对真理.
另外说一点我们的实践都是针对可观测的现象,都是以相对真理为指导.对于不可观测的现象,我们也不存在关于它们的实践.所以谈绝对真理,谈对全部世界的认识不过是哲学上的智力训练罢了,并没有什么实践的意义.我们所说的真理,所说的世界可知性,都是说相对真理的可达到性.


  • 璐村惂鐢ㄦ埛_0002V6V馃惥
  • 初级粉丝
    1
该楼层疑似违规已被系统折叠 隐藏此楼查看此楼
世界当然是

可知的

只要人活着

而且智力正常

ZS


  • 璐村惂鐢ㄦ埛_0002V6V馃惥
  • 初级粉丝
    1
该楼层疑似违规已被系统折叠 隐藏此楼查看此楼
真理是无穷的

所以不可知论

应该长久存在

但胡说八道

就不对了

比如伪科学

封建迷信等

ZS


  • 璐村惂鐢ㄦ埛_0002V6V馃惥
  • 初级粉丝
    1
该楼层疑似违规已被系统折叠 隐藏此楼查看此楼
认识论的若干问题 

〔 作者:最终幻想X 转贴自:本站原创 点击数:103 更新时间:2004-2-29 文章录入:最终幻想X 〕 

认识论的若干问题概述 
第一,什么是认识?认识是属于相互作用的范围,认识与力的作用有什么不同,认识是属于本质性的作用,是属于信息的作用,是作用到事物的本质部份.
第二,如何才能产生正确的认识?正确认识是缘自作用双方有同一性,缘自双方同种模式的相互识别.正确认识之前是错误认识,错误认识之错误起源就在于认识双方存在差异,然而有差异的矛盾经过斗争能走向同一,错误认识经过错误之间的相互斗争可以走向正确.
第三,为什么说人能够认识世界?机械唯物主义不能全盘否定,因为人有主观能动性但也有机械性.人的最原始的感性认识,是机械地复写所认识到的对象,是对所认识到的对象的真实反映.当然人的感性认识也不是绝对真理,人的感性认识不可以穷尽地认识到全部的客观世界,他总是认识到客观世界中与人有紧密关系的部份.然而对这所能认识到的部份,形成的认识是能够正确的,这就是说人的感性的相对真理是能够达到的.
第四,人的感性的相对真理能够达到,而且是很容易达到,只要人不带有任何感性的主观色彩去看外在世界,看到的图景总归是对所看到的外在之物的真实反映.当然外在世界经过了魔术般的伪装,人的感性的相对真理的达到,就不容易,就要经过反复的更为仔佃的观察,甚至要经过人的理性思考.
第五,为什么人感性的相对真理很容易达到?这主要是因为人本身就是自然之物,而且是自然之物的本质,人在与自然之物长期矛盾斗争的进化中,形成了与自然之物本质现象同一的认知模式,这就是人的可遗传的感性认识本能,这种本能使人脑仿佛有一个包罗万象的感性"理论",任何事物现象中的比较本质的重要的现象部份都能为这感性的理论所识别,而不重要的枝节则被它过滤掉.
第六,处在生物进化主流线上的生命,其感性认识都是自然界中比较重要的主流的现象,都是主要的环境对象.不同的主流生命在认识方向上,认识路线上是相同的,只是认识的细致度,认识的幅度或广度不同.一般地越高等的生命,就看得广,但看不细微,而越低等的生命就看不广,但看得细微.位于进化支流线上的生命,主要与支流性的环境打交道,因此,感性认识所能认识到的都是支流性的现象,它们与主流生命的认识路线不同.
第七,人除了机械性外,还有主观能动性,于是人的认识除了有机械的反映性,还有主观的反映性.人的主观反映性主要表现在人对能够为其感性认知模式机械反映的自然界,还有进一步的认识选择性.表现在人能够将认识到的信息进行整理加工,能加工出自然界不存在的现象来,也能加工出自然界存在但没被人观测到的现象.还表现在人能够比较不同现象的异同,从而以一种现象为参照系来评比另一种现象甚或评价自已.进一步人能够认识到各种同类现象的共性,从而抽象出关于这些同类现象的规律,并用这些规律来解释现象.人可以从规律出发,根据未知现象的蛛丝马迹,展现整个未知现象,或至少能展现未知现象的重要的特征部份.人还可以根据自已的审美意识或道德意识,来对自然界或社会中的现象进行改造,使之显得美或道德.
第八,人的感性认识能力已经相对的成熟,但理性的认识能力就不成熟,或者说不成形.人类科学现在还没处在统一的状态,人类还没发现能统一说明自然界及人类社会的本质规律,因此更不存在一种可遗传的理性认识模式.由于没有统一的本质性的规律或它遗传形式——理性认知模式,因此人类不能象一眼就看出现象那样一眼就看出各种现象的本质,人要认识事物的本质,要进行很艰苦的很长久的思维.
第九,人的多种多样的认识交锋实际上就是认识波的干涉迭加.一个事物多个不同方面的认识波的干涉迭加,就会量变导致质变,从而形成这个事物的唯一的整体认识波.一个事物多个不太正确的认识波的干涉迭加,量变也会导致质变,从而形成对这个事物唯一正确的认识波.两个相同的认识波迭加在一起,就会形成共振,彼此间就能相互构通.两个认识方式(即相位)相反,但认识强度(即振幅)相同的认识波迭加,就会相互抵消了.



  • 璐村惂鐢ㄦ埛_0002V6V馃惥
  • 初级粉丝
    1
该楼层疑似违规已被系统折叠 隐藏此楼查看此楼
这位笔者

大概是

哲学系的老师

或者高材生

哈哈

ZS


  • 璐村惂鐢ㄦ埛_0002V6V馃惥
  • 初级粉丝
    1
该楼层疑似违规已被系统折叠 隐藏此楼查看此楼
我的宇宙观 

〔 作者:最终幻想X 转贴自:本站原创 点击数:154 更新时间:2004-2-27 文章录入:最终幻想X 〕 


事物的演化有一些很基本的规律,比如从无到有,从少到多,从矛盾双方的对立性到矛盾双方的辩证统一性.这样的规律大家熟视无睹,其实是很有用的.
对于无,我们不能理解为什么物质都没有,而应当理解为无形,理解为物质的无形的潜在的状态.量子力学中的所谓的量子场就是属于物质的无形的潜在的状态.我们这个宇宙就是从无形中起源的,当然我们也可以将无形理解为无极.
重要的是这无形的宇宙状态,是矛盾的着的状态,是两种无形物质对立着的状态,一个物质是绝对不可能自动地发生进步性的变化,一个不与别的物质发生矛盾的物质,一个处在绝对孤立状态的物质,只会最终处于热力学的平衡状态,是不会演进的.所以物理学认为宇宙只有一个起源,即真空起源的观点是片面的.我们这个宇宙既来自无形的真空,也来自在我们这个宇宙空间先天存在着的无形的背景能量场.
真空是比我们这个宇宙低一层的宇宙,这低一层的物质实际上是有形的物质,在真空那个宇宙来看是有形的形体性物质,在真空与我们这个宇宙交界的物质---基本粒子看来,也还是有形的,但是从我们这个宇宙相对高的物质层次来看,则是测不到的,因此又是无形的.
应当认为是我们这个宇宙先天存在着的最低级的能量场--引力场或电磁场与真空里高度演化的物质相作用,而导致所谓的真空相变,而生出我们这个宇宙.当有质量的基本粒子,原子诞生了,无极就变成了太极,我们这个宇宙就有形了,不过是很低级的有形.
然后这有形的低级的宇宙兵分两路演化,一路是天体演化,这是属于形体的演化,另一路是走向神的演化,即我们说的化学进化与生命进化.作为天的无形能量场与作为地的真空物质交合生出了我们这个有形的宇宙,然而我们这个宇宙的进一步演化还离不开,天与地的哺育.以基本粒子和原子为元素的低级的天体系统与真空还有物质上的交流,我们这个宇宙的光子能量就释放到真空里去了,光线本身则发生红移.作为回报是真空向天体系统则输入天文学上所谓的暗物质,暗物质很可能是某种类型的中微子,它为天体引力场同化就成了次生的引力场物质,天体从恒星到星系到超星系的演化是属于天体引力场增强,天体总质量增大的演化,因为系统大于元素的总和.
我们这个宇宙先天存在着的最高级的神环境,应当是所谓的气.能量场是有能级的,气就是我们这个宇宙背景能量场的最高的能级,而电磁场引力场是属于低层的能级.天体依托真空的演化为宇宙的化学进化和生命进化制造了直接的形环境.而化学进化与生命进化则是在宇宙背景能量场中,一步一步地走向神圣.而这个走向神圣的历程是受到先天存在着的宇宙背景能量场的引导的.
在这里,真空这个"地"是属于母亲的角色,而背景能量场这个"天"是属于父亲的角色.人就基本上联通了气与物的关系,是属于形环境与神环境基本上达到辩证统一的产物,是一种高级的有形系统,将形环境与神环境都表现出来的系统.

我们这个宇宙只是无限宇宙的一个层次.无限的宇宙从低到高,有无限多的层次宇宙.每一层宇宙的空间至少先天存在着能量场.不同宇宙层次,能量场的性质不同.比如我们这个宇宙的能量场就是引力场与电磁场.而比我们低一层次的真空宇宙其能量场就不是引力场和电磁场,很可能是很原始的弱场和强场.宇宙也有着无限的有层次的时间,质量性系统一个螺旋接一个螺旋的演进就是这种无限的有层次时间的内容.
我们这样的宇宙观当然是无法直接证明,但可以间接说明.我们认为宇宙系统在本质上是全息的,无限的宇宙系统与组成这个宇宙的任何物质系统应当是全息的.任何一个物质系统应当是开放的,绝对孤立的系统不存在,这个规则反映到宇宙上,就意味着宇宙应当是无限的,宇宙只有是无限的,才能是永远开放的.任何一个物质系统都是质量性物质与能量性场的统一体.于是无限的宇宙也必然是质量性的基础物质与本质性的能量场的统一体.质量性的物质是占据空间,有着无限的时间演化性,而能量场则是占据周期,而有着无限的空间分布性.绝对纯的质量性物质不存在,绝对纯的能量性场也不存在,物质的存在界乎于纯质量与纯能量之间.
漫眼无限的宇宙空间,差不多可以说是能量场的汪洋大海中飘浮着显得很少的质量性物质.而纵眼无限的宇宙时间,那则是漫长的质量性物质表现的量变时间,交替着很短暂的能量性物质表现的质变时间.


2025-08-29 15:51:15
广告
不感兴趣
开通SVIP免广告
  • 璐村惂鐢ㄦ埛_0002V6V馃惥
  • 初级粉丝
    1
该楼层疑似违规已被系统折叠 隐藏此楼查看此楼
人类

永远也解释不光

宇宙的所有奥秘

因为真理无限

ZS


登录百度账号

扫二维码下载贴吧客户端

下载贴吧APP
看高清直播、视频!
  • 贴吧页面意见反馈
  • 违规贴吧举报反馈通道
  • 贴吧违规信息处理公示
  • 1 2 3 下一页 尾页
  • 34回复贴,共3页
  • ,跳到 页  
<<返回最爱卓妍吧
分享到:
©2025 Baidu贴吧协议|隐私政策|吧主制度|意见反馈|网络谣言警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