张西:康导的团队意识,还有对工作的那种敬业和激情的东西也影响到了你?
段奕宏:是的。我从毕业到现在,经过了这么多剧组,这么多人,一个健康的团体,是靠每一个人去营造的,而不是你等待去要求来的。很多同学拍完戏后总说,这个组真不行或那个组真烂。那么,你自己在当时是一种放弃的态度,还是积极的态度。我想我都是坚持。因为我不想改变。如果在一个组里,有两三个人就能形成一种气氛,一个环境,其他浑水摸鱼的人就会有所收敛,就会被这种氛围所影响,整个剧组就会越来越火。但凡有点想法,不甘愿掉队的人,就必须加入这个健康的团体,进入健康氛围。所以《士兵突击》这个组是非常健康的。其实一个组里,大伙常会看主演是怎样的一种姿态和作风。要么是起到积极作用,要么起到不好的作用,这决定整个团体的一种健康不健康。因此主演一定要名副其实,你真的能演好这部戏,是你的能力。而你的敬业和认真程度,你的接人待物的能力对一个团队来说,更重要。在马龙拍《士兵突击》时,20多天没有我的戏,按说我能回北京或去哪儿旅游。但越到那时,我越不走,我就在这待着,我就是锻炼,我就是来晒黑皮肤的,来享受这个团队的。
康洪雷对自身的那种要求,对我也有影响。有一天,他的腰椎病突然犯了,疼到那种程度还去现场。他其实是以一种笑的释然去的,我猜他可以在家里或宾馆里疼,但到了现场,他就不让你看出来。他觉得他的情绪会波及到很多人,那个时刻他必须承担起一种责任。他是一部戏的导航,他的方向稳不稳,直接影响到整部戏的成败。他是我从毕业到现在遇到最重要的导演之一。
张西:你觉得《士兵突击》里哪场戏拍出了你的想法?
段奕宏:爬草地那场戏。到现场后,康导说你想怎么演这场戏?我说我不想站着演。他说行,你试一遍吧。一大堆人坐下来看我在草地上爬。康导说,你能不能从那头爬到这头?我问为什么呀,那种爬多难看,没有理由啊。但导演发了话让我爬过来,行,我爬。结果,大家都觉得别扭,导演也置疑这么爬能行吗?这时作为演员,创造和心态的分寸都是有限的,怎样才能呈现自己的想法呢。我说导演,我再来一遍好吗?导演说好吧。我换了一种我自己都无法预知的一种方式爬了一遍。演完之后,导演说这还差不多。
第二天到现场再见到他时,我说导演谢谢你。他说谢我什么呀?我说没有昨天您那一声置疑,我认识不到自己,而这种心态会影响到,我是否坚持走自己的创作道路。
凡是跟老康合作的,我觉得都会被开掘,或多或少的,只要不是一个笨演员。但跟老康合作,你必须怀着一种健康的状态,他会净化你的创造性。因为他是一个非常纯粹的导演。跟他合作,不仅在业务上得到一种净化,在做人上,或多或少也有那种纯粹和纯净。我喜欢这样的导演和这样的团体。兰小龙也是这样的人。我们这帮朋友、哥们兄弟也是这样。中国的影视圈需要这样的团队。只有这样,才有希望创作出优秀的作品。我觉得是时候了,这种团体应该站到主导位置,必须通过作品的竞争,让大家反省自己,反省自己对艺术的一种追求的纯粹态度,中国的影视业才可能大有希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