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先谈谈外包的特点:
很多人在文思海辉这样的外包公司不断地跳来跳去,稍有不满意就走,这样的话,容易导致自己一直没有将自己的能力沉淀下来,有些人可能到了30多岁还没形成自己的核心竞争力。外包公司员工归属感可能会差点,薪水可能一般一些。但是好好呆个几年比一般小公司不知强多少倍。
理由如下:
A、在一般的软件公司混:
1、只是在某个领域可能会收获一定的技术。但这种技术很难有大的优势。
所以无论怎么做,很难在技术能力上有所大成就。
2、项目的技术(编码及测试)标准太低。因为没见过真正的编码及测试要做成怎么样, 也可以说是编程思想,测试思想落后吧。 所以在技术思想上难有大作为。
3、项目管理能力不足。
4、好处是什么都做,能力全面。但是全面的能力没有正规化。
结论:所以无论在技术上的成长,还是管理上的成长,一般的软件公司混下去,几乎成长为自己理想中的人物,几乎不可能。
B、在大型外包公司混:
1、归属感差。如果外派到客户现场,归属感极差。
2、员工技术成长较依赖项目。如果项目不好,的确人的技术成长难有保证。但遇到好项
目, 那技术可能是国内甚至全球领先的。
3、项目管理成熟科学。可以学到最好的项目管理知识。
4、项目质量标准严格。可以学到编程及测试思想。
结论:归属感差是事实,技术成长依赖项目也是事实。但是成熟的项目运作模式及高度的编码、测试质量要求,绝对在技术之外能将一位员工打造成某个领域 的大师。 对于当前绝大多数的开发测试人员来说,大家追求的可能就是技术能力;当然没有错,但大家也可以思考一下,大家都追求技术实现的能力去了,抢这种岗位的竞争肯定要激烈些吧;但是否合格的项目管理人员,有编程思想的人员就很少呢,这种人是否也能抢手、薪水更好呢?
二、分享下本人在外包的经历:
再说说本人的经历,本人曾在软通动力及海辉软件集团都做过外包,共干了7年。虽算不上什么技术牛人,但确成为软件行业管理上的高手,对项目及交付运营的管理已超出了软件行业本身的范畴了。虽然现在不在软件行业混,混得算不上特别好,但无论怎样凭着这些本事,到哪都不会差的。
我之前做的是华为外包,从2006年8月进入华为外包圈,这家公司叫四达后被软通动力收购,一直干到2009年11月。这三年最大的收获是,知道了什么才是真正的做软件,主要懂得了编程及测试思想及标准,但我的技术能力一般,不好不差那种。
2009年11月进入海辉软件集团,做PL,一年后做PM,文思与海辉合并后的交付经理等,虽然我的职位在BU算不上高,但在某些能力上,BU几乎找不出一位可达到我这种水准的。一直干到2013年6月。在文思海辉的几年,是我在软件行业收获最大的几年。最初做PL时,带的项目很痛苦,但我带得特别好,最后把客户一个大部门的项目全接到我的手上来了,这时回想起来,越是痛苦的事就越是自己的短板,自己只要坚持搞定变成不痛苦了,就变成自己的能力收获了。所以有人在外包遇到痛苦就跑,这种人太挑剔环境,永远难以成长。
后来在文思海辉做了很多项目,也接触了客户一些厉害的项目管理人员,在这合作中把客户的长处特点,及公司教的一些东西,在项目中去实中去实践。什么目标管理,6西格玛的精髓,CMMI、敏捷等无形中全掌握了,并会根据任意项目或公司的特点来进行设计,这已是一种超越行业的能力了。所以外包好好呆,体验下不同类型的项目,对自己的成长有好处。这样就能越来越清楚自己的长处及短板,最后做到取长补短。
还有文思海辉给我的,只要在文思海辉能做到骨干成员,公司培养真是太好了。公司每年会有总监及副总裁,甚至董事长级的培训,及各种交流。我就曾经参加过海辉原董事长孙振耀的几次培训及交流。说实话太受益菲浅了,这些东西是客户那里完全学不到的。这是我核心竞争力最大的资本,现在不管是哪个行业的人,在一起吹水什么运营管理 ,只要张口就让人膜拜。文思海辉的中高层质量是外包界最好的,有最好的视野和最好的管理,最好的培训。只要自己能与他们进行互动,就能受益良多。
再举例一位同事的故事。他走的是测试路线,外包比我干得还久,但他在外包的沉淀,使得他在测试方面的造诣,不管是测试理论及能力等等方面,堪称业界大师级水平,现在自己开培训机构去了,专为软件行业培训测试人才。
很多人想不断地尝试自己觉得靠谱的岗位,世界上是没有100%满意的岗位的,如果自己不静下心来好好做,一直浮燥下去,真的难有什么真正的收获。凭我的优势能力,可以符合华为、百度、阿里等公司不错岗位的要求。大家认为我应当混得不错吧,但是以我的背景经历学历(不代表大家不行),永远没机会进入这些收入高的公司,所以我现在还在一般的公司混。但我想说在外包的确比不上华为、百度、阿里、腾讯员工的薪水,但只要好好干下去,也会创造出自己的一番天地的。
很多人在文思海辉这样的外包公司不断地跳来跳去,稍有不满意就走,这样的话,容易导致自己一直没有将自己的能力沉淀下来,有些人可能到了30多岁还没形成自己的核心竞争力。外包公司员工归属感可能会差点,薪水可能一般一些。但是好好呆个几年比一般小公司不知强多少倍。
理由如下:
A、在一般的软件公司混:
1、只是在某个领域可能会收获一定的技术。但这种技术很难有大的优势。
所以无论怎么做,很难在技术能力上有所大成就。
2、项目的技术(编码及测试)标准太低。因为没见过真正的编码及测试要做成怎么样, 也可以说是编程思想,测试思想落后吧。 所以在技术思想上难有大作为。
3、项目管理能力不足。
4、好处是什么都做,能力全面。但是全面的能力没有正规化。
结论:所以无论在技术上的成长,还是管理上的成长,一般的软件公司混下去,几乎成长为自己理想中的人物,几乎不可能。
B、在大型外包公司混:
1、归属感差。如果外派到客户现场,归属感极差。
2、员工技术成长较依赖项目。如果项目不好,的确人的技术成长难有保证。但遇到好项
目, 那技术可能是国内甚至全球领先的。
3、项目管理成熟科学。可以学到最好的项目管理知识。
4、项目质量标准严格。可以学到编程及测试思想。
结论:归属感差是事实,技术成长依赖项目也是事实。但是成熟的项目运作模式及高度的编码、测试质量要求,绝对在技术之外能将一位员工打造成某个领域 的大师。 对于当前绝大多数的开发测试人员来说,大家追求的可能就是技术能力;当然没有错,但大家也可以思考一下,大家都追求技术实现的能力去了,抢这种岗位的竞争肯定要激烈些吧;但是否合格的项目管理人员,有编程思想的人员就很少呢,这种人是否也能抢手、薪水更好呢?
二、分享下本人在外包的经历:
再说说本人的经历,本人曾在软通动力及海辉软件集团都做过外包,共干了7年。虽算不上什么技术牛人,但确成为软件行业管理上的高手,对项目及交付运营的管理已超出了软件行业本身的范畴了。虽然现在不在软件行业混,混得算不上特别好,但无论怎样凭着这些本事,到哪都不会差的。
我之前做的是华为外包,从2006年8月进入华为外包圈,这家公司叫四达后被软通动力收购,一直干到2009年11月。这三年最大的收获是,知道了什么才是真正的做软件,主要懂得了编程及测试思想及标准,但我的技术能力一般,不好不差那种。
2009年11月进入海辉软件集团,做PL,一年后做PM,文思与海辉合并后的交付经理等,虽然我的职位在BU算不上高,但在某些能力上,BU几乎找不出一位可达到我这种水准的。一直干到2013年6月。在文思海辉的几年,是我在软件行业收获最大的几年。最初做PL时,带的项目很痛苦,但我带得特别好,最后把客户一个大部门的项目全接到我的手上来了,这时回想起来,越是痛苦的事就越是自己的短板,自己只要坚持搞定变成不痛苦了,就变成自己的能力收获了。所以有人在外包遇到痛苦就跑,这种人太挑剔环境,永远难以成长。
后来在文思海辉做了很多项目,也接触了客户一些厉害的项目管理人员,在这合作中把客户的长处特点,及公司教的一些东西,在项目中去实中去实践。什么目标管理,6西格玛的精髓,CMMI、敏捷等无形中全掌握了,并会根据任意项目或公司的特点来进行设计,这已是一种超越行业的能力了。所以外包好好呆,体验下不同类型的项目,对自己的成长有好处。这样就能越来越清楚自己的长处及短板,最后做到取长补短。
还有文思海辉给我的,只要在文思海辉能做到骨干成员,公司培养真是太好了。公司每年会有总监及副总裁,甚至董事长级的培训,及各种交流。我就曾经参加过海辉原董事长孙振耀的几次培训及交流。说实话太受益菲浅了,这些东西是客户那里完全学不到的。这是我核心竞争力最大的资本,现在不管是哪个行业的人,在一起吹水什么运营管理 ,只要张口就让人膜拜。文思海辉的中高层质量是外包界最好的,有最好的视野和最好的管理,最好的培训。只要自己能与他们进行互动,就能受益良多。
再举例一位同事的故事。他走的是测试路线,外包比我干得还久,但他在外包的沉淀,使得他在测试方面的造诣,不管是测试理论及能力等等方面,堪称业界大师级水平,现在自己开培训机构去了,专为软件行业培训测试人才。
很多人想不断地尝试自己觉得靠谱的岗位,世界上是没有100%满意的岗位的,如果自己不静下心来好好做,一直浮燥下去,真的难有什么真正的收获。凭我的优势能力,可以符合华为、百度、阿里等公司不错岗位的要求。大家认为我应当混得不错吧,但是以我的背景经历学历(不代表大家不行),永远没机会进入这些收入高的公司,所以我现在还在一般的公司混。但我想说在外包的确比不上华为、百度、阿里、腾讯员工的薪水,但只要好好干下去,也会创造出自己的一番天地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