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疆实验中学吧 关注:6,079贴子:227,067
  • 1回复贴,共1
自信,在现代汉语大词典里的解释是这样的,相信自己。这个解释我看不够全面。我认为,自信应该是做事情能够拿得起,事后能够自己承担后果。这样才称的上是自信。

   下面我来说说我认为自信应该必备的几种条件。

   第一,要自爱,不懂得爱自己还谈什么自信啊。

   第二,要自尊,没有自尊就是不自信。

   第三,要自理,生活都没有办法自理的人明显是不相信自己。

   第四,要自立,只有自立的人才能做事情拿得起。

   第五,要自主,什么事情自己都做不了主还是没自信的表现。

   第六,要自重,不懂得自重的人明显是自负。

   第七,要自制,管不住自己的人其实还是不自信。

   第八,要自量,没有这种状态,迟早变成自大。

   第九,要自咎,懂得自己责备自己,敢于承担后果是自信的根基,你才能走的更远。

   第十,要自负,这个自负是自己承担后果的意思,没有这个胆量就不叫自信。

   以上的十条是自信的条件,但不是缺一不可,当然也不可能全都具备,人无完人,自信也不是永恒的。谁都会有不自信的时候,关键是能够认识自己,调整自己。

   另外,自信是不是天生的,我不知道,但后天的培养是很重要的,我说的这十条都是后天培养自信要做的。这些都是必要的条件。能不能做到就全看你自己了,最后我还要说一句话,就是相信自己,做你自己,走自己的路就OK了。

   自信的另三种状态,其实我不说大家也猜的到,就是自卑,自负,还有的就是自诩。那么这三种和自信可以说是孪生的状态又有什么不同的结果呢?

   先来说说它们之间的关系。

   自卑的状态和自信的状态其实是对立和统一的矛盾体。为什么这么说?来看看自卑的定义,从现代汉语大词典里查到,其意思就是轻视自己,认为无法赶上别人。这种解释我们可以用一个词来统一一下,就是不自信。而自信的意思就是相信自己,重视自己。这种解释可见它们的对立的。那又如何统一呢?自卑和自信都是一种状态,是状态就不可能永恒。不过很多人被自卑吓倒了,回不过来身。所以持久了点。而自信的人,尝到了甜头,也可能把状态搞的持久点。这么一说就又是统一的了。

   自负又是怎么回事儿呢?和自信有什么关系。自负就是自以为了不起,俗话说就是自大。自负怎么来的,其实它和自信有关。它们两个状态都必须有一个必要条件,就是自满。但自满得有个度,过了就是自负,正好呢,就是自信。其实,自负的产生也不能都归咎于自信,还是得看人。不自持的人就可能自负。就是是说,这种人他有自信,但不完善,我说过自信要有的十个条件。也就是说他少了自持。他没有办法把握自己的欲望,无限满足膨胀就会出现自大。其后果如何呢?我等下再讲。

   自诩,这个词挺有意思,用三国典故形容比较贴切,就是鸡肋。食之无肉,弃之有味。是一个处在比较尴尬地位的状态,那么自诩何解呢?其实就是俗话说的自夸。那它又和自信有什么关系呢?为什么说它是鸡肋呢?我们先来看看自夸的意思,就是自己夸耀自己,就是所谓的“嘴把势”。说话最在行,也是他们最自信的事情。所以,它和自信确实是有点关系。说它是鸡肋也是很抬举这种状态了,毕竟鸡肋还是可以食之,有用的。自诩就是说就往大处说,做就基本不做啊。用在实在的地方就是没有一点用处。还真是远远不如鸡肋。

   看来这三种状态还都和自信有关系,那它们的后果会怎样呢?

   我觉得最先出事的就是自卑。上面也说了,自卑这种状态往往是让人泥足深陷的,无法自拔。这就会导致自馁,妥协,放弃。看看这三个词,都是比较怕人的。生命就此即将结束。其实,自卑不是无药可救的,感觉有自卑了,就及时的调整自己,调整不了就去参加卡耐基的训练班。寻求帮助也是恢复自信的渠道。

   说到自负的后果,我只能说如果处理不好的话,结果是比自卑严重多了。当他自满的看不清自己,自鸣得意的时候,往往死的也巨惨烈。不是我说胡话,三国的关羽就是因为这个死的。如果说自卑还有的救,那自满基本无药可救。



1楼2008-02-10 17:59回复

       自诩,因为起状态处在比较尴尬的地步,所以它的后果也比较的尴尬。夸耀自己,耍“嘴把势”,起结果是有两种。第一种,就看结果,不说其他,算是好的,赵高就是,大家可以看看那段历史。第二种,那就是不好的,三国的杨修就是自食其果啊。他可算是聪明反被聪明误。是自诩的受害者。不过历史如何,毕竟个人不同,时间不同,环境不同,影响着结果也不同。所以说不要忽视自诩的后果。

       不管怎么说,在人这一生里,所要面临的处境很多,状态也是不稳定的。把持好自己就行了。
     

       自信是一种状态,我觉得刚出生的时候是具备的,但还不完全,也就是说,要教育才能使自信这种状态完善。那么,自信和教育有什么联系呢?

       我们知道,教育本身意义就是要教我们如何做人,如何做事。如果自信没有从教育中得到,那么他就不会做人,更谈不上做事了。

       这么一说,问题又出现了两个。一个是自信和做人有什么关系,另一个就是自信和做事有什么关系。

       我们先来看看第一个。自卑就是俗话说的不自信。那自卑的后果是什么呢?最后的结果就是自取灭亡。会不会这么严重,我们来分析一下。不自信的状态原因有很多。比如,不自爱,不自尊,不自立等等,都是引起不自信的原因。那这些原因如何引起的,我想就要引到教育的问题上了,这个问题我等下再谈,先说说自卑的后果。我就列了三条,看看后果怎么样?不自爱,那是在伤害自己,就是自残。这个的后果可大可小,赶上个脾气大的就是自杀。不自尊,一个不懂得尊重自己的人,别人也不会尊重他,如果没有一个人尊重你,想想都是件可怕的事情,后果就不用说了。不自立,一个什么事情都没有办法自己完成的人还能指望他干什么呢?可见不自立的人活着也真是没有意思。以上的三种状态就已经是让人很头痛的了,如果在列举些出来,我看就都该自杀了,所以,自卑的后果就是抑郁,条件一允许就会出现自杀。

        第二个,自信与做事它们有什么关系呢?一个没有自信的人,我上面都说了,很明显他们都没有办法做人了,就更加做不了事情,我在这里要说的是有了自信会做出什么事情,以及后果会怎样?一个人有了自信,他有自信,相信自己才可能拿得起这件事情,至于后果会怎样?是好事还是坏事,那就取决于他的道德。这就是说自信是做事的必要条件,道德是做事的允要条件。一说道道德就又和教育联系起来了,这个我也等下再说,做人有好的道德做事才能造福人类,不然就是祸害人间。可见自信是不会选择人的,不管是好人还是坏人都的具备自信才能做事情。

        上面谈了半天都出现了一个问题,就是教育问题,那么教育和自信又如何呢?

        我先来侃侃家庭教育,自信的状态第一个来源于家庭教育,为什么这么说,因为家庭是第一受教育的场所,孩子以后的成长完全取决于家庭教育。孩子刚出生的时候本能就具备自爱,所以当他们受到了伤害他们会大哭以提醒家长。具备自尊,所以他们会先对你笑,如果你没有回应,他们还是大哭来表示抗议。可见,自信刚出生的时候是具备的,只是还不完善。当孩子成长的时候,他们需要鼓励。他们也会自己做事情,这是孩子们第一次准备自立。但可能会把事情搞砸。他们还不懂得自负,可能会找借口,可能会说谎。但我希望家长能够给于孩子肯定,这样,孩子才有信心去接着做事情,不然,你当头就是一棒,孩子还小,他们受不了,以后也就失去了自信完善的最佳时机。

        校园教育,这个教育是什么时候的产物,我还没有搞清楚,但是可以肯定的是,古代没有。现代的校园教育与其说是教书育人不如说是受钱喂食。就是收了你的学费,我传给你知识以应试。至于你做好人做坏人,我想他们自己还没有搞清楚呢。也只能是误人子弟了。这种只是教你知识不教道德的教育,怎么能和自信挂上勾呢?明显的脱节了。

        再者就是社会教育了,这个教育是最实际的,也是最打击人的,当然也是最磨练人的。这种教育书本上没有,因为它和书本教育大多背道而驰。所以,很多是孩子出了社会以后变化就是很大的,叛逆,乖僻,报复等等。为什么会这样呢?就是上面的脱节加上现实的打击。使的原本就不太完善的自信消失。从而做出些正常的行为,但往往结果是很悲哀的。

        好了,自信的问题和教育的问题都谈到了,可以说很多时候我们也没有办法自己完善,寄希望于教育上。希望大家以后为人父母,为人师表的时候都能够引以为料。
    


    2楼2008-02-10 17:59
    回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