值得注意的是,既然是混通俗娱乐小说圈儿,就该遵循这个圈子中的规律。读武侠、玄幻之类小说的读者,主要是为了追求阅读时的快感,对写作水平的要求并不是太高,因此在品鉴通俗小说时,不宜生搬硬套“文学奖”评判时的那些标准,过多地强调写作技法、人物刻画、文笔凝练之类,按正统文学那样去做要求,而应该遵循通俗娱乐小说领域自己的评判标准。当然,虽然评鉴的标准有所变化,写作功底、写作技法在其间的比重有所下降,却不表示这些东西无关紧要,多烂都无所谓,更不表示娱乐小说的文笔和写作水平就不存在客观上的优劣之别。
更有一些人认为,世间的书并无好坏之分,所谓“萝卜青菜,各有所爱”,每个人都是一个独立的个体,只要自己觉得好看,那这部书就是好书,并不存在客观的标准,这种看法几乎要让笔者笑掉牙齿——若是按这种逻辑,《战争与和平》和小学生作文岂非也没了高下之别?
其实所谓的“好看”,不过是个人的主观感受,仅仅能代表个人意见,而人和人的赏鉴水平是存在差异地,那些品味较差的读者的个人感受并不值得提倡,反倒应该进行矫正,令其向更高处靠拢。笔者认为,阅读品味起初取决于读者个人的文学水平,之后则会随着读书阅历而逐渐增长,如果能够虚心纳言,改弦更张,刻意阅读高于自己品味的作品,那这种增长速度就会更快。等到数年之后,回头再看那些自己曾经喜欢过的书,同样会觉得不堪入目,届时便会恍然自己的鉴赏力已然有了进益。可若是反过来,让那些读书较多,文学造诣较高的读者去看品味差者推荐的烂书,那无论硬着头皮看上多少本,仍然会觉得这种书难以下咽,更不会觉得自己的品味有所提升。由此也不难看出,不同作品确实在客观上存在高下之判,“萝卜青菜”的谬论完全不足取信。
读书的过程,也是提升自己品味的过程。在读过几本诸如《神墓》、《吞噬星空》这样的三流作品之后,应该对自己有新的展望,去试着见识一下更上档次的东西,并在其中得到更大的乐趣,同时通过这个过程提高自己的赏鉴水平,切忌不思进取,牢牢抱住那些腐坏的沉渣不放,自甘堕落,流于低俗,一辈子沉浸在三少、番茄搞出来的那种垃圾作品中不能自拔,徒惹方家发笑。有些人非但不思提高自己的阅读品味,反倒在看过《凡人修仙传》这种烂书之后便志得意满,自觉已然品尝到了人间至乐,反倒还沾沾自喜起来,其状就如那井底的青蛙,一生只浸泡在黑污的泥淖中,只见过头上的一角天空,却不知外界那极目辽阔、清新出尘的醉人景象,实在是令人又觉好气又感可怜。
笔者写这篇评荐的原因之一,便是希望能藉此而让一些喜读通俗小说的同道能从“起点推荐榜”这种误人不浅的骗局之中挣脱出来,从此远离那些低级趣味,领略并接受档次更高的作品,让如今“烂书高居榜首,佳作无人问津”的畸形现象得以缓解,让那些水平低劣,却广受众人追捧的烂书原形毕露,归于它们应在的位置。
综上所述,即使是通俗娱乐小说,仍然存在客观上的水平高下,虽然其对文笔的要求低于正统文学,对写作技巧也无须看得过重,但这些却也绝对不能太次,否则就会严重影响阅读时的感受。如果遣词造句的功夫还停留在《缥缈之旅》、《鬼吹灯》这种仅达通顺的层次,读起来势必会感到僵硬生涩,就算再好的情节也会颜色大减;如果连起承转合、前后呼应、埋设伏笔、抖解包袱这些最基本的写作技巧都不具备,那写出来的书必然会沦落到《星辰变》、《盘龙》这种流水账的档次,读起来寡淡无味;如果对人物刻画、形象塑造、场景渲染之类写作的基本常识一窍不通,那塑造出的人物形象就必然苍白单薄,沦为脸谱。
简而言之,对于娱乐小说,写作水平无须太高,但也决不能太过拙劣。当然,仅有遣词造句和写作技法还远远不够,通俗小说最重要的还是情节,能将上述三个方面达到水准之上的作者比比皆是,但其写出来的作品却参差不齐,下品迭出。一部好的作品,情节布设必须要做到不落窠臼,这样才能够吸引读者,让他们读时如身在局中,不忍释卷。若是将小说写成《斗破苍穹》、《佛本是道》这种简单幼稚的升级文,情节不断雷同重复,像幼儿园读物般平铺直叙,毫无悬念,那文笔就算再好,想象就算再绚丽出色,读起来也势必味同嚼蜡。若论文笔,《九州牧云录》绝对能够位列上品,然而其情节构架过于低劣,读起来了无生趣,最终彻底毁掉了这部作品。
然而,文笔和情节都兼具了,却还不是最高的境界。真正的好作品,必须要做到具有感染力,能让读者感觉心潮澎湃,无法自抑,令他们时而激昂喜悦,纵情大笑,时而又泪盈眼眶,悲痛莫名,而不只是麻木地翻页打发时间。事实上,感染力也正是文字最难达到的境界。若是还能让自己的书兼具知识性和现实指导意义,那便是真正的大圆满。
最后唠唠叨叨说了这么多,想必又要被骂了,啰嗦、说教、刻薄、自以为是、狂妄自大之类,想也想得到,一些心中挚爱的作品被我贬低得一钱不值的朋友们估计也会跳脚。我这人最大的缺点就是喜欢实话实说,平素在实际生活中,被迫长久绷着虚伪的假面,辛苦非常,因此在网上就想活得实在自在一些,所以这次思虑再三,终究还是没能忍住,如有冒犯,还望大家多多海涵,毕竟就算是不中听,也全是在下的肺腑之言,也是希望兄弟们能够少走一些弯路。大家在怒斥我见识浅薄、不识珠玉的时候,也不妨静思一番,自己的鉴赏力是否还有进益的空间。
最后还是那句已经说了三遍的旧话——如果诸位能因此文而结识自己喜欢的作品,我将不胜高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