袁崇焕吧 关注:9,114贴子:661,421

【垃圾窃明】谁是英雄,那些曾战在辽东大地上的人,才最有发言权

只看楼主收藏回复



1楼2008-02-03 12:41回复
    关宁军获知袁崇焕下狱即抗命而走,不知道他们为的是什么,不知道袁崇焕有什么魅力值得他们这样做,他们这帮大明精锐比现在的某些聪明人可傻多了,他们肯定也不如三百多年后的某些人那么了解袁崇焕,否则他们怎么会为了一个国贼而抗皇命呢,这些人口口声声了解历史,那必定会比关宁军的这些傻孩子更了解那段历史那个人的。或者说关宁军中不论纵横沙场的老将还是忠勇的士兵,都傻的很,都被袁崇焕愚弄了所以才不服皇命只服督师,这断然不能是因为袁崇焕的人格魅力使然,你看人家毛帅的旧部,当时不反,隔了许久许久才反,多聪明啊,哪像袁崇焕的旧部,傻得紧,人家的毛帅的旧部才是因为主帅被杀而反的,人家毛帅才是得人心,你看他旧部反得多彻底,哪像傻兮兮的关宁军,一纸书信就召回去了,反得多不坚定啊 


    算了,不讽刺了。我只是真的心里难平而已。想想你们在做的是什么事,别以为自己只是在跟风那么简单,所谓三人成虎,你们正在做的,是在颠覆中华民族的历史,颠覆的不止是那个天牢传书的人,那个因人格魅力凝聚了大明朝末年唯一可战之兵的统帅,你们是在颠覆那段历史。凭的是什么,就凭还没有定论的一些相互矛盾的公说公有理婆说婆有理的史料?省省吧,历史的真相终会还原,但不是在我们这些门外汉手中。你们瞎掺和能得到啥,除了推倒一个英雄给历史留个空洞,还能有什么用。等两天无聊了,再推倒一个,谁呢,郑成功,寇匪出身,军阀世家,郑家一手遮天却没能在区区清兵手下守住福建,不错,可以大做文章。史可法呢,文人一个,不懂军事,瞎指挥,间接害死扬州百姓,断送南明花花江山,恩,也有文章可做。再之后呢,戚继光,文天祥,岳飞,你们就一个一个折腾吧。谁是完人了,谁能不被你们抓到点模棱两可的东西了,谁能在所有正史野史里都完全被推崇了?要找点所谓史料还不容易。欲加之罪何患无辞,从岳飞到袁崇焕,哪个被加罪名时不是大条道理。所以了,谬论好编,证据也好杜撰,要评价历史人物,重要的是凭良心,如此而已 

    想想将来你的孩子问你明末有什么英雄人物呢,你告诉他没有,你告诉他辽东那块风烟滚滚铁马金戈的土地上没有英雄,从四川到广西到浙江,那些背井离乡的将士在黑土地上抛头洒血,所甘心用命的统帅,只是个国贼,你怎么忍心。或者你说有,他叫毛文龙,孩子问你他所守卫的土地挡住了满清大军的铁蹄吗,你说没有,但有一个人能挡住,坏人只能绕过他的防线,进攻皇帝不让他管辖的地方,可惜他是个国贼。你怎么忍心 


    谁是英雄,那些曾战在辽东大地上的人,才最有发言权,他们崇拜谁,我信谁,如此而已。若那些纵横沙场的将士也是被愚弄,那我情愿跟他们一起被愚弄。诸君以为然否


    6楼2008-02-03 12:43
    回复
      2025-11-22 03:06:25
      广告
      不感兴趣
      开通SVIP免广告
      天启到崇祯,袁多年的正面形象,是根深蒂固,由杀他的大明皇家一手宣扬的,却能在顷刻反转为国贼形象,真与今天倒袁之风如出一辙。真正的悲哀 
      ----------------------------------------------
      别的先不说,给你这句话找点论剧好不??寒假党...


      7楼2008-02-03 12:45
      回复
        所以了,我只相信现在公认的历史,公认的历史中,袁是英雄
        ----------------------------------------------------------
        怪了,某家上大学前都不知袁是何许人,上大学后看了部<<碧血剑>>才知袁崇焕其人,也不知这历史是谁公认的....
        相反,还在读幼儿园时,老师和外公就给偶讲过岳王的故事,不看书都知道岳王是大英雄,大豪杰......虽然奴酋给袁平了反,可袁有这待遇么??


        8楼2008-02-03 12:53
        回复
          实在看不下去了,见过抒情的,可真还没见过这么能抒情的......不过说句公道话,楼主比昨天哪俩满嘴喷*的元首要强,虽说还比不上商羊,可也算个人材了!!!


          9楼2008-02-03 12:57
          回复
            回LZ:
            所以了,我只相信现在公认的历史,


            你和当年那些吃袁崇焕的肉的人,有什么区别?????
            他们也是只相信现在公认的。当时公认的袁就是汉奸


            10楼2008-02-03 13:06
            回复
              • 221.221.3.*
              楼上的 平辽到京袁大人,我实在不想说你什么了.
              你没读过书不怪你,请不要以此自豪.
              ”自袁死后,明边事逾无人,亡之兆峥也.”这是清实录上的话,骄横的侵略者可没有为袁说话的义务.
              天牢传书,闹市被弃,袁心中会想什么那?
              想来想去,大概只有”天日昭昭”四字了吧........
              楼上的知道这四个字的意思吗?


              11楼2008-02-03 13:20
              回复
                • 218.2.110.*
                呵呵,强!”自袁死后,明边事逾无人,亡之兆峥也.”这是清实录上的话。抒情党,胡说党,刷屏党,你们看过历史书了吗


                12楼2008-02-03 13:23
                回复
                  2025-11-22 03:00:25
                  广告
                  不感兴趣
                  开通SVIP免广告
                  不是自作孽不可活六个字或者罪有应得这四个字吗


                  13楼2008-02-03 13:25
                  回复
                    • 60.209.227.*
                    "那我情愿跟他们一起被愚弄",汉军羽林校尉居然情愿自己被愚弄!真是不可救药了.


                    14楼2008-02-03 13:26
                    回复
                      • 218.2.110.*
                      呵呵,连Usstedu都不敢驳袁大人在蓟州做的事情,专门派抒情党上来送死


                      15楼2008-02-03 13:28
                      回复
                        • 218.2.110.*
                        从1622年熊廷弼坚壁清野开始,明朝的辽东防御经历了王在晋、孙承宗、高第、王之臣、阎鸣泰等经略或督师,最后到袁大人放后金入蓟门足足有7年时间,在从1622年到1629年这么长一段时间就只有袁大人出了大问题。 
                        而袁大人督师出镇督师山海关并总领蓟、辽两镇的时间从1628年八月才开始的到次年的十月,仅一年多一点皇太极就蓟门入塞了,前面那么多年都没有的事情,怎么袁大人一掌握辽东镇、蓟镇、东江镇的极权就发生了?值得一提的是,袁大人权力最大他连巡抚都请撤了,他银子费得也最多,受皇帝的支持和信任也最多,大话更是多——“五年平辽”、“断不敢诱奴入犯蓟辽”、“必不令敌越蓟西”(全部落空),可结果却异常的糟糕,原因到底是什么呢?


                        16楼2008-02-03 13:32
                        回复
                          • 58.217.131.*
                          顶LZ~~~


                          17楼2008-02-03 13:57
                          回复
                            • 117.11.131.*
                            我只问一句,哪家公认的历史?


                            18楼2008-02-03 15:21
                            回复
                              2025-11-22 02:54:25
                              广告
                              不感兴趣
                              开通SVIP免广告
                              • 124.115.223.*
                              楼主说的值得思考,顶lz


                              19楼2008-02-03 16:03
                              回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