多情六一
又到周末了,很期盼周末,一种围炉夜话的温暖与恬静。和老公一起看《士兵突击》,一起争论那些熟稔的场景与台词,为荧屏上他们的突击之路或喜或忧,浑然间已经忘却我们是两个正在迈向不惑之年的社会人,讨论自己曾经坚持的东西,比如理想,比如信念,比如真诚。当原本属于不容置疑的概念逐渐变得模棱两可,当过剩的聪明才智被挪作他用,当公平、公正和公开成为笑柄,无数的人和最初的成才一样努力钻营最大化的利益,兰晓龙以迅雷不及掩耳盗铃之势抛出来一个伍六一!
伍六一,我喜欢写成561,三个字,个个普通,却走了一段最艰难、最宁折不弯的路,说起他,真的只能是叹息,多情的六一,好好保重。
初看电视剧时,很为六一那种火爆爆的脾气不解,干嘛非要跟自己过不去?对史今的关爱如此细腻,却非弄得外表横眉冷目;对三多从鄙视到恨铁不成钢、再到“你说的对,我们不是朋友还能是什么”的过程张驰有度,这样一个男人,一个兵,乍看上去有点张飞、李逵的影子,多看几遍后,才深深为一个男人内心深处柔弱细致的情意所感动,剧中三多的多愁善感不胜枚举,其实六一的多情一样令人扼腕长叹。
爱与关怀有很多方式,也许我们已经习惯了史今般的春风化雨,习惯了高城般的雷厉风行,对于身边那个经常以白眼、冷言或者不屑一顾对之的家伙,咋看都不顺眼。六一这种人,自己要强,同时也要求别人跟自己一样要强,只有比自己强的人,才能得到他由衷的尊重,六一尊重与关心的人是史今,甚至也包括老七,初来乍到且反应奇慢的许木木,“老乡见老乡,两眼汪汪汪”和满口大白牙的笑,让六一咬牙切齿到极点。三多笨虽笨点,可心里分得清谁好谁不好,所以六一就是把他骂得狗血喷头,他也知道那是六一“好”的方式,这一点上我真是太佩服三多了,换成我,只怕新兵连第一天就得跟伍六一打起来。
中国自古不乏刚猛勇士,只不过随着理学的思想桎梏与封建奴性荼毒的持久,越来越多的男人褪化得柔弱而怯懦,(插一句,相当钦佩易中天先生之《闲话中国人》及《中国的男人与女人》。)六一最基本的特点就是宁折不弯与好胜心极强,他不希望史今为了一块木头毁掉军旅前程,他不希望成长后的三多依旧不能独立地思考自己的问题,这种恨与爱复杂地交织在一起,恍惚间,又泪流满面地回到两幕最让人心碎的场景:
老A考核的最后一段路上,六一一瘸一拐地拉响求救信号弹,面目狰狞地吼着三多“快跑啊!快跑”,自己却猝然倒地,像一座山一样失去了支撑。
病房内,白墙,鲜花,阳光,身着病号服的六一有些憔悴,有些单薄,第一次看到六一的单薄,“许三多,到了那里,再不能从一个孬兵开始”,话说得很淡很淡,仿佛不相干,是呀,到了老A的三多,不仅不可能有史今那样阳光般温暖的鼓励,甚至连六一横眉冷对的关怀也没有了,他在担心这块木头,没有了我们,没有了七连,你能站稳吗?
当所有人离开六一的视线,他还是没能控制到最后,刚猛勇士的泪水沾湿了紧咬嘴唇的脸庞,那无声的抽噎,代表了希望破灭?代表了离别军营?还是代表不甘心却又无可奈何?老七的赠言不幸言中了,太过要强的人,往往会以一种悬殊极大的失败而结束,项羽乌江自刎的惨烈之风仍在,后人不暇自哀又何其多也。
很多人为六一决绝地离开军队表示遗憾,司务长挺不错呀,相信六一一定能干好。是的,尽管我也希望六一能留下来,为老七留下来,为三多留下来,为一种刚猛之气留下来,但说到底,我还是同意他不想让灵魂都变瘸的决定,人生的事,希望是一回事,但必须选择时,往往又与希望背道而驰。
外冷而内热的六一,刀子嘴豆腐心的六一,多情的六一,令人心疼的六一。
我问老公,这么多军人里你谁喜欢谁。
老公说六一,我知道,在他身上多多少少有点六一的影子。
又到周末了,很期盼周末,一种围炉夜话的温暖与恬静。和老公一起看《士兵突击》,一起争论那些熟稔的场景与台词,为荧屏上他们的突击之路或喜或忧,浑然间已经忘却我们是两个正在迈向不惑之年的社会人,讨论自己曾经坚持的东西,比如理想,比如信念,比如真诚。当原本属于不容置疑的概念逐渐变得模棱两可,当过剩的聪明才智被挪作他用,当公平、公正和公开成为笑柄,无数的人和最初的成才一样努力钻营最大化的利益,兰晓龙以迅雷不及掩耳盗铃之势抛出来一个伍六一!
伍六一,我喜欢写成561,三个字,个个普通,却走了一段最艰难、最宁折不弯的路,说起他,真的只能是叹息,多情的六一,好好保重。
初看电视剧时,很为六一那种火爆爆的脾气不解,干嘛非要跟自己过不去?对史今的关爱如此细腻,却非弄得外表横眉冷目;对三多从鄙视到恨铁不成钢、再到“你说的对,我们不是朋友还能是什么”的过程张驰有度,这样一个男人,一个兵,乍看上去有点张飞、李逵的影子,多看几遍后,才深深为一个男人内心深处柔弱细致的情意所感动,剧中三多的多愁善感不胜枚举,其实六一的多情一样令人扼腕长叹。
爱与关怀有很多方式,也许我们已经习惯了史今般的春风化雨,习惯了高城般的雷厉风行,对于身边那个经常以白眼、冷言或者不屑一顾对之的家伙,咋看都不顺眼。六一这种人,自己要强,同时也要求别人跟自己一样要强,只有比自己强的人,才能得到他由衷的尊重,六一尊重与关心的人是史今,甚至也包括老七,初来乍到且反应奇慢的许木木,“老乡见老乡,两眼汪汪汪”和满口大白牙的笑,让六一咬牙切齿到极点。三多笨虽笨点,可心里分得清谁好谁不好,所以六一就是把他骂得狗血喷头,他也知道那是六一“好”的方式,这一点上我真是太佩服三多了,换成我,只怕新兵连第一天就得跟伍六一打起来。
中国自古不乏刚猛勇士,只不过随着理学的思想桎梏与封建奴性荼毒的持久,越来越多的男人褪化得柔弱而怯懦,(插一句,相当钦佩易中天先生之《闲话中国人》及《中国的男人与女人》。)六一最基本的特点就是宁折不弯与好胜心极强,他不希望史今为了一块木头毁掉军旅前程,他不希望成长后的三多依旧不能独立地思考自己的问题,这种恨与爱复杂地交织在一起,恍惚间,又泪流满面地回到两幕最让人心碎的场景:
老A考核的最后一段路上,六一一瘸一拐地拉响求救信号弹,面目狰狞地吼着三多“快跑啊!快跑”,自己却猝然倒地,像一座山一样失去了支撑。
病房内,白墙,鲜花,阳光,身着病号服的六一有些憔悴,有些单薄,第一次看到六一的单薄,“许三多,到了那里,再不能从一个孬兵开始”,话说得很淡很淡,仿佛不相干,是呀,到了老A的三多,不仅不可能有史今那样阳光般温暖的鼓励,甚至连六一横眉冷对的关怀也没有了,他在担心这块木头,没有了我们,没有了七连,你能站稳吗?
当所有人离开六一的视线,他还是没能控制到最后,刚猛勇士的泪水沾湿了紧咬嘴唇的脸庞,那无声的抽噎,代表了希望破灭?代表了离别军营?还是代表不甘心却又无可奈何?老七的赠言不幸言中了,太过要强的人,往往会以一种悬殊极大的失败而结束,项羽乌江自刎的惨烈之风仍在,后人不暇自哀又何其多也。
很多人为六一决绝地离开军队表示遗憾,司务长挺不错呀,相信六一一定能干好。是的,尽管我也希望六一能留下来,为老七留下来,为三多留下来,为一种刚猛之气留下来,但说到底,我还是同意他不想让灵魂都变瘸的决定,人生的事,希望是一回事,但必须选择时,往往又与希望背道而驰。
外冷而内热的六一,刀子嘴豆腐心的六一,多情的六一,令人心疼的六一。
我问老公,这么多军人里你谁喜欢谁。
老公说六一,我知道,在他身上多多少少有点六一的影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