兵法吧 关注:8,166贴子:68,363
  • 9回复贴,共1
长平之战,廉颇坚守不战。赵括全线出击,以至于赵军被分割,主力被保围,最终惨败。赵括得了个纸上谈兵的历史臭名。赵括此人熟读兵书,亦是名将之后,真的只有纸上谈兵的本事?赵惠文王能从其父兄手中夺下王权,真的只是个用人不察的庸主?长平之战赵括用险而亡是咎由自取还是兵家之常?赵括真的一点机会没有么?


来自Android客户端1楼2014-04-05 15:43回复
    长平之战几个疑点值得深思:其一赵军45万出击,最终被坑杀40万!战死5万左右?秦军可是伤亡过半了!其二若赵括是冒进,落入重围还能军阵不乱,还不趁早突围,更能坚守46天!其三赵军投降为何是在赵括死后,若赵括无能安能在绝地稳定三军?其四秦军3万左右军队能阻断45万赵军退路?


    来自Android客户端6楼2014-04-06 23:49
    回复
      2025-08-12 09:18:46
      广告
      不感兴趣
      开通SVIP免广告
      所以我推测赵括的战略构想是这样的:以赵军主力为诱饵,诱使秦军全军出击,形成合围,然后里应外合,中间开花,形成反包围


      来自Android客户端7楼2014-04-06 23:56
      回复
        所以我推测赵括的战略构想是这样的:以赵军主力为诱饵,诱使秦军全军出击,形成合围,然后里应外合,中间开花,形成反包围


        来自Android客户端8楼2014-04-07 00:00
        回复
          此计甚险,然而势在必行,赵王军令下,赵国耗不起,也只有此计可行。这也符合初出茅庐的将领才敢做的


          来自Android客户端9楼2014-04-07 00:09
          回复
            当然此计的关键在反包围,要合围60万秦军,赵国办不了!这需要诸侯介入,当时秦赵实力好比现在的美俄。两虎相斗诸侯都在观望,都想着两败俱伤,坐收渔利。姑且看成美俄在克里米亚的对峙。秦强赵弱,诸侯作壁上观,看似对赵不利,然此计一出,诸侯就不能不管了


            来自Android客户端11楼2014-04-07 00:30
            回复
              赵军45万主力深陷重围,主将黄口小儿,看似秦军兵不血刃,赵军覆灭就在顷刻间。这种结局可不是诸侯所想要的吧!本来想双方厮杀,战事胶着,可现在出现一边倒!好比美军在克里米亚包围俄军主力,准备围剿,这个时候某国肯定要出手了吧,所以诸侯应该出兵解围的。这点正是赵括所设想的。事实上这也是战国后期合纵灭秦的最佳时机了


              来自Android客户端12楼2014-04-07 00:43
              回复
                不怕神一样的对手,就怕猪一样的队友!赵括这次遇到了对手,更是遇到了队友!赵括这一败,死的的不仅仅是赵国,更是制造了山东诸侯团灭啊!


                来自Android客户端13楼2014-04-07 00:58
                回复
                  2025-08-12 09:12:46
                  广告
                  不感兴趣
                  开通SVIP免广告
                  综上来看,赵军被围非是赵括冒进,而是有意为之,可从上述疑点推测。赵国国情,赵王军令是此计实行的必须性。战国形势,赵军处境是谋划此计的客观因素。所以我觉得长平之战失败不是赵括无能而是诸侯自掘坟墓!1947年张灵埔在孟良崮也用此计,结果还是失败了,同样原因,队友不给力啊


                  来自Android客户端14楼2014-04-07 01:22
                  收起回复
                    批评赵括的人,只观长平一役。却不了解当时战国形势,长平之战,实是秦赵对抗到白热化的阶段!赵国没有余力支撑这场战争,速战速决,是其唯一选择


                    来自Android客户端21楼2014-04-09 20:04
                    回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