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页资讯视频图片知道文库贴吧地图采购
进入贴吧全吧搜索

 
 
 
日一二三四五六
       
       
       
       
       
       

签到排名:今日本吧第个签到,

本吧因你更精彩,明天继续来努力!

本吧签到人数:0

一键签到
成为超级会员,使用一键签到
一键签到
本月漏签0次!
0
成为超级会员,赠送8张补签卡
如何使用?
点击日历上漏签日期,即可进行补签。
连续签到:天  累计签到:天
0
超级会员单次开通12个月以上,赠送连续签到卡3张
使用连续签到卡
08月05日漏签0天
王君安吧 关注:231,337贴子:2,169,914
  • 看贴

  • 图片

  • 吧主推荐

  • 视频

  • 游戏

  • 10回复贴,共1页
<<返回王君安吧
>0< 加载中...

【天清气明】你知道这些清明习俗吗?

  • 取消只看楼主
  • 收藏

  • 回复
  • 彭妮妮annie
  • 念念余情
    11
该楼层疑似违规已被系统折叠 隐藏此楼查看此楼
又是一年清明至
细数之前,先上一张,萌萌马,食青团。我知道不放图,大家是不幸福的。。

这应该还有一张是小白将青团放嘴里的瞬间,楼楼找不着了,谁有的贴上来哈。谢谢。


  • 彭妮妮annie
  • 念念余情
    11
该楼层疑似违规已被系统折叠 隐藏此楼查看此楼


此时,气清景明,风日和煦。正是踏青的好时节。
踏青,又叫探春、踏春,就是指春天到郊野去游览。中国的踏青习俗由来已久,传说远在先秦时已形成,也有说始于魏晋。据《晋书》记载:每年春天,人们都要结伴到郊外游春赏景,至唐宋尤盛。北京民俗历来也有踏青的讲究,每当青草依依、清水涟涟之时,人们便脱下长布衫,走出四合院,三五成群到乡野山间赏景散心,一冬的沉闷一下子便烟消冰释。


2025-08-05 11:55:55
广告
不感兴趣
开通SVIP免广告
  • 彭妮妮annie
  • 念念余情
    11
该楼层疑似违规已被系统折叠 隐藏此楼查看此楼
莫辜负这大好春光。。


  • 彭妮妮annie
  • 念念余情
    11
该楼层疑似违规已被系统折叠 隐藏此楼查看此楼
吃寒食
寒食节是汉族传统节日中惟一以饮食习俗来命名的节日。
由于,我是吃货,也被萌萌马的图图给萌到了。所以,这里特地普及一下。
湖南人,没吃过这个东西哈。
不过,可能很多江浙地区的朋友再熟悉不过了。
那就是青团。



  • 彭妮妮annie
  • 念念余情
    11
该楼层疑似违规已被系统折叠 隐藏此楼查看此楼
青团,又叫艾团,是一种用草头汁做成的绿色糕团,蒸熟出笼时用毛刷将熟菜油均匀地刷在团子的表面,所以青团碧青油绿,糯韧绵软,甘甜细腻,清香爽口,从色彩到口感都有着春天的气味,是清明与寒食节时南方民间的一道传统点心。吃青团主要是流行于江浙一带的清明节节日食品。用青艾的汁与糯米粉一起调和,将豆沙馅、芝麻馅等馅料包入,做成一个个如小孩子拳头大小的绿色的团子。
看来,很诱人的呢,我们这里的糍粑和这个青团会是一个味道嘛?


  • 彭妮妮annie
  • 念念余情
    11
该楼层疑似违规已被系统折叠 隐藏此楼查看此楼
戴柳插柳
清明节植树的习俗,发端于清明戴柳插柳的风俗。是什么原因使得平凡的柳条有了如此非同寻常的身价?
有三种传说。最古老的传说,是说为了纪念教民稼穑耕作的祖师—神农氏,后来由此发展出祈求长寿的意蕴。
再晚点的传说与介子推有关。据说晋文公率众臣登山祭奠介子推时,发现介子推死前曾经靠过的老柳树死而复活,便赐老柳树为“清明柳”。
更晚点的传说是唐太宗给大臣柳圈,以示赐福驱疫。
这三种说法有一点是相通的,那就是都相信柳枝具有灵性,可以避邪。
端午节有插艾蒿辟邪的说法,清明有插柳辟邪之说。看来”柳“之“清明自是意义非凡。


  • 彭妮妮annie
  • 念念余情
    11
该楼层疑似违规已被系统折叠 隐藏此楼查看此楼
“小生柳梦梅,手持柳枝,特至此处,为大家辟邪驱疫,祝大家福寿安宁。”
O(∩_∩)O哈哈~ 配上君安这幅图怎样?


  • 彭妮妮annie
  • 念念余情
    11
该楼层疑似违规已被系统折叠 隐藏此楼查看此楼
此外,放风筝,蹴鞠,荡秋千。也是清明时节,流传下来的古老风俗。
流觞曲水,天暖气清。
无论是那一项,都告诉我们,新的节气到了,万物都在发生着变化。
走出去外面也是大好春光在。
草长莺飞二月天,
拂堤杨柳醉春烟。
儿童放学归来早,
忙趁东风放纸鸢。
楼楼记得这是小时候学过的这首诗。写的就是放风筝。
放风筝也是清明时节人们所喜爱的活动。每逢清明时节,人们不仅白天放,夜间也放。夜里在风筝下或风稳拉线上挂上一串串彩色的小灯笼,像闪烁的明星,被称为“神灯”。过去,有的人把风筝放上蓝天后,便剪断牵线,任凭清风把它们送往天涯海角,据说这样能除病消灾,给自己带来好运。
楼楼想说:这放风筝白天见过,晚上可就。。不敢粗来咯。。


2025-08-05 11:49:55
广告
不感兴趣
开通SVIP免广告
  • 彭妮妮annie
  • 念念余情
    11
该楼层疑似违规已被系统折叠 隐藏此楼查看此楼
荡秋千
是不是想说,荡秋千,谁没玩儿过啊。。
记得很多电视剧桥段中都有这样的姑娘坐在秋千上,自由玩耍,裙子啊,头发啊,随风飞舞,那叫一个美腻哇。。
没错,荡秋千源于民间劳作,唐宋时期盛行。也是古时女人最爱的一种游戏。
早在原始社会,我们的祖先为了取得食物,常要攀藤上树,在劳动中创造了荡秋千的活动。民间最早的秋千活动,人们称为“千秋”。传说是北方的山戎民族所创,开始时只是一根绳子,以手抓绳而荡。后来,齐桓公北征山戎族,把“千秋”带入中原,汉武帝时因为它与“千秋万寿”这个祝寿词冲突,而改为“秋千”,后来就改为用两根绳加踏板的秋千。到了唐宋时期,荡秋千逐渐成为女子嬉戏玩耍的游戏,女子们衣衫裙裾随风飘动,摇曳多姿,甚是好看。
到如今,荡秋千,不单单只是清明时节的习俗了,随处可见。。是小朋友很喜欢的一项活动。
荡秋千对于妇女尤其适合,传统医学认为女子多郁症,荡秋千是非药物解郁的好方法。
楼楼很赞同,坐在秋千上,尽情的挥洒,当然也要注意安全。
记得楼楼小时候最喜欢做的一件事就是坐在秋千上,边荡边唱:我要飞得更高!心情顿时愉快!


  • 彭妮妮annie
  • 念念余情
    11
该楼层疑似违规已被系统折叠 隐藏此楼查看此楼
楼楼以上的很多都是百科来的。。
在祭祀祖先的特殊日子里,不要忘记,这个重要的节气,也不要忘记中国传统的文化习俗,自是最好的。
就像越剧,在周围都是流行,先进包围的同时,我们越剧艺术也吸收了不少的新鲜元素,但骨子里的,传统的东西,还是很可贵的,那是属于中国的元素。
不太记得是谁说过这句话,戏曲的三个元素不能丢,“水袖,扇子,厚底靴。不然那还叫戏曲吗?
同样,传统的文化习俗,不能说一一都能做到,但至少不能忘记。


  • 彭妮妮annie
  • 念念余情
    11
该楼层疑似违规已被系统折叠 隐藏此楼查看此楼
再来一张,萌萌马。。瞧瞧,我家王老师呐一望。。
真是帅萌,帅萌的。
您这么好看,吧友们知道吗?



登录百度账号

扫二维码下载贴吧客户端

下载贴吧APP
看高清直播、视频!
  • 贴吧页面意见反馈
  • 违规贴吧举报反馈通道
  • 贴吧违规信息处理公示
  • 10回复贴,共1页
<<返回王君安吧
分享到:
©2025 Baidu贴吧协议|隐私政策|吧主制度|意见反馈|网络谣言警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