世界名著吧 关注:89,172贴子:783,821

回复:死者的非洲之旅

只看楼主收藏回复

握爪楼主 马上去乍得我


来自iPhone客户端56楼2014-03-15 14:11
收起回复
    我觉得世界人类总会是发展的,像非洲要么是奋起要么就灭亡,这种现状不可能维持下去。


    来自Android客户端57楼2014-03-15 18:25
    收起回复
      2025-09-10 19:45:31
      广告
      不感兴趣
      开通SVIP免广告
      真心佩服楼主我们单位也有非洲的项目,但我从来不敢去,看了楼主的贴,更不敢去了


      IP属地:湖北58楼2014-03-16 10:17
      收起回复
        关于出行……
        在大街上,最常见的是各种越野车,日系最多,美系其次(唉,中国车在这里很不受好评),因为路况太差,除了几个主要城市外,大部分地方都是土路。外加上汽油便宜(加满一辆四缸的越野车,150人民币也就到顶了),以及车价便宜(也就是国内相同款式价钱的一半多点)所以哪怕是领导们出行,也没有开轿车的。这里没啥“皮卡不准进城”的规定,各种大车可以堂而皇之的在街上转悠——不幸中的的万幸,是没有牛车进车(牛不少,但是没有牛车)。
        另一个不得不提的是摩托,在这里有个原则,“躲小车不躲大车”(仅限在城市里)。因为道路过于狭窄(首都除外)以及没有红绿灯(全国除三个城市外),城市内的路况并不好,车行缓慢,故横穿马路是件非常自然的事情。而司机们也会主动避让行人(这和他们的某种心态有关,以后细讲),和谐驾驶。但摩托不然,黑人喜欢的是大排量,噪音大,造型拉风的摩托,伴着震耳欲聋的黑人音乐(说唱和舞曲为主),大半夜喷着臭屁一样的尾气和能把死人唤醒的噪音以最高速一路狂飙过去——白天同样如此。所以和这种车抢道是个非常危险的事情。


        IP属地:辽宁59楼2014-03-16 15:53
        收起回复
          这就要说下黑人的酒驾问题。
          他们都喜欢有事喝点酒,没事弄酒喝,驾驶也是如此。在我无数次的行车中,时常能看到黑人司机一边开车,一边狂灌各种酒——啤酒居多,也不排除高度酒。哪怕在某些没有修好的土路上也是如此,所以因为酒引发的驾驶事故可算是罄竹难书。有时候我很懊丧的想:是不是被酒弄死的黑人已经被内战弄死的还多了……估计是政府都看不下去了,现在终于有了酒驾检测器(特点是喜欢找中国人而不是找黑人检测)。
          另一个事故起因是牛。当地很多道路上都有标志:注意牛。这些又大又笨的家畜时常如脑子中病毒般突然变向,以和平时绝不协调的迅雷不及电驴下载之势冲到马路中间,以自己的生命给主人(撞死牛是要赔钱的)、交警(撞死牛是要被敲诈的)、修理厂(撞死牛的车,自己的状况也好不到哪去)创收。令人寒心的是,一头牛的钱比一个黑人还贵(从去年起,黑人终于比牛贵了,可喜可贺)。
          没见过多少人骑自行车,无论是山地还是平原都如此,据我看,可能是自行车噪音太小,他们用着不爽……
          野外(野外是指两座城之间所有的空间)有见到骑驴的,马却是没见过。


          IP属地:辽宁60楼2014-03-16 15:54
          收起回复
            这里也有出租车(非面的)这些车几乎都是用被淘汰破车的零件组装的(哦哦,中国的尤其多),没有时钟和里程器,没有空调,没有锁(很多车就是用铁丝挂住车门,不让其莫名其妙打开而已),有的甚至没有仪表盘(OMG),但收音机是一定要有的(要不然没法听音乐)。坐这种车,要上车时和司机讲好价格,而且百分之百要和人拼车(国内也差不多),还好因为城市较小,不用受多少罪就能到达目的地。
            路上时常有人伸手搭车,每次去总部走一趟,总能见到十几拨,而平时在各个项目中间穿梭,见到的则更多。我们的车没有拉过任何当地人,但是开自卸车的司机相当喜欢拉人,前面的雅座可以做两个,后面的车斗可以拉二十个,从某地到某地,每人收个一百块,一趟就能赚几千元外快。后来这种事也被杜绝了,一方面是公司的规定,另一方面是交警也喜欢找这种人罚款。
            呃……本想再说说“尽职尽责”的安哥拉交警的,想想还是扔到吐槽政府的部分说吧。
            那么,出行的部分暂时介绍到此,照片的话等我回项目上再发——再过一两天吧。


            IP属地:辽宁61楼2014-03-16 15:57
            回复
              注意身体哦,别太累了


              IP属地:四川来自手机贴吧62楼2014-03-16 17:15
              收起回复


                63楼2014-03-17 19:33
                收起回复
                  2025-09-10 19:39:31
                  广告
                  不感兴趣
                  开通SVIP免广告
                  一直等更新~


                  66楼2014-03-18 19:03
                  回复
                    关于用,这里的日用品几乎全为进口(额,也有些土玩意,比如木头臼)。
                    重工业还是有的(石油,水泥),也有造纸业,不过和金属,聚乙烯产品相关的轻工业几乎就是0,自己连铁锅都造不出来。
                    所以号称世界工厂的中国在这里可以无限倾销商品(优质和劣质的),我见过生铁制作的锅(就是那种做老式暖气的铁),一个可以卖上百元。也见过那种橡胶做的凉鞋,同样合几十上百的人民币(国内最便宜的两块钱一双,通常是那种抠了吧唧的老太太买给孙子用)。


                    IP属地:辽宁67楼2014-03-24 20:04
                    回复
                      大至各种家电(华为的手机,海尔的冰箱,美的的空调),小至发卡,牙签,别针,手纸。都是被中国商品垄断的状态。在这里有回家的感觉——前提是你有钱,且有闲。
                      由于过度依赖进口和畸形经济发展,安哥拉的物价高的吓人,大概是中国同类商品的两到三倍。而且这发行不过十余年的新货币还在不断的贬值——我在这里三年而已,最大面值钞票已从2000变成了5000。
                      另外再吐个槽,这边的东西除非明码标价,否则卖给中国人的是卖给黑人价格的几倍到十几倍(嗯,没错,黑人也知道赚钱了),所以我们公司初到此地时,连油盐酱醋都要从国内进口。
                      简单来说,这个地方资源多,但是物资匮乏。
                      另,最近在首都等待回国,发图可能会麻烦点。


                      IP属地:辽宁68楼2014-03-24 20:07
                      回复
                        你会写你回国之后的吗~(✿✪‿✪。)ノ ~


                        69楼2014-03-25 14:01
                        收起回复
                          首先,补上迟来的图片


                          两张安哥拉手机店的图……额,话说回国网速好快


                          两张建材市场的图


                          IP属地:辽宁70楼2014-04-01 22:13
                          回复

                            某个村子里的木头臼……


                            黑人自制的锅……原材料可能是轮胎

                            黑人居家旅行杀人越货必备的片刀……连国旗上都有

                            这里就是所谓的集市了……


                            IP属地:辽宁71楼2014-04-01 22:15
                            回复
                              2025-09-10 19:33:31
                              广告
                              不感兴趣
                              开通SVIP免广告


                              72寸的家庭影院……以及可以让人吐血的价格,当地的货币和人民币差不多是15:1,诸位可以自己算算,再想想值不值


                              IP属地:辽宁72楼2014-04-01 22:36
                              收起回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