世界名著吧 关注:89,171贴子:783,822

回复:死者的非洲之旅

只看楼主收藏回复

哦啦,于是又到了今天的发图时间——本着不影响食欲的原则,请诸位勿在吃饭前后观看(这样就让人没法看了啊魂淡)


烤虫虫,吃起来咔嘣脆,鸡肉味,蛋白质很丰富(是真的),当初一直吃到肚子疼……


豪猪,被我们半夜行车撞死的,照片很不清楚。肉挺粗的。第二张是拿来辟邪的豪猪刺


第一张是蛇,后来做了龙凤汤。第二张是大蜥蜴,可惜没有买啊魂淡,据别的吃货表示很好吃啊魂淡!


IP属地:辽宁24楼2014-03-09 19:01
收起回复


    被放养的小猪+不知是否好味的非洲龟

    名酒路易十三,底下的价格合人民币两万多元
    那么,今天就到这吧。


    IP属地:辽宁26楼2014-03-09 19:11
    收起回复
      2025-09-11 00:56:31
      广告
      不感兴趣
      开通SVIP免广告
      给力


      来自iPhone客户端27楼2014-03-09 19:48
      收起回复
        楼楼赶脚在非洲生活很久了~~~赞个~~另外楼楼都带什么书过去啦?非洲能上youtube么?非洲是一片神奇的大地,楼楼有没有在闲暇之余去国家公园和野生动物亲密接触呢?


        IP属地:天津28楼2014-03-09 22:08
        收起回复
          压抑透了 什么都不会


          29楼2014-03-10 14:42
          回复
            关于穿衣部分……
            全球化的后果之一,是各国元首在重大场合开始统一着装——西装革履。但是嘛……有时候职位越高的,穿着越随意,甚至可以达到不伦不类的程度。
            而对于一般的黑人来说,穿衣着装和我们区别不大,但是狂欢节上的“民族服饰”另当别论,额,那种着装简直是有伤风化嘛。
            中国的廉价牛仔裤在这里卖的很好,而我们穿烂的衣服,对于一般的黑人家庭他们也会笑纳,因为他们买不起像样的衣服。更有些来这里干活的黑人鞋都穿不起,所以这就造成一个小问题,关于黑人工人的装备配置。
            按道理说,我们应该发给他们安全帽,荧光背心,胶鞋等工作服装,可是这帮家伙会按照他们一贯的风格,带着这些东西一去就不复返了。
            中国人对此的应对之策大致如下:从别的地方带和自己混熟的黑工来工作,不怕他拿东西跑路(连回哪都不知道怎么跑);有些非必要的装备干脆就不发(倒也没出过事故);加强点装备的回收管理(额,如果黑人仔细算算,就会发现拿一双胶鞋足以顶上他一周的工资了)。
            额,所以综上,我们这边的工人都是一幅破破烂烂的衣着。牛仔裤半条裤腿都快掉了还舍不得换(这种着装在国内闹不好还算新潮的),有些黑人穿着用旧轮胎做的拖鞋(倒也结实耐用)。


            IP属地:辽宁30楼2014-03-11 14:41
            收起回复
              也许会有人说,我们虐待黑人。会从法律,人权,道德等若干方面批斗我们种花帝国主义对第三世界发展中国家惨无人道的剥削和压迫。我只能说,这是必然的。一方崛起必然以另一方的沉沦为代价,这就是跷跷板。虽然我知道无数有识之士都想寻求双方的一种平衡,但据我所知,目前没有成功的案例。更何况,作为当局者的我们,没有感觉到自己在压迫别人。
              黑人有警察,有劳动局,有移民局给他们坐镇。他们有加班费,有九小时工作制,有吃的有喝有工资拿(呃呃呃,狄更斯和雨果的书里写到的工人,那才是受压迫)再加上他们固有的缺点。使得外人所谓的压迫更像是一种勾心斗角。
              我们不能打骂他们,他们会用能找到的一切势力来给自己打抱不平,而那些官员们,正好可以敲诈一笔。
              我们也不能按照他们的要求,给他们按周发薪水,因为他们会在发薪的当天去狂欢,去胡吃海塞,直到一周后工资吃光抹尽才回来上班。
              我们不能不雇用黑工,因为要是不雇用的话,当地劳动局会来找茬。而雇佣的话,这群连偷带骗的懒汉能气的人牙痒痒。
              最严重的时候,我看到任何黑人的官方人员来拜访就情不自禁打寒战,因为如果不是来敲诈,就是来敲诈。在离开安哥拉的最后一天,我在电话里对着一个移民局的家伙穷吼,其声势吓到了几个和我相处三年之久的同事。
              这是爆发。
              不知道诸位看了我上述的话是什么看法,我无法做到公正客观的给诸位展示非洲的全貌,事实上,我能展现的就是我眼中安哥拉的一角。但是我认为真正的客观描述是不存在的。目前为止的文章里包含着我的若干无奈,悲哀,还有愤怒。但这个,我既不能也不会去避免,而以后这种感觉只能有增无减。
              所以诸位若是觉得不爽,请就此右上角,要不然还是请接着看我写下去。


              IP属地:辽宁31楼2014-03-11 14:42
              收起回复


                背着孩子的黑人妇女+黑人士兵
                狂欢节之一


                IP属地:辽宁32楼2014-03-11 14:59
                收起回复
                  2025-09-11 00:50:31
                  广告
                  不感兴趣
                  开通SVIP免广告
                  哀其不幸 怒其不争


                  IP属地:湖北来自Android客户端34楼2014-03-11 15:29
                  收起回复
                    祝福人在他国的死者兄


                    35楼2014-03-11 16:26
                    收起回复
                      关于住的问题……
                      根据IMF公布的数据,2011年安哥拉人均GDP为5305美元,中国为5434美元。而13年安哥拉为6033美元,中国为6629美元。看上去差不多,是不。
                      但是一落到实处,就是千差万别了。我和各色人等都说过在安哥拉这几年的风风雨雨,而他们经过比较,异口同声的表示:除非是旅游,否则不会到那种鬼地方去。
                      巨大的贫富差距,刚刚起步的基础设施建设以及匮乏的物资,使这里变成了一个没钱没法过,有钱也花不出去的地方。
                      好了,有这些为前提,我们可以说说居住的问题。


                      IP属地:辽宁36楼2014-03-12 17:50
                      回复
                        因为地广人稀,所以除了首都那种大城市外(全国两千万人,有近四分之一的人住在首都),没啥考虑楼房的必要。大部分人住的都是平房。但即使是平房,差距也不小。
                        我见过砖瓦结构的小别墅:外面是围墙,里面几百平,七八间屋,欧式风格,由于过度炎热,内部必须有空调。这种房子有钱人才能住得起。我们的西班牙业主就租了这种房子住,但是据我们懂装修的同事来看,房子布局是很差的……
                        另外一下雨,我们业主的房子就发洪水,不知当初怎么设计的,房子地面竟然比外面街道还低……
                        也见过砖铁结构的:墙是砖砌的,但是房顶盖着铁皮瓦——除了两个城市外,全国没有能生产瓦的能力。虽然内部也有空调,但是没有吊顶,凉气会在第一时间内溜走。我们现在住的就是这种房子。为了防止泥泞问题,我们在院子里浇了一层混凝土(这玩意有的是)。


                        IP属地:辽宁37楼2014-03-12 17:51
                        回复
                          晚上看


                          来自Android客户端38楼2014-03-12 17:52
                          回复
                            还有木铁结构的:树枝搭的架子,用铁皮瓦围一圈,看上去像个劣质罐头盒,多见于野外。
                            还有木草结构的,用树枝围个圈,上面搭个锥形的架子,顶上盖草,每一家住一间,七八家凑一起,就是个村子。
                            楼房很少见,真正的大城市(也就那么两三个)才有建的。
                            还有真正意义上的大别墅,都是给有钱有势的人预备的(哪个国家都不乏这种人),可以参照南美毒枭住所的那种风格。死者游历尚浅,只听说过,没去过。
                            另外,还有葡萄牙殖民者留下的老楼房,从三层到六层不等,若不是被用作政府机构,就是作为豪华住宅出售。
                            最后,是特色建筑,设计师尽量设计的有非洲风格——其实就是木架子搭茅草。多见于饭店旅店等地,目的自然是招徕游客。


                            IP属地:辽宁39楼2014-03-12 17:52
                            回复
                              2025-09-11 00:44:31
                              广告
                              不感兴趣
                              开通SVIP免广告
                              总之在这里,住房问题还是勉强能解决的,我没有在城市里看到露宿街头的人,在野外也没见过。他们的茅屋我没进去住过,但是一定不好受——且不说炎热和雨水,光是蚊子就让人受不了。
                              有趣的是,我没有在任何建筑里见过蚊帐,包括旅馆。
                              今天的照片稍微晚点再发。


                              IP属地:辽宁40楼2014-03-12 17:57
                              回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