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万历十五年》***
又是一本我反复看了又看的书。
明朝,一个充满争议、象征华夏开始走向没落的皇朝,不是没有才俊,并非没有努力,为何却与大好的历史机缘擦身而过,在欧洲大举发展新经济关系和生产制度的时候,在一个接一个的航海大国崛起的时候,自闭终至郁郁不振?
黄仁宇先生说“以道德代替法制,至明代而极,这就是一切问题的症结”,所以“货币是一种公众的制度,它把原来属于公众的权力授予私人。私人资本积累愈多,它操纵公众生活的权力也愈大。同时,商业资本又是工业资本的先驱,商业有了充分的发展,工业的发展才能同样地增进。这是欧美资本主义发展的特征。中国的传统政治既无此组织能力,也决不愿私人财富扩充至不易控制的地步,为王朝的安全之累。”
从前初读时,深深为先生的“大历史观”所折服,也对先生提出的“数目字管理”大感新鲜;些许年过了,越读越觉其文纵横捭阖,不过截取了16世纪中国社会的一个侧面,却已道出了盛极而衰的深层原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