梨树吧 关注:78,643贴子:391,558
  • 0回复贴,共1

中纪委研究室再次发声马年要动“大手术”?

取消只看楼主收藏回复


近日,中央纪委研究室在中央纪委监察部网站就十八届中央纪委三次全会精神进行解读,提出要通过落实两个为主”“两个全覆盖,推进党的纪律检查体制改革创新。<?xml:namespace prefix="o" ns="urn:schemas-microsoft-com:office:office"></?xml:namespace>
中央纪委研究室指出,体制障碍是最大的障碍,机制缺陷是根本的缺陷。总结起来,影响反腐败成效的问题主要是反腐败机构职能分散,形不成监督合力,有些案件受到各种因素的影响难以得到坚决查办,有的地方腐败案件频发却追究责任不力。归根到底,这都是体制机制方面的问题。(201422“新华网”《中纪委研究室:有的地方腐败案件频发却追究责任不力》)

<?xml:namespace prefix="st1" ns="urn:schemas-microsoft-com:office:smarttags">21,“新华网”刚刚发表过一则《中央纪委研究室:严厉惩处一切腐败分子》,从报道的字里行间中,人们似乎已经闻着了一股浓浓的“火药味”。但可能令所有人没想到的是,在22日的“新华网”上,又一篇报道《中纪委研究室:有的地方腐败案件频发却追究责任不力》问世,且从这篇报道看,其“火药味”比上一篇更浓。</?xml:namespace>

中纪委研究室何以连着发声?其中的“火药味”何以越来越重?这是在我脑子中连着跳出的两个问号。而在细读后一则报道时我突然发现,中纪委研究室的这一再次发声,预示着中纪委在马年要动“大手术”,而且起码有三个“大手术”要动。

第一个“大手术”,是“推进党的纪律检查体制改革创新”,“挥刀所向”系落实两个为主”“两个全覆盖。报道说,“两个为主”指的是“查办腐败案件以上级纪委领导为主,线索处置和案件查办在向同级党委报告的同时必须向上级纪委报告”和“各级纪委书记、副书记的提名和考察以上级纪委会同组织部门为主”;“两个全覆盖”指的是“全面落实中央纪委向中央一级党和国家机关派驻纪检机构,实行统一名称、统一管理改进中央和省区市巡视制度,做到对地方、部门、企事业单位全覆盖
显然,“两个为主”是旨在努力发挥“块”的作用之同时,着力加强“条”的作用,尽最大限度发挥上级纪检监察部门在查办腐败案件中的领导作用,以避免人为因素的干扰和根除一些地方反腐不力的弊端;而“两个全覆盖”则是让人们看到了纪检工作和巡视工作的无缝衔接,让所有的腐败现象(案件),全部控制在纪检监察系统的“火力覆盖”范围。如果这个“大手术”得以成功,那么腐败者侥幸生存的机会,有可能会微乎其微。即使是在“大手术”未动之前,“切肤之痛”的震慑作用应该已经显现。

第二个“大手术”,应该是报道中所指出的“有些案件受到各种因素的影响难以得到坚决查办,有的地方腐败案件频发却追究责任不力”。可以想见,这一“刀”如果“开”下去,不但那些一时侥幸逃脱的腐败分子,将有可能重新一个个束手就擒,而且那些“通风报信”者、“攻守同盟”和“保护伞”们,也将被“一锅端”。正因为如此,有多少“泥”将被“带”起来,有多少“老虎”被打,有多少“苍蝇”被拍,将是一件很难预料的事。

第三个“大手术”,应该是报道中所说的“着力发现领导干部,包括中央政治局委员兼任地方党委书记的同志在内,是否存在违反政治纪律、贪污腐败、违反中央八项规定精神、违反组织人事纪律等问题,真正做到早发现、早报告,促进问题解决,遏制腐败发生”。在这个“大手术”中,“包括中央政治局委员兼任地方党委书记的同志在内”这样的字眼不可忽视。虽然看起来这好像是中纪委“防患于未然”之举,但也不能说这样的说法是“无的放矢”。中纪委研究室如果不是“研究”透了,何以口出此言?不说明了不管权力多大、地位多高,只要是触了腐败这根“高压线”,将一视同仁?不说明了公众于其中有可期待之处?

从中纪委研究室接连发声看,“火药味”越来越浓、中纪委利剑高悬、“挥刀所向”目标明确、“三大手术”无可避免,似乎已经是铁板钉钉的事。正因为如此,我们是不是已经看到了“山雨欲来风满楼”?我们是不是完全有理由期待,马年反腐将“更上一层楼”?
中纪委研究室好样的!中纪委好样的!


IP属地:吉林1楼2014-02-05 19:00回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