谭笑吧 关注:393贴子:90,834

回复:【书】书

取消只看楼主收藏回复

未有乐章,孝武大明中使尚书左丞殷淡造新哥,明帝又自造昭太后宣太后哥诗。
 后汉正月旦,天子临德阳殿受朝贺,舍利从西方来,戏于殿前,激水化成比目
鱼,跳跃嗽水,作雾翳日;毕,又化成黄龙,长八九丈,出水游戏,炫耀日光。以
两大丝绳系两柱头,相去数丈,两倡女对舞,行于绳上,相逢切肩而不倾。
 魏晋讫江左,犹有《夏育扛鼎》、《巨象行乳》、《神龟抃舞》、《北负灵岳》、
《桂树白雪》、《画地成川》之乐焉。
 晋成帝咸康七年,散骑侍郎顾臻表曰:“臣闻圣王制乐,赞扬治道,养以仁义,
防其邪淫,上享宗庙,下训黎民,体五行之正音,协八风以陶气。以宫声正方而好
义,角声坚齐而率礼,弦哥钟鼓金石之作备矣。故通神至化,有率舞之感;移风改
俗,致和乐之极。末世之伎,设礼外之观,逆行连倒,头足入筥之属,皮肤外剥,
肝心内摧。敦彼行苇,犹谓勿践,矧伊生民,而不恻怆。加以四海朝觐,言观帝庭,
耳聆《雅》《颂》之声,目睹威仪之序,足以蹋天,头以履地,反两仪之顺,伤彝
伦之大。方今夷狄对岸,外御为急,兵食七升,忘身赴难,过泰之戏,日禀五斗。
方扫神州,经略中甸,若此之事,不可示远。宜下太常,纂备雅乐,《箫韶》九成,
惟新于盛运;功德颂声,永著于来叶。此乃《诗》所以‘燕及皇天,克昌厥后’者
也。杂伎而伤人者,皆宜除之。流简俭之德,迈康哉之咏,清风既行,民应如草,
此之谓也。愚管之诚,唯垂采察。”于是除《高絙》、《紫鹿》、《跂行》、《鳖
食》及《齐王卷衣》、《笮儿》等乐。又减其禀。其后复《高絙》、《紫鹿》焉。
 宋文帝元嘉十三年,司徒彭城王义康于东府正会,依旧给伎。总章工冯大列:
“相承给诸王伎十四种,其舞伎三十六人。”太常傅隆以为:“未详此人数所由。
唯杜预注《左传》佾舞云诸侯六六三十六人,常以为非。夫舞者,所以节八音者也。
八音克谐,然后成乐。故必以八八为列,自天子至士,降杀以两,两者,减其二列
尔。预以为一列又减二人,至士止余四人,岂复成乐。按服虔注《传》云:‘天子
八八,诸侯六八,大夫四八,士二八。’其义甚允。今诸王不复舞佾,其总章舞伎,
即古之女乐也。殿庭八八,诸王则应六八,理例坦然。又《春秋》,郑伯纳晋悼公
女乐二八,晋以一八赐魏绛,此乐以八人为列之证也。若如议者,唯天子八,则郑
应纳晋二六,晋应赐绛一六也。自天子至士,其文物典章,尊卑差级,莫不以两,
未有诸侯既降二列,又列辄减二人,近降太半,非唯八音不具,于两义亦乖,杜氏
之谬可见矣。国典事大,宜令详正。”事不施行。
 民之生,莫有知其始也。含灵抱智,以生天地之间。夫喜怒哀乐之情,好得恶
失之性,不学而能,不知所以然而然者也。怒则争斗,喜则咏哥。夫哥者,固乐之
始也。咏哥不足,乃手之舞之,足之蹈之,然则舞又哥之次也。咏哥舞蹈,所以宣
其喜心,喜而无节,则流淫莫反。故圣人以五声和其性,以八音节其流,而谓之乐,
故能移风易俗,平心正体焉。昔有袢质嫌卸女,居九成之台。天帝使燕夜往,二
女覆以玉筐,既而发视之,燕遗二卵,五色,北飞不反。二女作哥,始为北音。禹
省南土,嵞山之女令其妾候禹于嵞山之阳,女乃作哥,始为南音。夏后孔甲田于东
阳萯山,天大风晦冥,迷入民室。主人方乳,或曰:“后来是良日也,必大吉。”
或曰:“不胜之子,必有殃。”后乃取以归,曰:“以为余子,谁敢殃之?”后析
,斧破断其足。孔甲曰:“鸣呼!有命矣。”乃作《破斧》之哥,始为东音。
周昭王南征,殒于汉中。王右辛余靡长且多力,振王北济,周公乃封之西翟,徙宅
西河,追思故处作哥,始为西音。此盖四方之哥也。
 黄帝、帝尧之世,王化下洽,民乐无事,故因击壤之欢,庆云之瑞,民因以作
哥。其后《风》衰《雅》缺,而妖淫靡漫之声起。
 周衰,有秦青者,善讴,而薛谈学讴于秦青,未穷青之伎而辞归。青饯之于郊,



135楼2005-08-02 22:46
回复
    今亡。
     篪,《世本》云:“暴新公所造。”旧志云,一曰管。史臣案:非也。虽不知
    暴新公何代人,而非舜前人明矣。舜时西王母献管,则是已有其器,新公安得造篪
    乎?《尔雅》曰:“篪,大者尺四寸,围三寸,曰沂。”沂音银,一名翘。“小者
    尺二寸”。今有胡篪,出于胡吹,非雅器也。
     籥,不知谁所造。《周礼》有籥师,掌教国子秋冬吹籥。今《凯容》、《宣烈》
    舞所执羽籥是也。盖《诗》所云“左手执籥,右手秉翟”者也。《尔雅》云:“籥
    如笛,三孔而短小。”《广雅》云,七孔。大者曰产,中者曰仲,小者曰箹。箹音
    握。
     笛,案马融《长笛赋》,此器起近世,出于羌中,京房备其五音。又称丘仲工
    其事,不言仲所造。《风俗通》则曰:“丘仲造笛,武帝时人。”其后更有羌笛尔。
    三说不同,未详孰实。
     絪,杜挚《笳赋》云:“李伯阳入西戎所造。”汉旧注曰:“,号曰吹鞭。
    《晋先蚕注》:“车驾住,吹小;发,吹大。”即絪也。又有胡笳。汉旧
    《筝笛录》有其曲,不记所出本末。
     鼓吹,盖短箫铙哥。蔡邕曰:“军乐也,黄帝岐伯所作,以扬德建武,劝士讽
    敌也”《周官》曰:“师有功则恺乐。”《左传》曰,晋文公胜楚,“振旅,凯而
    入”。《司马法》曰:“得意则恺乐恺哥。”雍门周说孟尝君,“鼓吹于不测之渊”。
    说者云,鼓自一物,吹自竽、籁之属,非箫、鼓合奏,别为一乐之名也。然则短箫
    铙哥,此时未名鼓吹矣。应劭汉《卤簿图》,唯有骑执。即笳,不云鼓吹,而
    汉世有黄门鼓吹。汉享宴食举乐十三曲,与魏世鼓吹长箫同。长箫短箫,《伎录》
    并云,丝竹合作,执节者哥。又《建初录》云,《务成》、《黄爵》、《玄云》、
    《远期》,皆骑吹曲,非鼓吹曲。此则列于殿庭者为鼓吹,今之从行鼓吹为骑吹,
    二曲异也。又孙权观魏武军,作鼓吹而还,此又应是今之鼓吹。魏、晋世,又假诸
    将帅及牙门曲盖鼓吹,斯则其时谓之鼓吹矣。魏、晋世给鼓吹甚轻,牙门督将五校,
    悉有鼓吹。晋江左初,临川太守谢摛每寝,辄梦闻鼓吹。有人为其占之曰:“君不
    得生鼓吹,当得死鼓吹尔。”摛击杜韬战没,追赠长水校尉,葬给鼓吹焉。谢尚为
    江夏太守,诣安西将军庾翼于武昌咨事,翼与尚射,曰:“卿若破的,当以鼓吹相
    赏。”尚射破的,便以其副鼓吹给之。今则甚重矣。
     角,书记所不载。或云出羌胡,以惊中国马;或云出吴越。旧志云:“古乐有
    籁、缶。”今并无。史臣按:《尔雅》,籁自是箫之一名耳。《诗》云:“坎其击
    缶。”毛传曰:“盎谓之缶。”
     筑城相杵者,出自梁孝王。孝王筑睢阳城,方十二里,造倡声,以小鼓为节,
    筑者下杵以和之。后世谓此声为《睢阳曲》,至今传之。
     魏、晋之世,有孙氏善弘旧曲,宋识善击节倡和,陈左善清哥,列和善吹笛,
    郝索善弹筝,朱生善琵琶,尤发新声。傅玄著书曰:“人若钦所闻而忽所见,不亦
    惑乎!设此六人生于上世,越古今而无俪,何但夔、牙同契哉!”案此说,则自兹
    以后,皆孙、朱等之遗则也。

     国学网站独家推出


    139楼2005-08-02 22:46
    回复
      2025-08-30 02:37:36
      广告
      不感兴趣
      开通SVIP免广告
      镇征及诸州,为蕃卫。功济四海,洪烈流万世。
       《因时运》,古《将进酒行》。《因时运》,言文皇帝因时运变,圣谋潜施,
      解长蛇之交,离群桀之党,以武济文,审其大计,以迈其德也。
       因时运,圣策施。长蛇交解,群桀离。势穷奔吴,虎骑厉。惟武进,审大计。
      时迈其德,清一世。
       《惟庸蜀》,古《有所思行》。《惟庸蜀》,言文皇帝既平万乘之蜀,封建万
      国,复五等之爵也。
       惟庸蜀,僭号天一隅。刘备逆帝命,禅亮承其余。拥众数十万,窥隙乘我虚。
      驿骑进羽檄,天下不遑居。姜维屡寇边,陇上为荒墟。文皇愍斯民,历世受罪辜。
      外谟蕃屏臣,内谋众士夫。爪牙应指授,腹心献良图。良图协成文,大兴百万军。
      雷鼓震地起,猛势陵浮云。逋虏畏天诛,面缚造垒门。万里同风教,逆命称妾臣。
      光建五等,纪纲天人。
       《天序》,古《芳树行》。《天序》,言圣皇应历受禅,弘济大化,用人各尽
      其才也。
       天序,应历受禅,承灵祜。御群龙,勒螭虎。弘济大化,英俊作辅。明明统万
      机,赫赫镇四方。咎由稷契之畴,协兰芳。礼王臣,覆兆民。化之如天与地,谁敢
      爱其身。
       《大晋承运期》,古《上邪行》。《大晋承运期》,言圣皇应箓受图,化象神
      明也。
       大晋承运期,德隆圣皇。时清晏,白日垂光。庆箓图,陟帝位,继天正玉衡,
      化行象神明。至哉道隆虞与唐。元首敷洪化,百僚股肱并忠良,民大康。隆隆赫赫,
      福祚盈无疆。
       《金灵运》,古《君马黄行》。《灵运》,言圣皇践阼,致敬宗庙,而孝道施
      于天下也。
       金灵运,天符发。圣征见,参日月。惟我皇,体神圣。受魏禅,应天命。皇之
      兴,灵有征。登大麓,御万乘。皇之辅,若虓虎。爪牙奋,莫之御。皇之佐,赞清
      化。百事理,万邦贺。神祗应,嘉瑞章。恭享祀,荐先皇。乐时奏,磬管锵。鼓渊
      渊,钟喤喤。奠尊俎。实玉觞。神歆飨,咸说康。宴孙子,佑无疆。大孝烝烝,德
      教被万方。
       《于穆我皇》,古《雉子行》。《于穆》,言圣皇受命,德合神明也。
       于穆我皇,盛德圣且明。受禅君世,光济群生。普天率土,莫不来庭。颙颙六
      合内,望风仰泰清。万国雍雍,兴颂声。大化洽,地平而天成。七政齐,玉衡惟平。
      峨峨佐命,济济群英。夙夜乾乾,万机是经。虽治兴,匪荒宁。谦道光,冲不盈。
      天地合德,日月同荣。赫赫煌煌,耀幽冥。三光克从,于显天垂景星。龙凤臻,甘
      露宵零。肃神祗,祗上灵。万物欣戴,自天效其成。
       《仲春振旅》,古《圣人出行》。《仲春》,言大晋申文武之教,田猎以时也。
       仲春振旅,大致民,武教于时日新。师执提,工执鼓,坐作从,节有序,盛矣
      允文允武。搜田表祃,申法誓,遂围禁,献社祭,允矣时明国制。文武并用,礼之
      经,列车如战,大教明,古今谁能去兵。大晋继天,济群生。
       《夏苗田》,古《临高台行》。《苗田》,言大晋田狩从时,为苗除害也。
       夏苗田,运将徂,军国异容,文武殊。乃命群吏,选车徒,辩其名号,赞契书。
      王军启八门,行同上帝居。时路建大麾,云旗翳紫虚。百官象其事,疾则疾,徐则
      徐。回衡旋轸,罢陈敝车。献禽享祠,烝烝配有虞。惟大晋,德参两仪,化云敷。
       《仲秋狝田》,古《远期行》。《仲秋》,言大晋虽有文德,不废武事,从时
      以杀伐也。仲秋狝田,金德常刚。凉风清且厉,凝露结为霜。白虎司辰,苍隼时鹰
      扬。鹰扬犹周尚父,从天以杀伐。春秋时叙,雷霆震威耀,进退由钲鼓。致禽祀惣,
      羽毛之用充军府。赫赫大晋德,芬烈陵三五,敷化以文,虽治不废武。光宅四海,
      永享天之祜。
       《从天道》,古《石留行》。《从天道》,言仲冬大阅,用武修文,大晋之德
      配天也。
       从天道,握神契。三时亦讲武事,冬大阅。鸣镯振鼓铎,旌旗象虹霓。文制其
      中,武不穷武,动军誓众,礼成而义举。三驱以崇仁,进止不失其序。兵卒练,将
      如虎。惟虓虎,气陵青云。解围三面,杀不殄群。偃旌麾,班六军。献享烝,修典
      


      163楼2005-08-02 22:46
      回复
        志第十三 天文一

         言天者有三家,一曰宣夜,二曰盖天,三曰浑天,而天之正体,经无前说,马
        《书》、班《志》,又阙其文。汉灵帝议郎蔡邕于朔方上书曰:“论天体者三家,
        宣夜之学,绝无师法。《周髀》术数具存,考验天状,多所违失。惟浑天仅得其情,
        今史官所用候台铜仪,则其法也。立八尺圆体,而具天地之形,以正黄道;占察发
        敛,以行日月,以步五纬,精微深妙,百世不易之道也。官有其器而无本书,前志
        亦阙而不论。本欲寝伏仪下,思惟微意,按度成数,以著篇章。罪恶无状,投畀有
        北,灰灭雨绝,势路无由。宜问群臣,下及岩穴,知浑天之意者,使述其义。”时
        阉官用事,邕议不行。
         汉末吴人陆绩善天文,始推浑天意。王蕃者,卢江人,吴时为中常侍,善数术,
        传刘洪《乾象历》。依《乾象法》而制浑仪,立论考度曰:
         前儒旧说,天地之体,状如鸟卵,天包地外,犹壳之裹黄也。周旋无端,其形
        浑浑然,故曰浑天也。周天三百六十五度五百八十九分度之百四十五,半露地上,
        半在地下。其二端谓之南极、北极。北极出地三十六度,南极入地亦三十六度,两
        极相去一百八十二度半强。绕北极径七十二度,常见不隐,谓之上规;绕南极七十
        二度,常隐不见,谓之下规。赤道带天之纮,去两极各九十一度少强。黄道,日之
        所行也。半在赤道外,半在赤道内,与赤道东交于角五少弱,西交于奎十四少强。
        其出赤道外极远者,去赤道二十四度,斗二十一度是也。其入赤道内极远者,亦二
        十四度,井二十五度是也。
         日南至在斗二十一度,去极百一十五度少强是也。日最南,去极最远,故景最
        长。黄道斗二十一度,出辰入申,故日亦出辰入申。日昼行地上百四十六度强,故
        日短;夜行地下二百一十九度少弱,故夜长。自南至之后,日去极稍近,故景稍短。
        日昼行地上度稍多,故日稍长;夜行地下度稍少,故夜稍短。日所在度稍北,故日
        稍北,以至于夏至,日在井二十五度,去极六十七度少强,是日最北,去极最近,
        景最短。黄道井二十五度,出寅入戌,故日亦出寅入戌。日昼行地上二百一十九度
        少弱,故日长;夜行地下百四十六度强,故夜短。自夏至之后,日去极稍远,故景
        稍长。日昼行地上度稍少,故日稍短;夜行地下度稍多,故夜稍长。日所在度稍南,
        故日出入稍南,以至于南至而复初焉。斗二十一,井二十五,南北相觉四十八度。
         春分日,在奎十四少强;秋分日,在角五少弱,此黄赤二道之交中也。去极俱
        九十一度少强,南北处斗二十一井二十五之中,故景居二至长短之中。奎十四,角
        五,出卯入酉,故日亦出卯入酉。日昼行地上,夜行地下,俱百八十二度半强。故
        日见之漏五十刻,不见之漏五十刻,谓之昼夜同。夫天之昼夜,以日出入为分;人
        之昼夜,以昏明为限。日未出二刻半而明,日已入二刻半而昏,故损夜五刻以益昼,
        是以春秋分之漏昼五十五刻。
         三光之行,不必有常,术家以算求之,各有同异,故诸家历法参差不齐。《洛
        书甄耀度》、《春秋考异邮》皆云周天一百七万一千里,一度为二千九百三十二里
        七十一步二尺七寸四分四百八十七分分之三百六十二。陆绩云:天东西南北径三十
        五万七千里,此言周三径一也。考之径一不啻周三,率周百四十二而径四十五,则
        天径三十三万九千四百一里一百二十二步三尺二寸一分七十一分分之九。
         《周礼》:“日至之景,尺有五寸,谓之地中。”郑众说:“土圭之长,尺有
        五寸。以夏至之日,立八尺之表,其景与土圭等,谓之地中,今颍川阳城地也。”
        郑玄云:“凡日景于地千里而差一寸,景尺有五寸者,南戴日下万五千里也。”以
        此推之,日当去其下地八万里矣。日邪射阳城,则天径之半也。天体圆如弹丸,地
        处天之半,而阳城为中,则日春秋冬夏,昏明昼夜,去阳城皆等,无盈缩矣。故知
        从日邪射阳城为天径之半也。
         以句股法言之,傍万五千里,句也;立八万里,股也;从日邪射阳城,弦也。
        


        168楼2005-08-02 22:47
        回复
           正始九年七月癸丑,镇星犯楗闭。占曰:“王者不宜出宫下殿。”明年,车驾
          谒陵,司马懿奏诛曹爽等,天子野宿,于是失势。
           魏齐王嘉平元年六月壬戌,太白犯东井距星。二年三月己未,又犯。占曰:
          “国失政,大臣为乱。”四月辛巳,太白犯舆鬼。占曰:“大臣诛。”一曰:“兵
          起。”三年七月,王凌与楚王彪有谋,皆伏诛。人主遂卑。
           吴主孙权赤乌十三年五月,日北至,荧惑逆行入南斗。七月,犯魁第二星而东。
          《汉晋春秋》云逆行。按占,荧惑入南斗,三月,吴王死。一曰:“荧惑逆行,其
          地有死君。”太元二年权薨,是其应也。故国志书于吴而不书于魏也。是时,王凌
          谋立楚王彪,谓斗中有星,当有暴贵者,以问知星人浩详。详疑有故,欲说其意,
          不言吴有死丧,而言淮南楚分,吴、楚同占,当有王者兴,故凌计遂定。
           魏齐王嘉平二年十月丙申,月犯舆鬼。占曰:“国有忧。”一曰:“大臣忧。”
          三年四月戊寅,月犯东井。占曰:“军将死。”一曰:“国有忧。”五月,王凌、
          楚王彪等诛。七月,皇后甄氏崩。
           嘉平三年五月甲寅,月犯距星。占曰:“将军死。”一曰:“为兵。”是月,
          王凌诛。四年三月,吴将朱然、朱异为寇,镇东将军诸葛诞破走之。嘉平三年七月
          己巳,月犯舆鬼。九月乙己,又犯。四年十一月丁未,又犯鬼积尸。五年七月丙午,
          月又犯鬼西北星。占曰:“国有忧。”正元元年,李丰等诛,皇后张氏废。九月,
          帝废为齐王。齐王嘉平三年十月癸未,荧惑犯亢南星。占曰:“大臣有乱。”正元
          元年二月,李丰等谋乱诛。嘉平三年十一月癸未,有星孛于营室,西行积九十日灭。
          占曰:“有兵丧。室为后宫,后宫且有乱。”四年二月丁酉,彗星见西方,在胃,
          长五六丈,色白,芒南指贯参,积二十日灭。五年十一月,彗星又见轸,长五丈,
          在太微左执法西,东南指,积百九十日灭。按占,“胃,兖州之分,参白虎主兵,
          太微天子廷,执法为执政,孛彗为兵,除旧布新之象。”正元元年二月,李丰、丰
          弟兖州刺史翼、后父光禄大夫张缉等谋乱,皆诛,皇后亦废。九月,帝废为齐王,
          高贵乡公代立。
           嘉平五年六月庚辰,月犯箕。占曰:“军将死。”正元元年正月,镇东将军母
          丘俭反,兵败死。嘉平五年六月戊午,太白犯角。占曰:“群臣谋不成。”正元元
          年,李丰等谋泄,悉诛。嘉平五年七月,月犯井钺。正元元年二月,李丰等诛。蜀
          将姜维攻陇西,车骑将军郭淮讨破之。嘉平五年十一月癸酉,月犯东井距星。占曰:
          “军将死。”至六年正月,镇东将军豫州刺史毋丘俭、前将军扬州刺史文钦反,被
          诛。
           魏高贵乡公正元元年十一月,有白气出斗侧,广数丈,长竟天。王肃曰:“蚩
          尤之旗也,东南其有乱乎!”二年正月,毋丘俭等据淮南以叛,大将军司马师讨平
          之。案占,“蚩尤旗见,王者征伐四方。”自后又征淮南,西平巴蜀。是岁,吴主
          孙亮五凤元年,斗牛,吴、越分。案占:“有兵丧,除旧布新之象也。”太平三年,
          孙綝盛兵围宫,废亮为会稽王,孙休代立,是其应也。故国志又书于吴。由是淮南
          江东同扬州地,故于时变见吴、楚之分。则魏之淮南,多与吴同灾,是以毋丘俭以
          孛为己应,遂起兵而败,又其应也。后三年,即魏甘露二年,诸葛诞又反淮南,吴
          遣朱异救之。及城陷,诞众吴兵死没各数万人,犹前长星之应也。高贵乡公正元二
          年二月戊午,荧惑犯东井北辕西头第一星。占曰:“群臣有家坐罪者。”甘露元年,
          诸葛诞族灭。
           吴孙亮太平元年九月壬辰,太白犯南斗,《吴志》所书也。占曰:“太白犯斗,
          国有兵,大臣有反者。”其明年,诸葛诞反。又明年,孙琳废亮,吴、魏并有兵事
          也。
           魏高贵乡公甘露元年七月乙卯,荧惑犯井钺。壬戌,月又犯钺星。二年八月壬
          子,岁星犯井钺。九月庚寅,岁星又逆行乘钺星。三年,诸葛诞夷灭。甘露元年八
          月辛亥,月犯箕。占曰:“军将死。”九月丁巳,月犯东井。占曰:“军将死。”
          


          173楼2005-08-02 22:47
          回复
            桑,悉以赏甄等,于是侵略赤地,有声如雷,怒之象也。永嘉元年十二月丁亥,星
            流震散。案刘向说:“天官列宿,在位之象,小星无名者,庶民之类。此百官庶民
            将流散之象也。”是后天下大乱,百官万民,流移转死矣。
             永嘉二年正月庚午,太白伏不见。二月庚子,始晨见东方。是谓当见不见,占
            同上条。其后破军杀将,不可胜数。帝崩虏庭,中夏沦覆。
             永嘉三年正月庚子,荧惑犯紫微。占曰:“当有野死之王。又为火烧宫。”是
            时太史令高堂冲奏,乘舆宜迁幸,不然必无洛阳。五年六月,刘曜、王弥入京都,
            烧宫庙,帝崩于平阳。永嘉三年,镇星久守南斗。占曰:“镇星所居者,其国有福。”
            是时安东琅邪王始有扬土。其年十一月,地动,陈卓以为是地动应也。永嘉三年十
            二月乙亥,有白气如带出东南北方各二,起地至天,贯参伐。占曰:“天下大兵起。”
            四年三月,司马越收缪胤、缪播等;又三方云扰,攻战不休。五年三月,司马越死
            于宁平城,石勒攻破其众,死者十余万人。六月,京都焚灭,帝劫虏庭。
             永嘉五年十月,荧惑守心。后二年,帝崩于虏庭。
             永嘉六年七月,荧惑、岁星、镇星、太白聚牛女之间,裴回进退。按占曰:
            “牛,扬州分。”是后两都倾覆,而元帝中兴扬土,是其应也。愍帝建武元年五月
            癸未,太白荧惑合于东井。占曰:“金火合曰烁,为丧。”是时帝虽劫于平阳,天
            下犹未敢居其虚位,灾在帝也。六月丁卯,太白犯太微。占曰:“兵入天子廷,王
            者恶之。”七月,愍帝崩于寇庭,天下行服大临。
             晋元帝太兴元年七月,太白犯南斗。占曰:“吴、越有兵,大人忧。”二年二
            月甲申,荧惑犯东井。占曰:“兵起,贵臣相戮。”八月己卯,太白犯轩辕大星。
            占曰:“后宫忧。”乙未,太白犯岁星,在翼。占曰:“为兵乱。”三年四月壬辰,
            枉矢出虚、危,没翼、轸。占曰:“枉矢所触,天下之所伐。翼、轸,荆州之分也。”
            五月戊子,太白入太微,又犯上将。占曰:“天子自将,上将诛。”六月丙辰,太
            白与岁星合于房。占曰:“为兵饥。”九月,太白犯南斗,占同元年。十月己亥,
            荧惑在东井,居五诸侯南,踟蹰留止,积三十日。占曰:“荧惑守井二十日以上,
            大人忧;守五诸侯,诸侯有诛者。”十二月己未,太白入月,在斗。郭景纯曰:
            “月属坎,阴府法象也。太白金行而来犯之,天意若曰刑理失中,自毁其法也。”
            四年十二月丁亥,月犯岁星在房。占曰:“其国兵饥,民流亡。”永昌元年三月,
            王敦率江、荆之众,来攻京都,六军距战,败绩。于是杀护军将军周顗、尚书令刁
            协,骠骑将军刘隗出奔。四月,又杀湘州刺史谯王承、镇南将军甘卓。闰十二月,
            元帝崩。间一年,敦亦枭夷,枉矢触翼之应也。十月,石他入豫州,略城父、霡二
            县民以北,刺史祖约遣军追之,为其所没,遂退守寿春。
             明帝太宁三年正月,荧惑逆行入太微。占曰:“为兵丧,王者恶之。”闰八月,
            帝崩。咸和二年,苏峻反,攻宫室,太后以忧逼崩,天子幽劫于石头,远近兵乱,
            至四年乃息。
             成帝咸和四年七月,有星孛于西北,二十三日灭。占曰:“为兵乱。”十二月,
            郭默杀江州刺史刘胤,荆州刺史陶侃讨默,明年,斩之。是时,石勒又始僭号。
             咸和六年正月丙辰,月入南斗。占曰:“有兵。”一曰:“有大赦。”是月胡
            贼杀略娄、武进二县民,于是遣戍中洲。明年,胡贼又略南沙、海虞民。是年正月,
            大赦,伐淮南,讨襄阳,平之。咸和六年十一月,荧惑守胃、昴。占曰:“赵、魏
            有兵。”八年七月,石勒死,石虎自立,多所残灭。是时虽勒、虎僭号,而其强弱
            常占于昴,不关太微紫宫也。
             咸和八年三月己巳,月入南斗,与六年占同。其年七月,石勒死,彭彪以谯,
            石生以长安,郭权以秦州,并归从。于是遣督护高球率众救彪,彪败球退。又石虎、
            石斌攻灭生、权。咸康元年正月,大赦。咸和八年七月,荧惑入昴。占曰:“胡王
            


            177楼2005-08-02 22:47
            回复
              占曰:“执法者忧。”四月甲午,月奄轩辕第二星,填星入羽林,十二月,荧惑太
              白皆犯羽林,占同上。是年二月丙辰,高祖杀桓修等。三月己未,破走桓玄,遣军
              西讨。辛巳,诛左仆射王愉及子荆州刺史绥。桓玄劫帝如江陵。五月,玄下至峥嵘
              洲,义军破灭之。桓振又攻没江陵,幽劫天子。明年正月,众军攻之,振走,乘舆
              乃旋。七月,永安何皇后崩。三月,桓振又袭江陵,荆州刺史司马休之败走。是月,
              刘怀肃击振灭之。其年二月,巴西人谯纵杀益州刺史毛璩及璩弟西夷校尉瑾,跨有
              西土,自号蜀王。
               晋安帝义熙元年三月壬辰,月奄左执法,占同上。丁酉,月奄心前星。占曰:
              “豫州有灾。”太白犯东井。占曰:“秦有兵。”四月己卯,月犯填星,在东壁。
              占曰:“其地亡国。”一曰:贵人死。”七月庚辰,太白比昼见,在翼、轸。占曰:
              “为臣强。荆州有兵丧。”己未,月奄填星,在东壁。占曰:“其国以伐亡。”一
              曰:“民流。”八月丁巳,月犯斗第一星。占曰:“天下有兵。”一曰:“大臣忧。”
              案江左来,南斗有灾,则吴越会稽、丹阳、豫章、庐江各随其星应之。淮南失土,
              殆不占耳。史阙其说,故不列焉。九月戊子,荧惑犯少微。占曰:“处士诛。”庚
              寅,荧惑犯右执法。癸卯,荧惑犯左执法。占并同上。十月丁巳,月奄填星营室,
              占同七月。十一月丙戌,太白奄钩钅句钤。占曰:“喉舌臣忧。”十二月己卯,岁
              星犯天江。占曰:“有兵乱,河津不通。”是年六月,索头寇沛土,使伪豫州刺史
              索度真戍相县,太傅长沙景王讨破走之。十一月,荆州刺史魏咏之薨。二年二月,
              司马国璠等攻没弋阳。四月,羌伐仇池,仇池公杨盛击走之。九月,益州刺史司马
              荣期为其参军杨承祖所害,时文处茂讨蜀屡有功,会荣期死,乃退。三年十二月,
              司徒扬州刺史王谧薨。四年正月,太保武陵王遵薨。三月,左仆射孔安国卒。五年,
              高祖讨鲜卑,并定旧兖之地。
               义熙二年二月己丑,月犯心后星。占曰:“豫州有灾。”四月癸丑,月犯太微
              西将。己未,月犯房南第二星。乙丑,岁星犯天江,占悉同上。五月癸未,月犯左
              角。占曰:“左将军死,天下有兵。”壬寅,荧惑犯氐。占曰:“氐为宿宫,人主
              忧。”六月庚午,荧惑犯房北第二星。八月癸亥,荧惑犯斗第五星。丁巳,犯建星。
              九月壬午,荧惑犯哭星,又犯泣星,占悉同上。十二月丙午,月奄太白,在危。占
              曰:“齐亡国。”一曰:“强国君死。”丁未,荧惑、太白皆入羽林。是年二月甲
              戌,司马国璠等攻没弋阳。三年正月,鲜卑寇北徐州,至下邳。八月,遣刘敬宣伐
              蜀。十二月,司徒王谧薨。四年正月,武陵王遵薨。五年,鲜卑复寇淮北。四月,
              高祖大军讨之。六月,大战临朐城,进围广固。十月,什圭为其子伪清河公所杀。
              六年二月,拔广固,禽慕容超,坑斩其众三千余人。
               义熙三年正月丙子,太白昼见,在奎。二月庚寅,月奄心后星,占悉同上。癸
              亥,荧惑、填星、太白、辰星聚于奎、娄,从填星也。其说见上九年。五月己丑,
              太白昼见,在参。占曰:“益州有兵丧,臣强。”六月辛卯,荧惑犯辰星,在翼。
              占曰:“天下兵起。”八月己卯,太白奄荧惑,又犯执法。占曰:“奄荧惑,有大
              兵。”辛卯,荧惑犯左执法。九月壬子,荧惑犯进肾。是年正月丁巳,鲜卑寇北徐,
              至下邳。八月,刘敬宣伐蜀,不克而旋。四年三月,左仆射孔安国卒。七月,司马
              国璠等攻没邹山,鲁郡太守徐邕破走之。姚略遣众征佛佛,大为所破。五年,高祖
              讨鲜卑。六年三月,妖贼徐道覆杀镇南将军、江州刺史何无忌于豫章。四月,妖贼
              卢循寇湘中巴陵。五月丙子,循、道覆败抚军将军、豫州刺史刘毅于桑落洲,毅仅
              以身免。丁丑,循等至蔡洲,遣别将焚京口。庚辰,贼攻焚查浦,查浦戍将距战不
              利,高祖遣军渡淮击,大破之。司马国璠寇砀山,竺夔讨破之。七月,妖贼南走据
              寻阳,高祖遣刘钟等追之。八月,孙季高乘海伐广州。桓谦以蜀众聚枝江,卢循将
              


              185楼2005-08-02 22:47
              回复
                荀林略华容,相去百里。临川烈武王讨谦之,又讨林,林退走。鄱阳太守虞丘进破
                贼别帅于上饶。九月,烈武王使刘遵击荀林于巴陵,斩之。桓道儿率蔡猛向大薄,
                又遣刘基讨之,斩猛。十月,高祖以舟师南征。是时徐道覆率二万余人攻荆州,烈
                武王距之。战于江津,大破之,枭殄其十八九。道覆弃战船走。十一月,刘钟破贼
                军于南陵。癸丑,益州刺史鲍陋卒于白帝,谯道福攻没其众。庚戌,孙季高袭广州,
                克之。十二月,高祖在大雷,与贼交战,大破之。贼走左里,进击,又破,死者十
                八九。贼还广州,刘籓等追之。七年二月,籓拔始兴城,斩徐道覆、卢循还番禺,
                攻围孙季高,不能克。走交州,交州刺史杜慧度斩之。四月,到彦之攻谯道福于白
                帝,拔之。
                 义熙四年正月庚子,荧惑犯天江,占同上。五月丁未,月奄斗第二星,占同上。
                壬子,填星犯天廪。占曰:“天下饥,仓粟少。”六月己丑,太白犯太微西上将。
                己卯,又犯左执法。十月戊子,荧惑入羽林。占悉同上。五年,高祖讨鲜卑。六年,
                左仆射孟昶仰药卒。是后南北军旅,运转不息。
                 义熙五年二月甲子,月犯昴。占曰:“胡不安;天子破匈奴。”四月甲戌,荧
                惑犯辰星,在东井,占同三年。五月戊戌,岁星入羽林,占同上。九月壬寅,月犯
                昴,占同二月。十月,荧惑犯氐,占同二年。闰月丁酉,月犯昴,占同二月。辛亥,
                荧惑犯钩钤。占同元年。十二月辛丑,太白犯岁星,在奎。占曰:“大兵起。鲁有
                兵。”己酉,月奄心大星。占曰:“王者恶之。”是年四月,高祖讨鲜卑。什圭为
                其子所杀。十一月,西虏攻安定,姚略自以大众救之。六年二月,鲜卑灭。皆胡不
                安之应也。是时鲜卑跨鲁地,又鲁有兵之应也。五月,卢循逼郊甸,宫卫被甲。
                 义熙六年三月丁卯,月奄房南第二星。占曰:“灾在次相。”己巳,又奄斗第
                五星。占曰:“斗主兵,兵起。”一曰:“将军死。”太白犯五诸侯。占曰:“诸
                侯有诛。”五月甲子,月奄斗第五星,占同三月。己亥,月奄昴。占曰:“国有忧。”
                一曰:“有白衣之会。”六月己丑,月犯房南第二星。甲午,太白昼见,占并同上。
                七月己亥,月犯舆鬼。占曰:“国有忧。”一曰:“秦有兵。”八月壬午,太白犯
                轩辕大星。甲申,月犯心前星。灾在豫州。丙戌,月犯斗第五星,占悉同上五月。
                丁亥,月奄牛宿南星。占曰:“天下有大诛。”乙未,太白犯少微。丙午,太白在
                少微而昼见。九月甲寅,太白犯左执法。丁丑,填星犯毕。占曰:“有边兵。”是
                年三月,始兴太守徐道覆反,江州刺史何无忌讨之,大败于豫章,无忌死之。四月,
                卢循寇湘中,没巴陵。五月,循等大破豫州刺史刘毅,毅仅以身免;循率众逼京畿。
                是月,左仆射孟昶惧王威不振,仰药自杀。七年二月,刘籓枭徐道覆首,杜慧度斩
                卢循,并传首京都。八年六月,临川烈武王道规薨,时为豫州。八月,皇后王氏崩。
                九月,兖州刺史刘籓、尚书仆射谢混伏诛。高祖西讨刘毅,斩之。十二月,遣益州
                刺史朱龄石伐蜀。九年,诸葛长民伏诛。林邑王范胡达将万余人寇九真,九真太守
                杜彗期距破之。七月,朱龄石灭蜀。
                 义熙七年四月辛丑,荧惑入舆鬼。占曰:“秦有兵。”一曰:“雍州有灾。”
                六月,太白昼见在翼,占同元年。己亥,填星犯天关。占曰:“臣谋主。”庚子,
                月犯岁星,在毕。占曰:“有边兵,且饥。”七月丁卯,岁星在参。占曰:“岁、
                填合为内乱。”一曰:“益州战不胜,亡地。”五虹见东方。占曰:“天子黜,圣
                人出。”八月乙未,月犯岁星,在参。占曰:“益州兵饥。”太白犯房南第二星。
                十一月丙午,太白犯哭泣星。占悉同上。七月,朱龄石克蜀,蜀民寻又反,又讨灭
                之。八年,诛刘籓、谢混,灭刘毅。皇后王氏崩。九年,诛诸葛长民。十一年,讨
                荆州刺史司马休之、雍州刺史鲁宗之破之也。
                 义熙八年正月庚戌,月犯岁星,在毕,占同上。七月癸亥,月奄房北第二星,
                


                186楼2005-08-02 22:47
                回复
                  2025-08-30 02:31:36
                  广告
                  不感兴趣
                  开通SVIP免广告
                  曰:“当涂高者,魏也。”舒既没,谯周又问术士杜琼曰:“周征君以为当涂高,
                  魏也。其义何在?”琼曰:“魏,阙名也。当涂而高,圣人以类言耳。”又问周曰:
                  “宁复有所怪邪?”周曰:“未达也。”琼曰:“古者名官职不言曹,自汉以来,
                  名官尽言曹,吏言属曹,卒言侍曹,此殆天意也。”周曰:“魏者,大也;曹者,
                  众也。众而且大,天下之所归乎?”建安十八年,武帝为公,又进爵为王。二十五
                  年,武帝薨,太子丕嗣为魏王,是为文帝。
                   文帝始生,有云青色,员如车盖,当其上终日。望气者以为至贵之祥,非人臣
                  之气。善相者高元吕曰:“其贵不可言。”延康元年三月,黄龙又见谯,殷登犹存,
                  叹曰:“黄龙见于熹平也,单飏云:‘不及五十年,亦当复见。’今四十五年矣,
                  飏之言其验兹乎。”四月,饶安言白虎见。八月,石邑言凤凰集,又有麒麟见。十
                  月,汉帝禅位于魏,魏王辞让不受。博士苏林、董巴上言:“臣闻天之去就,固有
                  常分,圣人当之,昭然不疑。故尧捐骨肉而禅有虞,终无吝色。舜发垄亩而居天下,
                  若固有之。其相授间,不稽漏刻,天下已传矣。所以急天命,明天下不可一日无君。
                  今汉期运已终,妖异绝之已审。陛下受天之命,符瑞告征,丁宁详悉,反覆备至,
                  虽言语相谕,无以代此。今既发诏书,玺绶未御,固执谦让,上稽天命,下违民情。
                  臣谨按古之典籍,参以图纬,魏之行运及天道所在,即尊之验,在于今年此月,昭
                  {折日}分明。谨条奏如左。唯陛下迁思易虑,以时即位,显告上帝,布诏天下。然
                  后改正朔,易服色,正大号,天下幸甚。”其所陈事曰:
                   天有十二次,以为分野,王公之国,各有所属。周在鹑火,魏在大梁,岁星行
                  历,凡十二次,所在国天子受命,诸侯以封。周文王始受命,岁星在鹑火。至武王
                  伐纣,十三年,岁星复在鹑火。故《春秋传》曰:“武王伐纣,岁在鹑火。”又曰:
                  “岁之所在,则我有周之分野也。”昔光和七年,岁在大梁,武王始受命为将,讨
                  黄巾。是岁,改年为中平元年。建安元年,岁复在大梁,始拜大将军。十三年,复
                  在大梁,始拜丞相。今二十五年,岁复在大梁,陛下受命。此魏得岁与周文、武受
                  命相应。
                   今年青龙在庚子,《诗推度灾》曰:“庚者,更也;子者,兹也。圣人制法天
                  下治。”又曰:“王者布德于子,治成于丑。”此言今年天更命圣人,制法天下,
                  布德于民也。魏以政制天下,与《诗》协矣。颛顼受命,岁在豕韦,卫居其地,亦
                  在豕韦。故《春秋传》曰:“卫,颛顼之墟也。”今十月,斗之所建,则颛顼受命
                  之分也。魏以十月受禅,此同符始祖受命之验也。魏之氏族,出自颛顼,与舜同祖,
                  见于《春秋世家》。舜以土德承尧之火,今魏亦以土德承汉之火,其于行运合于尧、
                  舜授受之次。
                   魏王犹未许。大史丞许芝又上天文祥瑞:
                   自建安三年十二月戊辰,有新天子气见于东南,到今积二十三年。建安十年,
                  茀星出库楼,历犯氐、房宿,北入天市,犯北斗、紫微。氐为天子宿宫,路寝所止。
                  房为天子明堂政教之首。北斗七星,主尊辅象近臣。紫微者,北极最尊。此除扫汉
                  家之大异也。建安十八年秋,岁星、镇星、荧惑俱入太微,逆行留守帝坐百有余日。
                  岁星入太微,人主改姓。镇星入太微,内有兵乱,人主以弱。三者,汉改姓易代之
                  异也。建安十九年正月,白虹贯日。《易传》曰:“后妃擅国,白虹贯日。”建安
                  二十一年五月朔己亥,日蚀。建安二十三年三月,茀星晨见东方二十余日,夕出西
                  方,犯历五车、东井、五诸侯、文昌、轩辕、太微,锋炎刺帝坐。茀者除旧布新,
                  亡恶兴圣之异也。建安二十四年二月晦壬子,日蚀。日者阳精,月为侯王,而以亥
                  子日蚀,皆水灭火之异也。延康元年九月十日黄昏时,月蚀荧惑,过人定时,荧惑
                  出营室,宿羽林。月为大臣侯王之象;荧惑火精,汉氏之行。占曰:“汉家以兵亡。”
                  延康元年九月二十日,《剥》卦天子气不见,皆崩亡之异也。荧惑火精,行缩日一
                  


                  200楼2005-08-02 22:47
                  回复
                    志第十八 符瑞中

                     麒麟者,仁兽也。牡曰麒,牝曰麟。不刳胎剖卵则至。麕身而牛尾,狼项而一
                    角,黄色而马足。含仁而戴义,音中钟吕,步中规矩,不践生虫,不折生草,不食
                    不义,不饮洿池,不入坑阱,不行罗网。明王动静有仪则见。牡鸣曰“逝圣”,牝
                    鸣曰“归和”,春鸣曰“扶幼”,夏鸣曰“养绥”。
                     汉武帝元狩元年十月,行幸雍,祠五畤,获白麟。汉武帝太始二年三月,获白
                    麟。汉章帝元和二年以来,至章和元年,凡三年,麒麟五十一见郡国。汉安帝延光
                    三年七月,麒麟见颍川阳翟。延光三年八月戊子,麒麟见颍川阳翟。延光四年正月
                    壬午,麒麟见东郡濮阳。汉献帝延康元年,麒麟十见郡国。
                     吴孙权赤乌元年八月,武昌言麒麟见。又白麟见建业。晋武帝泰始元年十二月,
                    麒麟见南郡枝江。晋武帝咸宁五年二月甲午,白麟见平原鬲县。咸宁五年九月甲午,
                    麒麟见河南阳城。晋武帝太康元年四月,白麟见顿丘。晋愍帝建兴二年九月丙戌,
                    麒麟见襄平,州刺史崔毖以闻。晋元帝太兴元年正月戊子,麒麟见豫章。晋成帝咸
                    和八年五月己巳,麒麟见辽东。
                     凤凰者,仁鸟也。不刳胎剖卵则至。或翔或集。雄曰凤,雌曰凰。蛇头燕颔,
                    龟背鳖腹,鹤颈鸡喙,鸿前鱼尾,青首骈翼,鹭立而鸳鸯思。首戴德而背负仁,项
                    荷义而膺抱信,足履正而尾系武。小音中钟,大音中鼓。延颈奋翼,五光备举。兴
                    八风,降时雨,食有节,饮有仪,往有文,来有嘉,游必择地,饮不妄下。其鸣,
                    雄曰“节节”,雌曰“足足”。晨鸣曰“发明”,昼鸣曰“上朔”,夕鸣曰“归昌”,
                    昏鸣曰“固常”,夜鸣曰“保长”。其乐也,徘徘徊徊,雍雍喈喈。唯凤皇为能究
                    万物,通天祉,象百状,达王道,率五音,成九德,备文武,正下国。故得凤之象,
                    一则过之,二则翔之,三则集之,四则春秋居之,五则终身居之。
                     汉昭帝始元三年十月,凤皇集东海,遣使祠其处。汉宣帝本始元年五月,凤皇
                    集胶东。本始四年五月,凤皇集北海。汉宣帝地节二年四月,凤皇集鲁,群鸟从之。
                    汉宣帝元康元年三月,凤皇集泰山、陈留。元康四年,南郡获威凤。汉宣帝神雀二
                    年二月,凤皇集京师,群鸟从之以万数。神雀四年春,凤皇集京师。神雀四年十月,
                    凤皇十一集杜陵。神雀四年十二月,凤皇集上林。
                     汉宣帝甘露三年二月,凤皇集新蔡,群鸟四面行列,皆向凤皇立,以万数。
                     汉光武建武十七年十月,凤皇五,高八九尺,毛羽五采,集颍川郡,群鸟并从
                    行列,盖地数顷,留十七日乃去。
                     汉章帝元和二年以来,至章和元年,凡三年,凤皇百三十九见郡国。
                     汉安帝延光三年二月,车驾东巡。其月戊子,凤皇集济南台县丞霍收舍树上,
                    赐台长嶷帛十五匹,收二十匹,尉半之,吏卒人三匹;凤皇所过亭部,无出今年田
                    租;赐男子爵人二级。延光三年十月壬午,凤皇集京兆新丰西界槐树。汉桓帝建和
                    元年十一月,凤皇见济阴己氏。汉灵帝光和四年秋,五色大鸟见新城,群鸟随之。
                    民皆谓之凤皇。汉献帝延康元年八月,石邑县言凤皇集。又郡国十三言凤皇见。
                     吴孙权黄武五年七月,苍梧言凤皇见。孙权黄龙元年四月,夏口、武昌并言凤
                    皇见。吴孙亮建兴二年十一月,大鸟五见于春申。吴孙皓建衡四年正月,西苑言凤
                    皇集。
                     晋武帝泰始元年十二月,凤皇见上党高都。泰始元年十二月,凤皇二见河南山
                    阳。泰始元年十二月,凤皇三见冯翊下邽。晋穆帝升平四年二月辛亥,凤皇将九子
                    见郧乡之丰城。十二月甲子,又见丰城,众鸟随从。升平五年四月己未,凤皇集沔
                    北,至于辛酉。百姓聚观之。
                     宋武帝永初元年七月戊戌,凤皇见会稽山阴。文帝元嘉十四年三月丙申,大鸟
                    二集秣陵民王顗园中李树上,大如孔雀,头足小高,毛羽鲜明,文采五色,声音谐
                    从,众鸟如山鸡者随之,如行三十步顷,东南飞去。扬州刺史彭城王义康以闻。改
                    鸟所集永昌里曰凤皇里。孝武帝孝建元年正月庚申,凤皇见丹徒篸贤亭,双鹄为引,
                    


                    204楼2005-08-02 22:51
                    回复
                       汉安帝延光三年四月丙戌,甘露下沛国丰。延光三年七月,甘露下左冯翊频阳。
                       汉桓帝延熹三年四月,甘露降上郡。汉桓帝永康元年八月,甘露降巴郡。
                       魏文帝初,郡国三十七言甘露降。魏少帝甘露元年五月,邺及上洛并言甘露降。
                      魏元帝咸熙二年四月,南深泽县言甘露降。
                       吴孙权黄武前,建业言甘露降。黄武二年五月,曲阿言甘露降。
                       吴孙权嘉禾五年三月,武昌言甘露降于礼宾殿。吴孙权赤乌二年三月,零陵言
                      甘露降。赤乌九年四月,武昌言甘露降。吴孙皓甘露元年四月,蒋陵言甘露降。
                       晋武帝泰始十年四月乙亥,甘露降西河离石。晋武帝咸宁元年四月丙戌,甘露
                      降张掖。咸宁元年五月戊午,甘露降清河绎幕。咸宁元年九月,甘露降太原晋阳。
                      咸宁二年五月戊子,甘露降玄菟郡治。咸宁三年六月戊申,甘露降巴郡南充国。晋
                      武帝太康五年三月乙卯,甘露降东宫。太康七年四月,甘露降京兆杜陵。太康七年
                      五月,甘露降魏郡邺。
                       晋惠帝元康四年五月,甘露降乐陵郡。
                       晋愍帝建兴元年六月,甘露降西平县。建兴三年八月己未,甘露降新昌县。晋
                      愍帝建武元年六月丁丑,甘露降寿春。
                       晋元帝太兴三年四月,甘露降琅邪费。
                       晋明帝泰宁二年正月,巴郡言甘露降。
                       晋成帝咸和四年四月,甘露降武昌郡阁前柳树,太守诩以闻。咸和六年三月,
                      甘露降宁州城内北园榛桃树,刺史以闻。咸和七年四月癸巳,甘露降京邑,扬州刺
                      史王导以闻。咸和八年四月癸卯,甘露降庐江襄安县蒋胄家。咸和八年四月癸卯,
                      甘露降宣城宛陵县之须里。咸和九年四月甲寅,甘露降吴国钱唐县右乡康巷之柳树。
                      咸和九年十二月丙辰,甘露降建平陵。咸和九年十二月丁巳,甘露降武平陵。晋成
                      帝咸康元年四月癸卯,甘露降西堂桃树。咸康二年三月甲戌,甘露降郁林城内。咸
                      康二年四月,甘露降西堂,又降尚书都坐桃树,又降会稽永兴县,众官毕贺。戊午,
                      甘露降会稽山阴县,又降吴兴武康县。庚申,又降武康。咸康三年四月戊午,甘露
                      降殿后桃李树。五月,甘露降义兴阳羡县柞树,东西十四步,南北十五步。咸康七
                      年四月丙子,甘露降彭城王纮第内,众官毕贺。
                       晋穆帝永和元年三月,甘露降庐江郡内桃李树,太守永以闻。永和五年十一月,
                      太常刘邵上崇平陵令王昂即日奉行陵内,甘露降于玄宫前殿。永和五年十二月己酉,
                      甘露降丹阳湖熟县西界刘敷墓松树,县令王恬以闻,众官毕贺。
                       晋简文帝咸安二年正月,甘露降随郡滠阳县界桑木,沾凝十余里中。
                       晋孝武帝太元十二年八月,甘露降宁州界内,刺史费统以闻。太元十五年闰月,
                      甘露降永平陵。太元十六年十一月庚午,甘露降句阳县。太元十七年二月,甘露降
                      南海番禺县杨树。
                       晋安帝元兴二年十月,甘露降武昌王成基家竹。元兴三年三月己卯,甘露降丹
                      徒。元兴三年四月己酉,甘露降兰台。
                       宋武帝永初元年九月庚辰,甘露降丹徒岘山。永初元年十月庚午,甘露降兴宁、
                      永宁二陵,弥冠百余里。
                       文帝元嘉三年闰正月己丑,甘露降吴兴乌程,太守王韶之以闻。元嘉四年五月
                      辛巳,甘露降齐郡西安临朐城。元嘉四年十一月辛未朔,甘露降初宁陵。元嘉四年
                      十一月己丑,甘露降南海熙安,广州刺史江桓以闻。元嘉八年五月,甘露降南海番
                      禺。元嘉九年十一月壬子,甘露降初宁陵。元嘉十一年八月甲辰,甘露降费县之沙
                      里,琅邪太守吕绰以闻。元嘉十三年二月丁卯,甘露降上明巴山。元嘉十三年二月,
                      甘露降吴兴武康董道益家园树。元嘉十三年三月甲午,甘露降初宁陵。元嘉十六年
                      三月己卯,甘露降广州城北门杨树,刺史陆徽以闻。元嘉十七年四月丁丑,甘露降
                      广陵永福里梁昌季家树,南兖州刺史江夏王义恭以闻。元嘉十七年,甘露降高平金
                      乡富民村方三十里中。徐州刺史赵伯符以闻。元嘉十七年十一月乙酉,甘露降乐游
                      苑。元嘉十八年五月甲申,甘露降丹阳秣陵卫将军临川王义庆园,扬州刺史始兴王
                      


                      209楼2005-08-02 22:51
                      回复
                        濬以闻。元嘉十八年六月,甘露降广陵广陵孟玉秀家树,南兖州刺史临川王义庆以
                        闻。元嘉十九年五月丁卯,甘露降建康司徒参军督护顾俊之宅竹柳。元嘉十九年五
                        月乙亥,甘露降马头济阳宋庆之园树,太守荀预以闻。元嘉二十一年,甘露降益州
                        府内梨李树,刺史庾俊之以闻。元嘉二十一年四月,甘露频降乐游苑。元嘉二十一
                        年四月,甘露降彭城绥舆里,徐州刺史臧质以闻。元嘉二十一年四月,甘露降义阳
                        平阳,太守庞秀之以闻。元嘉二十二年十一月辛巳,甘露降南郡江陵方城里,荆州
                        刺史南谯王义宣以闻。元嘉二十二年十二月丁酉,甘露降长宁陵,陵令包诞以闻。
                        元嘉二十三年二月丁未,甘露降乐游苑,苑丞张宝以闻。元嘉二十三年九月丙子,
                        甘露降长宁陵,陵令华林以闻。元嘉二十三年十二月庚子,甘露降襄阳郡治,雍州
                        刺史武陵王骏以闻。元嘉二十三年十二月辛丑,甘露频降乐游苑,苑丞何道之以闻。
                        元嘉二十四年二月己亥、庚子,甘露频降景阳山,山监张绩以闻。元嘉二十四年二
                        月己亥、癸卯、三月丙辰,甘露频降景阳山,华林园丞陈袭祖以闻。元嘉二十四年
                        三月甲寅,甘露降寻阳松滋,江州刺史庐陵王绍以闻。元嘉二十四年四月癸未,甘
                        露降寻阳松滋;丙申,又降江州城内桐树;丁酉,又降城北数里之中,江州刺史庐
                        陵王绍以闻。元嘉二十四年七月乙卯,甘露降京师,扬州刺史始兴王浚以闻。元嘉
                        二十四年七月,甘露降襄城治下无量寺,雍州刺史武陵王骏以闻。元嘉二十四年十
                        月甲午,甘露降魏兴郡内,太守韦宁民以闻。元嘉二十三年至二十四年十二月,甘
                        露频降,状如细雪,京都及郡国处处皆然,不可称纪。元嘉二十五年十一月庚辰,
                        甘露降南郡,荆州刺史南谯王义宣以闻。元嘉二十五年十一月乙未,甘露降丹阳秣
                        陵岩山。元嘉二十六年三月壬午,甘露降景阳山,华林园丞梅道念以闻。元嘉二十
                        六年三月庚寅、癸巳,甘露频降武昌,江州刺史庐陵王绍以闻。元嘉二十六年四月
                        甲辰、丙午、戊申,甘露频降豫章南昌,太守刘思考以闻。元嘉二十六年七月,甘
                        露降南郡江陵,荆州刺史南谯王义宣以闻。元嘉二十七年四月乙卯、丙辰、丁巳,
                        甘露频降豫章南昌。戊午午时,天气清明,有彩雾映覆郡邑,甘露又自云降。太守
                        刘思考以闻。元嘉二十七年五月甲戌,甘露降东海丹徒,南徐州刺史始兴王浚以闻。
                        元嘉二十八年二月戊辰,甘露降钟山延贤寺,扬州刺史庐陵王绍以闻。元嘉二十八
                        年二月壬午,甘露降徽音殿前果树。元嘉二十八年二月,甘露降合欢殿后香花诸草。
                         孝武帝孝建元年三月丙辰,甘露降华林园。孝建二年三月己酉,甘露降丹阳秣
                        陵中里路与之墓树。孝建二年三月辛亥,甘露降长宁陵松树。孝建二年三月,甘露
                        降襄阳民家梨树。孝建二年三月戊午,甘露降丹阳秣陵尚书谢庄园竹林,庄以闻。
                         孝武帝大明元年四月癸卯,甘露降华林园桐树。大明三年三月己卯,甘露降乐
                        游苑梅树。大明三年三月戊子,甘露降宣城郡舍,太守张辩以闻。大明四年正月壬
                        辰,甘露降初宁陵松树。大明四年二月丙申,甘露降长宁陵松树。大明四年二月乙
                        巳,甘露降丹阳秣陵龙山,丹阳尹孔灵符以闻。大明五年四月辛亥,甘露降吴兴安
                        吉,太守历阳王子顼以闻。大明五年四月乙卯,甘露降吴兴乌程,太守历阳王子顼
                        以闻。大明六年二月戊午,甘露降建康灵耀寺及诸苑园,及秣陵龙山,至于娄湖。
                        是日,又降句容、江宁二县。大明七年三月丙申,甘露降寻阳松滋,太守刘蒙以闻。
                        大明七年四月己未,甘露降荆州城内,刺史临海王子顼以闻。大明七年十二月辛丑
                        朔,甘露降吴兴乌程,令苟卞之以闻。
                         明帝泰始二年四月己亥,甘露降上林苑,苑令徐承道以献。泰始二年四月庚申,
                        甘露降华林园,园令臧延之以献。泰始二年五月己未,甘露降丹阳秣陵县舍斋前竹,
                        丹阳尹王景文以献。泰始三年十一月庚申,甘露降晋陵,晋陵太守王蕴以闻。泰始
                        三年十一月癸亥,甘露降南东海丹徒建冈,徐州刺史桂阳王休范以闻。泰始三年十
                        二月壬午,甘露降崇宁陵,扬州刺史建安王休仁以闻。
                         后废帝元徽四年十一月乙巳,甘露降吴兴乌程,太守萧惠明以闻。
                         顺帝升明二年十二月,甘露降建康禁中里。升明二年十一月,甘露降南东海武
                        进彭山,太守谢朏以闻。升明二年十一月,甘露降吴兴长城卞山,太守王奂以闻。
                         威香者,王者礼备则常生。(阙)

                         国学网站独家推出


                        210楼2005-08-02 22:51
                        回复
                          志第十九 符瑞下

                           嘉禾,五谷之长,王者德盛,则二苗共秀。于周德,三苗共穗;于商德,同本
                          异穟;于夏德,异本同秀。
                           汉宣帝元康四年,嘉谷玄稷,降于郡国。
                           汉章帝元和中,嘉禾生郡国。
                           汉安帝延光二年六月,嘉禾生九真,百五十六本,七百六十八穗。
                           汉桓帝建和二年四月,嘉禾生大司农帑。汉桓帝永康元年八月,嘉禾生魏郡。
                           魏文帝黄初元年,郡国三言嘉禾生。
                           吴孙权黄龙三年十月,会稽南始平言嘉禾生。孙权赤乌七年秋,宛陵言嘉禾生。
                           晋武帝泰始八年十月,泸水胡王彭护献嘉禾。晋武帝太康四年十二月,嘉禾生
                          扶风雍。太康五年七月,嘉禾生豫章南昌。太康八年闰三月,嘉禾生东夷校尉园。
                          太康八年九月,嘉禾生东莱掖。
                           晋愍帝建兴元年八月癸亥,嘉禾生襄平县,一茎七穗。建兴二年六月,嘉禾生
                          平州治,三实同蒂。建兴三年七月,嘉禾生襄平县,异体同蒂。
                           宋文帝元嘉二年十月,嘉禾生颍川阳翟,太守垣苗以闻。元嘉九年三月,嘉禾
                          生义阳,豫州刺史长沙王义欣以献。元嘉十年八月,嘉禾生汝南苞信,豫州刺史长
                          沙王义欣以献。元嘉十一年八月,嘉禾一茎九穗生北汝阴,太守王玄谟以献。元嘉
                          二十年六月,嘉禾一茎九穗生上庸新安,梁州刺史刘道以献。元嘉二十一年,嘉禾
                          生新野邓县,雍州刺史萧思话以献。元嘉二十二年六月,嘉禾生籍田,一茎九穗。
                          元嘉二十二年七月癸酉,嘉禾生平虏陵,徐州刺史臧质以献。元嘉二十二年九月,
                          嘉禾生太尉府田,太尉江夏王义恭以闻。元嘉二十二年九月,嘉禾生扬州东耕田,
                          刺史始兴王浚以闻。元嘉二十二年,嘉禾生华林园,百六十穗,园丞陈袭祖以闻。
                          元嘉二十二年,嘉禾生颍川阳白,豫州刺史赵伯符以献。元嘉二十三年七月乙丑,
                          嘉禾旅生藉田,藉田令褚熙伯以闻。元嘉二十三年七月庚午,嘉禾生丹阳椒唐里,
                          扬州刺史始兴王浚以闻。元嘉二十三年七月庚辰,嘉禾生醴湖屯,屯主王世宗以闻。
                          元嘉二十三年八月己酉,嘉禾生华林园,园丞陈袭祖以闻。元嘉二十三年九月庚申,
                          嘉禾生沛郡萧,征北大将军衡阳王义季以闻。元嘉二十三年,嘉禾生江夏汝南,荆
                          州刺史南谯王义宣以闻。
                           元嘉二十四年七月乙卯,嘉禾旅生华林园及景阳山,园丞梅道念以闻。太尉江
                          夏王义恭上表曰:
                           臣闻居高听卑,上帝之功;天且弗违,圣王之德。故能影响二仪,甄陶万有。
                          鉴观今古,采验图纬,未有道阙化亏,而祯物著明者也。自皇运受终,辰曜交和,
                          是以卉木表灵,山渊效宝。伏惟陛下体《乾》统极,休符袭逮。若乃凤仪西郊,龙
                          见东邑,海酋献改缁之羽,河祗开俟清之源。三代象德,不能过也。有幽必阐,无
                          远弗届,重译岁至,休瑞月臻。前者躬藉南亩,嘉谷仍植,神明之应,在斯尤盛。
                          四海既穆,五民乐业,思述汾阳,经始灵囿。兰林甫树,嘉露频流,板筑初就,祥
                          穗如积。太平之符,于是乎在。臣以寡立,承乏槐铉,沐浴芳津,预睹冥庆,不胜
                          抃舞之情。谨上《嘉禾甘露颂》一篇,不足称扬美烈,追用悚汗。其颂曰:
                           二象攸分,三灵乐主。齐应合从,在今犹古。天道谁亲,唯仁斯辅。皇功帝绩,
                          理冠区宇。四民均极,我后体兹。惟机惟神,敬昭文思。九族既睦,万邦允厘。德
                          以位叙,道致雍熙。于穆不已,显允东储。生知夙睿,岳茂渊虚。因心则哲,令问
                          弘敷。继徽下武,俪景辰居。轩制合宫,汉兴未央。矧伊圣朝,九有已康。率由旧
                          典,思烛前王。乃造陵霄,遂作景阳。有蔼景阳,天渊之涘。清暑爽立,云堂特起。
                          植类斯育,动类斯止。极望江波,遍对岳峙。化德惟达,休瑞惟懋。诞降嘉种,呈
                          祥初构。甘露春凝,祯穟秋秀。于今匪烈,嗣岁仍富。昔在放勋,历荚数朝。降及
                          重华,倚扇清庖。铄矣皇庆,比物竞昭。伦彼典策,被此风谣。资臣六蔽,任兼两
                          司。既恧仲衮,又惭郑缁。岂忘衡泌,乐道明时。敢述休祉,愧阙令辞。
                           中领军吉阳县侯沈演之奏上《嘉禾颂》曰:
                          


                          211楼2005-08-02 22:51
                          回复
                            太守王渊以闻。元嘉二十年六月壬寅,华林天渊池芙蓉二花一蒂,园丞陈袭祖以闻。
                            元嘉二十年夏,永嘉郡后池芙蓉二花一蒂,太守臧艺以闻。元嘉二十年七月,吴兴
                            郡后池芙蓉二花一蒂,太守孔山士以闻。元嘉二十年,扬州后池芙蓉二花一蒂,刺
                            史始兴王浚以献。元嘉二十一年六月丙午,华林园天渊池二莲同干,园丞陈袭祖以
                            闻。元嘉二十二年四月,乐游苑池二莲同干,苑丞梅道念以闻。元嘉二十二年七月,
                            东宫玄圃园池二莲同干,内监殿守舍人宫勇民以闻。元嘉二十三年六月壬寅,华林
                            天渊池芙蓉二花一蒂,园丞陈袭祖以闻。元嘉二十三年六月辛丑,太子西池二莲共
                            干,池统胡永祖以闻。元嘉二十三年八月己酉,鱼邑三周池二莲同干,园丞徐道兴
                            以闻。
                             孝武帝孝建二年六月庚寅,玄武湖二莲同干。孝武帝大明五年,藉田芙蓉二花
                            同蒂,大司农萧邃以献。
                             明帝太始二年八月丙辰,五城澳池二莲同干,都水使者罗僧愍以献。太始二年
                            八月己未,豫州刺史山阳王休佑献莲,二花一蒂。太始五年六月甲子,嘉莲生湖熟,
                            南台侍御史竺曾度以闻。太始六年六月壬子,嘉莲生东宫玄圃池,皇太子以闻。
                             晋武帝太始二年六月壬申,嘉柰一蒂十实,生酒泉。太始七年六月己亥,东宫
                            玄圃池芙蓉二花一蒂,皇太子以献。
                             晋成帝咸和六年,镇西将军庾亮献嘉橘,一蒂十二实。
                             晋安帝隆安三年,武陵临沅献安石榴,一蒂六实。
                             云有五色,太平之应也,曰庆云。若云非云,若烟非烟,五色纷缊,谓之庆云。
                             汉宣帝神爵四年春,斋戒之莫,神光显著。荐鬯之夕,神光交错,或降于天,
                            或登于地,或从四方,来集于坛上。
                             汉章帝元和三年正月,车驾北巡,以太牢祠北岳山,见黄白气。
                             宋孝武帝大明元年五月壬子,紫气从景阳楼上层出,状如烟,回薄良久。
                             明帝泰始二年三月丙午,黄紫云从景阳楼出,随风回,久乃消,华林园令臧延
                            之以闻。泰始二年六月己卯,日入后,有黄白赤白气东西竟天,光明润泽,久乃消。
                            泰始四年十一月辛未,崇宁陵令上书言,自大明八年至今四年二月,宣太后陵明堂
                            前后数有光及五色云,又芳香四满,又五采云在松下,状如车盖。泰始七年四月戊
                            申夜,京邑崇虚馆堂前有黄气,状如宝盖,高十许丈,渐有五色,道士陆修静以闻。
                             白兔,王者敬耆老则见。
                             汉光武建武十三年九月,南越献白兔。
                             章帝元和中,白兔见郡国。
                             魏文帝黄初中,郡国十九言白兔见。
                             晋武泰始五年七月己亥,白兔见北海即墨,即墨长获以献。晋武帝咸宁二年十
                            月癸亥,白兔二见河南阳翟,阳翟令华衍获以献。咸宁四年六月,白兔见天水。晋
                            武帝太康二年八月壬子,白兔见彭城。太康二年十月,白兔见赵国平乡,赵王伦获
                            以献。太康四年十一月癸未,白兔见北地富平。太康八年十二月庚戌,白兔见陈留
                            酸枣,关内侯成公忠获以献。
                             晋穆帝永和十二年九月甲申,白兔见鄱阳,太守王耆之以献,并上颂一篇。晋
                            穆帝升平三年十二月庚申,北中郎将郗昙献白兔。
                             晋海西公太和九年四月,阳谷献白兔。
                             晋孝武帝太元十五年三月,白兔见淮南寿阳。
                             晋安帝义熙二年四月,无锡献白兔。义熙二年四月,寿阳献白兔。
                             宋文帝元嘉六年九月,长广昌阳淳于邈获白兔,青州刺史萧思话以献。元嘉八
                            年闰六月丁亥,司徒府白从伊生于淮南繁昌获白兔以献。元嘉十三年七月甲戌,济
                            南朝阳王道获白兔,青州刺史段宏以献。元嘉十四年正月丙申,白兔见山阳县,山
                            阳太守刘怀之以献。元嘉十五年七月壬申,山阳师齐获白兔,南兖州刺史江夏王义
                            恭以献。元嘉二十二年三月,白兔见东莱当利,青州刺史杜冀以闻。元嘉二十四年
                            七月丁巳,白兔见兖州,刺史徐琼以闻。元嘉二十四年七月己酉,白兔见东莞,太
                            守赵球以献。元嘉二十七年二月壬辰,白兔见竟陵,荆州刺史南谯王义宣以献。元
                            嘉二十七年六月丙午,白兔见南汝阴,豫州刺史南平王铄以献。
                             孝武帝孝建二年正月庚戌,白兔见淮南,太守申坦以闻。孝建三年闰三月乙丑,
                            


                            213楼2005-08-02 22:51
                            回复
                              2025-08-30 02:25:36
                              广告
                              不感兴趣
                              开通SVIP免广告
                              白兔见平原,获以献。孝武大明元年六月庚子,白兔见即墨,获以献。大明六年八
                              月辛未,白兔见北海,青、冀二州刺史刘道隆以献。大明六年六月乙丑,白兔见,
                              青、冀二州刺史刘道隆以献。
                               斗殒精,王者孝行溢则见。(阙)。
                               赤乌,周武王时衔谷至,兵不血刃而殷服。
                               汉章帝元和中,赤乌见郡国。
                               吴孙权赤乌元年,有赤乌集于殿前。吴孙休永安三年三月,西陵言赤乌见。
                               晋元帝永昌二年正月,赤乌见暨阳。
                               宋武帝永初二年二月,赤乌六见北海都昌。
                               孝武帝大明五年六月戊子,赤乌见蜀郡,益州刺史刘思考以献。
                               白燕者,师旷时,衔丹书来至。
                               汉章帝元和中,白燕见郡国。
                               晋惠帝元康元年七月,白燕二见酒泉郤福,太守索靖以闻。
                               宋文帝元嘉元年七月壬戌,白燕集齐郡城,游翔庭宇,经九日乃去,众燕随从
                              无数。元嘉十四年,白燕集荆州府门,刺史临川王义庆以闻。元嘉十八年六月,白
                              燕产丹徒县,南徐州刺史南谯王义宣以闻。元嘉二十年五月,白燕集南平郡府内,
                              内史臧绰以闻。元嘉二十一年,白燕见广陵,南兖州刺史广陵王诞以献。元嘉二十
                              四年五月辛未,白燕集司徒府西园,太尉江夏王义恭以闻。元嘉二十五年八月壬子,
                              白燕见广陵城,南兖州刺史徐湛之以闻。元嘉二十六年五月戊寅,白燕产衡阳王墓
                              亭,郎中令朱旷之获以闻。元嘉二十七年五月甲戌,白燕产京口,南徐州刺史始兴
                              王浚以闻。元嘉二十七年六月壬辰,白燕见秣陵,丹阳尹徐湛之以献。
                               孝武帝大明二年五月乙巳,白燕产南郡江陵民家,荆州刺史朱修之以献。大明
                              二年五月甲子,白燕二产山阳县舍,南兖州刺史竟陵王诞以献。大明二年六月甲戌,
                              白燕产吴郡城内,太守王翼之以献。大明三年五月甲申,白燕产武陵临沅民家,郢
                              州刺史孔灵符以闻。大明四年六月乙卯,白燕见平昌,青州刺史刘道隆以献。
                               明帝泰始二年六月,白燕见零陵,获以献。
                               金车,王者至孝则出。(阙)
                               三足乌,王者慈孝天地则至。
                               汉章帝元和中,三足乌见郡国。
                               象车者,山之精也。王者德泽流洽四境则出。(阙)
                               白乌,王者宗庙肃敬则至。
                               汉桓帝永寿元年四月,白乌见齐国。
                               晋武帝咸宁五年七月戊辰,白乌见济南隰阴,太守获以献。晋武帝太康元年五
                              月庚午,白乌见襄城。太康十年五月丁丑,白乌见京兆长安。
                               晋惠帝元康元年四月,白乌见河南成皋,县令刘机获以闻。元康元年五月戊戌,
                              白乌见梁国睢阳。元康元年七月辛丑,白乌见陈留,获以献。元康四年十月,白乌
                              见鄱阳。
                               晋明帝泰宁二年十一月,白乌见京都。泰宁三年三月,白乌见吴郡海虞,获以
                              献,群官毕贺。
                               晋孝武帝太元十一年八月乙酉,白乌集江州寺庭,群乌翔卫。太元二十一年五
                              月癸卯,白乌见吴国,获以献。
                               宋武帝永初二年六月丁酉,白乌见吴郡娄县,太守孟顗以献。
                               文帝元嘉二年十一月丙辰,白乌见山阳,太守阮宝以闻。元嘉三年三月甲戌,
                              丹阳湖熟薛爽之获白乌以献。元嘉十一年六月乙巳,吴郡海盐王说获白乌,扬州刺
                              史彭城王义康以献。元嘉十三年三月戊辰,义兴阳羡令获白乌,太守刘祯以献。元
                              嘉十九年五月,海陵王文秀获白乌,南兖州刺史临川王义庆以献。元嘉十九年十月,
                              白乌产晋陵暨阳侨民彭城刘原秀宅树,原秀以闻。元嘉二十年七月,彭城刘原秀又
                              获白乌以献。元嘉二十四年八月乙巳,白乌见晋陵,南徐州刺史广陵王诞以献。
                               孝武帝大明元年四月甲申,白乌见南郡江陵。
                               明帝泰始二年六月丁巳,白乌见吴郡海盐,太守顾觊之以献。泰始二年九月壬
                              寅,白乌见吴兴乌程,太守郄颙以献。
                               白雀者,王者爵禄均则至。
                               汉章帝元和初,白雀见郡国。
                               魏文帝初,郡国十九言白雀见。
                               晋武帝咸宁元年,白雀见梁国,梁王肜获以献。晋武帝太康二年六月丁卯,白
                              雀二见河内南阳,太守阮侃获以献。太康二年六月,白雀二见河南,河南尹向雄获
                              以献。太康七年七月庚午,白雀见豫章。太康八年八月,白雀见河南洛阳。太康十
                              


                              214楼2005-08-02 22:51
                              回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