浠水吧 关注:143,962贴子:3,211,629

回复:家乡记忆片段

取消只看楼主收藏回复

月饼
小时候吃的只有南门口食品厂做的月饼,虽然硬如铁饼,里面冰糖经常咯牙,但是一直是美好的记忆,就是比广式月饼好吃。
家人不让多吃,就说月饼是用脚踩出来的,不能多吃,吃多了要得病,要打针。


19楼2014-01-06 05:35
收起回复

    高跷,舞龙,鞭炮。
    最热闹的时候,是元宵。街上每个人都手拿鞭炮、烟花,等着高跷,龙灯来,来了,就用鞭炮、烟花往死里砸。


    20楼2014-01-06 05:42
    收起回复
      2025-08-10 22:42:52
      广告
      不感兴趣
      开通SVIP免广告
      黑社会
      90年代是大发展的时代,后来枪毙一个。但是他的那些对手们就不该死吗?他的后台不该死吗?


      21楼2014-01-06 05:59
      收起回复
        选美大赛
        就举办了一次,成了所有人茶余饭后的笑料。那哪儿是选美,是给领导选女人的。


        22楼2014-01-06 06:07
        回复
          舞厅
          打架,杀人,乱搞的地方。


          23楼2014-01-06 06:09
          回复
            监守自盗
            县城某银行,一个运钞车的司机,监守自盗,他哥是县公安局的。只判了个监外执行。嘿嘿。这是90年代的事情。


            24楼2014-01-06 06:16
            收起回复
              110
              那个年代抓赌,都会打人。还说赌博的人该打。


              25楼2014-01-06 06:21
              回复
                浠水电视台
                一个领导的喉舌而已,不值一提。


                26楼2014-01-06 06:34
                回复
                  2025-08-10 22:36:52
                  广告
                  不感兴趣
                  开通SVIP免广告
                  考题
                  考医生的试卷题:手上长了六根手指,该怎么办?
                  没有一个医生答对。
                  因为这是一个脑筋急转弯


                  27楼2014-01-06 06:37
                  回复
                    太多的人和事,太多的记忆,已在时光的流逝中远去......


                    28楼2014-01-06 07:00
                    回复
                      视频来自:优酷

                      现在每次看到这个老男人,在嘶声力竭的唱着这首《光阴的故事》,都有想哭的感觉。


                      49楼2014-01-10 22:57
                      回复

                        八零年代初,家乡就有了卖成衣的个体户。很多八零后们应该还记得红卫路边上的衣服摊和一路的棚子。
                        其实呀,这些衣服摊和棚子最开始,是在县政府到广场的那条路上,街的两边都是。
                        不过那是一般人买不起成衣,都还是自己买布,找裁缝做衣服。
                        买布,一般人都说:到百货去扯几尺布。
                        百货,在南门口新华书店前面一点。那是家乡那时最大的“超市”。
                        冬日,大棉衣,大棉裤把所有人包得跟狗熊一样。
                        夏日,那时最高端,大气,上档次的衣服,是用“的确凉”布料做的衣服,很少有人买得起。


                        51楼2014-01-10 23:13
                        回复
                          食——零食
                          史上唯一能挂在脖子上吃的儿童食品,月亮糕。
                          又大又香的芝麻饼,
                          硬邦邦,邦邦硬,让我们嘴馋了一个又一个夏天的冰棒。
                          唯一能买到,却还没钱买的水果糖——坨儿糖。
                          看着就流口水,却只能看的酸梅汤。
                          已经有很多年很多年都看不到的小面人,
                          还有后来的小糖人,
                          ......


                          52楼2014-01-10 23:30
                          收起回复
                            食——主食
                            那时的油条又粗又长,
                            那时的肉粑里面真的是肉哇,
                            那时的糖粑,咬一口,糖就流到手上了,烫得要死。
                            那时吃得最多的肉食,是家里用大罐子做的炖肉,依据时节不同,用莲藕,冬瓜或萝卜和猪肉一起炖。虽说吃得最多,实际上也要半年才能吃到一次。肉汤上飘着一层肥腻的肥肉,那是那时大多数男人的最爱,不吃肥肉还叫吃肉?肚子里没油水呀。
                            不过现在看到肥肉,就想吐。
                            那时一家炖肉,街坊四邻都能闻到肉香。现在的肉吃到肚子里,都没有香味。
                            那时最欢喜的事,就是看到自家养的下蛋鸡得鸡瘟死了,那就意味着有鸡吃啰。虽然大人们心痛得要死。
                            包面,一种家乡的水饺,面皮是四方形的,四川叫抄手。那时一年到头吃不到一次,谁家做包面,都会给街坊四邻,送一碗。
                            ......
                            其实,那时大多数人家,平时吃饭都是咸菜就饭的。


                            54楼2014-01-10 23:49
                            回复
                              2025-08-10 22:30:52
                              广告
                              不感兴趣
                              开通SVIP免广告
                              食——年饭
                              年夜饭,永远,永远的记忆,就是那条除夕晚上永远只能看,不能吃的鱼。
                              家乡有些地方,是在年三十早上吃年饭的,睡得迷迷糊糊的被大人叫起来吃年饭,受罪呀。就吃过一次,以后打死不去了。呵呵~
                              那时有单位的人,在春节放假前,单位会组织吃一次年饭,都是单位食堂自己做的,菜肴在那个时代算是异常丰富的哟。那是那时很多没有单位的人十分羡慕的事情。
                              春节放假,各个单位会派车把老家在乡下的职工送回去。


                              55楼2014-01-11 00:00
                              回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