钢琴吧 关注:871,141贴子:4,404,431

关于音乐学习和欣赏的一点看法

只看楼主收藏回复

个人观点,可以喷。


IP属地:内蒙古来自Android客户端1楼2013-12-28 10:24回复
    首先,什么叫做好听?假若你要读小说,难道看哪本的字体好看读哪本?个人认为,用”好听”来评判音乐作品是个极其糟糕的方式。音乐艺术经过成系统地数百年的发展,已经达到了相当的高度,早已远不止是一个让人愉悦的小旋律,从十九世纪开始,音乐越来越多地承载着丰富的人文思想……(手机打太慢,转电脑)


    IP属地:内蒙古来自Android客户端2楼2013-12-28 10:32
    收起回复
      2025-09-01 12:23:32
      广告
      不感兴趣
      开通SVIP免广告
      ……诗歌、戏剧、美术、宗教、哲学、甚至摄影等等,都已经被音乐化了,如今的音乐可以说已经可以随心所欲的表达和描述人的任何思想意识了。
      比如要描写英雄人物一生戏剧性的起起落落,只用一个腻腻歪歪的小旋律就可以表达么?
      有“好听”就有“难听”,不同于“好听”的是,我认为这只是作品的一种客观表现而已。


      IP属地:内蒙古3楼2013-12-28 10:46
      回复
        就像序列主义的作品,每个普通大众,甚至作曲家自己都觉得难听,但这并不妨碍其理性上的美感。如果以“不和谐”作为难听的一个标识,现代音乐算是越来越难听了……
        因而难听,与作品的优劣是没有直接关系的。看一部悲剧,可能不仅不会笑,还会心情沉重,但这并不妨碍从中得到审美的享受。


        IP属地:内蒙古4楼2013-12-28 10:52
        收起回复
          居然没人插


          IP属地:内蒙古5楼2013-12-28 10:53
          收起回复
            写得太少啊,还没看就没了


            IP属地:河南来自Android客户端6楼2013-12-28 10:57
            收起回复
              很多关于音乐欣赏的著作里都有提到,欣赏音乐分三个程度:
              最初级的是“美感阶段”,即一个完全不经思考的阶段,大脑听觉中枢收到一感觉良好的刺激即保持一定的注意力……“好听”应该就属于这个程度。
              第二个阶段是指听者试图去将音乐理解为一个熟悉的事物,字面意思来看似乎这个水平遇到非标题音乐就会坑……
              第三个阶段就是所谓的理性阶段咯,即能够通过自己的音乐知识分析作品来揣摩作者的意图。
              我觉得对于一个从小成长在一个环境尚好,经常能接触到音乐的现代人,即便不学任何专业知识,也应该在五六岁就超越第一阶段进入第二阶段了。


              IP属地:内蒙古7楼2013-12-28 11:11
              回复
                天朝的音乐教育一直有个问题,就是学习者对音乐的领悟好像是个大学以后才用考虑的事儿,但是可以看到,凡天才、大师都是从很小就有很高对音乐的悟性,要不莫扎特肯定无法在还是个熊孩子时就写出土耳其进行曲这样的作品。
                而我国普遍情况是,对音乐有点研究和自己理解的似乎大都是相关专业背景的,大量所谓的爱好者都处于欣赏能力极低的程度,甚至很多琴童学琴若干年依然像个乐盲一般。
                吧里学钢琴的应该大多都是按古典套路学的吧?就算是学爵士或者只是作为创作工具,应该也绕不过白鹅、车车之类练习基本功。但是整个吧基本每天都在讨论“谁能弹钟”“V3超好听”之类……你要是真喜欢,麻烦把帕格尼尼第二小协和贝多芬第八钢奏仔细听了再说……关于后者,一个常见的观点是:贝多芬的这首在还不够成熟的时期创作的奏鸣曲,其末乐章轻快的回旋曲不足以将该曲主题推向最高潮,对首乐章建立起的音乐形象有所弱化。


                IP属地:内蒙古8楼2013-12-28 11:33
                收起回复
                  2025-09-01 12:17:32
                  广告
                  不感兴趣
                  开通SVIP免广告
                  想到哪写到哪读起来可能有点乱……
                  回到刚才说的,既然你从小学琴,以致都练就了绝对音感等超能力,再以“好听”这么肤浅的语汇来评判音乐,也不合适吧?
                  我认为觉得难听尚可作为不喜欢某作品的原因,但我本人更倾向于把无聊作为挑选音乐时剔除的一个判据,比如广大口水歌,认真听一遍,旋律、和声基本就都扒出来了,极其简单幼稚的旋律也缺乏不确定性,因而就再没有听第二遍的必要性了……而且如果将之单曲循环我觉得就成了简约主义巨著。


                  IP属地:内蒙古10楼2013-12-28 11:48
                  回复
                    我一向觉得那些听口水歌、“小清新”的人口味极重,好似能够伴着大便吃饭一般的能力,像我最多也就听听残死、自杀黑什么的。
                    另外很多人听音乐时是不会去集中注意力的,只作为一个类似环境噪声的存在,这是一个第一欣赏阶段的典型表现,也许这是现代社会快节奏导致的正常现象,但是对于爱好音乐或者学习音乐的你来说,不至于这样了吧?这对音乐的理解是个巨大的障碍;
                    还有些人,音乐会使他进入一种胡思乱想想的状态,而不是对音乐的思考(我自己有时也这样),这也是个不好的习惯,一说法是这是出于第二欣赏阶段养成的坏毛病;显然这也会对注意力产生巨大负面影响;
                    如果你真认为自己爱好音乐,咱起码也应该了解了解基本乐理吧?就算没有系统学习过和声学、对位法、复调原理、配器法什么的,也应该对什么样的和弦进行产生什么样的听觉效果有个大致的概念吧?


                    IP属地:内蒙古12楼2013-12-28 12:11
                    收起回复
                      最后我说句吧 每个人的欣赏角度不同 钢琴生涯里我也是很喜欢古典乐派的 但是流行钢琴的冲击有事也会影响我的观念 不得不说钢琴实在需要创新?估计我是唯一一个从贝多芬走到电炫的人


                      来自Android客户端13楼2013-12-28 12:45
                      收起回复
                        额其实我挺享受理解音乐的过程……


                        来自Android客户端15楼2013-12-28 23:09
                        回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