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时候,我觉得,很多故事是先构思了那个意料之外,再铺陈那些情理之中的。
——这句话实在太赞了,我深有感触。
很多作家或许都会有这样的经历——他们写一篇文章,只是因为想写其中的一个情节,或者因为脑中的一个画面。虽然最后真正想要得不过一千字,出来的文章却有一万字。另外的文字却不是白费的。因为没有前因后果,这一千字就什么也不是。
我小时候喜欢自己写点小东西,从来都是构筑长篇,现在也不太会写短篇。那时候专挑高潮写,例如男女主人公的对话表白死亡等等段落,后来发现没有铺呈,就没有所谓的高潮了。现在又不喜欢写男女主人公一起了,因为觉得难写,句句都要斟酌,又担负了读者最多的期望,写不好自己都觉得不爽快。而要表达什么,间接的手法有很多,其实效果比直接的好,不见得非要两个人壮在一起地动山摇的。
我睁开眼睛,脑子一团稻草,灵感全无,但晚上做梦,往往天马行空。后来梦醒,想想那些情节,真得很有创意。但这些创意很少能用到文章中来,因为仔细分析一下,逻辑上不通顺,最后自己也觉得很遗憾。合理性是一个负担,但是不能不负,什么时候能做到带着镣铐跳舞(也就是意料之中,清理之外),真的就没什么遗憾了。但那些梦,在梦里,都是很真切地。
我看到过很多网络上的文字者,他们浑身灵气。例如最近看水族的《春辞》,张阿毛将信寄出去的那天也收到了一封信,于是,他就说,这是一个“对称“的日子。没什么华丽词藻,但他的功力真的绝对比比一般人好。许多人不知不觉之间也会执行很多潜在的技巧,但并没有明确的意识,说我要写什么,我要怎么写。虽然他们现在也做得很好,不过如果知道了,想明白了,或许进步会更大。至于我,好像看到很多道理,但自己却不能做得很好,常常觉得才气不足。也懒惰,不想逼自己太狠,很少咬文嚼字,也很少想结构,但对于自己,至少还有两个要求,这两个实在是不能放松,不然过不了自己这一关。
一个是合理性的问题。
另外一个是,虽然没什么创意,但坚决不能太流俗。至于什么是流俗,标准也不好说,只有我自己心里的标准了。或许也有人说,其实你很俗,不过那也没办法,我也还在努力,呵呵。
话题突然沉重,嘛,是care触发的好啊。
——这句话实在太赞了,我深有感触。
很多作家或许都会有这样的经历——他们写一篇文章,只是因为想写其中的一个情节,或者因为脑中的一个画面。虽然最后真正想要得不过一千字,出来的文章却有一万字。另外的文字却不是白费的。因为没有前因后果,这一千字就什么也不是。
我小时候喜欢自己写点小东西,从来都是构筑长篇,现在也不太会写短篇。那时候专挑高潮写,例如男女主人公的对话表白死亡等等段落,后来发现没有铺呈,就没有所谓的高潮了。现在又不喜欢写男女主人公一起了,因为觉得难写,句句都要斟酌,又担负了读者最多的期望,写不好自己都觉得不爽快。而要表达什么,间接的手法有很多,其实效果比直接的好,不见得非要两个人壮在一起地动山摇的。
我睁开眼睛,脑子一团稻草,灵感全无,但晚上做梦,往往天马行空。后来梦醒,想想那些情节,真得很有创意。但这些创意很少能用到文章中来,因为仔细分析一下,逻辑上不通顺,最后自己也觉得很遗憾。合理性是一个负担,但是不能不负,什么时候能做到带着镣铐跳舞(也就是意料之中,清理之外),真的就没什么遗憾了。但那些梦,在梦里,都是很真切地。
我看到过很多网络上的文字者,他们浑身灵气。例如最近看水族的《春辞》,张阿毛将信寄出去的那天也收到了一封信,于是,他就说,这是一个“对称“的日子。没什么华丽词藻,但他的功力真的绝对比比一般人好。许多人不知不觉之间也会执行很多潜在的技巧,但并没有明确的意识,说我要写什么,我要怎么写。虽然他们现在也做得很好,不过如果知道了,想明白了,或许进步会更大。至于我,好像看到很多道理,但自己却不能做得很好,常常觉得才气不足。也懒惰,不想逼自己太狠,很少咬文嚼字,也很少想结构,但对于自己,至少还有两个要求,这两个实在是不能放松,不然过不了自己这一关。
一个是合理性的问题。
另外一个是,虽然没什么创意,但坚决不能太流俗。至于什么是流俗,标准也不好说,只有我自己心里的标准了。或许也有人说,其实你很俗,不过那也没办法,我也还在努力,呵呵。
话题突然沉重,嘛,是care触发的好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