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7的功劳,是开创了一种怀旧的频繁闪回形式,94才真正切中了怀旧的精神内核。“奇迹般地共同经历了相同的时间和空间”,烙上了相同的时代印记,一起绽放最绚烂的青春,一起失去。
李有贞编剧一定是一个极善良的人。他知道人性中最琐屑、微妙的全部善意。94里只有善,



看七封和体育记者达成默契后的善意互视。七封对记者是真诚的,没有明星的遮掩、搪塞,只是一个小心翼翼期待初恋之花能够开放的纯纯的大男孩;谁还会刮起冷风而不是伸手呵护呢?
94里没有恶。偶然的恶的萌发,也是被善意感化。妒忌七封的队友,明白七封的成功更多是“狠毒”的努力,知晓了七封对他们的尊重,从未透露过他们的候补身份后,送上了满满一箱自家经销的山寨袜子致歉。

申源浩导演一定是一个深谙浪漫温馨质感的人。他的镜头克制,但浪漫温馨感就缓缓地浸入观者的心。

可以喝上两盅的餐馆二楼,不新,不华丽,但安适。男孩有分别在即的不舍,女孩为他的出行考虑的细致入微,他含情脉脉地凝望着这个给予他真挚、纯粹友谊的女孩,没有回应他的爱的女孩,但亦不怨。窗外纷扬的雪花,轻盈的感伤。

海边小城的车站,再过一会儿就是新的一年了,圣诞节刚过,彩灯装饰的圣诞树还没有撤去。
男孩往返首尔12小时,只为能和女孩在一起呆3小时。片刻的相聚就能抵过漫长的旅途辛劳。这样匆匆、但又坚定奔赴的车站,每个曾挚爱过的生命里都有过吧。也是这个大小适度、设施并不尖端的车站,使我领悟到,或许,能够让人感到最大幸福的氛围,不是物资与技术的匮乏,也不是过剩。我们似乎已经错过了那个点。前阵看《地心引力》时,我曾经希望自己学的不是历史而是未来,在这样一个科技翻手为云覆手为雨的时代,如果自己也掌握了一门科学技术该多有力量、多好!但转念又想,即便是掌握了某一门科技,但在这个科技分门别类越来越深细的时代,无论是谁,都会感到自己的支离破碎和无力,因为穷其一生,自己所能探明的也只是这个膨胀的世界黑洞的一点点。那个昂扬的“全人”的时代已经过去了。
你问我对哪个人物印象最深刻?你应该已经看出来了。我最喜欢七封。七封是这部剧里,还算美的人。我是外貌协会的。

不是唯外貌,但外貌是一个准入门槛。之后当然包括他的意志品质、温厚性格、高情商。七封的戏份不多,但每一个桥段都很有意思。
村上春树造了一个新词“小确幸”:微小的确实的幸福。人生,并不需要什么大意义、大理想、大成就,只是这样的小温情、小感动、小幸福, 就值得过一场。这就是94动人的原因之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