华夏圣贤吧 关注:1,141贴子:32,434

回复:读《左氏春秋》点滴记

只看楼主收藏回复

诸侯会盟,越子伐吴
吴晋争先,景伯脱险
《哀公十三年》
夏,公会单平公、晋定公、吴夫差于黄池。
  六月丙子,越子伐吴,为二隧。畴无余、讴阳自南方,先及郊。吴大子友、王子地、王孙弥庸、寿于姚自泓上观之。弥庸见姑蔑之旗,曰:“吾父之旗也。
  不可以见仇而弗杀也。”大子曰:“战而不克,将亡国。请待之。”弥庸不可,属徒五千,王子地助之。乙酉,战,弥庸获畴无余,地获讴阳。越子至,王子地守。丙戌,复战,大败吴师。获大子友、王孙弥庸、寿于姚。丁亥,入吴。吴人告败于王,王恶其闻也,自刭七人于幕下。
  秋七月辛丑,盟,吴、晋争先。吴人曰:“于周室,我为长。”晋人曰:“于姬姓,我为伯。”赵鞅呼司马寅曰:“日旰矣,大事未成,二臣之罪也。建鼓整列,二臣死之,长幼必可知也。”对曰:“请姑视之。”反,曰:“肉食者无墨。今吴王有墨,国胜乎?大子死乎?且夷德轻,不忍久,请少待之。”乃先晋人。吴人将以公见晋侯,子服景伯对使者曰:“王合诸侯,则伯帅侯牧以见于王。伯合诸侯,则侯帅子男以见于伯。自王以下,朝聘玉帛不同。故敝邑之职贡于吴,有丰于晋,无不及焉,以为伯也。今诸侯会,而君将以寡君见晋君,则晋成为伯矣,敝邑将改职贡。鲁赋于吴八百乘,若为子男,则将半邾以属于吴,而如邾以事晋。且执事以伯召诸侯,而以侯终之,何利之有焉?”吴人乃止。既而悔之,将囚景伯,景伯曰:“何也立后于鲁矣。将以二乘与六人从,迟速唯命。”
  遂囚以还。及户牖,谓大宰曰:“鲁将以十月上辛,有事于上帝先王,季辛而毕。何世有职焉,自襄以来,未之改也。若不会,祝宗将曰:‘吴实然。’且谓鲁不共,而执其贱者七人,何损焉?”大宰嚭言于王曰:“无损于鲁,而只为名,不如归之。”乃归景伯。
  


277楼2014-01-06 15:22
回复
    西狩获麟,司马牛致其邑,子路弗要
    陈恒弑君,孔丘三请伐齐,季孙弗许
    《哀公十四年》
    十四年春,西狩于大野,叔孙氏之车子鉏商获麟,以为不祥,以赐虞人。仲尼观之,曰:“麟也。”然后取之。
      小邾射以句绎来奔,曰:“使季路要我,吾无盟矣。”使子路,子路辞。季康子使冉有谓之曰:“千乘之国,不信其盟,而信子之言,子何辱焉?”对曰:“鲁有事于小邾,不敢问故,死其城下可也。彼不臣而济其言,是义之也。由弗能。”
      齐简公之在鲁也,阚止有宠焉。及即位,使为政。陈成子惮之,骤顾诸朝。
      诸御鞅言于公曰:“陈、阚不可并也,君其择焉。”弗听。
      ......
    庚辰,陈恒执公于舒州。公曰:“吾早从鞅之言,不及此。”
      ......
      司马牛致其邑与珪焉,而适齐。向魋出于卫地,公文氏攻之,求夏后氏之璜焉。与之他玉,而奔齐,陈成子使为次卿。司马牛又致其邑焉,而适吴。吴人恶之,而反。赵简子召之,陈成子亦召之。卒于鲁郭门之外,阬氏葬诸丘舆。
      甲午,齐陈恒弑其君壬于舒州。孔丘三日齐,而请伐齐三。公曰:“鲁为齐弱久矣,子之伐之,将若之何?”对曰:“陈恒弑其君,民之不与者半。以鲁之众,加齐之半,可克也。”公曰:“子告季孙。”孔子辞。退而告人曰:“吾以从大夫之后也,故不敢不言。”
      


    278楼2014-01-06 15:31
    回复
      2025-09-04 01:21:17
      广告
      不感兴趣
      开通SVIP免广告
      景伯如齐,子赣为介,齐人归成
      蒯聩入卫,“柴也其来,由也死矣”
      《哀公十五年》
      秋,齐陈瓘如楚。过卫,仲由见之,曰:“天或者以陈氏为斧斤,既斫丧公室,而他人有之,不可知也。其使终飨之,亦不可知也。若善鲁以待时,不亦可乎?何必恶焉?”子玉曰:“然,吾受命矣,子使告我弟。”
        冬,及齐平。子服景伯如齐,子赣为介,见公孙成,曰:“人皆臣人,而有背人之心。况齐人虽为子役,其有不贰乎?子,周公之孙也,多飨大利,犹思不义。利不可得,而丧宗国,将焉用之?”成曰:“善哉!吾不早闻命。”
        陈成子馆客,曰:“寡君使恒告曰:‘寡君愿事君如事卫君。’”景伯揖子赣而进之。对曰:“寡君之愿也。昔晋人伐卫,齐为卫故,伐晋冠氏,丧车五百,因与卫地,自济以西,禚、媚、杏以南,书社五百。吴人加敝邑以乱,齐因其病,取讙与阐。寡君是以寒心。若得视卫君之事君也,则固所愿也。”成子病之,乃归成。公孙宿以其兵甲入于嬴。
        卫孔圉取大子蒯聩之姊,生悝。孔氏之竖浑良夫长而美,孔文子卒,通于内。
        大子在戚,孔姬使之焉。大子与之言曰:“苟使我入获国,服冕乘轩,三死无与。”
        与之盟,为请于伯姬。
        闰月,良夫与大子入,舍于孔氏之外圃。昏,二人蒙衣而乘,寺人罗御,如孔氏。孔氏之老栾宁问之,称姻妾以告。遂入,适伯姬氏。既食,孔伯姬杖戈而先,大子与五人介,舆豭从之。迫孔悝于厕,强盟之,遂劫以登台。栾宁将饮酒,炙未熟,闻乱,使告季子。召获驾乘车,行爵食炙,奉卫侯辄来奔。季子将入,遇子羔将出,曰:“门已闭矣。”季子曰:“吾姑至焉。”子羔曰:“弗及,不践其难。”季子曰:“食焉,不辟其难。”子羔遂出。子路入,及门,公孙敢门焉,曰:“无入为也。”季子曰:“是公孙,求利焉而逃其难。由不然,利其禄,必救其患。”有使者出,乃入。曰:“大子焉用孔悝?虽杀之,必或继之。”且曰:“大子无勇,若燔台,半,必舍孔叔。”大子闻之,惧,下石乞、盂黡敌子路。以戈击之,断缨。子路曰:“君子死,冠不免。”结缨而死。孔子闻卫乱,曰:“柴也其来,由也死矣。”孔悝立庄公。


      279楼2014-01-07 16:52
      回复
        孔丘卒,哀公诔
        “礼失则昏,名失则愆”
        《哀公十六年》
        夏四月己丑,孔丘卒。公诔之曰:“旻天不吊,不慭遗一老。俾屏余一人以在位,茕茕余在疚。呜呼哀哉!尼父。无自律。”子赣曰:“君其不没于鲁乎!夫子之言曰:‘礼失则昏,名失则愆。’失志为昏,失所为愆。生不能用,死而诔之,非礼也。称一人,非名也。君两失之。”


        280楼2014-01-07 16:57
        回复
          陈不自量,自取灭亡
          惠王知志,不烦卜筮
          《哀公十七年》
          楚白公之乱,陈人恃其聚而侵楚。楚既宁,将取陈麦。楚子问帅于大师子谷与叶公诸梁,子谷曰:“右领差车与左史老,皆相令尹、司马以伐陈,其可使也。”
            子高曰:“率贱,民慢之,惧不用命焉。”子谷曰:“观丁父,鄀俘也,武王以为军率,是以克州、蓼,服随、唐,大启群蛮。彭仲爽,申俘也,文王以为令尹,实县申、息,朝陈、蔡,封畛于汝。唯其任也,何贱之有?”子高曰:“天命不謟。令尹有憾于陈,天若亡之,其必令尹之子是与,君盍舍焉?臣惧右领与左史有二俘之贱,而无其令德也。”王卜之,武城尹吉。使帅师取陈麦。陈人御之,败,遂围陈。秋七月己卯,楚公孙朝帅师灭陈。
            王与叶公枚卜子良以为令尹。沈尹朱曰:“吉,过于其志。”叶公曰:“王子而相国,过将何为?”他日,改卜子国而使为令尹。
          《哀公十八年》
          巴人伐楚,围鄾。初,右司马子国之卜也,观瞻曰:“如志。”故命之。及巴师至,将卜帅。王曰:“宁如志,何卜焉?”使帅师而行。请承,王曰:“寝尹、工尹,勤先君者也。”三月,楚公孙宁、吴由于、薳固败巴师于鄾,故封子国于析。君子曰:“惠王知志。《夏书》曰‘官占,唯能蔽志,昆命于元龟。’其是之谓乎!《志》曰:‘圣人不烦卜筮。’惠王其有焉!”


          282楼2014-01-07 17:15
          回复
            庆忌骤谏,吴人杀之
            越师围吴,赵孟降食
            《哀公二十年》
            吴公子庆忌骤谏吴子,曰:“不改,必亡。”弗听。出居于艾,遂适楚。闻 越将伐吴,冬,请归平越,遂归。欲除不忠者以说于越,吴人杀之。
               十一月,越围吴。赵孟降于丧食。楚隆曰:“三年之丧,亲昵之极也。主又 降之,无乃有故乎!”赵孟曰:“黄池之役,先主与吴王有质,曰:‘好恶同之。’ 今越围吴,嗣子不废旧业而敌之,非晋之所能及也,吾是以为降。”楚隆曰: “若使吴王知之,若何?”赵孟曰:“可乎?”隆曰:“请尝之。”乃往。先造 于越军,曰:“吴犯间上国多矣,闻君亲讨焉,诸夏之人莫不欣喜,唯恐君志之 不从。请入视之。”许之。告于吴王曰:“寡君之老无恤,使陪臣隆敢展谢其不 共。黄池之役,君之先臣志父得承齐盟,曰:‘好恶同之。’今君在难,无恤不 敢惮劳。非晋国之所能及也,使陪臣敢展布之。”王拜稽首曰:“寡人不佞,不 能事越,以为大夫忧,拜命之辱。”与之一箪珠,使问赵孟,曰:“句践将生忧 寡人,寡人死之不得矣。”
            王曰:“溺人必笑,吾将有问也,史黯何以得为君子?” 对曰:“黯也进不见恶,退无谤言。”王曰:“宜哉。”


            284楼2014-01-08 15:54
            收起回复
              唯其儒书,以忧二国
              吴为无道,越师灭吴
              《哀公二十一年》
              十一年夏五月,越人始来。
                 秋八月,公及齐侯、邾子盟于顾。齐有责稽首,因歌之曰:“鲁人之皋,数 年不觉,使我高蹈。唯其儒书。以为二国忧。” 是行也,公先至于阳谷。齐闾丘息曰:“君辱举玉趾,以在寡君之军。群臣 将传遽以告寡君,比其复也,君无乃勤。为仆人之未次,请除馆于舟道。”辞曰: “敢勤仆人?”
              《哀公二十二年 》
              夏四月,邾隐公自齐奔越,曰:“吴为无道,执父立子。” 越人归之,大子革奔越。
                 冬十一月丁卯,越灭吴。请使吴王居甬东,辞曰:“孤老矣,焉能事君?” 乃缢。越人以归。


              285楼2014-01-08 15:58
              回复
                妾为夫人,固无其礼
                荆为大子,国人恶公
                《哀公二十四年 》
                   公子荆之母嬖,将以为夫人,使宗人衅夏献其礼。对曰:“无之。”公怒曰: “女为宗司,立夫人,国之大礼也,何故无之?”对曰:“周公及武公娶于薛, 孝、惠娶于商,自桓以下娶于齐,此礼也则有。若以妾为夫人,则固无其礼也。” 公卒立之,而以荆为大子。国人始恶之。
                   闰月,公如越,得大子适郢,将妻公,而多与之地。公孙有山使告于季孙, 季孙惧,使因大宰嚭而纳赂焉,乃止。


                286楼2014-01-08 16:04
                回复
                  2025-09-04 01:15:17
                  广告
                  不感兴趣
                  开通SVIP免广告
                  卫出公问子贡:“吾其入乎?”
                  《诗》曰:“无竞惟人,四方其顺之”
                  《哀公二十六年》
                  卫出公自城鉏使以弓问子贡,且曰:“吾其入乎?”子赣稽首受弓,对曰: “臣不识也。”
                  私于使者曰:“昔成公孙于陈,宁武子、孙庄子为宛濮之盟而君 入。献公孙于卫齐,子鲜、子展为夷仪之盟而君入。今君再在孙矣,内不闻献之 亲,外不闻成之卿,则赐不识所由入也。《诗》曰:‘无竞惟人,四方其顺之。’ 若得其人,四方以为主,而国于何有?”


                  288楼2014-01-08 16:17
                  回复
                    越使来盟,三子皆从;子贡若在,“吾不及 此”
                    公患三桓,欲以伐之;乃遂如越,有去无回
                    《哀公二十七年》
                    春,越子使后庸来聘,且言邾田,封于骀上。
                      二月,盟于平阳,三子皆从。康子病之,言及子赣,曰:“若在此,吾不及 此夫!”武伯曰:“然。何不召?”曰:“固将召之。”文子曰:“他日请念。”
                    夏四月己亥,季康子卒。公吊焉,降礼。
                    ......
                    公患三桓之侈也,欲以诸侯去之。三桓亦患公之妄也,故君臣多间。公游于 陵阪,遇孟武伯于孟氏之衢,曰:“请有问于子,余及死乎?”对曰:“臣无由 知之。”三问,卒辞不对。公欲以越伐鲁,而去三桓。秋八月甲戌,公如公孙有 陉氏,因孙于邾,乃遂如越。国人施公孙有山氏。


                    289楼2014-01-08 16:27
                    回复
                      晋荀瑶伐郑,陈成子救之
                      君子之谋也,始衷终皆举
                      知伯因贪亡,三家以分晋
                      《哀公二十七年》
                      晋荀瑶帅师伐郑,次于桐丘。郑驷弘请救于齐。齐师将兴,陈成子属孤子, 三日朝。设乘车两马,系五色焉。召颜涿聚之子晋,曰:“隰之役,而父死焉。以国之多难,未女恤也。今君命女以是邑也,服车而朝,毋废前劳。”乃救郑。
                        及留舒,违谷七里,谷人不知。及濮,雨,不涉。子思曰:“大国在敝邑之宇下, 是以告急。今师不行,恐无及也。”成子衣制,杖戈,立于阪上,马不出者,助 之鞭之。知伯闻之,乃还,曰:“我卜伐郑,不卜敌齐。”使谓成子曰:“大夫 陈子,陈之自出。陈之不祀,郑之罪也。故寡君使瑶察陈衷焉。谓大夫其恤陈乎? 若利本之颠,瑶何有焉?”成子怒曰:“多陵人者皆不在,知伯其能久乎?”
                      中 行文子告成子曰:“有自晋师告寅者,将为轻车千乘,以厌齐师之门,则可尽也。” 成子曰:“寡君命恒曰:‘无及寡,无畏众。’虽过千乘,敢辟之乎?将以子之 命告寡君。”文子曰:“吾乃今知所以亡。君子之谋也,始衷终皆举之,而后入 焉。今我三不知而入之,不亦难乎?”
                      ......
                      悼之四年,晋荀瑶帅师围郑。未至,郑驷弘曰:“知伯愎而好胜,早下之, 则可行也。”乃先保南里以待之。知伯入南里,门于桔柣之门。郑人俘@魁 垒,赂之以知政,闭其口而死。将门,知伯谓赵孟:“入之。”对曰:“主在此。” 知伯曰:“恶而无勇,何以为子?”对曰:“以能忍耻,庶无害赵宗乎!”知怕 不悛,赵襄子由是惎知伯,遂丧之。知伯贪而愎,故韩、魏反而丧之。


                      290楼2014-01-08 16:37
                      回复
                        全文终


                        291楼2014-01-08 16:39
                        回复
                          时隔多年,又读了一遍《左传》,收获良多......
                          欲学圣学,先读《六经》;
                          欲读六经,先读《左传》。
                          《左传》,六经之门户欤!
                          【设想】:现在的学堂,没用的课程比有用的课程多。有朝一日,如能将《左传》设为必修课程;假以时日,华夏文明复兴有望也!


                          292楼2014-01-14 23:04
                          回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