世界名著吧 关注:89,172贴子:783,833

回复:【推书】死者的书楼

只看楼主收藏回复

169.午夜凶铃【日】铃木光司
内容简介:著名恐怖作品,一盘录像带引发的血案(可惜只看过第一部)
引文: 他也想过将拷贝带子拿给已经看过一次的人看,在某个特定的团体内重复拷贝、播放的话,也许可以预防它继续扩大、蔓延下去。
  可是这么一来就违反了病毒希望繁殖下去的意思,而且目前还不知道病毒是以什么样的组合构筑在录像带内。
  想解开这个谜题就必须做实验,不过等到有人愿意赌上一条命来解开真相时,病毒扩散的范围或许已经很大了。
  更可怕的是,在大家不停地传播病毒的过程中,一个星期的缓冲期可能会逐渐缩短。因为看过录像带的人等不了一个星期,就迫不及待地拷贝给别人看,如此一来,这个“环”到底会扩散到什么程度?
  由于恐惧感作祟,录像带在顷刻之间就会扩散到整个社会。尤其被恐惧所掳获的人们,很有可能自行捏造一些莫须有的谣言。
  譬如:有人会故意加上“看过带子的人一定要拷贝两份以上的带子,让两个以上的人看过才行”这类条件,那么病毒的散播就会像老鼠会一样,以无法想像的速度迅速扩散开来。
  不到半年,全日本的人民都会成为带原者,将感染的范围扩大到国外去。而且在散播的过程中一定会出现一些牺牲者,到时候人们就会知道录像带里的警告不是骗人的,于是每个人会更加拼命地拷贝录像带……
  两年前,当前所未有的超自然现象引起一阵骚动时,报社收到1000万封以上的投稿信件。如今又有某个环节失控,一种新病毒将掀起一阵大恐慌……
吐槽:书和电影有所差别,请区分对待。I


IP属地:辽宁130楼2013-10-31 23:34
收起回复
    170.《青春常在》【俄】柯切托夫
    内容简介:描写苏联冶金研究所科研人员在科学与生产、科学与人的关系等问题上的冲突,表明了人最可宝贵的是青春的活力,写出了人应当怎样面对事业和生活、怎样才能永保革命青春。(照抄百度可也)
    吐槽:偶尔看看积极向上的苏联作品真不错,一水的索尔尼仁琴式的苏联烦透人了。另,此书人物描写有点高大全,慎重。I


    IP属地:辽宁131楼2013-10-31 23:48
    收起回复
      2025-09-10 17:13:41
      广告
      不感兴趣
      开通SVIP免广告
      171.《坟场之书》【英】尼尔·盖曼
      内容简介:一个从杀手手里死而逃生的婴儿被一个坟场的幽灵抚养长大,原来死者的世界也一样丰富多彩。
      引文:
      “特罗特先生,”伯蒂说,“给我讲讲复仇吧。 ”
      “最宜冷食的菜看。”尼赫迈亚·特罗特说,“情绪最激烈的时候不要复仇,时机成熟后再动手。格罗布街上有一个赶马车的,叫奥利望——补充一下,他是个爱尔兰人。此人胆大妄为、恬不知耻地剽窃了我的第一本诗集《佳篇合集——致雅人高士》,尽管如此,他的那些打油诗仍旧品质低劣,毫无价值可言,连写诗的纸也只能用做一—不,我不能说。反正是一句非常粗俗的话。”
      “你去报复他了吗?”伯蒂好奇地问。
      “不仅仅是他,还有他所属的那个伤风败俗的群体!哦,是的,我复仇了,欧文斯先生,可怕的复仇。我写了一封信,而且公开了——我把信钉在伦敦酒馆的门上,那些没有文化的人经常去这些地方。我告诉他们,天才的诗人生性柔弱,所以我今后再也不会为他们写作,我只为我自己和后世而写。在我的有生之年,我再也不为他们发表诗歌作品!我要求在我死后,把我的诗歌和我一起埋葬,不要发表。只有当后世认识到我的天才,意识到我创作的成千上百首诗歌遗失了——遗失了——只有到那个时候,我的棺材才会被挖掘出来,我的诗歌才会被人从我冰冷的手中拿走、出版,并得到所有人的嘉许。远远地走在你所处的时代之前,这是多么可悲啊。”
      “你死后,他们把你挖出来,然后把你的诗印出来了?”
      “不,还没有。但我有足够的时间,后世是滔滔不绝的。”
      “那……那就是你的复仇?”
      “对。这是多么狡猾而强有力的复仇啊!”
      “是——啊——”伯蒂半信半疑地说。
      “最一宜—冷一食。”尼赫迈亚·特罗特自豪地说。
      吐槽:一部童趣十足的作品,感觉有点像《僵尸新娘》,热闹而富有人情味的死亡世界和冷淡的现实世界对比强烈。I


      IP属地:辽宁132楼2013-11-01 00:10
      收起回复
        我的天,膜拜大神!太厉害了!


        134楼2013-11-03 00:00
        收起回复
          173.战争画师【西】阿图洛·贝雷兹-雷维特
          内容简介:一名退隐的战地摄影师在灯塔里画画,直到某一天,一个他过去的被拍摄者突如其来的来拜访——他是来杀他的……
          引文:1.摄影是蹩脚画家的避风港。
          2.有死亡,就有希望。
          3.奥薇朵懂得彰显她所接触的人、事物的重要意义,这或许因为她像那些极少数的女人具有无懈可击的自信,将世界当成充满刺激的战场、把男人视为有益但用后可丢的补充品。
          4. “我对黑猩猩和蛇都一无所知,甚至对虎鲸也不了解。只是看到它们让我有所感触,就这样。我猜,它们可能有自己的动机,是为了游戏与训练。但是它们残酷本性却让我联想到人类同样的手段。也许虎鲸并没意识到那种残酷,只是在履行自然的法则,或许人类也是一样,只是忠于他聪明天性的那个骇人对称。
          5.“我是说我们都是邪恶的,而且我们无法避免这个事实,这就是游戏规则。我们凌驾万物的智慧让我们的残酷更精湛、更诱人……人类是天生的掠夺者,像绝大多数的动物一般。成为掠夺者是人类无法抑制的冲动,用科学术语来说,那是人类的稳定属性。但是我们不同于其他动物,精密复杂的智慧不断将我们往前推,去掠夺财富、奢华、女人、男人、欢愉、荣誉……那股冲动让我们充满妒忌、挫折和怨恨。让我们成为现在这副邪恶的德行。”
          6.当灾难使人类回到他所初生的混沌里,所有那些文明的糖衣就破碎了,人类会再度回归本性,或是变回他惯常的模样:不折不扣的混蛋。
          吐槽:摄影师是个不错的心理研究的范例,他的画表现的东西很复杂。有战争多年对他的影响,有他对艺术的感悟和总结,有对情人的思念和愧疚(甚至是负罪感,嗯哼),有他对世界的感悟。
          我很遗憾(也同时很欣慰)的看到奥薇朵死去。我打心眼里认为这种女人不可能得善终——因为她太喜欢追求刺激了,她的死仅仅是个时间问题。比起世界和谐之美,她更喜欢极端之美,她是《血与沙》中的堂娜索尔(似乎西班牙作品很喜欢这种带着疯劲的女人)。
          士兵是打开他过去的门,士兵让他想通了很多事情——也就是因为他还有疑问,他才能活在世上。
          这本书有必要多看几遍。I


          IP属地:辽宁135楼2013-11-03 00:34
          收起回复

            174.《盗美贼》【法】帕斯卡尔·布吕克内
            内容简介:一对恋人在游玩中遇到暴风雪,投宿至一户古怪而邪恶的人家中,主人的生活只有一个目的:偷走女人的美丽……
            引文:1.埃莱娜出色地体现着法兰西精神,具有一种人们所说的视轻若重、视重若轻的本领。她是个娱乐专家,把严酷的人生当儿戏,出门逛街却准备了又准备,就像别人选择职业一样。必须寻欢作乐,否则以失礼处理。她的处世哲学可以用这句哲理名言概括:万物取其精华,及时行乐。
            2.人类的美是完全不公平的。有的人仅因为美就高我们一等,把我们从这个活生生的世界中一笔勾销。为什么是他们而不是我们?每个人都有可能发财,但是美,如果您生下来就没有,您以后就永远也得不到。
            3.在我们这儿度过的岁月中,她们不会见到任何人,不会跟别人说一句话。不能散步,没有灯光,没有娱乐,没有声音,没有镜子。只有一个钟安在天花板上,而且我们搞乱了里面的机械装置,针跑得飞快,分针快得像秒针,时针快得像分针,一天如同一小时。超速运行的钟让人紧张得像参加体育比赛,使人衰老得更加迅速。应该让她们专注于时间的流逝,使其精神崩溃。她们一直待在那里,直到惩罚结束。我们把她们的美埋在了山中的这个墓地里。就像把破碎的物质撒入海中一样。
            ……
            美是永恒的组成部分,时间最终总能摧毁它。我们将加快这一进程。您可知道有的人由于悲伤和惊吓,一夜之间白了头发?我们所保护的那些人就是这样:经过这段死亡治疗,出来时,她们将老了20岁或30岁。我们既不用紫外线,也不进行化学疗法:囚禁就足够了。衰老像猛兽一样袭击她们。她们睡下时还年纪轻轻的,醒来时已六七十岁了。当我们发现她们的创伤已无可救药,通常一年半或两年就够了,我们便马上把她们放了,扔得远远的。把她们的眼睛蒙上,半夜里扔到野外。她们既不知道为什么要关押她们,也不知道为什么要释放她们。她们出来时,身上散发出一股刺鼻的味道,济贫院的味道,陈旧的味道。我们往她们的口袋里塞了一面小镜子。于是,仙女一照镜子,发现自己已变成了老太婆。这种震动最终把她们击垮了:她们再也认不出自己,她们为自己重新得到自由而感到痛苦。因为,她们已从此背上了包袱,丑陋与衰老的包袱。
            吐槽:毁掉一个女人的自信就是毁掉她的相貌,而且我们从这本书知道有时候不一定要用硫酸。另外还有一个问题:我们感觉到的就一定是真实吗?I


            IP属地:辽宁136楼2013-11-03 04:44
            收起回复
              175.《末代教父》 【美】马里奥·普佐
              内容简介:美国最大的黑手党家族克莱里库齐奥准备和平退出黑社会,而作为家族第三代的两名主角却因为父辈的宿仇又掀起一阵腥风血雨。
              引文:1.过了二三十年以后,我们大家都退却到了合法的世界,无忧无虑地享受自己的财富。我们今天为之洗礼的那两个婴儿不用再犯我们的罪过,冒我们的风险。
              2. “我们希望有朝一日做圣徒,”唐说,“但是不做殉教者。”
              3. “如果你按一下电钮杀害100万中国佬就能得到100美元,”他的伙伴洋洋得意地说道,仿佛提出了一个令人无法回答的富有教育意义的大难题,“你会这么做吗?”经过长时间的讨论,大家都一致认为不能这么做。只有格罗内韦尔特例外。
              现在他觉得他是对的。并非因为他飞黄腾达了,而是因为如今根本就不会再提出那道大难题来。这不再是难题了。你只能以一种方式提问。
              “为了得到1000美元,你会按电钮杀害1000万中国佬吗?——为什么是中国佬呢?这是今天的问题。”
              4.毋庸置疑,比起追求艺术的人来,追求金钱的人职业生活来得更长,从生活中得到的乐趣更多,比起那些试图表现人类身上闪光点的艺术家来,他们是些更为出色、对社会更有价值的人。真可惜,你不能拍一部这样的电影,说明金钱比艺术和爱情更有净化作用。不过,观众也决不会买票看这样的电影。
              5.不加选择的行凶只是自我炫耀。行凶本是一个宝贵的武器,不可随意滥用,无论什么时候,都必须抱有重要的目的。
              6.每个人都得对自己的所作所为负责任。
              7.他们谁都不可能比对方付出更多,这种对等的态度最终会熄灭爱情的火焰。
              8.他引用文艺复兴时期一个有名的红衣主教代表博尔吉亚教皇同法兰西国王谈判的事,来自我解嘲。当法兰西国王脱下裤子大便以表示对教皇的蔑视时,红衣主教一边大声惊呼:“哦,天使的屁股!”一边冲上去亲吻国王的屁股。
              9.任何人都能把一个人杀害,问题是不要被抓住。这确实是造孽。但是千万不要怜悯受牵连的任何人。通用汽车公司的头头解雇了5,000人,这是做生意的需要。他无法不毁掉他们的生活,他只能这样做。香烟残害了成千上万的人,可是你有什么办法?人们喜欢怞烟,你就不能勒令利润几十亿美元的企业停产。枪支的使用也存在同样的情况:人人手中都有枪,人们互相残杀,但是制造和出售枪支能赚10亿美元,你没有办法禁止。你有什么办法呢?人人都得有条生路,这是头等的大事。
              10.好莱坞的传奇之一就是人人都可以搞电影明星。
              11.男人需要先逞床第之勇,才能鼓足干劲上赌场。女人需要爱抚温存,缓解输钱之后的懊恼,或为赌运不错助兴。
              12.要想激起真正的爱戴之情,首先得让他们对你心存畏惧。
              13.电影综合了雕塑、绘画、音乐、人体和科技手段,而小说家有的只是一长串的单词,白纸黑字。
              14.人要永远活着,克莱里库齐奥家族将永远是人类的一部分。是他独自一人造就了这一家族,是靠他的美德造就的。可是,唉,这是一个多么邪恶的世界,能驱使人去犯罪。
              吐槽:这就像《1984》和《美丽的新世界》的关系。《教父》是开始,《末代教父》是结束,最好的结果就是不被质疑的结果。小至黑手党,大至国家,只要最后被洗白,似乎谁也不会去为最初的资本积累而沾上的血而抱怨。
              是的,没有人是干净的。
              另,好莱坞比想象的还龌龊。I


              IP属地:辽宁137楼2013-11-04 00:44
              收起回复
                有没有其他科幻啊?比如人和有自我意识的机器人或是克隆人的未来发展啥的。有的话给我来一发。这种发展的模式我之前想了好久。I


                来自Android客户端138楼2013-11-04 08:40
                收起回复
                  2025-09-10 17:07:41
                  广告
                  不感兴趣
                  开通SVIP免广告
                  177.《道尔教授的头颅》【苏】亚历山大·别利亚耶夫
                  内容简介:一名发明了头颅分离术的科学家被同事陷害,以头颅摘除的状态存活,且看其善良的女助手是如何解救他的……
                  引文:失去了身体,我就失去了整个世界——失去了整个广大的、以前我未曾注意到的美好的物质世界,这些物质的东西可以拿起来,可以触摸,同时还可以感觉到自己的身体,自己本身的存在。啊,要是能在手里掂一掂一块普通的小鹅卵石的份量,我可以心甘情愿地付出我这畸形的生命!你若是知道早上你给我洗脸的时候,那海绵接触到我的皮肤给了我多大的愉快,你一定会觉得奇怪。要知道,触觉是我在这真实物质世界里感觉到我本身存在的唯一方法……我自己所能做到的,只是用我的舌尖接触我的发干的嘴唇而已。
                  吐槽:我不知道这个情结出自哪里,但是似乎有无数的传说讲述着分离的头颅仍然保存着生命力,如日本的飞头蛮。而此书对此提供了相当有趣的体验——请猎奇向的诸君选读。


                  IP属地:辽宁139楼2013-11-05 04:40
                  收起回复
                    178.《世界主宰》 作者同上
                    内容简介:一个德国天才研究成功了一种心灵控制装置,此后便妄图控制全球,但是当他把一切都抓在手中时,他竟然放弃了一切……
                    引文:我就像托尔神。埃尔莎,您还记得斯堪的那维亚史诗中描写的托尔神吗?他同我一样,自以为无所不能。有一回他闯入了巨人国。人家嘲笑他身材矮小,托尔气坏了,就让人家考考他本事有多大。巨人们说道:‘那你就把这只角杯里的水喝干了吧。’他就没完没了地喝起来,可怎么也喝不干。巨人们又叫他跟一个老婆子角斗,他使出浑身力气也斗不过那老婆子,后来连自己的两条腿都齐膝陷到了地里。原来那角杯通着大海。就算你托尔是个神仙,可也没本事喝干大海呀。而那个老婆子原来是死神,谁跟她斗还不都是有输无赢。我就像这个想喝干大海的托尔。妄想独自扭转乾坤,想把自己的意志强加给亿万人海中每一颗‘沧海一粟’。我仗着机器想给自己开一个‘幸福工厂’,可造出来的全是假冒伪劣产品。
                    吐槽:首先,有强大的力量者,必然需要一颗强大的心。
                    其次,无情是上位者的必备条件。
                    最后,这本书可以和《被毁灭的人对照着看》(推书No.10)但是我个人极其不支持这种心灵交流。


                    IP属地:辽宁140楼2013-11-05 04:41
                    收起回复
                      嘿嘿嘿,猫猫,俺又来啦!~~


                      来自Android客户端141楼2013-11-06 13:12
                      收起回复
                        178.好吧,额,请原谅我一天多没更新了,诅咒这无尽的工作……但是为了小钱钱,我会奋斗的咯。
                        让我们书归正传
                        《古希腊魔咒》【美】本特利·利特
                        谁是可以和斯蒂芬·金相比的恐怖小说作家,唯有利特。相对于金来说,他的口味更重而且缺乏必要的心理描写……好吧,此书是关于一个希腊神只用凡人的身体苏醒的故事,而和所有的神一样,他的苏醒必然会带来大批牺牲品。
                        引文:1.“你还没意识到这段时光才是最美好的。有点泄气,对吧。你不能专心做功课,一半的时间都在想那个人在做什么,她是不是喜欢你,是不是也在想你。你分析她说的每句话,她做的每件事,想找到她喜欢你的任何暗示。”她酸楚地朝他笑笑,“一旦你得到她,你也就失去这种感觉。你不会再留意她做过的件件小事,并且开始从她话的表面找茬儿,而不是悉心去体会话语中深层的含义。”她拍拍他的手说,“我不是说这不好,其实是挺好的,只是……不会再是一样了。”——关于初恋
                        2.多年以来,人们对狄俄尼索斯产生了误解,通常这两个词的意思意味着‘好’与‘坏’。如果某样东西用‘阿波罗的’来形容,就意味着它和光明、善良、秩序与正义相关。反之,‘狄俄尼索斯的’则代表黑暗和混乱,经常与邪恶相联。尽管狄俄尼索斯根本不是邪恶之神,这个误解还是被广泛接受。作为一个半人半神的神,狄俄尼索斯有着双重的个性,由于他是酒神,这种两面性显得更加突出。酒能使人成熟,也能让人变坏。同样,狄俄尼索斯可以惹人喜爱,而且慷慨、热心、善良,乐于助人,同时也会是冷酷和野蛮的象征。同样的酒能够让人精诚团结也能够让人醉倒做出不体面的事,甚至犯下可怕的罪行。狄俄尼索斯给他的崇拜者带来快乐和痛苦以及幸福和灾难,他是人类的慈善者,同时也是毁灭者。遗憾的是,多年来狄俄尼索斯黑暗的一面已经掩盖了他善良的一面,到今天他在多数人心中的形象是扭曲的。
                        吐槽:嗯,果然希腊神只必定被更好,更高大,更神圣的基督教所取代啊。让我们为这帮不配为神的家伙们最后一次复活的失败而鼓掌罢。


                        IP属地:辽宁142楼2013-11-07 04:23
                        收起回复
                          楼主是按什么排名的呢~


                          145楼2013-11-07 19:12
                          收起回复
                            182.豪尔赫·路易斯·博尔赫斯【阿根廷】另,请原谅我排错了顺序
                            简介:我看过的此君的作品大致有两种:高乔人的生活和魔幻现实主义作品。从这个作者文中,我们可以学会两点:
                            1.文章题材要丰富,这样总可以保证我们有某种意义上的粉丝。只要网撒得够大,总能打到一定数目的鱼。
                            2.人人都有幻想,臆想,甚至是狂想,但是把那种感觉写出来不容易。
                            我读过的博尔赫斯的作品:《博尔赫斯小说集》,包括了其几十篇短篇小说。
                            引文:1.那种“彩票”失败了。它毫无精神特点。除了针对人的希望之外,不考虑人的聪明才智。——《巴比伦彩票》
                            2.他完成了报仇的任务,现在谁都不是了。说得更确切一些,他成了另一个人:他杀了一个人,世界上没有他容身之地。——《结局》
                            3.我的努力全属徒劳:黑色的基础没有落脚之处,浑然一体的城墙找不到一扇门。白天的酷热使我不得不躲在一个洞里;洞底有口干井,井里有梯级通向深不可测的黑暗。我顺着梯级下去;经过一串肮脏杂乱的巷道,来到一个幽暗得几乎看不清的圆形的大房间。这个地下室有九扇门;八扇通向一个骗人的迷宫,最终仍回到原来的房间;第九扇(经过另一个迷宫)通向第二个圆形房间,和第一个一模一样。我不清楚房间总数有多少;越是着急越是摸不到正路,房间也越来越多。四周一片怀有敌意的寂静;那些深邃的石头迷宫里只有来处不明的地下风的声息;一缕缕生锈的水悄悄地渗进岩缝。我逐渐适应了这个令人毛骨悚然的地下世界;我觉得除了门开九扇的圆形地下室和岔分两支的长形地下室之外不可能再有别的东西了。我不知道自己在地下走了多久;只知道有一次回顾往事时把那个野蛮人的村落和自己的家乡搞混了。——《永生》
                            4.营造迷宫为的是迷惑人们;它的富于对称的建筑服从于这个目的。我还没有全部察看的宫殿建筑却没有目的。到处是此路不通的走廊、高不可及的窗户、通向斗室或者桔井的华丽的门户、梯级和扶手朝下反装的难以置信的楼梯。另一些梯级凌空装在壮观的墙上,在穹隆迷蒙的顶端转了两三圈之后突然中断,不通向任何地方。我不知道我举的这些例子是不是夸张;只知道多年来它们经常在我恶梦中出现;我已经记不清哪一个特点确有其物,哪一个是夜间乱梦的记忆。我想,这个城市太可怕了,尽管坐落在秘密的沙漠之中,它的存在和保持会污染过去和未来,在某种意义上还会危及别的星球。只要它保存一天,世界上谁都不会勇敢幸福。我不想描述它;一堆杂七杂八的字句,一只老虎或者一头公牛的躯体,牙齿、器官和脑袋可怕地糜集在一起,互相联系又互相排斥,也许是那座城市的相似的形象。——《永生》(为什么我看出了克苏鲁的味道)
                            5.叔本华说一个人从出生的一刻起到死为止所能遭遇的一切都是由他本人事前决定的。因此,一切疏忽都经过深思熟虑,一切邂逅相遇都是事先约定,一切屈辱都是惩罚,一切失败都是神秘的胜利,一切死亡都是自尽。我们的不幸都是自找的想法是再好不过的宽慰;这种独特的神学向我们揭示了一个隐秘的旨意,奇妙地把我们同神混为一谈。——《另一次死亡》


                            IP属地:辽宁146楼2013-11-09 00:06
                            收起回复
                              2025-09-10 17:01:41
                              广告
                              不感兴趣
                              开通SVIP免广告
                              183.《埃及三部曲》【法】克里斯蒂昂·贾克
                              内容简介:一次看似是事故的谋杀案背后,竟是颠覆整个埃及帝国的阴谋,一名小法官临危受命,要挽狂澜于即倒。
                              引文:所有有形与无形的血管,皆从心脏散布到全身各个器官,所以当把手放在病患的头上、颈上、颈背、手臂上、腿上或身体其他部位,为他听诊时,记得要先倾听心跳脉搏的声音,然后要确定心脏的位置正确、心跳正常,要知道身体内布满了管道,这些管道除了输送空气、血液、水、泪液、米青.液与粪便外,也有气运行。你要特别保持血管与淋巴的洁净。病发时,便会干扰气的运行,你要能借由观察表像深入探查病因。此外,对病人要真诚,诊断后只有三种可能,要老实告诉他们:“你的病我知道,我会为你治疗‘、’你的病我会尽力而为‘或者’你的病我无能为力‘。 ——诅咒这糟糕的排版
                              吐槽:此书的亮点在于展示了古埃及拉美西斯二世时期的社会方方面面,政治,司法,医学,军事,到人民的衣食住行都有描写。相对来说,本来作为故事主线的阴谋倒是可以被忽视了。


                              IP属地:辽宁147楼2013-11-09 00:22
                              收起回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