得益于6,7代的剧情渲染,大家应该都知道了这两人是淮南三叛中第二叛的发动者,并且也是“害死”司马师的罪魁祸首,因此作为晋传中的重要剧情,也是被暗荣颇下了一番心思编排的情节,然而具体的实施和它的实际效果却是让人大摇其头。
历史上,淮南三叛是司马集团在和曹爽的政权斗争中成功后,对曹魏旧政集团大肆迫害,进行高压恐怖统治从而导致的结果,于是在人人自危的情况下,被吓得心里好怕怕的毋童鞋与文童鞋便手拉手走上了造反的不归路。
这样的一场叛乱,司马氏前去镇压是为了巩固自己的统治,而毋丘俭和文钦发动叛乱则是打着拥护曹魏的旗号以求自保,平心而论两边都谈不上有多高尚,都是为了政治目的,但这二人的兵败却依然在之后引发了诸葛诞发动的第三次叛乱也说明了司马氏当时暴政的不得人心。
然而到了无双里,这场兵变却在暗荣屁股决定立场的做法下被导演成了又一场司马家伟光正地铲除一切凡愚的形象宣传片,而文钦和毋丘俭这两苦逼的孩子自然也被迫当了那被司马家铲除的凡愚了。
在6代中,他俩好歹还令人微感安慰地落了个大魏忠臣的名声,但在7代中就完全被转化成了一条筋和主角作对的反派角色,可谓是一路黑到底。而曾经两次举兵反司马氏的文钦更是深受其害,战场上对战败友军表现得一派冷血,单细胞地只知道高喊打倒司马师,甚至为了突出这点还专门给他换了一套独有的蠢笨武夫配音,真可谓是受到了官方的格外“照顾”。
更让人哭笑不得的是,暗荣给晋传的IF转折点设计成了“许昌之战” — 6代那场虚构的“司马师外出散步被人砍”关卡的升级版,于是大反派文钦领着一群吴军大众脸轻松闯入了当年孙策死活没进去的曹魏都城,并开始对城内的无辜群众进行大肆杀戮,而且如果IF达成的话,文钦最后是被倒戈的自己儿子一枪撂倒的……
如此拙劣的抹黑手段和不合逻辑的情节简直看到人泪流满面。之前有过阴谋论说文钦其实是司马昭的心腹,而这个关卡的事件是为了铲除司马师而设的局,当时LZ对此不屑一顾,但当自己亲手玩到暗荣设计的这个情节的时候,顿时哭笑不得地发现这个说法要比官方自己完全不科学的剧情要能说得通的多了……
晋传剧情到现在为止都被不少人所诟病,其中除了缺乏自己说得通的中心思想外,再者便是因为这种无厘头情节层出不穷,而自家人物又经常摆出一副顺我者昌逆我者亡这样中二味满满的的高冷姿态让人心生反感,导致整体剧情质量立马跌下一个台阶。说到底,文钦在晋传的地位要说低吧,作为一名大众脸抢了这么多镜头,史实线成功地干掉了司马师不说,还拖了诸葛诞一起下水,这成就比起楼上的于吉妖道也是毫不相让。
但要说他地位高呢,遭到的各种栽赃和抹黑不提,光是自己儿子轻易被嘴炮打败,对自己倒戈而且还居然成为了IF关键人物这一点就够耻辱了,更别提就算进入史实线,在下一关他也注定得被诸葛诞一刀剁了,然后儿子依旧投奔司马家去也。仅仅凭这一点,这两好基友就应该老老实实地继续当大众脸,否则如果下一代做成文钦毋丘俭也败在嘴炮功力下“大彻大悟”的话,那么晋传就应该就此休矣了……






更让人哭笑不得的是,暗荣给晋传的IF转折点设计成了“许昌之战” — 6代那场虚构的“司马师外出散步被人砍”关卡的升级版,于是大反派文钦领着一群吴军大众脸轻松闯入了当年孙策死活没进去的曹魏都城,并开始对城内的无辜群众进行大肆杀戮,而且如果IF达成的话,文钦最后是被倒戈的自己儿子一枪撂倒的……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