赣州汉服吧 关注:1,479贴子:6,932

回复:[每日一条]节日、民俗、习惯 整合版

只看楼主收藏回复

【每天一条】宋代怎么过重阳节?:
九月重阳,都下赏菊,有数种……都人多出郊外登高,如仓王庙、四里桥、愁台、梁王城、砚台、毛驼冈、独乐冈等处宴聚。前一二日,各以粉面蒸糕遗送,上插剪彩小旗,掺饤果实,如石榴子、栗黄、银杏、松子肉之类。又以粉作狮子蛮王之状,置于糕上,谓之“狮蛮”。
——宋 孟元老《东京梦华录 卷八》


IP属地:江西35楼2013-08-22 12:55
回复
    【每天一条】“市井”一词的来历:
    古人未有市及井,若朝聚井汲水,便将货物于井边货卖,故言市井。
    ——汉 扬雄《扬子法言 学行卷 第一》


    IP属地:江西36楼2013-08-22 13:01
    回复
      2025-11-15 12:27:52
      广告
      不感兴趣
      开通SVIP免广告
      【每天一条】春秋时期各阶层/行业概述:
      国有六职,百工与居一焉……坐而论道,谓之王公;作而行之,谓之士大夫;审曲面执,以饬五材,以辨民器,谓之百工;通四方之珍异以资之,谓之商旅;饬力以长地财,谓之农夫;治丝麻以成之,谓之妇功。
      ——春秋(齐)《考工记 第六》


      IP属地:江西37楼2013-09-05 14:40
      回复
        【每天一条】贞观年间留学生在长安求学的盛况:
        贞观五年以后。太宗数幸国学太学。遂增筑学舍一千二百间……已而高丽。百济。新罗。高昌。吐蕃。诸国。酋长。亦遣子弟请入国学。于是国学之内。八千余人。国学之盛。近古未有。
        ——唐 杜佑《通典 刑法典第一百六十四》(“国学”,指国子监。)


        IP属地:江西38楼2013-09-05 14:40
        回复
          【每天一条】关于拔河的记载:
          古用蔑缆,今民则以大麻纟亘,长四五十丈,两头分系小索数百条,挂于前。分二朋,两朋齐挽。当大纟亘之中,立大旗为界,震鼓叫噪,使相牵引。以却者为胜,就者为输,名曰拔河。
          ——唐 封演《封氏闻见记 卷六》


          IP属地:江西39楼2013-09-05 14:47
          回复
            【每天一条】汉家的鞋子(履):
            鞋子自古即皆有,谓之履,絇繶皆画五色。至汉有伏虎头,始以布鞔繶,上脱下加,以锦为饰。至东晋,以草木织成,即有凤头之履、聚云履、五朵履……
            ——唐 马缟《中华古今注 卷中》


            IP属地:江西40楼2013-09-05 14:50
            回复
              【每天一条】关于宋代宫廷赏雪的描述:
              禁中赏雪,多御明远楼禁中称“楠木楼”。后苑进大小雪狮儿,并以金铃彩缕为饰,且作雪花、雪灯、雪山之类,及滴酥为花及诸事件,并以金盆盛进,以供赏玩。并造杂煎品味,如春盘饾饤、羊羔儿酒以赐。
              ——宋 周密《武林旧事 卷三·赏雪》(注:禁中,指宫廷中;武林,是杭州的别称)


              IP属地:江西41楼2013-09-05 14:57
              回复
                【每天一条】南宋临安的医疗教育:
                医学,在通江桥北,又名太医局,建殿扁曰“神应”,奉医师神应王,以岐伯善济公配祀。讲堂扁曰“正纪”。朝家以御诊长听充判局职。本学以医官充教授四员,领斋生二百五十人。月季教课,出入冠带,如上学礼。
                ——宋 吴自牧《梦梁录 卷十五 学校》(欢迎扩散)


                IP属地:江西42楼2013-09-05 15:00
                回复
                  2025-11-15 12:21:52
                  广告
                  不感兴趣
                  开通SVIP免广告
                  【每天一条】南宋临安(杭州)临近新年时年货贸易的盛况:
                  都下自十月以来,朝天门内外竞售锦装、新历、诸般大小门神、桃符、钟馗、狻猊、虎头,及金彩缕花、春帖幡胜之类,为市甚盛……至于馈岁盘合、酒檐羊腔,充斥道路。
                  ——宋 周密《武林旧事 卷三 岁晚节物》注:"都下"即"京都里",指临安.(欢迎扩散)


                  IP属地:江西43楼2013-09-05 15:07
                  回复
                    【每天一条】今天是腊月二十四日祭灶节,宋代时临安(杭州)祭灶节的场景:
                    二十四日,谓之“交年”,祀灶用花饧米饵,及烧替代及作糖豆粥,谓之“口数”。市井迎傩,以锣鼓遍至人家乞求利市。
                    ——宋 周密《武林旧事 卷三
                    岁晚节物》注:祭灶节,就是小年。南方往往是二月二十四过。(欢迎扩散)


                    IP属地:江西44楼2013-09-05 15:08
                    回复
                      【每天一条】宋代临安除夕盛景:
                      至除夕,则比屋以五色纸钱宋刻“钱纸”酒果,以迎送六神于门。至夜蔶烛糁盆,红映霄汉,爆竹鼓吹之声,喧阗彻夜,谓之“聒厅”。小儿女终夕博戏不寐,谓之“守岁”。又明灯床下,谓之“照虚耗”。及贴天行贴儿财门于楣。祀先之礼,则或昏或晓,各有不同。如饮屠苏、百事吉、胶牙饧,烧术卖懵等事,率多东都之遗风焉。
                      ——宋 周密《武林旧事 岁晚节物》[大家新年快乐,欢迎扩散]


                      IP属地:江西45楼2013-09-05 15:10
                      回复
                        【每天一条】大年初一本为“元旦”:
                        正月朔日,谓之元旦,俗呼为新年。一岁节序,此为之首。官放公私僦屋钱三日,士夫皆交相贺,细民男女亦皆鲜衣,往来拜节。街坊以食物、动使、冠梳、领抹、缎匹、花朵、玩具等物沿门歌叫关扑。不论贫富,游玩琳宫梵宇,竟日不绝。家家饮宴,笑语喧哗。此杭城风俗,畴昔侈靡之习,至今不改也。
                        ——宋
                        吴自牧《梦粱录 卷一 正月》注:[1]这一段描述的是宋代(临安)杭州城的元旦习俗。[2]49年,第一届政协会议定西历1月1日为“元旦”[新年快乐!](欢迎扩散)


                        IP属地:江西46楼2013-09-05 15:10
                        回复
                          【每天一条】汉代幼儿教育重视学干支、地理、书法、数学:
                          八岁入小学,学六甲、五方、书计之事,始知室家长幼之节。
                          ——汉
                          班固《汉书 食货志》注:1.[六甲],指干支;2.[五方],即五个方位,指地理;3.[书计],即写字和算术。


                          IP属地:江西47楼2013-09-05 15:11
                          回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