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页资讯视频图片知道文库贴吧地图采购
进入贴吧全吧搜索

 
 
 
日一二三四五六
       
       
       
       
       
       

签到排名:今日本吧第个签到,

本吧因你更精彩,明天继续来努力!

本吧签到人数:0

一键签到
成为超级会员,使用一键签到
一键签到
本月漏签0次!
0
成为超级会员,赠送8张补签卡
如何使用?
点击日历上漏签日期,即可进行补签。
连续签到:天  累计签到:天
0
超级会员单次开通12个月以上,赠送连续签到卡3张
使用连续签到卡
09月03日漏签0天
张颂文吧 关注:4,355贴子:137,922
  • 看贴

  • 图片

  • 吧主推荐

  • 视频

  • 游戏

  • 首页 上一页 1 2 3 下一页 尾页
  • 35回复贴,共3页
  • ,跳到 页  
<<返回张颂文吧
>0< 加载中...

回复:【贴图】爱国者必看!!!

  • 只看楼主
  • 收藏

  • 回复
  • 贴吧用户_007PD6y🐾
  • 贾发
    1
该楼层疑似违规已被系统折叠 隐藏此楼查看此楼
精神上给予祝福!~


  • 璐村惂鐢ㄦ埛_00QKaey馃惥
  • 杨国忠
    6
该楼层疑似违规已被系统折叠 隐藏此楼查看此楼
是呀!每次看到这些片子都是让人心酸的!


2025-09-03 20:33:46
广告
不感兴趣
开通SVIP免广告
  • 璐村惂鐢ㄦ埛_00Q7NCX馃惥
  • 文仔
    7
该楼层疑似违规已被系统折叠 隐藏此楼查看此楼
心酸....


  • 贴吧用户_007WXNP🐾
  • 贾发
    1
该楼层疑似违规已被系统折叠 隐藏此楼查看此楼
心酸~~~~~~真系希望能够帮助佢地!!!!!!!!


  • 贴吧用户_007WS1J🐾
  • 魏建
    8
该楼层疑似违规已被系统折叠 隐藏此楼查看此楼
我都好希望能够帮助他们!!!!!!!!!


  • 贴吧用户_00aP3yR🐾
  • 魏建
    8
该楼层疑似违规已被系统折叠 隐藏此楼查看此楼
这本书大家必须好好读读!


  • 璐村惂鐢ㄦ埛_00Q7NCX馃惥
  • 文仔
    7
该楼层疑似违规已被系统折叠 隐藏此楼查看此楼
好的,有时间会看...


  • 璐村惂鐢ㄦ埛_005GC1N馃惥
  • 文仔
    7
该楼层疑似违规已被系统折叠 隐藏此楼查看此楼
这本书我来发吧!让世界知道:你是中国人吗??


2025-09-03 20:27:46
广告
不感兴趣
开通SVIP免广告
  • 璐村惂鐢ㄦ埛_005GC1N馃惥
  • 文仔
    7
该楼层疑似违规已被系统折叠 隐藏此楼查看此楼
第一章 

中国人应该有中国人的立场 


不要因为他人的口传、传说,就信以为真。 

不要因为奉行传统,就信以为真。 

不要因为是正在流传的消息,就信以为真。 

不要因为是宗教经典书本,就信以为真。 

不要因为根据逻辑,就信以为真。 

不要因为根据哲理,就信以为真。 

不要因为符合常识外在推理,就信以为真。 

不要因为符合自己的预测、见解、观念,就信以为真。 

不要因为演说者的威信,就信以为真。 

不要因为他是导师、大师,就信以为真。


  • 璐村惂鐢ㄦ埛_005GC1N馃惥
  • 文仔
    7
该楼层疑似违规已被系统折叠 隐藏此楼查看此楼
不要盲目迷信、不要偶像崇拜或看重外相。 

在追求真理的路上,一开始就要冷静、理智,求真、求实、求证。 

--释迦牟尼《卡拉玛经(KALAMASUTTA)》 






中国人应该有中国人的立场 

中国人应该有中国人的立场。表面上看起来,这似乎是一句根本多余的话。然而事实上,对如今的中国人来说,这确实是现实中的一个重大问题,一个不容忽视的重大问题。 


比如,前段时间有个网络新闻中就说,一个台湾的演唱组合到日本,在接受采访的时候,当记者问他们:你们是中国人吗?得到的回答却是:不,我们不是中国人,我们是台湾人。事实上,不光是台湾人这样说,就连出国在外的上海人,往往也会承认自己是上海人,而对自己是中国人则保持沉默。这真是咄咄怪事啊。 


记得从前看过的一本书里介绍,早在中国与韩国刚建交的时候,就有一位韩国姑娘马上请求到中国大陆来上学,因为她一直对中国文化充满了无比的敬仰。结果来了之后,和现实中的这些中国人一接触之后,却让她有些失望。为什么呢?因为作为第一位公派到中国的韩国留学生,"李冬花一方面被中国传统的一切所吸引,所兴奋,另一方面又为中国正在失去自己传统的东西,中国人正在摈弃传统的、美好的东西,甚至去破坏它而不解和痛心。"这位来自韩国的姑娘始终不能明白,"中国人为什么对自己民族几千年留下的、举世闻名、引以骄傲的、独具魅力的传统文化那么不感兴趣呢?"。是啊,这到底是为什么呢?如今的中国人: 


在建筑风格上,一味地学习引进西方建筑风格(这并不是一概地说不好),盖的楼房四四方方的大同小异,没有特点。如若北京没有一些古代建筑点缀的话,那和外国又有什么不同?外国人到中国来并不是来看高楼大厦的,高楼外国比中国要多得多,他们要看的是融合着现代科技文明并兼有中国特色的建筑。 

在人们的服饰中,西装已取代中山装和旗袍占据了优势。牛仔裤、T恤衫、夹克衫、超短裙等等,只看衣着是分不出中国人和外国人的。而历史上中国的服饰华丽美观,曾影响东南亚各国,享誉世界,而现在在街上走,很难看见具有中国民族特色的服饰了。 

在艺术上也是如此,青年和中年人喜欢听流行歌曲而不去欣赏京剧;喜欢欣赏西洋油画而不喜欢欣赏国画;家长教孩子学钢琴、小提琴和手风琴,而不让孩子去学二胡、扬琴。 

青年人的愿望都是想考上大学,将来出国留学。即便留在国内也愿意到外资或合资企业去工作。 

李冬花和一些中国朋友聊起来,他们总是爱抱怨中国这儿不好,那儿不好,总是说外国这儿也好,那儿也好。李冬花实在不明白中国人的爱国心和民族气节都跑到哪里去了。一个民族、一个国家如果不珍视自己的优良传统,不热爱生养他(她)的这片土地,很难设想这个民族和国家能自强自立,在政治上、经济上有所发展。 


这位来自韩国的李冬花姑娘,非常认真地与《洋妞在中国》一书的作者李威海(中国人)讨论如何做人的问题,"她说一个人首先要自爱,要爱自己。她说她讲的爱自己并不是说要自私自利、以我为核心,而要爱护自己的形象、尊严。一个人不爱自己,他(她)就不会去爱别人。" 


李冬花拿起笔,顺手在我(作者李威海)的采访提纲的背面画了起来,为的是借以表达意思。 

她先在纸上画了个圆点,表示是一个人,并说这个人首先要爱自己。爱自己可以表现在多方面,然后从自己出发,把自爱扩展出去。她在小圆点上又划了个小圆圈说:"自爱以后才可能爱自己的丈夫、妻子。"她又画了一个圆圈,"由爱丈夫妻子,到爱孩子,爱家庭"。她又画一个大圆圈,"爱自己的家庭的人,才能爱自己的民族和国家。"她接着画个更大的圆圈"然后爱亚洲",她最后画了个圆圆的大圈,"最后去爱整个世界和全人类!


  • 璐村惂鐢ㄦ埛_005GC1N馃惥
  • 文仔
    7
该楼层疑似违规已被系统折叠 隐藏此楼查看此楼
看完这段话,这真是让人哭笑不得。事实上,中国人不仅从秦汉开始有过"家天下"的说法,但是在秦朝统一中国以前的先秦时期,那个被人们称为人类的轴心时代里,像古希腊出了大哲学家苏格拉底和柏拉图一样,中国也出了一个圣人孔夫子,还有一位被人们尊称为"亚圣"的孟夫子。正是这个孟夫子,他也早在"两千多年前就有了对人的思考,对世界的思考,对社会制度的思考":"民重,社稷次之,君为轻。" 

一个堂堂的中国人,竟连中国自己的历史都没搞清楚,连中国文化的内容是什么都没弄清楚,就随意地大发牢骚,抱怨这儿,埋怨那儿,甚至不惜全盘否定具有五千年历史的中国文化,去得出一个明显站不住脚的结论。这难道就是一个现代中国人应有的立场吗?这难道就是一个现代中国人所应有的态度吗? 

在这里,我们应该好好地想想,为什么要去批评?为什么要去指责?批评和指责的目的到底是为了什么?是为了想要找出解决问题的办法来?还是只图一时之快地发发牢骚?一味地指责,一味地批评,一味地发牢骚,是不是就能把问题解决了呢?是不是就能让现状得到根本的改变呢? 

我们每个人都不妨去设身处地想一下,如果在你做事的时候,旁边一直有个人在对你指手划脚,这也不好,那也不对,你自己会是什么样的心情?即便这个人说得非常在理,非常正确,但你能不能听得进去?会不会照他所说的去做?不会的,除非这人是你的老板或上司,否则你肯定会说,至少会在心里说:"你算老几啊?" 

不管怎么说,批评和指责,就像一把手术刀。第一,如果你不是医生,就不要拿起手术刀。第二,即便你是医生,是专家,也要替病人想想,取得病人的信任。第三,作为医生,作为专家,你必须了解了病情之后再对症下药。如果能够不动手术就能治好病则是最好的。更好的一个例子是来自商人之间。任何一件生意的圆满完成,都是建立在了解、信任和喜爱的基础上。缺乏了解,无法信任,甚至讨厌对方,又怎么可能去完成交易呢?谁也不能保证对方是不是一个骗子,谁也不能保证对方是不是一个可靠的家伙,谁也不能保证自己会不会反悔。在这种情况下,除了无谓的猜测和怀疑,就是担心和害怕,这样又怎么能够把生意谈成呢?又怎么能把事情做好呢? 


实际上,就像一个人不可能脱离家庭而存在一样,身为当代中国人的我们,同样无法来回避中国的历史和现实,无法来回避自己作为中国人的立场和定位,无法来回避自己作为中国人的责任和义务。事实上,每个人的立场,其实都是和历史的潮流,社会的发展,还有个人出身紧密联系起来的。也就是说,和现实中的利益密切相关的。 

那么,既然我们承认自己是个中国人,当然就要站在中国人的立场上来说话。是中国人就应该有中国人的立场,这是最起码的做人原则。既然是中国人,就应该尊重中国人的文化传统;既然是中国人,就应该尊重中国的历史事实;既然是中国人,就应该尊重全体中国人的共同选择。在这一点上,现代的中国人真应该好好向韩国人学习,还记得那位韩国姑娘李冬花对不热爱生养他(她)的这片土地,很难设想这个民族和国家能够去自强自立,能够在政治上、经济上有所发展。 

身为当代的中国人,难道我们不应该先去好好想一想,几千年的中国文化,到底是什么样子的?到底是出于什么原因,能够一直流传到今天?而且仍然还会让那么多的人为之赞叹不已?几千年的中华文明,对于今天改善我们现代生活,是不是可以提供一些有益的参考和借鉴呢? 

为什么我们不能冷静一些、理性一些呢?为什么我们不能客观一些、务实一些呢?为什么我们不能用事实来说话,而只是一味地陷入偏激的思维呢? 

你是中国人吗?是中国人的话,就永远也不要忘记:既然是中国人就应该有中国人的立场。既然是中国人就应该对中国人有信心。既然是中国人就应该有中国人的民族气节。


  • 璐村惂鐢ㄦ埛_005GC1N馃惥
  • 文仔
    7
该楼层疑似违规已被系统折叠 隐藏此楼查看此楼
"先器识而后文艺"就是要先弄明白做人的根本,弄明白为人处事的根本,然后才能谈到其它。清朝时以"虎门销烟"而闻名于世的林则徐,就曾经有一个座右铭叫:"苟利国家生死以,岂因祸福避趋之。"就是说,如果一个人的生死可以利益于国家的话,那么就应当一往无前地去为所当为,而不会因个人的得失利害而去明哲保身。 

章太炎先生也曾经说过:"(中国人的)国民常性,所察在政事日用,所务在工商耕稼,志尽于有生,语绝于无验。"中国人做学问的根本,不是为了哗众取宠,更不是为了明哲保身,而是为了找到自己的本分,做自己应该做的事情,为了"务实致用"。最终是要有利于天下,有利于整个社会。 

"先器识而后文艺",在现代人眼里,似乎能够这样的要求已经很少了,更不用说能够做到了。恐怕这也是人们常说"世风日下"的一个重要理由吧。


  • 璐村惂鐢ㄦ埛_005GC1N馃惥
  • 文仔
    7
该楼层疑似违规已被系统折叠 隐藏此楼查看此楼
"愿天下有情人都成眷属","助天下人爱其所爱","以天下人为念","为天下人谋永福也"。从这些字里行间之中,我们看到在烈士的心中,"天下人"的分量最重。为什么呢?同是黄花岗七十二烈士之一的方声洞烈士,也在给父亲的遗书中说道,好男儿活在这个世界上,如果不能建功立业来强大自己的祖国,那么能够去努力奋斗乃至牺牲,也是一件无比快意的事情。儿子我今年已经二十六岁,按说对于家庭有应尽的责任义务。但是,国家如果被四分五裂的话,那么个人的自身当然也就不能保存了。即便是为了个人和家庭,也不能不去死中求生了。儿子我今天奋力驱逐满清,是在尽一个国民对国家的责任,同时也是为了保卫个人和家庭的生活幸福。等到将来革命成功了,那时,我们一家也都是中华的新国民,我们的子孙万代,也就可以永远生活在幸福安康之中了。想到此,我虽然已经牺牲,也会瞑目含笑于九泉之下了。 

这就是中国人的天下观:如果国家都不存在了,个人与家庭又怎么能够幸福安康呢?为国家而牺牲,即是为自家幸福安乐而牺牲。惟有致力天下太平,惟有让全天下人一同共享和平安宁,这才能够葆有真正的幸福与安乐。 

林觉民在《与妻诀别书》中引用的这句"仁者老吾老,以及人之老;幼吾幼,以及人之幼。"其实就出自两千多年前的《孟子》一书。而孟子的这句话,又是源自于古籍《礼记》中的"不独亲其亲,不独子其子"。我们翻开《礼记》的《礼运·大同篇》,就可以看到这一篇里,是如何描述了一个怎样的远古时期中国社会的美好画面,这其实就是几千年的中华文明所一直念念不忘的理想社会: 

大道之行也,天下为公。选贤与能,讲信修睦,故人不独亲其亲,不独子其子,使老有所终,壮有所用,幼有所长,鳏寡孤独废疾者,皆有所养。男有分,女有归。货恶其弃于地也,不必藏于己;力恶其不出于身也,不必为己。是故谋闭而不兴,盗窃乱贼而不作,故外户而不闭,是谓大同。 

大意:大道兴盛的时候,天下的人都是一心为公。选拔贤者和能人,是以讲究信义,待人和睦来作评判的。所以,人们不会光想着为亲朋好友们着想,也不会光想着去疼爱自己的孩子。老人们会尽享天伦,年轻人会各尽其用,孩子们都有人来抚养照顾,那些孤寡残疾,生了病或受了伤的,无家可归者,都会得到专门的护理和收养。男人有男人的本分,女人有女人的归宿。金银财宝遍地都是,而没有人会视之若宝去珍藏。只恨自己不够卖力,却不是只为了自己。就是这样,阴谋诡计就没了市场,强盗小偷也就无人肯作,所以,也就没有什么要去防备的了。这就是太平盛世的大同时代。 

实现这样一个幸福社会的前提,其实也很简单,但是对生活在现代的人们来说,却也是很难办到的。那就是:"大道之行也,天下为公。"等到天下的人们都一心为公的话,这样一个幸福美好的日子就会不期而至了。否则呢?如果大家都不能一心为公的话,又是一个怎样的情形呢?在《礼运·大同篇》里,接着大同社会后,又描述了小康社会的大致轮廓: 

今大道既隐,天下为家,各亲其亲,各子其子,货,力为己;大人世及以为礼,城郭沟池以为固,礼仪以为纪,以正君臣,以笃父子,以睦兄弟,以和夫妇,以设制度,以立田里,以贤勇知,以功为己。故谋用是作,而兵由此起。禹,汤,文,武,成王,周公,由此其选也。此六君子者,未有不谨于礼者也,以着其义,以考其信,着有过,刑仁讲让,示民有常。如有不由此者,在势者去,众以为殃。是谓小康。 

大意:到了今天大道消隐不见的时候,天下的人都是为了自己的家庭家族,各自亲近各自的亲朋好友,各自去爱护各自的子女,好东西也会尽力去争取,全是为了自己。统治者世代相传形成一种习惯,修筑高墙坚城,开沟蓄池,以此作为屏障。制定礼仪作为法纪,用以规范君臣,用以督促父子,用以和睦兄弟,用以亲爱夫妇,用以设立制度,用以建设乡村,用以激励勇士智者,用以奖勤罚懒。所以,计谋就开始兴盛起来,因而争斗也就开始普及。像大禹、汤王、文王、武王、成王、周公这些人,是其中的杰出代表。这六个堪称君子的人,没有说不崇尚礼的,以此来推行他们的主张,以此来衡量他们的诚信,以此来制定赏罚的标准,来促使人们追求仁义,彼此谦让,用规范来保证人民的生活。如果这些都做不到的话,就会大势将去,人们就会感到大难临头了。


  • 璐村惂鐢ㄦ埛_005GC1N馃惥
  • 文仔
    7
该楼层疑似违规已被系统折叠 隐藏此楼查看此楼
我们看到,小康社会是"大道既隐"时的退而求其次。也就是说,如果大同社会是太平盛世的话,那么,小康社会只不过是升平盛世。所以就有学者指出,很多人所推崇的汉唐盛世,其实也只不过是升平盛世,不是太平盛世。太平盛世就是大同社会,是"大道之行"的社会,到了那个时候,天下为公,人人为我,我为人人,大家都会过得幸福快乐。 

所以,孔子的一生自始至终都在弘扬大道,他说:"一日克己复礼,天下归仁焉。为仁由己,而由人乎哉?"意思是说,如果有哪天能够做到了"克己复礼",克己复礼就是要节制自己去替别人着想。礼的根本意思就是为别人着想,为人类社会的共同利益着想。如果有哪天全天下的人都能够做到了适当地约束自己的言行举止,都能够去为别人着想,为社会共同利益着想的时候,那么全天下的人就都是仁者了。所以想要成为仁者,就从自己做起吧,不用也不必去指望别人。 




《赵氏孤儿》中的中华大义 






如果用一个字来代表中华民族的精神面貌,那就是这个"义"字。通常对一个中国人最好的评价,就是这个人仗义不仗义,讲不讲义气,仁义不仁义。当然,关于这个"义",怎么去做才能称得上这个"义"可就是"仁者见仁,智者见智"了。总的来说,和平安居时的义,和遭逢乱世中的义,显然是大有区别。朋友间的情义和国家间的大义,显然也是各有不同的对待。而个人的生死之义与千秋万世的天下大义,那就更是不可同日而语的了。 

例如,《后汉书》的作者范晔曾经在评价三国时期的臧洪时说道,曹操派大军去围困雍丘,当时驻守雍丘的张超情况危急。这时张的好友臧洪到处求救,如果仅就臧洪个人的情义来看,他那为了朋友不惜光着脚奔走呼号,四处借兵相救的样子,确实是值得肯定的壮举,也确实令人同情。可是话说回来了,英雄豪杰对于进退取舍,应当时刻以守义来作评判。如果只是为了哥们儿义气而感情用事,也不过是势利的行为罢了。更何况当时的雍丘已经是非常危险的偏城一座,在这种情形下,臧洪不顾袁绍与曹操刚刚结盟一致对外这个事实,反而跑去向袁绍借兵去打败曹操来救张超,在遭到理所当然的拒绝后,又迁怒于袁绍,与之反目成仇交战而死。这不是出于意气用事的愚蠢行为又是什么呢?如此这样来讲,失败也是早就注定的了。 

司马迁也曾经说过:"真正有见识的人固然会把死看得很重。但是也不会像那些凡夫俗子一样,动不动就为了鸡毛蒜皮的小事而去寻死轻生,这可不是勇敢的表现,实在是胆小的懦夫行为。大英雄胸怀天下大志,一方面并不怕死,一方面更要看值不值得去死。如果自己的心愿没有完成,哪怕还有一线希望,也会想尽一切办法去重整旗鼓,当然就不会去舍义而轻生。" 

中国历史上,能够把这种"义"和"生"的关系表现得淋漓尽致的,就是戏剧《赵氏孤儿》。这是元代的戏剧家纪君祥根据《史记·赵世家》中一段搜孤救孤的故事改编而成的。这部戏还曾经被介绍到欧洲,成了第一部名扬全世界的中国戏剧。虽然这个流传广泛的故事有着众多的版本,但我们还是以史书里的为准介绍给大家吧: 

春秋时期的晋景公三年,晋国大夫屠岸贾出于个人的仇恨,蓄意要诛杀对晋国有功的赵氏家族。这个屠岸贾,一开始受宠于晋灵公,到了晋景公的时候他就当上了司寇,于是就借机发难,以晋灵公的死与赵盾有关为由,煽动将军们说:当时灵公死难的时候,赵盾虽然并不知情,但事情却是因他而起,事后,他也没有惩治作为凶手的弟弟,那么与主谋又有什么区别呢?以臣子而犯上君,他的子孙却仍然在朝为官,这是什么道理啊?应该将赵家全部杀掉作为惩罚。同是晋国大臣的韩厥为赵家辩解说:"当时灵公遇难的时候,赵盾正在朝廷之外。所以国君认为他没罪,所以就没拿他问罪。现在事过多年,大家反而旧事重提要杀掉赵氏全家,恐怕正好违背了国君的原意吧?像这么大的事情而不禀报国君,这不是目无国君又是什么呢?"屠岸贾不听。于是,韩厥就私下跑去告诉赵朔让他逃跑。赵朔不肯,说道:"你一定不会让赵家断后的,那么我就算死,也是无恨无怨了。"韩厥答应了下来,就对外称自己有病不去上朝。屠岸贾就瞒着晋景公,与将军们合谋,擅自集合了三千人去灭了赵氏家族。赵朔的妻子,也就是晋成公的姐姐,正好怀有赵朔的孩子,于是就躲到王宫里去避难。没过多久,就生下了一个男孩。屠岸贾听说后,就亲自带兵到宫里搜查。赵夫人就把男孩襁褓藏在衬裤里,并祈祷说,如果赵家天注定要绝后,你就号哭。如果天不绝赵家,你就不哭不闹。等到屠岸贾来搜查时,这男孩竟然一声不吱,因而躲过了一场劫难。这时,赵朔的门客中有一个叫公孙杵臼的,就跑去找赵朔的好朋友程婴商量。程婴对公孙杵臼说:"这次虽然侥幸逃过了劫难,但是屠岸贾一定不会善罢甘休的,以后还是不会放过孩子的,怎么办才好呢?"


2025-09-03 20:21:46
广告
不感兴趣
开通SVIP免广告
  • 璐村惂鐢ㄦ埛_005GC1N馃惥
  • 文仔
    7
该楼层疑似违规已被系统折叠 隐藏此楼查看此楼
第23节:名副其实的智勇双全 


公孙杵臼就问程婴说:"把孩子抚养成人与死哪个更难做到?"程婴回答说:"死当然容易些,把孩子抚养成人就不是那么容易的了。"公孙杵臼就说:"赵氏家族对你不薄,你就勉强去做这个艰难的事吧。我就来做这容易的事情,让我先死吧。"于是二人找来他人的婴儿由公孙杵臼带着藏到山里去。程婴就出来假装告密说:"程婴实在没有办法生存了,谁能给我千金,我就告诉赵家的孤儿在哪里。"参与诛杀赵家的将军们高兴坏了,就给了程婴一千两黄金,然后就派兵跟着程婴去抓公孙杵臼。 

公孙杵臼假装愤怒地骂道:"你这个程婴真是个小人!你不是和我一起要保护赵家孤儿的吗?为什么要出卖我们?你怎么忍心做出这种事来呢?"便抱着婴儿呼喊道:"天啊天啊!赵氏孤儿有什么罪啊?请饶他一命吧,就让杵臼替死好不好啊?"参与诛杀赵家的将军们心怀鬼胎地不肯答应,就将杵臼与孤儿一同杀了,以为这样就斩草除根了。 

过了十五年,晋景公因为生病而占卜,韩厥为了救赵氏孤儿,就乘解释占卜的机会,说这都是因为赵家无辜被诛杀导致的结果。景公就问:"赵家还有后人活着吗?"韩厥便具实相告。于是景公就和韩厥一起,去把赵氏孤儿找来,决定恢复赵家的地位。参与诛杀赵家的将军们心里有愧,就把罪过全推到屠岸贾身上。赵氏孤儿名叫赵武,景公就让赵武和程婴一起拜谢各位将军,将军们就帮助赵武又去灭了屠岸贾的整个家族。随即恢复了赵家从前的地位和原属赵氏的封地。 

等到赵武终于长大成人,程婴就辞别了各位大夫,并对赵武说:"从前赵家被灭门的时候,我并不是不愿以死相报。我是想保留赵氏的后人所以就没有去死。今天赵武已经长大成人,而且已经报了赵家的仇,恢复了赵家从前的荣耀,我也应该去向赵朔君和公孙杵臼报到了。"赵武哭着叩头说:"我愿不辞辛苦也要报答您的养育救命之恩,你怎么舍得丢下我不管而去死呢!"程婴说:"不行啊。赵朔君和公孙杵臼认为我能够救出赵家遗孤,所以就放心地先去赴死从义;今天我如果不去告诉他们,就太对不起他们了。"说完就自尽而死。赵武为程婴守孝三年,并按照对待家里亲人的仪式来年年祭祀,世代不绝。 

在这个故事中,我们看到,公孙杵臼和程婴两人的所作所为,一个是"敢于舍生而取义",一种是"绝不舍义而轻生",虽然表现各有不同,却是殊途同归,都是为了维护大义而作出的不同选择。朋友之间的情谊尚且如此,那么,面对维护国家民族的天下大义,又应该如何去正视生死而作出适当的抉择来呢? 

还有一个非常著名的京戏叫作《将相和》,也是根据《史记》中《完璧归赵》、《渑池会》和《负荆请罪》等耳熟能详的故事改编的,说的是蔺相如对外不惧强秦,对内则忍让为先的传奇。司马迁曾在《史记·廉颇蔺相如列传》中评价蔺相如时,这样称赞说:"一个人明知会有死的危险而仍然去做,这才是真正的大勇之人。死对他们来说,并不是什么难事,难的是如何让死变得更有价值和更有意义。当蔺相如面对秦王的强势而无所畏惧,虽然只是一个文弱书生,却仍然以不惜一死的气势,一下子就镇住了秦国的所有人。回到国内后,又因功劳大过廉颇,而对廉颇的不服一味地退让再三,丝毫不计个人得失,而全以国家生存为念,终于让廉颇心服口服地负荆请罪。像这样能够正确处理生死荣辱的人,才是名副其实的智勇双全啊。"


登录百度账号

扫二维码下载贴吧客户端

下载贴吧APP
看高清直播、视频!
  • 贴吧页面意见反馈
  • 违规贴吧举报反馈通道
  • 贴吧违规信息处理公示
  • 首页 上一页 1 2 3 下一页 尾页
  • 35回复贴,共3页
  • ,跳到 页  
<<返回张颂文吧
分享到:
©2025 Baidu贴吧协议|隐私政策|吧主制度|意见反馈|网络谣言警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