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些大大小小的诸侯都给自己定了个目标,并且用自己的方法努力向这个目标前进
而我为什么没写吕布的?
因为吕布的行为可以说是十分随意的,根本没啥目标理想之类的,非得给他写的目标的话
吕布:混吃等死…对,他的行为就是混吃等死,可以来分析一下他的生平。
1.
吕布前期杀了丁爸爸,因为史料上没有丁爸爸怎么收吕布为义子的记载,布迷们,你们可以发动自己的大脑拼命YY,兴许丁爸爸杀了吕布亲生爸爸,抢占了吕布妈妈也不一定。这个可以洗白呢。
2.
吕布杀了董爸爸,董爸爸对小布布很好,又封侯又送马的。但董爸爸不的到啊,敢跟小布抢女人?又敢祸害汉室!董爸爸可以死,哎呀,这个又洗白了呢。
3.
四处无目地流浪,吕布扶保汉室被郭汜等击败落跑,吕布杀了董卓证明了自己忠于大汉,但打不过叛乱的,这也不能怪人家。跑就跑呗,跑出来后吕布你要是真的忠心大汉,那你尽可以学着刘备竖立讨伐汉贼,扶保汉室的名号,你树立了这个名号,就算是去投靠别的诸侯,诸侯们也只敢把你当客卿来看待,必要时借助你的名号。可吕布没有,他就啥都不说直接找人投靠,好吧,投靠就投靠,留下好好干呗,但吕布又不安分,逼得人家想杀他,吕布无法再次逃跑,接下来四处闲逛流浪,一副无事可做的模样。
4.
濮郡打酱油,闲逛的布布碰上了从曹操那逃跑的陈宫,陈宫一忽悠,布布一脸哈巴子,连忙向充州冲去,想趁着曹操不在,抢人家地盘,可耐不住被人家回来收拾了一顿,灰溜溜逃向徐州
5.
徐州挖坑自埋,徐州是块什么地方?四战之地,无险可守。外面,曹操袁术袁绍都看着这里。内里,赵家的琅琊,陈家广棱,泰山臧霸,丹阳曹豹各怀私心。陶谦聪明,知道徐州一定守不住,自己儿孙可能遭殃,于是他想了个办法,招招手对刘备说:“贝贝呀,我这有块肥肉,送你了。”刘备也很聪明,看得清现实:“您老自己留着吧。”看刘备不上当,陶谦不干了,他死之前立下遗书要刘备接任,徐州官员们一商量,好处都在自己手里,有事就让刘备顶上,于是大家高高兴兴引接刘备。
老小子陶谦玩的一手好遗书,刘备不干也得干,结果拿到徐州大印后仔细一查徐州情形,这尼玛哪是肥肉,猪皮都不是啊!真正在他手里的就几个被曹操屠过的破城,靠这个顶袁术顶曹操?刘备可以说无限郁闷,也许有人说那可以甩手不干啊!那就关系到信誉问题了,刘备一生注重信誉,尤其前半生只能靠名声混日子,他当然不会自毁名声。这时替死鬼就来了,小布布驾到。不需要刘备再苦恼了,布布觉得名声啥的我才不在乎?背信弃义是我的本职。大手一挥,这块猪皮就到了布布手里。
事实证明徐州就一大坑,谁跳里面谁得跪。吕布永远跪在了徐州。
他的一生就这么完了,一生所作所为不在乎名声,不在乎节操,不在乎评论,光看这里也许有人会说这才是真英雄真男人!但英雄是没目标没理想的么?同样坑爹,为什么冉天王就是民族英雄,吕布是千年小人?因为冉天王坑爹有大理想大目标,驱逐鞑虏,恢复汉族。吕布坑爹,纯粹为了私利。(前面不是说吕布坑董卓是忠于大汉么,后面随便一分析就不是了。)
观吕布一生,不过是一东奔西串四处打秋风的流寇而已!!
接下来说说刘备,刘备一生的目标就是中兴汉室,他也始终打着这个名号,所以他到哪里都是客卿,袁绍需要他匡扶汉室的名号,刘表身为汉室宗亲必须接受刘备。
不知道客卿是啥的自己百度。
打个简单的比方,二战时,法国全境沦陷,戴高乐是个什么人?国防副部长,准将,他逃到了英国,组织了自由法国运动,于是欧洲各国都把他当成了法国流亡政府,都接纳了。法国没人了,让一准将出来搞流亡政府?法国有人,但只有戴高乐站了出来坚持解放法国抵抗纳粹。所以各国接受了他的流亡政府。
这就和刘备很像了,汉室任然有刘表刘璋这些军阀宗亲,他们都知道曹操狭天子以令诸侯,甚至威逼天子,但他们都当没看见,只有刘备站出来说:“我一定要打败曹操,我一定要救出天子,我一定要中兴汉室!”
所以,刘备可以说就是一个汉室的流亡政府!
流寇和流亡政府之间是可比的么?
布迷么,你们以后再碰上有人拿“三姓家奴”黑吕布,你们真算布迷的话就狠狠的找理由反驳回去,找不到理由也别扯上皇叔。
尼玛,打了这么多字。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