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VF-4闪电III
VF-4是新统合军为取代VF-1而开发的次世代主力战斗机。
在VF-1开发计划开始不久,统合军就在计划研制取代它的下一代战斗机。为回应这项需求,洛克威尔/贝尔公司在2005年提出了代号为VF-X-4的新型战斗机的计划,并与设计类似的VF-X-3竞标下一世代的主力战斗机。
两机的原型机,都与VF-1有35%的零件共通性,包括整个机鼻以及前半部机身。在性能上,VF-X-3和VF-X-4两种飞机则互有胜负。(计划中最早期的VF-X-4是一种不能变形的纯飞机,故得以省略可变型战斗机与生具来的诸多多余重量且机身强度得以大幅提升。不过后来考虑到VF的泛用性能优势而改变了设计计划)
历经基干舰队战后,人类得到启发,整个VF-X-4的设计理念转为“能在大气圈内飞行的宇宙战机”,战后重新开始的设计,已与当初的VF-X-4有相当程度的不同。整个VF-X-4的机体藉由三胴式设计大型化,与VF-1的最大差异在于,去除了繁杂的可变后退式主翼、推进引擎独立于机身外的三机身架构、导弹挂架亦改良为半隐藏式,并追加了大型飞弹以及粒子炮提升火力。
最终定型的VF-4于2012年上半年投产,当年即装备给跟随Megaroad-01移民船团一同出发的Skull大队以及Iron Chief大队两个航空团150架。已晋升大队长的一条辉少校即驾驶新的101号VF-4跟随船团一同出航,取代了那架著名的SKULL-001号VF-1。
2020年,新统合军官方正式宣布以本机为统合军主力战斗机,并逐步汰换VF-1;后期宇宙专用型式甚至直接去除进气口改设辅助热核推进器与推进火箭,而使宇宙战斗性能更加提升。
但正因为这样,由于泛用性不高的缘故,即使官方宣布已本机为次世代主力战斗机,但它却始终无法取代VF-1在军中的地位。此外,在VF-4开始量产的同时,VF-5000“海市蜃楼”的设计也已经展开,而VF-5000正是一种以大气层内性能为设计着眼的飞机,于2020年开始量产,这也从侧面说明了VF-4大气层内能力不足还是对军事用途有一定影响。此后,军方通常是以VF-4发配宇宙军联队,而以VF-5000发配在大气圈内的作战单位。
VF-4的地球生产线于2022年关闭,是时,其总产量8245架,分配于统合军各个单位。不过,就如同VF-1一样,其在地球之生产线关闭后,仍有许多船团和外星殖民地工厂继续在生产这种飞机。也与VF-1相同,这些飞机的本地化改动繁多,且数量已不可查。之后,步入21世纪30年代,新统合军开始入役更新型的VF-11“雷电”战斗机并逐步汰换VF-4与VF-5000。
至2059年大致产量10000+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