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才子吧 关注:2,958贴子:164
  • 7回复贴,共1

【创业】成为创业者——与出生次序有关?

取消只看楼主收藏回复

文/亚当·克里其利
创业家精神与出生次序之间存在相关性,在西方早在几十年前就有这样的论点了。无论是希望通过实证研究得出科学观点的学者们,还是坊间好事的观察者(尽管缺乏科学论据,但依然孜孜不倦地传播着其笃信的观点),都愿意让更多的人相信:非头生的孩子相比其兄长而言,更具有创业者精神。


1楼2013-06-10 19:00回复
    StartUp Britain(一家英国私募股权资本公司)的创始人卢克·约翰逊本身就是其中一位笃信者。他说,头生的孩子如果表现优秀的话,那么他们的“优秀”往往体现在自信、有责任感、学业佳;这样的孩子成人之后很可能成为多层级机构中“因权限而生领袖力”的人(即:被组织机构赋予了权限后而成为的领导者),因为他们善于担当,做符合期望的事情、上令下达,从小就受到父母的关注,并且善于体察,内心期待“现状不被颠覆”。(要说他们中有走上创业之路的话,也是以管理家族企业居多。)


    2楼2013-06-10 19:01
    回复
      2025-11-23 04:16:11
      广告
      不感兴趣
      开通SVIP免广告
      而相比之下,老二、老三们从小到大获得的自由空间更大,因为生过第一个孩子后的父母们此时不像之前那么紧张了,更会以一种放松的心态来对待后出生的孩子抚养。因此,较少有压力降临到老二、老三们身上要成为“完美无缺的孩子”;在这样的氛围中,非头生的孩子更有创造性,更有可能成为敢于冒风险的激情主义者,尽管他们在学业上的表现或许不如老大出色。他们也更具备创业者精神:崇尚灵活、独立,对权威与级别很少感兴趣;又因为兄长们肩上都有了被父母赋予的担当,老二老三们往往更倾向“做一些不同的事情”——而所有这些都是创业者们共有的心理倾向与特征。


      3楼2013-06-10 19:01
      回复
        当然,非头生的孩子还固有一种“需要安全感”的情节。他们努力的驱动力之一往往是为获得更多的关注和嘉许。尤其是面对强大的老大时(我们试想在年龄尚小者眼中,这种“相对强大和成熟”是多么明显!),争宠于父母早已成为很多老二、老三们的下意识行为了。
        “难道大家没留意到吗,很多老二、老三们就连成人之后都改不掉一句口头禅,那就是‘爸/妈,你看我的’!”约翰逊调侃地说道。他本身也是一位排行老三的孩子。


        4楼2013-06-10 19:02
        回复
          来自美国加州大学伯克利分校Haas商学院研究者的发现似乎也间接验证了约翰逊的观点。该校2013年2月份披露的一份研究报告中,Ross Levine教授与其合作者、伦敦经济学院的Yona Rubinstein基于将近1.3万份一手调研样本(始于1979年起,受调研的都是14-22岁的年轻人——其后他们的成长轨迹一直给阶段性地追踪并受访),得出的结论之一是,成功的创业者往往在其青少年时期就显现出一系列特征;这些特征也可以说是创业成功与否的预见性指征,其中不乏被广泛认知的那些,如高智商;家庭稳定;父母收入高于社会平均;具有非常强烈的自我尊严意识;自信心;等等。而同时,创业者的预见性指征还有些则和“问题青少年”身上的一系列特征相吻合,如具有进攻性;青春期迷茫和叛逆;不惮于颠覆规则;甚至还有暴力倾向、涉足轻微药瘾等。


          5楼2013-06-10 19:03
          回复
            生于1950年的英国人理查·布兰特可以说是一个典型人物。布兰特在中学时代就不愿意成为一个成绩优秀的乖学生,而是热衷于创办校园杂志、开音像店;在1970年布兰特创立的直邮唱片公司就取名为Virgin(就是后来成为巨头公司的维珍集团)。尽管他的商业帝国在其后半个世纪中相继拓展至航空、交通、传媒、饮料等多产业领域,旗下辖有400家左右的公司,但其幕僚中也有人评述道,如果说布兰特那些招牌型的表象特征(长发、披头士装扮)折射出其不羁、特立独行、挑战规则的一面的话,那么很多商业上的行为——例如:收购新涉足行业的公司、向饮料巨头可口可乐和百事可乐挑战而推出维珍可乐等,这样的多元化拓展之举何尝不是布兰特内心深处“缺乏安全感”才作出的“以攻为守”呢?


            6楼2013-06-10 19:04
            回复
              回到创业家精神和出生次序相关的这一点,还一个有趣的议题便是:中国普遍独生子女的家庭环境,长远而言是否将有助于泯灭中国人的创业者精神呢?笔者认为:倒也并不然。如果说流行的论点认为独生孩子成人之后更有依赖性、或表现出视野狭窄、自私自利的一面,那么我们并没有看到事物的全部。独生孩子对未来其创业者精神的影响是多维度的:一是作为家庭唯一的孩子,独揽并继承家庭全部的财富,这样的“合法性”并不会使所有独子消弭掉一种向上、奋斗、取得成功的自我驱动,因为他们需要(并且想要)用行动或事实来证明自己“值得拥有”;二是“小皇帝们”成年前所习以为常的种种“优待”、“特权”、“丰裕”等在成年后想要延续的话,他们明白必须做点什么......从这个角度而言,不甘于平庸的抱负、坚定的行动主义、乃至一点“铁石心肠”(这在个人生活和社交范畴是个坏东西,如果处置不好的话),这些也是创业者精神的一部分。当然,“拥抱失败的可能”也是创业迷人心魄的一个组成部分,而这样的精神资产也是独子们在成长路上需要储蓄的(家长培养他们孩子的失败承受力很重要!)。


              7楼2013-06-10 19:11
              回复
                显然,我们今天谈的“创业者精神”并不需要成为每个人的圭臬——因为社会中不可能人人适合成为创业者。然而,创业家精神对社会是有益的,正如著名诗人萧伯纳曾经写道的:“理性的人调整自身来适应这个世界,不理性的人总是执着于改变世界来适应自己;因此,世界的进步是靠不理性的人来推动的。”
                【作者系西班牙裔英国记者、之华媒体专栏作家,除了欧洲之外,曾常年在北美、南美、中国等地工作。联系方式:info@zhstudio.】


                8楼2013-06-10 19:12
                回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