寻根问祖(王氏)启示
盖天下之道莫过于孝,祖而父、父而子、子孙繁衍,仰赖祖德,发扬光大,福佑后昆。数典忘祖,罪莫大焉。素闻:国有史鉴,族有宗谱,古往今来,概莫如此。
史鉴者,载国家兴衰,朝代更替,内政边关,军情民意,是为当权者鉴。
族谱者,继先祖之兴业,后裔之繁衍,水源木本,统四海之内长幼之不紊,顺天下同族尊卑之有序,扶弱济贫,共荣同福,乃子孙之本分。
我王氏一枝,现居山东省淄博市沂源县(原临沂地区沂水县)唐庄村,据推算漂泊到此地约180—220年。
听前辈族人说,我们有可能来自:
1、山西洪洞县大槐树;
2、河北枣强;
3、本市临淄区孙楼公社王家庄。
现将沂源县唐庄王氏家族的前五代名讳附上,以便于族人查找识别。
第一代:王国祥 妻 张氏
第二代:王嘉祯 妻 郭氏
第三代:王 祯 妻 李氏、何氏
第四代:王仲选 妻 李氏
王仲奎 妻 江氏
王仲逢 妻 张氏
王仲和 妻 杜氏
第五代:王 琥 妻 徐氏
王 瑛 妻 张氏
王 瑶 妻 刘氏
王 碧 妻 江氏
王 瓒 妻 支氏
王 珑 妻 管氏(名讳用字还待考究)
现已繁衍到第10代(无只字片语记载)。
还听前辈说:晚清(也说民国)之际,在我们这一支即穷困潦倒、几难以为继之时,曾有族人从外地赶来商讨续王氏家谱之事,在极度贫寒的情势下,我支长辈谎称与来人不属同宗同祖
——可能为的是摆脱续家谱纳钱、纳粮之窘,由此与祖上、族人断线。
我辈不知从何而来,成为一叶孤舟而漂泊至今,困惑不已。
期盼我同宗同祖之卿,将我孤支复收,使我王氏族谱得以堂满,共享族人团聚之乐。
我等子孙不胜感激!
(据说,王氏从临淄孙楼王村迁至沂水唐庄——即今沂源西里唐庄,有的从焦岭子迁入,以后另一支有的迁至沂水郭庄东河南村、管庄村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