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际米兰吧 关注:3,321,350贴子:110,429,369
  • 10回复贴,共1

卢姐讲堂第三讲 后2008时代的悲剧。

取消只看楼主收藏回复

爱国米吧爱的深沉,希望内拉们都在这个浑浊的社会当一个清醒的自然人。


1楼2013-05-31 22:32回复
    政府在经营土地市场赚钱的同时,当然得顾及低收入群体的利益。否则它将失去执政合法性。
    正因如此,中央政府做为执政党的总代表,深刻的感受到了危机,他们热爱房地产,同时从他们的眼中也看到了恐惧。
    但是毕竟贪婪总是战胜恐惧。
    执政合法性与短期获利面前,他们不时的选择后者。处于维护弱势群体尊严的考虑,中央政府总会出台一些不痛不痒的所谓调控措施。
    无外乎对二手房加征个人所得税、适当提高利率、提高按揭贷款成数。与其说这是为了降低房价,更不如说这是为了牟利更好一些。地方靠房地产赚钱,中央则靠房地产拉动就业,获得社会稳定。


    2楼2013-05-31 22:33
    回复
      2025-08-16 19:48:05
      广告
      不感兴趣
      开通SVIP免广告
      终于2008年美国次贷危机爆发,揭开中央及地方政府的伪善面具。
      用中国的一个成语,叶公好龙来描述中央和地方的态度最为恰当不过了。
      口口声声说要降低房产价格、关注民生的地方中央大员,看到房价下跌10%左右的幅度,终于坐不住了。
      2008年11月27日中国人民银行一次性下调存贷款利率108个基点,创11年来最大降息幅度。居民购房贷款比例调为20%,免除印花税,契税降低至1%。
      地方政府迅速跟进,有的地方购房地方政府直接性的给予财政补贴。用地方财政收入去补贴暴利的房地产开发商,用微弱的财政补贴去鼓励居民购买已经飞在天上的房地产价格。


      5楼2013-05-31 22:34
      回复
        暴政直接导致暴民,烦躁的充满铜臭味的政治、必然导致公民性格和行为的过激。
        睁大眼睛去看看吧,不要再说什么幸福不幸福的生活,不要再提所谓美好的梦,不要再说什么在不在现场的话,不要再提键盘救国爱国政治家,不要再提什么五毛美分!
        每一个人可以每天到市政府,法院,公安这类门口看看,我可以很负责任的说,除了节假日,每天都有散步群众,那些难道都是刁民吗?他们不是我们的兄弟姐妹吗?
        如果有一天类似悲剧的事情落在我们头上,我们除了上方我们有其他的解决方法吗?
        我们只简单的换位思考一下,类似悲剧的事情我们该怎么处理,家园被强拆,家人被误判,子女被性侵,我们经受的起哪一个?


        18楼2013-05-31 22:43
        回复
          利率上调1个点,直接产生的债务利息就达到了3000-5000亿,毫无疑问,如果不断的使用利率工具,高负债的各级主体是承受不了的。
          迫不得已,也是心存侥幸,不想过早的结束美妙的迷梦。
          央行在数量和价格工具方面不得已选择了数量工具,仅仅2010年全年就上调存款准备金率6次,直接冻结资金2万多亿元,加上货币乘数,冻结资金达到了10万亿的规模。


          20楼2013-05-31 22:45
          回复
            我就纳闷了,这样的帖子真的不如那些脑残帖子好看吗?


            22楼2013-05-31 22:46
            收起回复
              这就出现了奇怪的一幕,市场资金紧张,但是银行的存贷款利率确十分低廉。有限的资金加上过低的利率,这一矛盾的现象在被高度垄断的银行系统罕见的出现了。
              实体工商业者突然发现,一夜之间,银行不在给自己提供贷款,要贷款可以,必须通过地下钱庄以远远高于银行基准利率的利率贷款。
              其实在中国各种所谓的地下钱庄、私人贷款公司都是所谓的民间能人,有的甚至就是银行的员工和其近亲属所有。
              这样中国的银行信贷由公开的低利率(实际上根本无法贷到)变成了暗地里高利率(银行通过第三方放贷,绕开监管)。这样是现在小额贷款公司和典当行遍地开花,民间借贷活跃的原因所在。
              由于此时资产价格还在泡沫期,民间借贷、银行理财、信托理财等绕开银行监管的融资方式大行其道。中国政府统称为影子银行。这样一来实际上相当于变相的提高了存贷款利率,使得中央政府犹抱琵琶半遮面的调控变成了实际上疾风骤雨式的调控。房地产以及相关行业开始降温。


              23楼2013-05-31 22:48
              回复
                2011年1月26日国八条出台,创新的使用计划经济手段来调控房地产市场即全国推行限购令。
                其主要目的是冻结房地产市场的成交量,将购房群体锁定在少数符合限购政策的刚需身上。
                因为没有成交量,获利出逃资金没人接盘,难以撤退。
                即使大规模的杀跌也不会刺激多大成交量。所以新政一出,房地产价格立即被冻结了。全国地产处于高位横盘的状态,成交萎靡。


                24楼2013-05-31 22:49
                回复
                  2025-08-16 19:42:05
                  广告
                  不感兴趣
                  开通SVIP免广告
                  2011年10月被市场给予极大期望的美国量化宽松第三轮并没有如期兑现。
                  伯南克通过长债换短债的所谓扭曲操作替代了量化宽松。
                  给市场传达出了紧缩的信号,2011年10月黄金、白银、大宗商品暴跌,跌幅超过20%。美国的一个紧缩预期,随即引爆了欧洲债务危机,使得欧洲债务危机进入生死存亡时刻,拉开了新一轮经济危机的步伐。


                  25楼2013-05-31 22:50
                  收起回复
                    随着欧债危机的深入发展,中国外贸全线沦丧。欧元暴跌,加之人民升值,出口企业如履薄冰。这个曾经给中国带来三万亿美元外汇储备的外贸出口业,冰冷到了极点。外贸出口结束了高增长的顺差,甚至出现了逆差。
                    要知道中国实行的强制结汇的外贸体制,外贸部门每赚一美元,就能通过银行的强制结汇,给市场释放7元左右的人民币资金,从一定意义上来说,外贸顺差就是中国发行货币的基石。改革开放30年来,中国累计了3万亿美元的储备,也就相当于给市场释放了将近21万亿的人民币资金,如果再算上货币乘数,这个资金将达到七八十万亿的规模。既然此刻外贸转入逆差,反过来说,就相当于不断的从市场里抽取资金,给原本已经降温的市场雪上加霜。


                    26楼2013-05-31 22:51
                    回复
                      现在回过头来,2011年10月中美欧三大经济体同时陷入被动的紧缩,正是这个转变,在经过2012年的高位横盘后,终于不可避免的造成了2013年爆发的大萧条,在世界历史上重重的留下了一笔


                      28楼2013-05-31 22:52
                      收起回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