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国吧 关注:914,668贴子:12,239,415

三国十五大遗言

取消只看楼主收藏回复

新人原创,贝爷镇楼


1楼2013-05-31 21:07回复
    NO.15 “谁敢杀我...呃啊” 这句话是诸葛亮死后,杨仪掌权。魏延不服杨仪,便和马岱举兵谋反。一路士兵越来越少,最后只剩马岱魏延和五百骑兵。魏延中杨仪的激将法,大喝一声谁敢杀我。伴着马岱一声我敢杀你,魏延便一命呜呼。可怜英雄一世,却沦为如此下场


    5楼2013-05-31 21:14
    收起回复
      2025-09-01 22:16:09
      广告
      不感兴趣
      开通SVIP免广告
      NO.14 “大耳贼,不记辕门射戟时耶” 这是曹操攻破下邳,将吕布处死之时说的话。当时,本来曹操已经心动,准备重用吕布,却被刘备一句“曹公不见丁原 董卓乎!”被斩首示众。从这里,足以显示出刘备的残忍和心计。首先,他借曹操之手除掉了这个反复无常的三姓家奴,报了私仇。其次,吕布只是觉得丁原的实力不如董卓,所以才投靠吕布。当时曹操兵精粮足人马众多,吕布除了袁绍不会投降别人。袁绍没有心机,也不会派人拉拢吕布,所以吕布肯定死心塌地依附曹操。刘备知日后肯定要与曹操为敌,不能让他得此虎将,故来了一招借刀杀人。吕布这句话,显示出的全都是对刘备的愤怒和恐惧


      7楼2013-05-31 21:25
      收起回复
        NO.13 “吾主在北,不可使我面南而死”这是袁绍兵败审配被俘后,审配大骂曹操,说罢引颈就刃。这句话显示出审配典型的愚忠,但毕竟十分气概,难怪人说:河北多义士!何其可悲!看了这句话后,我真心哭了。一个谋臣和一个庸主,昏君。审配明明比许攸投降的理由更大一些,却因义气重,损掉了自己宝贵的生命


        28楼2013-06-01 07:49
        收起回复
          NO.:12 “碧眼小儿,紫髯鼠辈!吾与刘皇叔桃园结义,誓扶汉室,岂与汝叛汉之贼为伍耶!” 这时关羽被吕蒙白衣渡江杀得大败,眼看大势已去,他就强行突围,却被潘璋马忠所擒。孙权见了关氏父子十分器重,却因关羽凌然的义气,一代武圣却被江东碧眼儿所杀


          29楼2013-06-01 07:55
          收起回复
            向富坚老师学习


            30楼2013-06-01 08:09
            收起回复
              NO.11 :“大丈夫生于乱世,当带三尺剑立不世之功;今所志未遂,奈何死乎!”这是太史慈病重;权使张昭等问安,太史慈对天长叹,做此悲鸣。言罢,太史慈便归西了。太史慈遗言,道出了作为武将的生平志愿,功未成而身先死,确实不甘,可叹!


              33楼2013-06-01 09:32
              收起回复
                NO.10 “丞相视某如子,某以丞相为父。某之死罪,实已难逃;愿丞相思舜帝殛鲧用禹之义,某虽死亦无恨于九泉!” 这是马谡不听王平之劝,骄兵失街亭和列柳城后, 被孔明挥泪所杀前,叹出的一句话。这句话 ,足以表示马谡对诸葛亮的忠诚和他心有余而力不足,让人感动不已


                34楼2013-06-01 09:36
                收起回复
                  2025-09-01 22:10:09
                  广告
                  不感兴趣
                  开通SVIP免广告
                  NO.8 “吾儿奉先何在?” 。这.....怎么说好呢,此言刚出,就被“他儿奉先”一刀宰了,很具有讽刺意味!如何不可爱呢?
                  真是霸业成时为帝王,不成且作富家郎。谁知天意无私曲,湄坞方成已灭亡


                  45楼2013-06-01 21:15
                  收起回复
                    NO.7 “此子性命全在将军身上!”这是在长坂坡一役,曹操PK刘备,由于双方实力悬殊,刘备一方大败,不仅差点全军覆没,就连自己的老婆孩子也被冲散了。孤单英雄赵子龙不惧艰险,不怕牺牲,在曹操大军的包围圈中左冲又突,不停厮杀,终于找到了刘备的妻子糜夫人以及她的儿子阿斗。当时的情况十分危险,糜夫人又受了伤。赵云请求糜夫人带着孩子上马, 自己在后面保护。糜夫人清楚,如果三个人一起突围,肯定成功不了,于是,她把孩子阿斗托付给赵云,说“此子性命全在将军身上”,并希望他能带着孩子杀出重 围,交给他的父亲刘备。为了让赵云少一份累赘,糜夫人在交待完后事之后毅然投井自杀了。烈女一枚,可敬


                    46楼2013-06-01 21:30
                    收起回复
                      NO.6 “设立疑冢七十二,勿令后人知吾葬处,恐为人所发掘故也。”
                      “治世之能臣,乱世之奸雄”,这是曹操的真实写照和客观评价。曹操是个颇有争议的人,他是中国历史上杰出的政治家、军事家和文学家,在内政、外交、文化建 设等方面有诸多成就,运用自己的才能统一了北方地区,并采取一系列政策措施恢复了生产和社会秩序。然而,曹操的性格中又有阴暗的一面,他既心狠手辣又生性 多疑,既坦直率性又阴险狡诈,既张扬不羁又会作秀,既能唯才是举又有不容人的地方。


                      47楼2013-06-01 21:47
                      收起回复
                        NO.5 “吾道号凤雏,此处名落凤坡,不利于吾。” 这是周瑜死后,孙权不重用庞统,所以他归降黄书,成为副军师。这是他和刘备取西川,到达落凤坡时说的话,谁知他的话音刚落,便招来了数万飞箭。因为庞统骑了刘备的白马,目标明显,显然就是攻击的重点,很快就被乱箭射死了。牺牲时年仅36岁,正是大好年华,令人叹息。庞统的死,不仅折损了兵马,也延缓了刘备攻取西川的进程,可悲,可叹


                        56楼2013-06-02 15:59
                        收起回复
                          NO.4 “我今将死,恨有《青襄书》未传于世……” 一代神医,发明“麻沸散”,给关公刮骨疗毒的华佗因为华歆的推荐,来给曹操治疗头痛风。因治疗方案过于离奇,引发曹操猜忌,被下在狱中严刑迫拷。华佗自知必死,感狱卒“吴押狱”相待之恩,又痛心自己一身医术后继无人,于是对吴押狱说了这番话,“……感公厚意,无可为报;我修一书,公可遣人送与我家,取《青囊书》来赠公,以继吾术”。大喜过望的吴押狱依言至金城取得此书。旬日华佗死后,吴押狱买棺殡殓完毕,脱了差役回家,正要取书看习,却发现书被妻子烧了。急忙抢夺,只剩得一两页。吴押狱怒骂妻子,妻子说:“纵然学得与华佗一般神奇,只落得死于牢中,要它何用!”
                            可悲可叹,华佗的绝世医术就这样毁于一蠢妇之手,所传只剩阉鸡猪等小法,真是令人痛心!


                          57楼2013-06-02 16:07
                          收起回复
                            NO.3 :“吾计不成,乃天命也!” 这是姜维第九次北伐中原,即将胜利之际,被昏庸无能的刘禅给交了回去,这有点像西楚霸王项羽,一语道尽了无限的无奈与悲凉!令读者不免扼腕,让人十分痛心疾首。(丫的死刘禅你特么脑子抽了)


                            58楼2013-06-02 16:16
                            收起回复
                              2025-09-01 22:04:09
                              广告
                              不感兴趣
                              开通SVIP免广告
                              等着115回复


                              59楼2013-06-02 16:16
                              回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