秦时明月吧 关注:2,882,044贴子:81,832,143

每天一点国学知识(内容较杂,多为初级知识欢迎各位一起讨论)

取消只看楼主收藏回复

记得以前在某本书上看到说"作为现代人,不可以不了解传统,作为中国人,不可以不了解国学。"秦时一直强调历史为骨,艺术为翼,喜欢秦时的亲大多对传统文化也很喜爱。特开一贴普及一些简单的国学知识,涉及范围很多很杂,例如诸子百家,帝王将相,文学典籍,民风民俗,宫廷传统,古代建筑等等。楼主只说一些较概括和简单的东西,想要深入讨论的欢迎大家一起交流。另外注明,本贴中一些概括并非原创,大多出自楼主以前看过的书籍资料和参考今人的一些出版物,并无其他目的,只是想让更多吧亲多了解一些国学,希望能激起亲们对传统和历史的兴趣。


来自手机贴吧1楼2013-05-27 23:31回复
    另外,如果楼主贴中出现错误希望大家多多指正


    来自手机贴吧2楼2013-05-27 23:34
    回复
      2025-08-07 20:25:06
      广告
      不感兴趣
      开通SVIP免广告
      先从墨家开始吧。墨家,中国古代春秋战国时期的哲学派别之一,创始人为墨翟,世称墨子。先秦时期儒墨两家同为显学,战国后期,墨学的影响甚至一度在儒家之上。墨家最高领袖被称为"钜子"或"巨子",墨家的成员自称"墨者",墨者中从事谈辩者称为"墨辩",从事武侠者称"墨侠"。墨家有着严密的组织纪律,巨子享有至高无上的权威。墨者们吃苦耐劳,严于律己,墨家代表的是平民阶级的利益,墨者也大都是一些有文化的劳动者。战国后期分化为两支(也有三派一说。)战国末期后开始衰落,汉武帝时独尊儒术,加之墨家的严格规矩,艰苦训练和高尚思想并非人人都能达到,武帝在位后墨家基本消失。


      来自手机贴吧6楼2013-05-27 23:45
      收起回复
        接下来还会说一下墨家的基本思想,不过楼主先谈谈自己的观点。因为大家很多是秦迷,所以对墨家会有好感,在春秋战国时期确实墨家思想可说是显学了,也有"不入于儒,即入于墨"的说法,可见当时墨家的地位并不低于儒家。不过对于一些吧友因为偏爱墨家而对儒家进行一些并不太客观的平均这点上,我个人觉得儒家思想自武帝"罢黜百家,独尊儒术"之后作为中国两千年来的正统思想,其历史作用是无法取代的。墨家代表的是平民百姓的利益,在当时社会受到欢迎是必然的,不过后来大一统的中央集权制建立后,墨家思想与统治者的利益显然不及儒学更适合做统治工具。其实我个人还是比较喜欢墨家思想的,但它所存在的历史趋势与社会环境来看,还是不可能作为主流思想而一直发展下去。(仅个人观点,各位若有其他看法欢迎一起讨论。)


        来自手机贴吧7楼2013-05-27 23:56
        回复
          兼爱。指完全的博爱,这与儒家思想差别较大。它是主张将对待亲人的友善方式扩大到陌生人身上,也就是对待别人如同对待自己,爱护别人如同爱护自己。不受等级地位,家族地域的限制(这点就可以看出儒墨两家在等级方面的观念差别,儒学还是看重社会等级制度)。我觉得这种博爱的思想无论何时都是一种社会理想,人与人亲善互助和睦友好,不过应该也只能作为一种"理想"来看待,真正实现墨家这种政治理念几乎不大可能,所以我个人感觉墨家思想中这种偏"平均主义"的思想对于社会实际来看,可行性略弱一些。


          来自手机贴吧8楼2013-05-28 00:05
          回复
            可能还是比较枯燥了,这类东西没有当年明月那功底还真是不容易说好。。。今天太晚,暂时开个小头明天继续。楼主争取尝试用更有趣味性的语言来发表看法吧(好吧,应该没有那个本事。。。


            来自手机贴吧9楼2013-05-28 00:14
            回复
              对了,如果有吧友要回复的话( 真的有么=_=)因为楼主是手机,所以尽量不要楼中楼,找起来不是很方便。。。


              来自手机贴吧11楼2013-05-28 00:20
              回复
                感觉楼上各位支持~还是因为时间问题没法一一回复,只能加粉以示感谢了


                来自手机贴吧29楼2013-05-28 22:33
                回复
                  2025-08-07 20:19:06
                  广告
                  不感兴趣
                  开通SVIP免广告
                  节用。指节约以扩大生产,反对奢侈享乐。崇尚节俭可以说是墨家思想中十分重要的一部分,记得以前看过描述墨子生活及其简朴"短褐之衣,藜藿之羹""量腹而食,度身而衣",身体力行生活节俭在任何时代都应该被提倡,没家的节用节葬的思想是我个人最推崇的


                  来自手机贴吧30楼2013-05-28 22:38
                  回复
                    节葬。就是说不要把社会财富浪费在死者身上。我个人十分同意此观点,逝者已去他与这世界的联系已断,后人只需在心中保留怀念和尊重即好,过分的厚葬确实不必要。为一个人死后的陵墓而付出无数平民百姓的生命,用无数尸骨堆叠成王者的地下王国,不得不说我个人十分不支持。墨家这个思想正好与儒家相反,儒家提出守丧需三年且不反对厚葬,可以看出两派在等级尊卑方面的差异。关于守丧,墨家思想则认为这是浪费国家生产力的行为。


                    来自手机贴吧31楼2013-05-28 22:45
                    收起回复
                      尚贤。不分贵贱唯才是举。我个人感觉中国古代官员来源粗略可以划分为两类,一类是门第,例如魏晋南北朝时期的九品中正制,世家子弟凭门第就可以步入仕途。另一类就是才能,例如隋朝开创的科举制度,不看门第只看学识。墨家思想中的唯才用人就属于第二种,在先秦时期谋臣能士辈出的时代里,能够识才用才十分重要。尚贤思想对后世的影响也是十分大的,打破血缘门第选才能扩大人才的来源,从而利用维护统治者的统治。


                      来自手机贴吧32楼2013-05-28 22:54
                      收起回复
                        在高中课本上关于墨家思想大概归为四条,即"兼爱""非攻""尚贤"和提倡节俭,概括了墨家思想中重要的几条理论。墨家作为诸子百家中最有影响力的几家中唯一代表平民阶级的学派,其历史作用无法取代,其思想于今天看来仍然有很大的参考意义。关于墨家楼主只是简单地提这么多,大家要是还有兴趣了解可以再更深入地研究,秦吧历史帝很多,大家一起学习一起提高~


                        来自手机贴吧33楼2013-05-28 23:00
                        收起回复
                          2.儒家。儒家思想自汉武帝"罢黜百家,独尊儒术"后就一直作为中国的主流思想而存在(当然这期间也有挑战,不过始终未能动摇其正统地位),可以说是中国的官方思想,影响至今。明清两代将宋朝时形成的程朱理学定为官学,形成流传至今的儒家主流。儒家思想对中国,东亚东南亚乃至世界思想都产生过深远影响。


                          来自手机贴吧35楼2013-05-28 23:05
                          回复
                            仁。"仁"是儒家学说的核心,即爱人,人与人之间相互亲爱。因为儒家的发展仁的思想也成为中国古代重要的道德标准,人格境界和哲学概念,形成了以仁为核心的伦理思想结构,包括孝,悌,忠,恕,礼,知,勇,恭,宽,信,敏,惠等内容。儒学也把仁的学说和政治结合形成"仁政"说,要求统治者施行仁政,可以说对中国古代政治发展史产生了重要作用。独尊儒家后历代统治者大都奉行以仁政治天下。仁的思想对中国人来说应该十分熟悉,他要求的爱人,仁政对当今社会的现实意义依旧十分重要。


                            来自手机贴吧47楼2013-05-29 12:30
                            回复
                              2025-08-07 20:13:06
                              广告
                              不感兴趣
                              开通SVIP免广告
                              义。"义"是儒家五德(仁,义,礼,智,信)之一。大致含义指公正合理而应该做的。孔子的中心思想是仁,孟子的中心思想则注重义。董仲舒认为仁义礼智信是处理人际关系的基本法则,董仲舒在«春秋繁露»中提出三纲五常的概念,义即仁义礼智信五常之一。


                              来自手机贴吧48楼2013-05-29 12:36
                              回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