哲学吧 关注:2,551,498贴子:16,887,759
  • 8回复贴,共1

凡是不可说的东西,必须对之沉默。--青年维特根斯坦

取消只看楼主收藏回复

习题1,

凡是不可说的东西,必须对之沉默。
这是青年维特根斯坦《逻辑哲学论》的最后一个命题。
自此,终结了《逻辑哲学论》。(取方便。令,青年维特根斯坦=维维)

看此论的人们,于是便追问:“你说,什么是不可说?请你说清楚!”

可是,因为不可说,所以维维是不可能说清楚“不可说”的,除了沉默,他无法回答。
“为什么要保持沉默?唯其如此,才不致使这句名言与笛卡尔式的“我X故我在”一样,成为欲语还“羞”者的遁词。”--李红、韩东晖语
而恰因为沉默可看作一个回答,同样不可避免的与笛卡尔式的“我X故我在”一样,成为欲语还“羞”者的遁词。
---------
例,
(约定,‘说’=命题=观测)
维维认为,
“事实'和‘说”是一个对应,我们“说中的事实”只是一个“说”。
这是概念的事实,与真实的事实本体是两回事。
真实的事实本体,康德称之为“第一实体”。
于是维维说,“命题只能说事物如何,而不能说它是什么”

对于一个生活语句,“我是××”,这里的“我是××”只是陈述了我的某一个××对应。并非真实的我。“真实的我”是永远不可对应全的,更是永远不可说的。

科学上,我们用一堆观测数据给出了一个事物的存在,其实就是用这堆数据标志一个事物的存在。通常写作“真实的事物是‘观测数据’”
数据是不会完全的。换一个角度我们可以用另一堆观测数据来对应同样这一个事物。
维维说,
“真实的事物是‘观测数据’”只是说事物如何,是“真实的事物”在意识中的一个对应。并非“真实的事物”本身。
真实的事物本身是康德的“第一实体”。是不可说的。
--------------------------------

问题是,
“第一实体”存在吗?“第一实体”为什么要存在?
如果存在,为什么要把他同他的对应看作两个存在?
对应为什么不是“第一实体”逻辑前提?

科学上,不可观测的事物是无意义的,上帝的境遇就是如此。
科学上的任何事物都建立在可观测的基础上,“第一实体”不需要存在!

生活中,那些看不见摸不找把握不住的,就是没有,管他干什么?有用吗?

孔子说:“不怪力弄神!”。
-------------------
我感觉,
客观“第一实体”是存在的,他就是意识“第二实体”。他们组成的相互联系是“第零实体--实践活动”。第一、第二都是第零的逻辑之后的意识产物。
“第零实体”是指可感觉、可观测、可说的实践活动。

完全的真实是存在的,他就是我们的各个片面描述。其片面的不完全恰是“完全的真实”的一个运动变化。


1楼2007-07-22 12:02回复
    感受是唯一的真实基础,其他的真实都是“感受真实”的衍生物


    4楼2007-07-22 12:12
    回复
      2025-08-12 10:24:41
      广告
      不感兴趣
      开通SVIP免广告
      习题2

      西哲是极其讲究因果律与论域的。

      维维说,“命题只能说事物如何,而不能说它是什么”
      维维的“说”是定义与证明的意思。

      这是在形式逻辑论域下谈认识论。
      这时形式逻辑在认识论之外,是说话的基础。
      这时形式逻辑本身相当于公设,只可应用、不可定义。
      其他可用形式逻辑定义的都是命题,是可说。
      不可形式逻辑定义的都是不可说。

      因果律要求我们,命题是有形式逻辑定义层次的,不可形式逻辑循环。
      例如,
      欧几里德几何的命题(定理与概念)构成一个形式逻辑因果树,
      其中的公理公设、基础概念是定义(或证明)其他命题的第一因。不可对其定义与证明。第一因是不可说的!

      考虑认识论的形式逻辑体系,
      世界、形式逻辑、人性三个命题组是认识论逻辑因果树的第一因,是定义与证明其他命题的基础。
      这是认识论的公理公设、基础概念,不可定义与证明。即不可说!!!

      在否定因果律条件下,并且进行无论域思考时。
      (注意到因果律与论域必须同时否定,)
      维维的“不可说”才可能是“可以说”。

      让西方人放弃因果律是几乎不可思异的事。
      当代东方人由于自小接受西方模式教育,
      因果律已成为一个想当然正确的思维法则。成了一个思维定势。
      当代东方人除了“因为所以”的方式,似乎也不知道还有其他回答“为什么”的方式。

      其实,
      马克思、老年维维、赵玎阳都感觉到了非因果律的思维法则存在。
      马克思说,我的思维方式更接近东方思维。
      老年维维说,日常生活是变化的,所以那些“不可说”也是可以说的。
      赵玎阳把这种思维法则称之为阴阳律。


      14楼2007-07-24 17:18
      回复
        维维的文章本质就是用形式逻辑分析认识。
        形式逻辑的基础就是因果律及语境(论域)。

        承认因果律才有形式逻辑体系,承认论域才有形式逻辑层次。
        这必然形成一个形式逻辑树,
        有了树就有了根---不可以是果的”第一因“。
        他是形式逻辑树生成的起点,”第一因“因此是不可说的。

        因果律是形式逻辑存在的基础本质。
        维维用形式逻辑分析哲学就是在用因果律捋顺概念。
        维维不需要说形式逻辑(因果律),维维只需要用。


        16楼2007-07-24 17:58
        回复
          “形式逻辑”是一种二值逻辑,这没错。
          “形式逻辑推理”是建立在因果律上。

          我们的语境有点差异。我用语有缺陷。
          维维的内容是丰富的,我感兴趣的只是他的因果律的体验。

          形式逻辑和因果律的母体本身就是有漏洞的。 
          这是老年维维豆奶的思考,
          所以我说老年维维感觉到了非因果律、非二值逻辑的思维法则存在。

          可惜,我只是看了一点关于维维的介绍,没有看到维维的说明书。
          所以我不知道老维维对“非因果律思维”了解到了什么程度···


          19楼2007-07-24 18:26
          回复
            “不要去想,而要去看。”是维维说的吗?

            很高兴,这符合我对维维心态的体验。
            这预示着维维从说“说”走向了说“做”。
            了不起!
            维维暗示我们一切来源于生活实践活动。
            哲学是个活动?!


            20楼2007-07-24 18:33
            回复
              很努力的学习是必不可少的,艰苦却谈不上,
              因为我看数学理论与看武侠小说是同样有趣。

              很惭愧!艰苦的事我从来就坚持不下去···
              看科技书,我通常是不想书里的语言是怎么写的,只是体验(心看)那些科学家与作者的心态与感情。
              这很象维维说的“不要去想,而要去看。”

              看书能看到书背后的人的活动,
              随其心路历程体验一番是快乐的。
              文字不过是描述心路历程的工具罢了。


              22楼2007-07-24 18:51
              回复
                我发现,维特根斯坦在胡说八道.---绝欢

                牛顿说,作用力等于反作用力,
                老爱说,任何的物理定律,对所有匀速运动的观察者来说都是完全相同的

                引申其意,任何真理,对同一个现实中的思考者来说都是完全相同的。
                如果绝欢说的是真理,维特根斯坦也会如此思考。

                胡证一把,见笑呵!


                26楼2007-07-24 19:31
                回复
                  2025-08-12 10:18:41
                  广告
                  不感兴趣
                  开通SVIP免广告
                  习题3,
                  老年维维的“给我一块石料”
                  -------------
                  什么意思呢?

                  考虑如下例子,
                  一张白布上有没有蒙娜丽莎的画像?
                  有的!
                  当达芬奇用色彩把白布上一些点标识出来,蒙娜丽莎画像就显现出来了。
                  白布上原本就有蒙娜丽莎画像,
                  只是用白色的点表达的蒙娜丽莎画像,同白布上其他白色的点无法分辨,
                  这时我们所说“白布上没有蒙娜丽莎画像”不过是分辨不出蒙娜丽莎画像。
                  达芬奇的伟大不在于创造了蒙娜丽莎画像,
                  达芬奇的伟大在于,用色彩把白布上本就存在着的蒙娜丽莎画像标示了出来。

                  世界是一块石料,一切原本就在其中。
                  你是一个雕塑家!
                  你的取舍给出了世界的一个表达,也许美丽,也许丑陋!
                  这只是一个表达,
                  不同的人,不同的雕塑家!不同的取舍,会给出了世界的不同表达。

                  “给我一块石料”可以雕塑各种形象,
                  一旦完成雕塑,却只是其中之一。


                  36楼2007-08-20 20:16
                  回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