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05年GDP:543亿元
●2005年人均GDP:8312元
●2005年地方财政收入:25.4亿元
●中心城区建成区面积:70平方公里
●总人口:550万
●主要企业:新飞电器、金龙集团、白鹭化纤、新航集团、环宇电源、华兰生物、新谊药业、科隆电器
●支柱产业及特色产业:电子电器、生物工程与新医药、新型电池及原材料、化纤纺织
●地理特征:地处中原腹地省会郑州,襟带辐射豫北,是国家二级交通枢纽
●城市名片:新飞冰箱、新乡体育场
《中原城市群总体发展规划纲要》对新乡的定位:
中原城市群高新技术产业、汽车零部件、轻纺和医药工业基地,职业培训基地,现代农业示范基地,北部区域物流中心。
3000多年前,中国历史上著名的牧野大战,给新乡流传下一个大气的名字——牧野大地。
北依太行,南傍黄河,一马平川的这片牧野大地正以少壮实力派的新锐角色逐渐在河南的城市竞争中竞位而出,除了郑州、洛阳外,它已于南阳、安阳试比高,对于同样在近几年崛起的焦作、许昌与漯河,它想的更多的则是超越。
○一次排名带来的想像空间
在国家统计局2004年的城市综合实力排名中,河南的郑州、洛阳和新乡三个城市入围,这让人们对新乡有了更多的想像空间。
“新乡的路很宽,很直。”这是大多数人初来新乡的第一印象。在新乡开车是一件愉快的事,这里的城区道路多为4车道或者6车道,很少有堵车的情况。新乡商业的繁荣也让人吃惊。在新乡和平大道商业中心,八方、国美、苏宁、永乐等家电连锁巨头齐齐在此安营扎寨,在河南具有标杆意义的百货企业丹尼斯也已在此开业多年。
快乐消费,休闲生活,新乡人展示出的是一种从容的城市生活状态。从容的基础是厚实的经济条件,这个城市的城镇居民,人均月薪为1000多元。
微观现象映出宏观大局,资料显示,2000~2004年,新乡地区各城市的GDP均在以超过10%的速度奔跑。这样的实力,让新乡在全省18城市排名中稳居第六或者第七的位置。
“豫北地区重要的节点城市”,在中原城市群整体规划中,新乡被赋予这样的重任,并且从中原城市群的排序中,透出微妙的意义。郑州中心,洛阳副中心,中原城市群的其他组成力量中,新乡位列开封之后,其后依次为焦作、许昌、平顶山、漯河与济源。
这样的排序,不仅仅是从地理位置上考虑,更多的是从城市实力方面来着眼的。因为从地理位置上来说,焦作和新乡与郑州的距离相差无几。而许昌、平顶山、漯河与济源的排序更不是从地理位置上定的。
中原城市群是河南城市发展的火车头,在该城市群落中处于中坚角色的新乡因而被人们赋予了更多期望。
○豪华企业阵容带新乡提速奔跑
正是靠着强大的工业力量,新乡一路跃马扬鞭跑在了前列。
新乡全国500强和全国520户重点企业两家,全省100强企业7家;产值超亿元企业49家,超5亿元企业8家。新飞电器、金龙集团、白鹭集团、华兰生物等,这样豪华的企业阵容,在河南,除了郑州和洛阳,鲜有其他城市能与之抗衡。在新乡,良性的企业梯队让它避免了“一个企业兴衰影响城市发展”的情况,促使它整体有序地发展。众多企业在新乡形成了不同的产集群,特别是高新技术产业在国内、省内占有一定优势。
在上世纪八十年代、九十年代,新乡的GDP在河南排到第三、第四位,但“八五”、“九五”期间,新乡的综合实力跌到10位之后。
“十五”是新乡市的转折点。2000年,新乡市领导班子这样规划新乡经济发展的目标:在中原城市群中提速、晋位,成为中原城市群中的经济强市,经济发展速度快于全国、全省的平均水平;经济总量、人均GDP的指标以及其他经济指标在全省的位次逐步前移。
这个时期,新乡市明确提出了项目带动,主攻工业的方针,并且开始加大固定资产投资力度,积极拓展城市空间,拉大城市框架的步伐大步迈开。
○处在竞争包围圈中,不进则退
2006年5月24日,新乡市本年度第一次政府全会召开,分析了新乡面临的发展形势:新乡市经济结构性矛盾没有得到根本解决,整体竞争力不强,新乡市加工工业占全部工业比重近90%,在能源和原材料价格居高不下、产成品价格难以联动上升的情况下,企业盈利能力将大幅下降;新乡市国企改革进入攻坚阶段,改革成本过高,推进困难;农民持续增收困难等问题,也在考量着新乡的持续发展能力。
新乡市新任市长李庆贵分析:“在我们周围已经形成了一个强有力的竞争包围圈,我们不进则退、慢进也是退,面临的形势非常严峻。”
严峻局势中,新乡制定出了发展蓝图:强力实施引资、项目双带动主战略,在区域竞争中占据主动,全力推动经济社会的跨越式发展。而在新乡的“十一五”规划中,更是提出了全市生产总值年均增长12%以上,力争达到1000亿元,城镇化率达到43%的宏伟目标。
一个新锐的城市能否在竞跑中晋位?新乡与新乡人在观望。
●2005年人均GDP:8312元
●2005年地方财政收入:25.4亿元
●中心城区建成区面积:70平方公里
●总人口:550万
●主要企业:新飞电器、金龙集团、白鹭化纤、新航集团、环宇电源、华兰生物、新谊药业、科隆电器
●支柱产业及特色产业:电子电器、生物工程与新医药、新型电池及原材料、化纤纺织
●地理特征:地处中原腹地省会郑州,襟带辐射豫北,是国家二级交通枢纽
●城市名片:新飞冰箱、新乡体育场
《中原城市群总体发展规划纲要》对新乡的定位:
中原城市群高新技术产业、汽车零部件、轻纺和医药工业基地,职业培训基地,现代农业示范基地,北部区域物流中心。
3000多年前,中国历史上著名的牧野大战,给新乡流传下一个大气的名字——牧野大地。
北依太行,南傍黄河,一马平川的这片牧野大地正以少壮实力派的新锐角色逐渐在河南的城市竞争中竞位而出,除了郑州、洛阳外,它已于南阳、安阳试比高,对于同样在近几年崛起的焦作、许昌与漯河,它想的更多的则是超越。
○一次排名带来的想像空间
在国家统计局2004年的城市综合实力排名中,河南的郑州、洛阳和新乡三个城市入围,这让人们对新乡有了更多的想像空间。
“新乡的路很宽,很直。”这是大多数人初来新乡的第一印象。在新乡开车是一件愉快的事,这里的城区道路多为4车道或者6车道,很少有堵车的情况。新乡商业的繁荣也让人吃惊。在新乡和平大道商业中心,八方、国美、苏宁、永乐等家电连锁巨头齐齐在此安营扎寨,在河南具有标杆意义的百货企业丹尼斯也已在此开业多年。
快乐消费,休闲生活,新乡人展示出的是一种从容的城市生活状态。从容的基础是厚实的经济条件,这个城市的城镇居民,人均月薪为1000多元。
微观现象映出宏观大局,资料显示,2000~2004年,新乡地区各城市的GDP均在以超过10%的速度奔跑。这样的实力,让新乡在全省18城市排名中稳居第六或者第七的位置。
“豫北地区重要的节点城市”,在中原城市群整体规划中,新乡被赋予这样的重任,并且从中原城市群的排序中,透出微妙的意义。郑州中心,洛阳副中心,中原城市群的其他组成力量中,新乡位列开封之后,其后依次为焦作、许昌、平顶山、漯河与济源。
这样的排序,不仅仅是从地理位置上考虑,更多的是从城市实力方面来着眼的。因为从地理位置上来说,焦作和新乡与郑州的距离相差无几。而许昌、平顶山、漯河与济源的排序更不是从地理位置上定的。
中原城市群是河南城市发展的火车头,在该城市群落中处于中坚角色的新乡因而被人们赋予了更多期望。
○豪华企业阵容带新乡提速奔跑
正是靠着强大的工业力量,新乡一路跃马扬鞭跑在了前列。
新乡全国500强和全国520户重点企业两家,全省100强企业7家;产值超亿元企业49家,超5亿元企业8家。新飞电器、金龙集团、白鹭集团、华兰生物等,这样豪华的企业阵容,在河南,除了郑州和洛阳,鲜有其他城市能与之抗衡。在新乡,良性的企业梯队让它避免了“一个企业兴衰影响城市发展”的情况,促使它整体有序地发展。众多企业在新乡形成了不同的产集群,特别是高新技术产业在国内、省内占有一定优势。
在上世纪八十年代、九十年代,新乡的GDP在河南排到第三、第四位,但“八五”、“九五”期间,新乡的综合实力跌到10位之后。
“十五”是新乡市的转折点。2000年,新乡市领导班子这样规划新乡经济发展的目标:在中原城市群中提速、晋位,成为中原城市群中的经济强市,经济发展速度快于全国、全省的平均水平;经济总量、人均GDP的指标以及其他经济指标在全省的位次逐步前移。
这个时期,新乡市明确提出了项目带动,主攻工业的方针,并且开始加大固定资产投资力度,积极拓展城市空间,拉大城市框架的步伐大步迈开。
○处在竞争包围圈中,不进则退
2006年5月24日,新乡市本年度第一次政府全会召开,分析了新乡面临的发展形势:新乡市经济结构性矛盾没有得到根本解决,整体竞争力不强,新乡市加工工业占全部工业比重近90%,在能源和原材料价格居高不下、产成品价格难以联动上升的情况下,企业盈利能力将大幅下降;新乡市国企改革进入攻坚阶段,改革成本过高,推进困难;农民持续增收困难等问题,也在考量着新乡的持续发展能力。
新乡市新任市长李庆贵分析:“在我们周围已经形成了一个强有力的竞争包围圈,我们不进则退、慢进也是退,面临的形势非常严峻。”
严峻局势中,新乡制定出了发展蓝图:强力实施引资、项目双带动主战略,在区域竞争中占据主动,全力推动经济社会的跨越式发展。而在新乡的“十一五”规划中,更是提出了全市生产总值年均增长12%以上,力争达到1000亿元,城镇化率达到43%的宏伟目标。
一个新锐的城市能否在竞跑中晋位?新乡与新乡人在观望。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