历史悠久的新乡
新乡地处黄河中下游,气候温和湿润,土地辽阔肥沃,是中华民族最早的发祥地之一。
据馆藏史料记载,早在几十万年前,即旧石器时代晚期,这里就出现了人类活动的身影。先民们在树上搭棚而居,共同生活,共同劳动;他们把树枝制成木棒,把石块打成利器来驱赶或捕杀野兽,还会用蚌壳来挖掘植物的种子和果实。他们完全靠集体的力量和自然搏斗。1997年在新乡县大块村坡状地层中发现的刮削器就是最好的证明。
进入新石器时代以后,先民在新乡的活动就更加频繁了。1957年-1958年,仅在市区就发现遗址10多处。另外市属各县除延津因是黄河故道外,各县均有遗址,计34处。从这些遗址上,发现了各种陶片,偶而还有石斧、石镰及蚌器。在这一时期,我们的祖先已能磨制石器,这些石器或尖或圆,或长或短,有各种形状和功能,他们用这些精巧的石器猎杀野兽,采集食物,挖土种植庄稼。他们还会使用火吓跑野兽,烧熟食物。
劳动创造了人,先民们在漫长的岁月里不断地同自然搏斗,不断地改造劳动工具,使自己的大脑不断地发达聪明起来。到了大约公元前5000年~7000年的时候,他们已会用火烧各种生活用具,如罐、盆、碗、杯等,用这些容器来蒸煮食物。人们也有了审美意识,用绘画表示情趣,在自己的身上佩戴磨制和烧制的饰物。另外,他们还会造房子。虽然这些房子大多是半地下式的穴棚,十分简陋,但毕竟告别了茹毛饮血、巢木而居的生活方式,已经脱离了野蛮和蒙昧,开始向文明的门坎迈进,从原始社会向奴隶社会过渡。
新乡最早叫新中乡。“新中”这个地名,出现在中国历史上,最早见诸《史记·楚世家》:“(考烈王)6年,秦围邯郸,赵告急楚。楚遣将军景阳救赵。7年,至新中,秦兵去。”汉高祖2年(公元前205年),在卫辉设汲县,属河内郡。这时的新中,只是汲县的一个乡,即新中乡。
汉武帝元鼎5年(公元前112年)夏4月,南越(今广州一带)相吕嘉谋反,汉武帝派兵前去讨伐。元鼎6年(公元前111年),汉武帝巡视至新中乡,得到斩获吕嘉首级的消息,于是改新中乡为获嘉县,这就是获嘉县名的由来。
隋统一全国后,于开皇6年(586年)划汲县、获嘉县两县组成一个新县,取原“新中乡”首尾二字为县名,“新乡”由此见诸史册。新乡从隋朝建制以来,已有1400多年的历史。
1949年5月5日,新乡和平解放;1949年8月,平原省宣告成立,新乡市又成为平原省省会;1952年10月,平原省建制撤销,新乡划归河南省,为河南省省辖市,不久,成为新乡专员公署所在地;1986年2月,新乡市与新乡地区合并,辖4区8县(市),面积8169平方公里,人口540万。综合经济实力位居河南省前列,进入全国中等城市行列。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