翡翠吧 关注:3,133,673贴子:35,846,925
  • 4回复贴,共1

翡翠上戴久了会不会变化(转载)

取消只看楼主收藏回复

本来是去找煮蜡问题的,看到下面一个观点觉得挺有用的,都说人养玉玉养人这种说法我是不太相信的,无论是硬玉还是软玉,按理来说品质越好其性质越稳定才对。
先从了解翡翠的基本物理结构入手
翡翠是在地壳深处特殊的温度和压力下经过成千上万年才形成的,其本身的物理特性十分稳定。要是单纯凭借人体贴身佩带就能在短时间内发生直观的变化,那翡翠做为珠宝的意义何在?!
很多“越戴越怎么样”的说法是人为的心理因素和心理暗示造成的。
一些低档翡翠,由于种不够老,结构松散不致密,成品后多以“煮蜡”后抛光来填补表面的空隙。经过人长时间贴身佩带后,边面的蜡消耗殆尽,水头明显没有处买时好,视觉上,颜色就有变化。
另一种变化也是由于翡翠本身的品质不够好,结构不够致密,内部空隙相对老种的翡翠大,人体的汗液和油脂经过长时间佩带后,沁入翡翠内部,有时候视觉上会感到比以前“透明”...
但是上述变化的前提都是翡翠本身的品质不够好,其次,发生变化需要的时间也相对漫长,最后,变化的结果也是微乎其微的。
总之,越是好品质的翡翠,越不可能出现这种“变化”。所以,不要听商家忽悠!


IP属地:海南1楼2013-03-23 00:59回复
    煮蜡,也叫墩蜡。煮蜡工艺其实应用的很普遍。多用于质地粗,结构明显的翡翠上。煮蜡之后的翡翠表明更光洁,种水会有提高,而且可以覆盖表明的微小纹裂等瑕疵,手感略涩。但煮蜡不同于处理或优化,属于表面处理,且有时效性,一般佩戴10天左右会全部脱落(往往这时候才发现一些细小的纹裂,引起消费纠纷),并未改变翡翠的内部结构,在检测过程中是允许一定量的蜡的存在的。
      煮蜡工艺不见得都是用在“经过处理”的翡翠上。天然A货翡翠也经常由于本身的种水品质不够好,结构相对疏松,颗粒感强,成品正常抛光后,达不到很理想的光泽程度。这时候通常就会通过煮蜡来改善了。原理就是煮溶了的蜡填补了表面的小坑凹,遮掩了小瑕疵。但是经过一段时间的佩带之后,翡翠表面的蜡被消耗殆尽,就会出现光泽感明显降低,表面出现细小的坑凹...有的甚至会出现之前没有看到的纹裂瑕疵。


    IP属地:海南2楼2013-03-23 01:00
    收起回复
      2025-11-04 08:09:29
      广告
      不感兴趣
      开通SVIP免广告
      IP属地:海南3楼2013-03-23 01:22
      收起回复
        挽尊……


        IP属地:海南13楼2013-04-06 02:00
        回复
          @小旭0156 对煮蜡的影响估计会比较大,一般底子越细种越老的稳定性越好,底子粗的,掉蜡后影响就比较大了,据说还有上色蜡的,哎。反正只有经得起时间考验的翡翠才是好翡翠~~


          IP属地:海南21楼2013-05-10 19:24
          收起回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