山东吧 关注:1,771,313贴子:18,994,433
  • 5回复贴,共1

记者探访平度垃圾村 农药瓶成食品袋原料(图)

取消只看楼主收藏回复










残留着农药的塑料罐子、布满油污的大油桶……这些废弃物被做成制作塑料袋的原材料,之后被送进一家家塑料袋生产厂家,大批量地做成食品袋、蔬果袋,进入农贸市场和超市。如此质量的塑料袋不免让人捏一把汗。从原料收集到成品上市,从生产大镇到销售市场,不合格的塑料袋在禁令之下仍然大行其道,违规生产的厂家依然层出不穷。


1楼2013-03-11 10:02回复
    事件   袋装食品吃出怪味   一次性塑料袋的出现给人们提供了极大的便利,无论是超市还是街头上的早餐店、蔬果摊都在大肆地使用。然而长期与食物亲密接触,在提供便利的同时一次性塑料袋的安全性,也越来越多地受到人们的质疑。  不少早餐摊选择在碗上套一只塑料袋用来盛食物,热豆浆、油条也大多用塑料袋直接装,一些长期在外吃早餐的上班族们总会吃出些不一样的味道。“我每天早晨都到我们家楼下的那家早餐点吃早饭,可我总感觉他们盛粥的碗里有股怪味,但没办法在家做,实在来不及只能硬着头皮吃了。”市民庄先生反映,这怪味他感觉就是来自碗上面盖着的那层塑料薄膜。在记者随机采访的20位市民中,有18位市民均表示有在食用塑料袋装的食物时感觉到味道不对。“想想就行了,那东西装凉的东西还好说,一旦装些热粥、豆浆什么的,那股塑料味都会带到粥里面去,真是挺恶心的。”一名受访的市民说。
    摊点   摊主套袋不以为意   3月8日早上,四方长途站附近的一处早点摊摊主老刘和妻子正忙活着招呼客人。每次给顾客装小米稀饭或馄饨时,老刘都会用塑料袋将白瓷碗包住,然后再盛热饭。“那么多人来吃饭,可我们也就能带20来个碗,不然这个小车就放不下了,我们没条件顾客吃一次洗一次啊,所以索性就包层塑料袋,既卫生还不用费时间清洗。”老刘如此解释。老刘所使用的塑料袋上并没有QS标志及产品信息说明,袋子很薄,一旦与热饭接触,原本就超薄的塑料袋便像是要融化一般,稀饭里也因此多了一股塑料味。  这样的塑料袋能用于直接盛装食品吗?“当然可以了,又不是我一家这么干,你看这附近的摊还不都是这么干的。”老刘说。在记者接下来走访的早餐店和部分超市里,商家都是用这种“三无”塑料袋来盛装熟食的。
    市场   充斥“三无”塑料袋   这些塑料袋都是从何处得来?根据商家们的介绍,记者来到抚顺路批发市场的酒店用品区域,这里各种颜色、各种规格的塑料袋应有尽有,和之前在各家店里看到的塑料袋一样,这些塑料袋大部分未印有QS标志和产品说明,但在商家口中,这里的袋子都成了 “万能袋”。“装什么都行,酱货、早餐、豆浆都行,你看这袋子的质量就行了。”店家拿起一捆塑料袋推销说。


    2楼2013-03-11 10:05
    收起回复
      2025-08-22 18:44:52
      广告
      不感兴趣
      开通SVIP免广告
      记者探访·原料商   废旧塑料制品 堆满整个村子   这样塑料袋的安全性如何?从原料收集到生产出厂又有怎样一段经历?记者在网上找到多家提供塑料袋原料的厂家,其中多家厂家的地址显示为平度。记者立即与这些平度的厂家取得联系,自称要大量购买,在一番谈话后,厂家表示用于做食品袋的塑料颗粒都已经卖断了货,想要货需要提前一个星期预订。记者表示想要到厂里先验验货再决定要不要购买。老板经过很长时间的考虑,还是告知了厂址。
      “垃圾村”远近闻名   按照商家提供的地址,记者来到平度市,打听一个叫王埠庄东村的村庄。“你是找‘垃圾村’,就那个收很多废品的地方是吧。”附近的居民宋先生表示,这么说并没有要贬低的意思,只是因为王埠庄东村是远近闻名的一个废品集中地,附近十里八村回收的废旧塑料大都送到这个村里,村里的许多人都是做废品回收生意的,很多人还发了财。  记者一路打听终于找到王埠庄东村,刚刚走到村口,一股浓重的废旧塑料味便迎面扑来。村庄里的一条大道两侧盖起了许多厂房,从厂房的门口到里面几百平方米的大院里满满地堆着各种废旧塑料,有些厂区内盛不下如此大量的塑料,就堆到马路上。走进厂区,塑料堆得像小山一样,两名中年妇女正在忙着挑选塑料,来厂子里送废旧塑料的车也是一辆接着一辆。  “我们这是把不同颜色的塑料分出来,这些塑料是要分开粉碎的。”正在干活的一名中年妇女说,挑完后这些塑料的瓶瓶罐罐会被粉碎,然后造成塑料颗粒,就是再生塑料,用于制造食品袋和塑料板等塑料制品的东西。  记者在村里转了一圈,发现并非只是一些成规模的厂子里堆放着塑料,村里的许多人家也在从事废旧塑料的回收和粉碎工作。村里的大街小巷上,正在晾晒的塑料碎片就像是晾晒稻谷一般铺在路上。  进入一家生产塑料颗粒的厂子,塑料热加工所产生的巨大气味让人不得不捂住鼻子。“闻多了这个味就习惯了。”一位加工了5年再生塑料的工人告诉记者,一开始他接近这个车间都很难,之后戴着防毒面罩才能勉强工作,到现在不带防毒面罩也没有什么反应了。


      3楼2013-03-11 10:06
      回复
        农药瓶成食品袋原料   在一家再生塑料颗粒厂内,记者向店家表示想要购买一些再生塑料颗粒。“做塑料袋啊?那些货现在是卖得一点都没了,你要是想要的话最早也得3天之后。”厂子老板告诉记者,目前用于制造塑料袋的再生塑料颗粒十分紧俏,每天都有很多人专门开车到这里来咨询、订货,价格也从之前的每吨7000元涨到了现在的每吨7600元至8000元。  记者提出要验货,老板也是欣然答应并带记者看了样品和生产车间。样品袋中的塑料颗粒并非纯白色,而是呈黑灰色,这样颜色的塑料颗粒也能做出白色的食品塑料袋?“现在市场上的塑料袋大部分都是用这种料,想做得白一些加点料就行了,这个不怕。”老板回答。不过对于要添加何种原料,老板表示不便透露。“你们做这行的还能不知道吗?”老板一脸疑惑地反问道。走进生产车间,地上堆积着大量用麻袋装着的塑料碎片,有白色的,还有黄色的。其中一块较大的塑料碎片上竟然有“敌敌畏”“农药”等字样,这样的塑料碎片也能用来制作再生塑料?对此厂家表示这些塑料碎片都用水泡过,且加工过程接触高温,因此无需担心。在不远处的院子里,有几只满是油污的塑料罐,记者了解到,这些布满恶心油污的罐子也是要被用于制造再生塑料的。
        生意火爆卖到断货   如此大量的再生塑料都被卖到什么地方?正当记者疑问时,一辆中型卡车开到村子里来收货。司机来自莒县刘官庄镇,收购这里的塑料颗粒正是为了回去做塑料袋。为何要从莒县跑到平度进原料?“我们那里也有干这个的,可是我们那边做塑料的厂子多,原料价格就要高一些,这里每吨原料能便宜不少钱,即使搭上路费也是划算的。”该司机告诉记者。可是走访了全村近半数的商家,该男青年也没有收到多少料。“看来同行们下手都比我快,白跑了一趟,这些天的活可怎么干啊。”空手而归让这名男青年有些懊恼。


        4楼2013-03-11 10:07
        回复
          有图有真相


          7楼2013-04-21 17:45
          回复
            平度尽早脱离青岛,归于潍坊和烟台都行,青岛已经抛弃了平度,连海青铁路都是在平度人民大力呼吁争取下才勉强修的,可见平度在青岛的地位


            9楼2014-03-22 15:55
            回复